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贏了「骯髒選舉」,接下來她會有哪些「骯髒動作」?

2020-12-11 環球時報

蔡英文贏了「骯髒的選舉」,臺灣因此面臨一個更加不確定,充滿風險的未來四年。

之所以說其「骯髒」,是說蔡英文掌握執政資源,用了各種骯髒的手段,欺騙臺灣民意。

接下來,蔡英文又會有哪些「骯髒的動作」呢?

1

「抗中牌」,蔡英文還會大打特打。

這幾個月裡,蔡英文當局不斷呼喊「狼來了」,嚇唬島內民眾。蔡英文謊稱只有「抗中」才能「保臺」,製造「恐中」氛圍。

比如蔡英文不斷就香港事態發聲,挑唆臺灣民眾的情緒;明明是自己破壞兩岸交流,卻說是大陸「打壓」臺灣;在「大選」前強推「反滲透法」,都助推了島內恐怖氣氛。

天天搞這些,就算心智再堅定的人,也可能被蠱惑,談笑間像是能看到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巨人威脅自己的生活。

島內民眾開始劃分界線。刀哥有位臺灣朋友,她的高中同學會因為她在大陸讀書稱她「走狗」。而未來她畢業,即使想回臺灣工作,也會受到有形無形的各種限制。

就連呂秀蓮都說,蔡英文以「抗中不支持我,能支持誰」的方式來吸引選民,這是真的民主嗎?臺灣很多人都被民進黨綁架了。

蔡英文在新任期內,顯然會用此招數繼續綁架民眾。

第一,繼續推動通過類似「中共代理人法」等「反中」法案。

民進黨之前挑動島內「恐中」情緒時,拋出了要修訂所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中共代理人法」等議題,引起島內人心惶惶,不少人說這是綠色恐怖。

現在「中共代理人法」暫時擱置,新的任期,蔡英文大概率只會更加痴迷於推動類似的「法案」。

等這些「防中」「抗中」法案形成一個體系之後,寒蟬效應就會顯現。

到時候一些被認為親中的媒體不敢再發聲,那些與大陸聯繫緊密的臺商也不敢再提「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等等。

這正是蔡英文心心念念的。

第二,與大陸「脫鉤」,繼續建造兩岸無形的牆。

有專家說,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其實已經開啟了與大陸的「脫鉤」。

在政治上,推行「去中國化」、培養「天然獨」。

在經濟上,推行「新南向政策」,呼籲大陸臺商臺資撤回臺灣。

在人員往來上,民進黨當局還各種阻撓兩岸交流,比如,處罰在大陸就業的臺灣青年,推動各種涉陸法案等,實質是切斷兩岸人員交流,這也是「脫鉤」。

在這些方面,蔡英文未來大概只會變本加厲。

第三,針對大陸出臺的兩岸社會融合措施,進行針對性的「反融合」。

這些年,大陸接連出臺各項惠臺政策,給臺灣同胞在大陸生活、工作等提供各種便利。

臺民進黨當局看到大陸真心對臺灣的民眾好,非常心慌,趕緊說這不是「惠臺」,而是「利中」,臺灣人不要上當。

之後不少臺灣人喜大普奔地上當,並表示「真香」。

而面對大陸要給臺灣人辦理「臺灣居民居住證」,臺當局的反應是趕緊危言聳聽地說,千萬不要辦!

因為一旦辦了,就有可能被侵犯隱私並且還要多交稅。

臺當局還威脅說,持有大陸居住證,未來這些人在臺灣的權利會受限。

不得不說,把大棒揮向自己民眾的蔡當局,真是一個為民辦實事的好政府。

可以想見,不管將來大陸推出什麼惠及臺灣民眾的政策,推進兩岸社會融合,而蔡英文當局可能會大陸給什麼,我就立法封堵、抵消什麼。

或者蔡英文也可以出臺更好的措施,但她有這個能力嗎?

2

接下來的四年,蔡英文的法理「臺獨」之路會走更遠嗎?

從2016年上任到現在,蔡英文在自己到底是不是「臺獨」分子的問題上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

剛上臺的時候,蔡英文不願意講「九二共識」,只承認有「九二會談的事實」,人們就感覺不對勁。

聽其言,觀其行,我們當時也不便立刻就下結論,畢竟她還說,在臺海要「維持現狀」,讓一些人感到樂觀。

然而結果是,蔡英文詞典裡的「現狀」和幾乎所有其他人所理解的都不一樣。

再後來,蔡英文的表述裡開始摻雜「中華民國臺灣」「主權國家」這樣模稜兩可、打擦邊球的字眼,直至如今我們對她是「臺獨」的身份已經沒有任何懷疑。

但這條路,蔡英文走得越遠風險會越高。

一來,如果真的碰觸紅線,蔡英文知道結局會是什麼。就算她想要奮力一搏,臺灣民眾也不會答應。

二來,美國不可能同意。

別看現在臺灣和美國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眉來眼去、你來我往,這些年川普政府有過四次對臺軍售,還放言要提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的級別等等,但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美國的表態從沒有脫離過一個中國原則。

三來,前車之鑑不可不參照。

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不是沒有做過推動「臺獨」的嘗試。陳水扁在任時提出「一邊一國論」,迅速失去了小布希總統的信任,被美國視為麻煩製造者,最後事情沒辦成,反而把自己搞得聲名狼藉。

當時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認為,「臺獨」就是地區威脅,這個問題上,國際主流輿論站在大陸這邊。

民進黨不會不記得這個慘痛回憶,所以蔡英文不太可能再重走「兩國論」或者「一邊一國論」的老路。

不走老路,對大陸來說意味著新的情況。

之前陳水扁看似囂張跋扈,其實只是將「臺獨」當作自己拉攏選票、操縱政治的工具,他直接喊出「臺獨」更是喪失了國際支持,大陸反而好辦。

蔡英文的動向可能更值得警惕。在這幾年裡,人們發現,蔡英文更傾向於「務實臺獨」,她把「臺獨」當成長期的工作,將其視作一個過程,在推動時「只做不說」或「多做少說」。

未來四年,蔡英文可能不會動那部承認一中的「憲法」,但可能把其下的法律體系用切香腸的方式統統修改個遍,讓它們更加契合一個「獨立的臺灣」的要求。

大陸怕了嗎?顯然沒有,對「臺獨」的打擊和遏制能力,這些年我們展現得很充分。

倒是臺灣社會,其實是害怕的,在集體的意識裡,他們「不敢獨」,他們很擔心有人會玩過火。

不然的話,比蔡英文激進、大肆叫囂要「獨立」的人也有一些人,他們怎麼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出來選呢?

3

這幾年,蔡英文號稱臺灣與西方的價值觀完全一致。在政治、軍事等議題上,蔡對美國極盡諂媚,未來4年,她一定還會變本加厲。

2018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蔡英文說,「很多人說我們是別人的棋子,你不要忘了,我們也是棋手」。

說這話的時候,蔡英文故意停頓了一下,還給了鏡頭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自封棋手的蔡英文志得意滿,這些年咔咔咔下了幾個錯誤的判斷。

首先,臺灣要選邊站。

蔡英文認為,當前國際的大環境是對崛起中的大陸更加防範、制約。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臺灣只有堅定地站在西方陣營,才有機會。

第二,美國印太戰略十分需要臺灣。從戰略上來講,要想牽制中國,臺灣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今,印太戰略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軍事的行動,實際上它還包含經濟等方面的內容。川普和安倍都說要在這個框架內推出一個基礎建設的計劃,這些計劃光靠美國日本顯然不夠。

蔡英文願意往上湊,甚至願意出錢出人出力,以此換取美國和日本的青睞和重視,對於日美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在價值觀上,臺灣需要向前拱。

現在的國際形勢大致如此:西方總體上在衰落,新興市場在崛起。在衰落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機後,美歐出現了認同危機,他們自身都開始質疑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然而蔡英文卻認為,這正是臺灣的機會,所以大講「民主自由」,說臺灣身處「前線」,扮演著「燈塔」的角色。

好笑的是,當香港有厚顏無恥者想循著這座「燈塔」而來時,卻遭到冷冷的拒絕。

蔡英文沒有說的是,即使是美國,言辭中也始終掛著一個中國,美國在臺海從來只是打打擦邊球。想讓美國為了臺灣和大陸攤牌,就像是一粒棋子做著棋手的夢。

印太戰略的支點?臺灣可能就更是痴心妄想了,即使美國官方在一些報告裡提到了臺灣,但看看那少得可憐的篇幅,就可以丈量臺灣的位置。

這在蔡英文當局看來似乎沒關係,因為它展現出現這樣一種場景,那就是如果你被邊緣化了,沒關係,像我這樣把自己畫在中心就可以了。

至於民主自由價值觀同盟,蔡當局不如多看看西方媒體對島內民主的報導,那裡不乏「議員」在「立法院」會議期間扔鞋打鬥的畫面,對臺灣的選舉,西方也時常語帶奚落與嘲諷。

多看看西方眼中的自己,民進黨當局或許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總沉迷於島內的家長裡短和明星八卦。

所以,假如蔡英文真的走得太快太遠,真正的棋手動動手指,分分鐘把它給拉回來。

何況,一粒棋子能走多遠呢?

4

還有少數人認為,蔡英文的第二任期或許比這幾年更靠中間一些,他們的理由是,在第二任期,蔡英文難免會有追求自己歷史地位的想法,那麼就會更加務實,而且明知雞蛋碰不過石頭,蔡英文就不會硬碰。

這種期待看上去很美。

即使蔡英文真的表現變「好」了那麼一點,也頂多是一種策略,她堅持與大陸為敵的真實想法早已確立了。

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在「我強臺弱」的格局下,我們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回應或者反擊。

比如,蔡英文想脫鉤,搞得成嗎?

顯然不行。如果大陸臺灣回到隔絕狀態,斷絕各種往來,臺商會喪失巨大利益,他們不會同意。

在大陸生活、工作的臺灣人多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

更何況,臺灣水果和其他產品如果不能輸往大陸,對島內農民等來說,又是一個巨大噩耗。

臺灣的經濟顯然承受不起這麼多重衝擊。

所以蔡英文能做的只會是制約兩岸社會融合,不限制經濟交流。

從我們的角度說,為了和平統一,現階段推動與臺灣的融合發展還會是主基調。我們也不想與臺灣脫鉤。

也不得不提下美國,作為臺海的攪局者,它希望看的的是這個地區存在一些可控的緊張,讓臺灣充分發揮它的牽制力。假如發生完全斷絕關係的事情,是可能引發臺海衝突的,那也不符合美國的戰略構想。

所以,鉤是脫不了的。

那麼,反制蔡英文那麼做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政策推動更大規模的兩岸融合,去破解蔡英文的試圖隔絕。

另外一個方向上,我們還要做好和美國正面交鋒的準備。現在美國在各個方向上對中國大陸搞圍攻,在臺海,大雷子它不敢放,但時不時放點小炮,美國肯定做得到,也正在做。

有人認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臺美軍事合作,它也許會升級到我們意想不到的程度。

比如,有一天美軍真的停靠了高雄港,我們怎麼辦?

這些我們早已做好了預案,並且說了出來,這就讓美國去品味吧。

特別鳴謝:上海臺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金奕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創/補壹刀 執筆/無影刀

相關焦點

  • 環球:蔡英文贏了選舉 接下來她會有哪些"骯髒動作"
    (原標題:蔡英文贏了選舉,接下來她會有哪些動作?) 蔡英文贏了「骯髒的選舉」,臺灣因此面臨一個更加不確定,充滿風險的未來四年。之所以說其「骯髒」,是說蔡英文掌握執政資源,用了各種骯髒的手段,欺騙臺灣民意。接下來,蔡英文又會有哪些「骯髒的動作」呢?
  • 蔡英文贏了「骯髒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
    蔡英文贏了「骯髒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兩岸和平發展和統一會因為蔡英文獲得連任而變得無望嗎?若是要回答這個問題,那麼首先要先理清楚蔡英文贏得選舉的原因。顯而易見,在她的高壓之下,只要支持兩岸關係的人就是所謂的「叛國」,臺灣民眾往返兩岸之間就是所謂的「滲透」和可能被定罪,披露民政黨的媒體就可能被停業等等,在蔡英文團隊種種軟硬兼施的操弄之下,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成為「臺灣史上最骯髒的一次選舉」。其次,蔡英文不單只藉助自己執政之便來操縱選情,甚至還不顧一切地借用外力來獲勝,比如美國。
  • 臺媒評論:這次臺灣選舉是歷來最骯髒的一次
    臺媒社論:這次臺灣選舉是歷來最骯髒的一次臺灣「中時電子報」25日發表社論說,臺灣2020大選進入倒數階段,韓國瑜號召民眾抵制浮濫的假民調,民調可信度大受影響,選情顯得詭譎難測。剛卸任的「日本駐臺代表」沼田幹夫日前在日本演講表示,蔡韓勝負差距應在5%以內,民進黨在「立法院」的67席「一定會掉」,搞不好拿不到過半的57席。沼田對臺灣政治了解深入,對選情的判斷跟臺灣選舉行家若合符節,頗具參考價值。
  • PO蔡英文親嬰兒遭臉書審查 民進黨被批骯髒
    蔡英文過去曾親吻陳偉殷小兒子。(圖/翻攝蔡英文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因抱女嬰引發討論,更意外引發一連串爭議。國民黨青年軍金大鈞也怒批荒唐,懷疑「執政機器」動得可怕!    過去,蔡英文出訪過境邁阿密時,臺灣旅美左投陳偉殷一家人到飯店與蔡英文會面,當時蔡英文捧著陳偉殷小兒子的臉,親吻臉頰。女嬰事件後,要將照片PO在臉書上卻遭臉書審查。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贏了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軟」的招數有:大把撒錢、大手筆買票、買網軍暗處攻擊對手……「硬」的招數有:不停「修法」在臺灣社會全方位營造「綠色恐怖」氛圍,在她的高壓下,只要是去大陸的臺灣民眾就可能被定罪,只要是批評臺當局的媒體就可能被關停,只要是支持統一的就是「叛國」……這場選舉在蔡英文團隊的操弄下,成了「臺灣史上最骯髒的一次選舉」。
  • 骯髒造句和解釋_骯髒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骯髒(āng zāng),形容詞。近義詞有:汙穢,齷齪。反義詞有:乾淨,潔淨,清潔,純潔。汙穢;不乾淨。[他把手伸進骯髒的下水道裡,掏摸丟掉的東西。][骯髒交易;骯髒的靈魂。]骯髒參考例句:1、金錢是最清白的,也是最骯髒的。2、別用你那些骯髒的想法,來抹滅我的天真。
  • 解讀:蔡英文贏了本次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還有希望嗎?
    蔡英文贏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首先得明白蔡英文能夠勝選的原因何在。首要原因就是蔡英文借著把持執政資源隨意操縱著這次選舉。在她之前的幾位臺灣地區領導人,沒有任何一個是做一任就下臺的,所以這次蔡英文在選舉中竭盡全力也要「保全面子」,從民進黨內初選開始就「針針見血」,對自己方的同志都毫不留情,在與國民黨競爭時,蔡英文更是集「完全執政」條件於一身,軟硬兼施。
  • 臺灣軍機墜毀,蔡英文停止競選活動,竟暗藏這些骯髒交易!
    這次事件引起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高度重視,蔡英文競選辦辦公室2月2日公開發文稱,將停止競選活動三天。筆者認為,蔡英文的行為是在收買臺灣軍隊的軍心,蔡英文作為臺灣地區的「三軍統帥」,如果此事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失去臺灣軍隊對於蔡英文的認可,這也是蔡英文最害怕的一件事。蔡英文及時做出表態的行為也有挽回臺灣民眾支持和認同的原因。
  • 看似蔡英文贏了選舉,可臺灣卻輸了未來
    而除了新冠病毒這件事情以外,還有一個熱門事情就是臺灣地區的負責人選舉結束了,大選結束,結果也正式出爐。蔡英文以遠超第二名200餘萬票的巨大優勢成功獲得了這次大選的勝利。而且這已經是她第二次獲勝,這個結果一經公布,就讓很多人都非常的震驚。大家都不曾想到大選結束居然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外部暗黑勢力插手!看似蔡英文贏了選舉,可臺灣卻輸了未來。
  • 「辣臺妹+酷吏」,蔡英文藉助疫情動作頻頻,等待她的會是什麼?
    編輯:所以蔡英文連任之後,兩岸的關係一再惡化,蔡英文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公然宣稱臺灣已經是「獨立」國家,不但如此,還叫囂不懼怕以「武力」與大陸抗爭臺灣的「主權」問題。而這也是兩岸關係從過去的可以模糊意識中升級到高調的「臺獨」造勢。
  • 《海島大亨6》骯髒的老鼠任務怎麼做 骯髒的老鼠任務攻略
    導 讀 《海島大亨6》遊戲中第二關任務骯髒的老鼠任務要求建設犯罪安全度0-30的豪宅,很多玩家不知道怎麼完成
  • 韓國瑜首回應女嬰事件:別用骯髒手段殘害臺灣人心靈
    韓國瑜首回應女嬰事件:別用骯髒手段殘害臺灣人心靈 2019年12月24日 16:1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對小孩的父母感到很抱歉,呼籲有心人士不要利用陰暗骯髒的手段殘害臺灣人心靈。  韓國瑜24日在臉譜網表示,臺灣的出生率排名是目前全球最低的,平均一人僅生1.218個孩子。在這個最應該照顧孩子的地方,卻發生了昨天這樣遺憾的新聞,一張嬰兒爬行比賽合照被政治操作扭曲成「擅自誘拐女童」、「不顧家長意志」、「不衛生」,遭人大肆做文章造成小女嬰父母的困擾。
  • 你印象中,哪支球隊最骯髒?
    說到最骯髒的球員,大家脫口而出的名字,無非那些刺頭(也許存在爭議),比如拉莫斯、佩佩、迭戈·科斯塔、德容(光頭那個),資深一點的球迷會說基恩、斯塔姆、馬特拉奇、卡恩,再老一點的,可能會說德國門將舒馬赫。但如果說最骯髒的球隊呢?你們的答案是?
  • 「妥協不是一個骯髒的詞語」 發表完講話的她已淚流滿面…
    她在講話結束時,流下了眼淚......「我已竭盡所能說服議員支持這個協議......遺憾的是我無法做到這一點。」特雷莎·梅含淚發表講話說,擔任英國首相是她一生的榮幸。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發言結束時,她含淚並且哽咽地說,「我熱愛我所服務的國家。」當地時間24日,特雷莎·梅在唐寧街10號發表講話。
  • 蔡英文只是贏了一場看不到未來的選舉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發表社評說,最近有一新聞,報導不多,卻值得關注。洪奇昌,是民進黨新潮流系的創派元老,卻被新潮流派系除名。媒體報導是因為洪奇昌和蘇起走得太近,而洪奇昌自己的聲明中則說,新潮流作為一個政治團體,必然有其選舉面的現實考量。
  • 臺媒:為贏選舉而輸掉人性 蔡英文安心嗎?
    原標題:臺媒:為贏選舉而輸掉人性 蔡英文安心嗎?民進黨私下金援脫序學生亦遭批判,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玩弄文字,竟強辯實物上的「支助」,和「金援」是兩回事。自由作家羅智強在《中國時報》發表題為《動員高中生 踩人性紅線》的評論文章,揭露蔡英文與民進黨為了一時的選舉勝利,不擇手段操弄未成年的高中生為其政治鬥爭的工具。   羅智強文中指出,「在戰爭中,最讓人唾棄的戰法是什麼?
  • 2020臺灣大選,蔡英文贏不了
    當時是2017年年中,我對2018有預判。原話如下:「2018年戊戌年,蔡英文虛歲63。從此年開始,蔡英文運勢一年不如一年,連續三年衰運,三年難過。2018年此年波瀾起伏,暗潮湧動。此年如果退守,或可安然度過。此年如果進取,有大動作,恐面臨千夫所指,紛爭不斷,場面無法收拾,恐遭突然下臺之禍。看來此年此人有可能會行險。如果謹慎穩健,此年或可度過。
  • 蔡英文到底有多「毒」 連陳其邁都不敢冒險?
    11月14日,民進黨在臺中舉行「行動中執會」,蔡英文在會上稱,再過幾天就要選舉,這個關鍵選擇,將決定臺灣是前進或是倒退?會肯定「做事的人」還是「做假的人」?她還稱,「我們還是原來那個民進黨,我們從來沒有忘記『執政』的初衷」。結果,這張以往無堅不摧的「溫情牌」卻遭來臺灣民眾一陣噓聲。有臺灣網友怒批,相信你的人就是白痴,看看民進黨把臺灣搞成什麼樣子了?還有網友諷刺,「專門騙人的黨,真的都沒變」;能騙就騙,一本初衷。更有網友表示,丟掉「六都」只是開始,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 骯髒、黑暗,《重生》說出了一個怎樣的娛樂圈?
    這裡骯髒、這裡灰暗、這裡充滿著勾心鬥角、這裡又崇尚才華。這句話恐怕緋命組合的周巖深有體會。周巖是曾經大名鼎鼎的緋命組合的一員,有本事、有才華、有樣貌,是經紀人廖勇手裡的一塊寶,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可緋命組合其他三個姑娘--鄒曉雯、李伊人和石晶就沒那麼幸運了。
  • 蔡英文南臺灣放豪言:臺南選舉要大贏 帶動2016
    蔡英文南臺灣放豪言:臺南選舉要大贏 帶動2016(網絡圖)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3日走訪臺南市及雲林縣時自信放出豪言,年底選舉民進黨在臺南市的成績有帶頭作用,不只市長勝選,更要大贏,以帶動其它縣市選情,更是為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提振聲勢;蔡英文同時也表示雲林縣民進黨縣長參選人李進勇選情審慎樂觀,仍需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