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場小白蛻變成職場精英,我是怎樣過來的

2020-10-19 freesky987

畢業了這麼多年,從一個職場小白一步步走過來,慢慢變成一個職場老油條,深刻的認識到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我們身處在大發展的時代,一刻不學習就很容易落後,慢慢被時代給拋棄。身為職場小白的你,不學習,又從何談成功?下面給大家帶來如何從一個職場小白,慢慢成長為職場精英,希望大家得以借鑑。



目標管理


在日常的職場中,我們都希望能夠擁有輕鬆、舒適的工作生活,那麼如何平衡我們自己的工作生活,讓自己工作生活變得更有條理、更有效率,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在職場的我們,必須先要樹立好正確的。人的生命不能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們開始一天工作前,我們要確定好今天的目標,必須要完成什麼工作,拒絕瞎忙。若你毫無目的地開始一天的工作,那麼即使這一天結束了,你也沒有任何的成長,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這一天到底在忙什麼。


若人的心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會虛耗精力、時間和生命。就像沒有方向盤的車,即使有了引擎卻毫無意義,仍是廢鐵一堆,發揮不了任何的作用。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才有行動的方向和動力。


目標就等同你前進的方向,宏觀來說我們要確立一生的目標,例如我要當科學家,那麼我們就要往這一方向前進。微觀來說我們要確立好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有了目標有了方向,我們就有前進的動力。


精力管理


剛入職時,我喜歡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的,例如每天完成多少工作,看多少的教程,做多少練習,該休息多長時間等等,把日程都寫在小本本上。看到密密麻麻的筆記,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每天都完成這麼多的事情,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


但我們不像機器人,能夠機械地按照程序一個個地完成任務。安排更多的時間完成事務,還不如管理好自己的精力,畢竟與其你無精打採地完成任務,還不如精力充沛地工作。這時我們就要考慮,沒有精力,任何事情都幹不成!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提升我們的精力呢?首先要有良好的體魄,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天要安排一點時間去鍛鍊身體,鍛鍊可以讓我們精力更旺盛,睡眠質量更好,學習效率更高。其次保證充實的睡眠,我的實踐經驗是,不要在乎睡多睡少的問題,畢竟每個人體質不同,睡好了就行,應該以睡好為標準。不論睡了多長時間,身體覺得睡好了,白天工作精力充沛,那就不要管睡多還是睡少了。最後健康的飲食,增加下午茶環節,選擇一些血糖指數低的食物作為能量補充,早上起床後一杯溫白開就好,最好不要喝淡鹽水,渴了就喝,飲水的時間和量聽從身體的感覺就好。


保持精力充沛,是我們一天高效工作的關鍵,通過精力管理,能使我們體能上充沛、情感上相連、思想上集中,讓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變得更加投入。


保持專注力


我們經常會有這種情況,當你看書的時候,朋友給你來了微信消息,於是你打開手機,回復了他。這時你口渴了,跑到飲水機接了點開水,回來接著看。看了會兒,突然想起某電視劇昨晚更新了,忍不住打開手機,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你非常自責,於是你打定主意,不再為任何事情分心了,專心看書。這時,你肚子餓了,放下書,吃飯去了...


這就是典型的缺乏專注力。你跟朋友說,你今天在書桌前看了一天的書,朋友們誇口稱讚,好厲害好厲害。實際上,你根本沒有收穫。


在我們學習或者工作時,我們要拒絕打擾,保持專注力,才能有所收穫。比如說當我在寫作時,我會把手機調成靜音,把手機放遠遠的,避免自己順手拿起手機刷微博、朋友圈等;當別人想要找我時,我會直接告訴他我在忙,過了30分鐘或者一小時後再聯繫;寫作前先打好一杯水放旁邊,避免寫作時以打水為理由走動,分散了我的專注力;心裏面一直為自己打氣,就半小時,就堅持半小時,保持自己的專注力寫作,半小時後再休息。這樣忙完後會發現,我的效率竟然能如此之高,專注半小時,就能完成我平時三個小時的工作。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專注力必不可少。


拒絕拖延


,不說每個人都有,但起碼80%-90%的人都有拖延症吧。拖延症往往會使我們每天都把工作從早上拖延到下班時間,或者放置到第二天才完成;拖延症會影響個人情緒,使人精神上的消極、懈怠,難以對事務提起興趣,會影響一個團隊的配合工作和我們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強,往往我們定好的計劃都不能完成,從而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拖延,打敗拖延症呢?


1.在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先做一件小的行動,也就是啟動成本不是很高的事情,比如先把做事情需要的物品準備好,這樣的話,事情一旦開始了,你就會願意做下去。


2.做事情的時候,先設定一個小目標,就像蓋房一樣,先從一塊磚開始,這樣慢慢的下去,就會把事情做好。先踏出第一步再說,這樣有了第一步,就會慢慢的做下去。


也有很多人喜歡列計劃,每天早上列很多的計劃,說這樣可以克服拖延症,其實不然,不過,這裡有一個好的方法,那就是每日三件事,就是說每天只列三件事,這樣的話,就不會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這樣就可以每天都可以做到。


列這個每日三件事的時候,可以在每天睡前列好第二天的三件事,這樣等到早上醒來的時候,就可以做好。


集中處理事務


集中處理的意思,就是將那些類似的、分散的工作集中起來一次做完。比如你要做這些零散的事情,查看手機消息,回復家人的電話,打掃房間,把工作資料傳給新來的同事。此時,你不要想到什麼做什麼,而是集中一小時,完成所有的這些零散事情。若不是非常緊急,別的時間就不要頻繁查看手機消息了。


很多的職場小白總是疲於應付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什麼任務來了就做什麼。手機每隔幾分鐘就看下,來了消息必定秒回,上司交代一件小事,馬上就著手去辦。這樣一天下來,總覺得自己一直在忙,但是又沒有作出成果。所以,對於這些零碎事情,我們要學會集中處理,不讓它們在我們學習或者處理重要事情時打擾我們。


在完成任務時,也力求一次性做完整件任務。與其上午做兩小時,下午做兩小時,明天再做兩小時,不如花一個下午,按成整件任務。一個集中精力60分鐘可以完成的事情,你分散成6個15分鐘或許都完不成。


要用好批處理,你還得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閾值。注意力閾值是指集中完成某項工作的最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急劇下降。通過不斷接受越來越多的批處理,你可以逐漸提高你的注意力閾值。閾值越高,你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優化環境


不可否認,很多高效人士,他的房間和辦公桌面就和他的頭腦一樣整潔乾淨。你有怎樣的學習和工作習慣,就要把你的工作學習環境優化下,讓你個人覺得更加舒適、更加方便。如果你習慣於在雜物堆中工作,那你不必為環境太亂而羞愧,只要自己覺得舒適,更有效率,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優化。


下面列一些優化工作環境的方法,你如果喜歡雜亂的環境,也可不看。


1.所有的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這不只是指房間裡和桌子上的,更指電腦裡的東西。所有的東西定期整理,定期丟棄,確保需要什麼時可以迅速找到;


2.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想法。我習慣用印象筆記,還買了個會員。很多想法都是轉瞬即逝的,我們得抓住這些機會。把他們有條理地記錄下來,也可以不用花力氣在記憶這些想法上。


總結


職場如戰場,瞬間萬變,錯綜複雜,假如我們不努力,很容易就會被打敗。為了更好地在這職場中活下去,我們必須不斷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規劃好自己的時間,這樣才能在職場中發展。不學習,就落後,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有所幫助,能夠高效管理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增加自我價值。

相關焦點

  • 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長為職場精英?
    說實話,作為一個職場小白,想快速成長為職場精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並不意味著又讓你成為職場精英的方法,至於快與不快,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和客觀因素。職場小白成為職場精英的三步驟是:一、學會適應---適應的越快成長就越快作為剛踏進社會的職場小白,最重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適應。你適應的越快,成長就會越快,從小白到精英的距離就會越短。又適應了職場的方方面面,才能在職場上做得更加如魚得水。所以想快速成長,成為真正的職場精英,第一步你就要學會適應。
  • 實踐「精英管理」,讓職場如賽場
    我總能從體育比賽中獲得啟發。上學期間我玩過橄欖球和棒球,後來觀看過許多職業賽事,從中得到的感悟令我受益匪淺。我發現,透明戰術——一種從棒球中借鑑的方法——最有助於讓企業員工看清自己目前的水平,從而不斷要求自己更上一層樓。    沒錯,我談的是所謂「精英管理」——基於個人表現和成就的獎勵模式,它在職場中影響巨大。
  • 回看《精英律師》,靳東演繹職場人生,我得出了這一個職場真相
    《精英律師》劇照最近,小編又重刷了去年熱播的職場熱劇一《精英律師》,儘管劇情少不了電視劇應有的那一套巧合及理想化,但是仍然揭示了職場中的一些實在道理,不知道你是否有感受到呢?#精英律師由流行男演員一靳東出演男一號羅檳,女神藍盈瑩出演女主角戴曦。
  • 《精英律師》首曝劇照 律政職場關係初露端倪
    《精英律師》首曝劇照 律政職場關係初露端倪《精英律師》首曝劇照 律政職場關係初露端倪以生活感悟見職場生存多種職場關係初露端倪《精英律師》是一部聚焦律師行業與現實生活的都市劇,本輪發布的劇照中田雨飾演的何賽既渴望得到同事的認可,又獨行著一套自己的行事風格,這讓「話嘮」的他常常陷入暴走狀態;羅檳的秘書慄娜(朱珠飾)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則將「優秀精緻」貫徹到底,她是百事通,更是羅檳的好搭檔;初出茅廬的實習律師麥飛(代旭飾),從劇照可以看出屬於鋒芒畢露型,從背後的鏡子裡依稀可以看出,坐在他對面的是大律師羅檳,讓人不禁猜測他們之間會是怎樣的關係?他的職場之路上又會經歷什麼樣的風雨?
  • 電視劇《精英律師》,也是女人職場的真實體現
    電視劇《精英律師》講述的就是精英的故事,由於主演靳東、藍盈瑩的名氣,觀眾自然而然將目光對準羅檳、戴曦這些主角身上,從他們的故事裡感受職場和他們的愛恨情仇。本期是娛評君寫《精英律師》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女性角色身上,去感受真實存在的女人的職場。
  • 從《精英律師》說起:國產劇「職場精英」為何惹人厭?
    即使是日本職場劇的翻拍版也不能帶來它應有的味道。為什麼國內電視劇中的精英如此令人厭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情節設置,另一方面是表現的深度。那些衣著光鮮的職業精英在編劇設定的短篇情節中總是缺乏一些「人情味」。我們看不到專業人士真正的工作困境,也看不到對精英主義的任何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們的職業特徵閃耀的職場戲劇離我們有多遠?
  • 大專學歷的人怎樣逆襲成為職場精英
    職場是個長跑項目,最終贏得勝利的,不一定是起跑時跑在前面的人,而是衝刺時衝在前面的那些人。大專生畢業找第一份工作時與本科生拉下的距離,也是有可能在後面的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努力,迎頭趕上,成功超越的。只不過,可能需要比本科生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積累,以及把握機會。
  • 職場修煉中,這幾件事,決定了成為職場普通人還是精英!
    >是成為職場普通人 ,還是精英?同事們也因為得到我幫助,相處和諧,並且一直認為我的這種作法,簡直讓我即收穫了同事的好感,也不會讓領導看到我無所事事.....直到有一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才知道我的這種做法,居然是職場大忌!
  • 追劇我的前半生 小三上位不如變成職場精英女
    感情談到深處,面對現實問題還是要講講「家產」,就像《我的前半生》中成功上位的小三凌玲(扮演者吳越),真皮炸出來見了光,開始摳摳搜搜地和陳俊生談錢傷感情——不願意俊生賠償、要大房子就主動給女主買了紙箱子。
  • 《精英律師》笑話鬧大了,國產職場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最近,由靳東、田雨等一眾大咖主演的電視劇《精英律師》被不少網友口誅筆伐,這部律政題材的職場劇,被網友戲稱「都市中年偶像劇」,豆瓣評分也從6.5跌到了5.3,我有理由相信,他的分數還會更低。原因很簡單,《精英律師》打著「精英律師」的名頭,幹得卻都是霸道總裁幹得事。網上的評分不斷下降至及格線以下,公允地說:該!
  • 職場英語-職場精英必備地道表達(值得收藏)
    大部分人現在還宅在家裡哪都去不了不妨利用這段時間打磨職場英語今天就來分享一波職場精英必備的地道口語表達趕快Mark 起來~1 Flat out [flt at] 全力以赴Flat out 常用在職場中, 表示全力以赴的意思。
  • 職場中都有哪些職場禮儀,職場人怎樣應用職場禮儀呢?
    對於職場人來說,職場是一個既講究專業,又講究形象的地方。如果一個人既不專業,也沒有基本的形象,那在職場中就很難生存下去。為此,金融科技獵頭認為,在職場上要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就必須懂得職場禮儀,通過職場禮儀去提升自身的形象。
  • 職場人怎樣避開職場中的是非謠言?
    相信大家都知道職場是非謠言是哪些,比如說因為誰和誰同姓,就猜某某某是誰的親戚,某某某今天跟誰吵架了差點打起來,這裡面也許有些是真的,但更多是被添油加醋形成新的版本而造成的。職場人多口雜,難免會運氣不好躺槍。
  • 翟天臨《杜拉拉2》演職場精英 被授名譽學位
    6月27日,東方衛視人氣職場劇《杜拉拉之似水年華》首播發布會在滬舉行,作為中歐商學院的老朋友翟天臨新劇出演中歐走出的職場精英,被授予中歐商學院名譽學位,這也是第一位演員被中歐授予名譽學位,令翟天臨激動不已。
  • 怎樣克服職場中的演講恐懼
    就算是很厲害的業務精英,站在臺上也不一定能說得很好。演講最大的敵人就是你心裡的恐懼。曾經有心理學家調查過,人最恐懼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站在臺上的演講,因為很多人都沒辦法克服心理的恐懼。市面上也有很多書籍跟很多的網絡課程都是教你怎樣去演講,在臺上要怎樣去表現?
  • 職場男士精英必須擁有的石英表,簡約又時尚!
    職場精英男性喜歡佩戴手錶可以讓男士朋友更有男性魅力。,無論是大氣的錶盤,還是精細的做工,對於一個職場上的精英男性來說,戴上去非常的有派頭,不鏽鋼的錶帶設計,還有這款表時尚的三眼設計讓它能夠排名第一的位置。
  • 精英視角下的職場:普通人丁輝的夢想何處安放?
    我不知道後面的劇情會怎麼發展,也許丁輝還會撕開一幕幕職場真實。實習這兩個字已經距離我很遙遠,在職場浮浮沉沉這些年,回過頭來看,真正走出一片天地的,真的都是那些曾讓面試官們怦然心動的學霸們嗎?未必。名校光環可以敲開求職大門,但進入職場廝殺,靠的是「強」:實力強,心理強。所以,我們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一個精英孩子,而是培養一代強大的孩子。
  • 初入職場,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新人不得不知的三個職場潛規則)
    作為初出茅廬的小鮮肉,怎樣做才能脫穎而出,快速捕獲領導的認可呢?當你穿上精緻的職業裝,自然會要求自己像個真正的職場精英那樣去工作。我就就認識一個女孩,入職到現在一直學生打扮,問起別人對她的印象,都說她剛剛畢業,什麼都不懂。
  • 高管養父性侵幼女:職場精英犯罪有多可怕?
    從鮑某明的身上,可以直觀地看出一個「職場精英」的犯罪是有多麼的寒心。近年來這種類似的犯罪不斷地浮出水面一次次地刷新了我們吃瓜群眾的三觀。中央美術學院的「姚教授」長時間性侵「女學生」,調個查居然經歷了長達半年之久。
  • 夜讀| 在職場,要把自己變成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今天你看見我還在這家公司,那是因為我曾經遇見一位智者,他在我最彷徨的時候,告訴我一個職場真理——在職場中,要把自己變成水,可以被裝進任何的容器曉峰的經歷可以讓我們明白:在職場當中,當你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時候,只有嘗試改變自己。儘管很難,但一定要嘗試。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打造得像水一樣隨方就圓,使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