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進行時|十年育種,百年育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

2020-12-17 澎湃新聞

2019年,水產與生命學院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水產動物遺傳育種團隊作為領航團隊之一,依託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深入挖掘水產育種精神,構建魚蟹貝藻特色課程體系,圍繞如何培養更多「知農愛農 強農興農」的人才不斷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01

構建「課程-教師-團隊」三位一體的育人框架

組建領航教師團隊

課程、教師、團隊是領航團隊建設的核心要素,課程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橋梁,教師是為課程注入思政之魂的關鍵,團隊是課程思政成效的保障。

在課程架構上,選擇3門專業基礎課《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組織胚胎學》,2門專業核心課《魚類增養殖學》和《水產動物育種學》,1門綜合素養課《水族趣話》形成「專-基-綜」課程鏈,從原來單一的課程點,通過團隊建設形成課程鏈,再以課程鏈匯聚形成全院的課程思政體系,打造「點-線-面」一體化的課程思政格局。

在教師組成上,以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水產種質與育種系支部黨員教師為主體,遴選8名教授、2名副教授和4名講師(包括國家傑青、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國家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上海市青年優秀學術帶頭人、青年東方和揚帆人才)形成一支政治思想過硬、專業素養高、兼具國際視野的師資隊伍。

在團隊建設上,搭建團隊負責人領導下的團隊成員協作機制,組織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案例梳理、參與課程思政培訓、互聽互評,定期輪值課程思政教研活動,邀請課程思政工作室、學院教學督導對團隊的課程思政建設情況予以指導評價等多種工作機制。

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建設框架

02

深挖學科特色,提煉水產育種精神

情懷、堅守、創新、傳承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育種團隊長期致力於種質資源研究,以種質創新為核心,以奉獻「三農」為天職,湧現了一大批如李思發、李家樂、趙金良、王成輝、嚴興洪等在一帶一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取得重要進展的先進人物。

育生先育師,團隊首先組織教師從身邊的案例入手,讓教師自己感受先輩和身邊同事為國為民為農甘於奉獻的家國情懷;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恆,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育種一線的執著;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在實踐中出真知的精神。「情懷、堅守、創新、傳承」是團隊成員在深挖案例後提煉的水產育種精神,也成為全體水產育種人的自勉,身邊的案例更是大大增強了團隊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課程團隊再通過精心設計,以育種專家的科研故事和魚蟹貝藻成就感染學生,給學生愛水產的理由、知水產的視野和興水產的底氣,傳遞先生們艱苦奮鬥、奉獻創新的精神。誠如李家樂教授所言:「如果團隊不是從一開始就注重育人,如果人才不是長期深入基層,怎麼可能完成這些任務,又拿什麼實現以行業發展為己任的理想?」

魚水情深樂在發現

03

遵循教學規律,豐富教學形式

用心尋找思政教育切入點

遵循教書育人規律,立足人才培養目標做好教學設計。從學生需求出發,選擇精而管用、生動貼切的案例,注重「術道結合」。以《分子生物學》為例,講授基因組學研究前沿時,不僅引入我國獲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項目」,更引入我國水產動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通過自然融入這樣的代表人物和科學事件,達到春風化雨的育人效果。

以水產動物遺傳育種特色為共性,講好育種故事。彰顯課程自身的個性,充分發揮課程鏈的協同育人效應。以《水族趣話》為例,在講授中穿插李家樂教授團隊育成三角帆蚌「申紫1號」、嚴興洪教授團隊培育「申福1號」紫菜的故事,突出育種精神的共性;又引入紀錄片《穿越海上絲綢之路》、中葡一帶一路項目關於貝類的研究、蛟龍號探索「中國深度」的艱辛、上海海洋大學彩虹魚項目的設立與開發,展現課程特色。

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創新教學方法,開闢第二第三課堂新陣地。如《水族趣話》在教學方法上採用案例講解法、學生分組展示法、問題導入法、專家面對面、觀看紀錄片、實地參觀及線上研討相結合等豐富的教學形式,增強課程思政的有效性;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和上好「課程思政第一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價值與國家和民族的需要相結合。多維度多措施並舉,逐步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標。

學生參加育種生產實踐

04

編寫水產類課程思政案例集

固化建設成果提升育人成效

通過挖掘水產育種案例,構建魚蟹貝藻特色課程思政體系,講好水產育種專家故事和專業成就,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熱愛專業和從事本行業的決心。2018級水產養殖專業江少佳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當代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在疫情防控中,湧現了2016級陳凱傑、2017級何龍、2018級周思楊、2019級李長行等20餘名水產學子主動請纓,投入到社區防疫、村口檢疫、高速關口檢查等志願服務工作當中,勇敢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水產養殖學畢業生質量得到用人單位和學生家長的高度評價,達到了良好的育生育師「雙向」育人成效。

成人者必先自成。近3年來,團隊6門課程全部入選校課程思政建設重點課程,《遺傳學》獲校級線下一流課程,《魚類增養殖學》獲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分子生物學》《水產動物育種學》入選擬培育的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團隊教師主持各級教改和課程建設項目15項,主編教材2部,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校級優秀教學團隊1項,校級優秀實驗項目2項;獲校級育才獎1人次,漁經優秀教師獎2人次,漢堡優秀青年教師獎1人次,校級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1人次,校級好課堂10門次。

成果的固化對於相關工作的引領示範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團隊梳理各門課程的思政案例,整理形成包括「家國情懷、創新求真、專業成就、行業責任、生態保護、文化自信」六個系列的農學水產類課程思政案例集。通過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和教學設計大賽,評選優秀示範課程和示範教師,提升課程育人成效,發揮領航學院的示範引領作用。

育人是根本,特色是生命。水產動物遺傳育種團隊立足學科,凝練特色,以育種精神育人,已初步構建起「課程-團隊-學院」卓越人才培養的「同心圓」,為培養更多「知農愛農 強農興農」的人才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

駐足!定格!你想知道的海大都在這裡

重磅發布!2020上海海洋大學統考招生章程

攜勇敢之心,榮耀入場,金榜題名!

海大通訊社

來源丨教務處、水產與生命學院

編輯丨葉曉琳

責任編輯丨顧葉

策劃丨上海海洋大學黨委宣傳部 海納網絡文化研究室 海大官微

原標題:《三全育人進行時|十年育種,百年育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課程育人紀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水產研究院水產養殖與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陳杰蒞臨民權檢查...
    河南省水產研究院水產養殖與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陳杰蒞臨民權檢查指導漁業生產工作2019-06-14 23: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精彩民權        瀏覽量: 3786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6月13日,河南省水產研究院水產養殖與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陳杰在商丘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峰
  • 「育種指紋」揭示玉米育種的遺傳改良規律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4月28日,記者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與華南農業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闡析現代育種過程中玉米基因組選擇與遺傳改良規律,為加速玉米遺傳改良與精準設計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但玉米現代育種過程中品種耐密性改良的遺傳基礎和選擇規律尚未系統解析。
  • 花生遺傳育種團隊|小花生大作為
    廣東花生能保持如此大的種植面積,有賴於廣東省內花生育種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花生遺傳育種團隊(下稱省農科院花生研究團隊)是國內最早從事花生育種與栽培研究的團隊之一,對廣東花生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團隊現有成員13人,二級研究員1人,三級研究員2人,四級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3人,其中博士6人;團隊成員中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有8人。
  • 遺傳發育所 — 分子育種生涯從這裡啟航
    當時邊工作邊攻讀學位,真正在遺傳所從事研究的時間前後加起來估計也就一年多。經歷雖然短暫,但在此期間的研究、交流和培訓,彌足珍貴,對我的一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回首往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遺傳所的經歷開啟了我科學生涯中嶄新的一頁――從經典的數量遺傳學研究轉向分子數量遺傳學和分子植物育種。
  • 加強國際合作 助推生物育種科技創新
    PIC精英種豬  本次引種是繼2019年首農-Genus確立戰略合作關係後首次從國外引進PIC®曾祖代種豬,標誌著雙方的戰略合作再進一步,為雙方今後在動物育種領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首農種豬公司還將陸續引進10000頭PIC®曾祖代精英種豬,在全國範圍內搭建從曾祖代到祖代到父母代的育種和擴繁體系,打造「高遺傳進展、高健康、全代次、全品系、大批量」的種豬生產與服務體系,助推中國生豬產業發展,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  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控股的種業集團,是育種板塊的重要企業平臺,在動物育種領域有較深的技術積澱,是國內領先的動物育種公司。
  • 育種技術的新寵——全基因組選擇
    我們的祖先在狩獵時俘獲了野獸的幼崽,由於肉太少,捨不得吃,先圈養起來,等養大了再吃;在採摘時發現了植物的種子,在家附近進行播種,不用跋山涉水就能採摘到植物食材。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現人為幹預可以提高圈養和播種的動植物食材的產量,這個過程構成了現代動植物品種的馴養和馴化歷史,也就是最古老樸素的育種。何為育種?
  • 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全國水產生物技術研討...
    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全國水產生物技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2018-10-22 11: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黃海水產研究所        瀏覽量: 2628 次 我要評論
  • 成人高等學校農學專業課程《動物育種學》複習題
    成人高等學校農學專業課程《動物育種學》複習題農學專業課程《動物育種學》一、名詞解釋1、馴化: 2、基因庫: 5、在動物細胞的細胞器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器的( 線粒體 )6、染色體根據著絲粒位置可以分 中著絲粒染色體 、 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和 端著絲粒染色體 7、遺傳標記有 形態標記 、 細胞學標記 、 生化標記 和 DNA標記 四種類型。
  • 首農食品加強國際合作 助推生物育種科技創新
    PIC精英種豬本次引種是繼2019年首農-Genus確立戰略合作關係後首次從國外引進PIC曾祖代種豬,標誌著雙方的戰略合作再進一步,為雙方今後在動物育種領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控股的種業集團,是育種板塊的重要企業平臺,在動物育種領域有較深的技術積澱,是國內領先的動物育種公司。2019年5月16日和10月16日,首農股份公司先後與Genus集團在北京和倫敦籤署了抗藍耳病豬及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原種豬引進與種質大規模生產和優先經銷協議。
  • 2021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作為2020年應屆畢業生,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習,本人憑著初試360分,複試第一的成績,成功上岸四川農業大學的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對此成績,我個人感覺較為滿意。最初在選擇院校的時候,因為2019年考研情況極其慘烈,而我本人本科院校又屬於民辦三本院校,因此在制定目標院校時,採取的策略是選擇不那麼強勢的211院校,再加上自己本身更願意學習農業,因此選擇了四川農業大學的作物遺傳育種專業。本人所選擇的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屬於農學學科,屬於學碩,考察科目分別為101統考思想政治理論、201統考英語一、655植物生理學、854生物化學基礎。
  • 2021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作為2020年應屆畢業生,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習,本人憑著初試360分,複試第一的成績,成功上岸四川農業大學的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對此成績,我個人感覺較為滿意。最初在選擇院校的時候,因為2019年考研情況極其慘烈,而我本人本科院校又屬於民辦三本院校,因此在制定目標院校時,採取的策略是選擇不那麼強勢的211院校,再加上自己本身更願意學習農業,因此選擇了四川農業大學的作物遺傳育種專業。
  • 科研報國鋪就富民路——記福建洋口國有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下)
    池亮亮 攝東南網8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劉益清 鄭雨萱)8月,洋口國有林場杉木第四代種子園建設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在南京林業大學的協助下,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今年將完成種質材料預選、種子園規劃及林地準備工作。
  • 河南省高校作物分子育種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王清連教授是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棉花育種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工作;小麥遺傳育種學術帶頭人茹振鋼教授為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小麥抗病蟲育種首席專家。
  • 2021年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考研上岸前輩複習經驗
    華中農業大學的動物科學專業在全國已經是頂尖水平,所以目標相對來說定的也不低。其實在這之前考慮過中國農業大學,最後還是放棄了,主要還是為了求穩。(其實最後分數出來可以穩穩進中農複試哈哈)   本人是2019上岸學生,初試成績356分,其中英語71分,居專業第9。成績比較理想,比較遺憾的是我選擇的是化學,而我前面8個都是選擇的數學。
  • 科研育人·立德鑄魂|經濟與管理學院科研育人團隊
    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電子商務系科研育人團隊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科研育人、立德鑄魂錢宇是電子商務系的黨支部書記每周她都要召集支部成員開展支部活動提及科研育人項目的初心,她說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 中國最年輕工程院院士、動物育種學專家李寧獲刑十年!
    2020年12月8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二審維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松刑初字第15號刑事判決第一項中對被告人李寧犯貪汙罪的定罪部分和第二、第三判項,撤銷該判決中對李寧的量刑部分,對上訴人李寧以貪汙罪改判有期徒刑十二年為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五十萬元。
  • 我校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圖文)
    郭忠 攝影  本網訊 10月27日,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對我校建設的「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項目進行了驗收。  專家組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孟安明為組長,中山大學教授、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國家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院副所長楊長鎖,農業部畜禽遺傳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院研究員李奎,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馬月輝,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奶牛研究中心主任仲躋峰,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
  • 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成功解析雞胸肌組織異質性並發現標記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聚焦雞肌肉和肌內脂肪(IMF)性狀研究,通過引入單細胞RNA測序等方法,解析了不同發育階段雞胸肌組織異質性,並發現IMF標記基因APOA1(Apolipoprotein A1)和 COL1A1(Type I collagen),為高效優質肉雞新品種培育提供了理論基礎。
  • 浙江省2012年4月自學考試園林植物遺傳與育種試題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園林植物遺傳與育種試題課程代碼:0663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南方酸土植物向北方鹼土引種時應採取______或______等措施進行土壤改良。2.獲得單倍體的途徑有無配子生殖、______和______三種。3.親代傳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叫做______,具有這種遺傳物質並能繁殖的生物體叫做______.4.混合選擇育種法的缺點是______和______.5.'
  • 《詹森育種原理》連載(十)
    近年來筆者致力研究育種新技術,企圖向鴿友闡明新的育鴿時代已來臨,採用較科學的方法控制繁殖。期望鴿友同好們勿固步自封,以免買了昂貴之鴿來當試驗品,花錢又浪費時間。 (4)彩虹的分布與顆粒:其中含有不少玄機,眼底虹彩的基色,鮮黃又有光、含金屬光輝、泛藍色綠光或外帶些紫豔就更好了,彩虹不論是呈血絲狀,或色粒粗大排列緊密,要起伏如山巒一般,層次分明有立體感,振動時的敏感度,就像剛倒在盤子上的果凍一樣,彩虹中有黑點、黑線或色塊的育種第一級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