《高情商養育》:情商會「遺傳」,先育己,再育人

2020-12-17 岑峰讀書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個道理話糙理不糙,無論是用在基因遺傳解釋,還是在家學傳承都是適用的。也許你已經開始反感了,為什麼網上,書店裡那麼多關於「原生家庭」,「情商」標籤的書籍和信息,撇開可以貼上標籤,增加噱頭不談,我們至少可以認為,它們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優秀的孩子一定出在優秀養育的家庭,無論貧富。

對於初次為人父母的人,我們該如何養育自己的孩子,讓他能夠在未來的世界裡有足夠優秀的品格,可以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呢?無疑我們需要孩子具備必要的情商,就像我們想讓他們考上名校一樣。

本書簡介

《高情商養育》這本書正是用清晰的結構和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如何通過家庭生活來培養孩子的情緒素養。全書被作者分為了5個部分,緊密圍繞著家庭教育如何培育孩子「高情商」這個話題展開的。除去第五部分有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參與之外,其餘4個部分都是在親子之間發生的,具體來分:前2部分是告訴父母:先改變自己,然後再去影響孩子,是在教我們如何做好父母;第2、3部分是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獲得「高情商」的素養。

作者簡介

徐婧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作為一名「70後」媽媽,她把成長型思維運用到了家庭育兒實踐之中,培養了自己優秀的孩子,同時也幫助了很多家庭走出育兒困境。《高情商養育》一書正式她的育兒理念的提煉,也是她心理諮詢的總結。

03 全書精華

01 孩子是我們的鏡子,我們就是他們情商的底色。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博士,告訴我們情商就是情緒智力,是使用情緒的能力。孩子在還無法理解語言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輕易地識別情緒,他們可以很準確地判斷出媽媽的喜怒哀樂,所以有人說我們是孩子的陽光,我說孩子是我們的鏡子。

優秀的父母才能有優秀的孩子,這個不是說你要家境多麼優越,條件多麼充足。而是你有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有自主獨立,自律自強的生活態度。作者用兩個篇章的細緻闡述,其實就是為了讓家長們知道,自己情商的高低會直接映射到孩子的情商發展中去。

與很多國際一流教育專家,成長心理學專家的觀點一致,作者認為對孩子的培養,父母要抱著「我也要跟孩子一起成長」的心態,更多參與孩子的引導和自身的完善,形成一個共同進步的家庭氛圍,這是將孩子培養成為優秀人才的秘訣。

你對了,你的孩子就對了;孩子不聽話,是我們沒聽孩子的話:

1)你不可能要求孩子進步,而自己卻留在原地。

2)你不可能要求孩子聽話,而自己卻不傾聽孩子的訴求。

3)你不可能要求孩子為你的壞脾氣買完單之後,再要求她/他有個好脾氣。

4)你不可能從來不自我反省,而要求孩子具備有錯就改的品格。

5)你不可能在孩子沒聽懂你的話之前,就預期他們會有所行動。

6)你不可能永遠站在媽媽/爸爸的高度,來理解小小的孩子的心理訴求。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做到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身教:你好好說話,好好傾聽,孩子自然會向你一樣;你作息規律,讀書,健身,孩子自然也會愛上這些習慣,至少會好奇為什麼大人都這麼做;你勤於反省,樂於改變,孩子自然會隨著你意識到什麼更好。反之,亦然。

02愛和自律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沒有哪個母親或者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如何愛,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如何愛孩子呢?作者給我們的建議是:

1)讓自己的格局更高,讓孩子擁有更加開闊的人生視野,鼓勵孩子用體驗的角度,來面對必定遭受挫折的人生。

2)讓自己強大起來,不要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性格。

3)看到孩子的情緒,允許他們宣洩情緒,傾聽他們內心的訴求,感受他們的感受,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信任孩子,給予他們支持,這樣才是真的愛。

4)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要用親身示範告訴孩子「不麻煩別人是最好的教養」;父母不要萬事包攬,這樣孩子非但不會領情,反而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5)尤其是父親,學習一下善待自己的孩子,父愛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和從容,所以再沒有時間也要做個好父親。

我們對孩子的愛,本質上是無條件的,同時也應是克制的。我們愛他們,就是要接納他們的情緒,缺憾和脆弱;是要正確地表達我們的愛,讓他們知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情緒,信任他們,給予他們支持,允許他們在原則範圍內的嘗試和體驗,最終讓他們理解:他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自然,他們也會獲得如何理解他人,信任他人,支持他人,從而建立「高情商」的雛形。

除了以上的主要內容,本書還討論了關於孩子入園,入學的相關問題,以及孩子常見的問題的解答,比如孩子黏人怎麼辦?孩子拖拉怎麼辦?孩子總愛淘氣打人怎麼辦等具體切實的解決辦法,乾貨滿滿。

04 結語

所謂「高情商」,就是強大的情緒控制力,情緒表達力和情緒感染力。「高情商養育」孩子的理念,就是首先從提高父母的情商開始,控制自己的壞情緒,傾聽和覺察孩子的情緒,將我們的愛表達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和行動,引導孩子建立起自信自律和自強的人生觀念,最終使他們勇敢地體驗自己的生活,解決自己的課題,面對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館長的育兒經:育人先育己
    正在講故事的蒲蒲。蒲蒲認為最大的不同是,「我永遠把自己放在孩子前面,自己的進步來帶動和影響孩子的進步,所謂育人先育己便是這個道理。既然作為女人擺脫不了母親的身份,又想自主創業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那麼,為何不儘量往孩子需要方面靠呢?
  • 優秀教師邱文祿: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
    沈所中學教師邱文祿既是學校的教導主任,也擔任著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的理念,起到了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認可。【採訪】邱文祿除了教學方面,我覺得育人方面更加重要,一上來初中我就要他們要明確目標,第一個是學會做人,你的心理健康
  • 優秀教師邱文祿: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
    沈所中學教師邱文祿既是學校的教導主任,也擔任著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的理念,起到了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認可。【採訪】邱文祿除了教學方面,我覺得育人方面更加重要,一上來初中我就要他們要明確目標,第一個是學會做人,你的心理健康,道德行為,你的思想品德的各個方面,第二個才是學好文化,學好文化就儘自己的能力學,第三個就是全面發展,全面發展就是要德智體美勞發展,不要做一個只重視學習,而不重視其他方面發展的,這不符合我們現在時代的要求。
  •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一手拿著垃圾鉗,一手提著垃圾袋,邊走邊撿被人隨手拋棄的礦泉水瓶、菸頭、紙屑……在合肥街頭,你可能看到過這位戴著眼鏡,穿著紅馬甲的中年男子。
  • 育人先育己,家長你做到了嗎?
    因此,你在孩子面前呈現的是好的一面,那麼孩子也得到好的效仿,如果你呈現的是壞的一面,那麼孩子將得到的是壞的效仿,而這些壞的效仿一旦形成習慣,再像改過來就是難的了。有的人在小時候怨恨自己有個脾氣暴躁的父母,動不動就拳打腳踢。
  • 中國有句古話:育人先育己
    馬克載父親到了目的地,他父親進了村裡,交代馬克先去加油站加油,四點開車來這接他。馬克加好了油,看了看時間,想著現在才兩點,然後看到了個電影院,就進了電影院來打發這兩個小時。電影太精彩了,馬克忘了時間,等他發現的時候已經六點了。他想著父親肯定要生氣,然後就想和父親說是車壞了,而躲過一劫。他看到父親站在那,他按他想好的說辭和父親說了,父親聽了特別生氣。
  • 絕學無憂,學習是一種習慣,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教育子女,教導別人,首先先要讓自己「絕學無憂」!
  • 《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育人不如先育己
    我累了,不想再配合他了。」「可能對於他來說,沒有思想的家庭主婦更好控制吧。」可能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自己想像中的妻子,而不是一個真實的妻子。結語:育人不如先育己,養孩子,從來都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它不僅需要丈夫的理解與關愛,也需要家人的支持與幫助。比起單打獨鬥,更好的是團隊合作。不要做完美的媽媽,只做完美的自己。
  • 探討丨育人先育己,方可為人師,如何踐行?
    請記住:育人先育己,方可為人師。要想塑造好子女,先得塑造好自己。(作者:熱河路001)
  • 教育——育人先育己
    陳毅元帥曾經說過:一個空軍飛行員,如果開不好飛機,那總不好吧;然而,飛機開得再好,開到敵人那邊去了,反過來打自己的國家那就很糟了。這段話極為深入淺出。它告訴我們,一個人無能,固然不好;無德,就更不好;才高而德缺,是災難。然而,在現實的學校教育中,我們的教師卻表現出忽視學生人性教育的偏差: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
  • 《養育人的養育BUG》續
    就因為,養育人缺失調和分歧的正確方法,就因為,養育人育兒知識的貧瘠,育兒理念的疏離。這些因為,幻化成叫醒憤怒火龍的鬧鐘。早起閒聊孩子的頻繁生病,拆解她的用藥,對於治病治本的理解話趕話,姥姥依舊堅持己見,我依舊勸慰不動。面對向來堅持己見巍然不動的姥姥,我憤怒了,憤怒於長久以來的勸慰無效,憤怒於自己勸慰的黔驢技窮,憤怒於對他人固執的厭惡。
  • 養育,才是家庭不同於學校之育
    我一直倡導將「家庭教育」的稱謂改為「家庭養育」,以區別於學校的教育。養育,不是讓父母天天給孩子講課式的講道理;養,是從懷抱開始;養是從撫養人的溫柔呼應開始,養的基本體現是陪伴,不離開他,父母不養,就沒有育的資格;每個家庭,每位成為父母的人,你對你孩子的養育態度,其實標誌著你的人品,即責任感。
  • 三全育人進行時|十年育種,百年育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
    育生先育師,團隊首先組織教師從身邊的案例入手,讓教師自己感受先輩和身邊同事為國為民為農甘於奉獻的家國情懷;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恆,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育種一線的執著;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在實踐中出真知的精神。「情懷、堅守、創新、傳承」是團隊成員在深挖案例後提煉的水產育種精神,也成為全體水產育種人的自勉,身邊的案例更是大大增強了團隊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 育人先育己:家庭教育不只是「看到」孩子,而是所有人共同成長
    但很多家長都忘了,教育本就是雙向的,育人要先育己,好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家長「看到」孩子的缺點、情緒,而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共同成長。父母對孩子再好也不如對彼此的伴侶好,當夫妻彼此相愛,孩子能從家長們身上學到更多,比如關於責任、安全感、自信、尊重等。孩子不應該是家庭的核心,但很多中國式家庭中孩子就是家庭的核心,家長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甚至為了孩子不斷壓抑自己。家長想和孩子一起成長就必須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尊重伴侶,相互溝通,為了家庭一起努力。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情緒管理4
    紫光育兒育己訓練營第15天—情緒管理4【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筆記: 為什麼我們不斷的學習焦慮感沒有減反而遞增,兩個因素吧,1是環境的原因,一直在環境的刺激下,2是自己自身免疫力低下了。
  • 養育孩子:家長應該懂的一件事,高情商其實比高智商更重要
    高情商不完全等同於會說話,但會說話就是高情商的一部分,因為高情商的人知道怎麼說話,說什麼話才能讓人感到如沐春風。其實我們看歷史上大多數成功者皆是高情商勝過高智商的,比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你說劉邦有沒有蕭何、張良、韓信的智商高?那肯定是沒有的,但是他能靠情商將這些人為他所用,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
  • 《高情商養育》:壞情緒是愛的偽裝,掌握3個法則,做情緒的主人
    最近,我在看一本名為《高情商養育》的書,這本書顛覆了我很多關於情緒的認知,透過作者抽絲剝繭般的案例分析,以及情緒背後的心理學解讀,我看到了隱藏在情緒深處那些,不太容易被人發覺的人性弱點。孩子在3歲以前,父母給他再多的關懷和陪伴都不為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確認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反之,那些沒有得到足夠愛的孩子,心裡一直是匱乏的,他們會想盡辦法獲得父母的關注,哪怕這些行為並不可愛。
  • 孩子睡醒後有2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情商會很高,父母可別小瞧
    一個高情商的人,說話做事總是那麼讓人舒服,行為談吐總是那麼的得體,這樣的人又怎能不被人待見,不成功呢。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孩子的飲食營養充足,再加上生活環境和教育都很潮流,導致現如今的孩子情商都很高,小小年紀就懂得很多成年人才知道的事情。
  • 孩子睡醒後有2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情商會很高,父母可別小瞧
    一個高情商的人,說話做事總是那麼讓人舒服,行為談吐總是那麼的得體,這樣的人又怎能不被人待見,不成功呢。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孩子的飲食營養充足,再加上生活環境和教育都很潮流,導致現如今的孩子情商都很高,小小年紀就懂得很多成年人才知道的事情。
  • 《陪孩子終身成長》:親子關係最優解,應從根源覺知,育人先育己
    父母的成長才能激發孩子的成長,好的教育是「育人先育已孩子健康成長,可供參考的三大重要支柱養育孩子要充滿探索精神養育孩子從來不是要孩子以我們的意願生活,也不可能為孩子完美的避開所有坑。而是需要相應的引導和堅持,需要家長無條件的愛、需要家長能協助孩子找到自己「歸屬感」和「價值感」;能培養孩子一個成長型的心態。01、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什麼樣的愛才是無條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