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至16日,首屆匹克粉絲節在廈門匹克國際大廈盛大開場。被粉絲們親切地稱呼為「華哥」的匹克體育CEO許志華,與來自全國各地1000餘名匹克絲(匹克粉絲的暱稱)齊聚廈門,一起見證了兩款「科技新國貨」——同時搭載自主創新的態極智能自適應科技和高強度碳板的專業籃球鞋閃現二代和專業跑步鞋UP30的發布,並推出的全新的匹克絲共創計劃。
為粉絲舉辦一個節日,在國內運動品牌是非常罕見的。這不僅一場匹克絲的盛大狂歡,更是「用戶共創「的最好詮釋。正如匹克體育CEO許志華所說:「用戶共創是匹克區別於其他運動品牌的核心企業文化之一。」而 「科技新國貨」的佔位,這是匹克重回年輕用戶視野的另一個關鍵武器。
活動期間,記者第一時間就匹克如何打好「科技新國貨」這張牌的話題,採訪了匹克體育CEO許志華。
記者:許總,如今「科技新國貨」越來越被年輕人接受並喜愛。匹克也是代表品牌之一。您怎麼看這個現象?
許志華:我覺得這是中國品牌一起努力的結果,很多企業在科技的投入加強了,給消費者能夠帶來實實在在好的體驗和產品。我們的消費者在變化,我2001年大學畢業後,開始跑銷售,當時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中國品牌的歧視。現在不一樣了,中國的消費者變了,對自己的品牌自信心增強了。因為大家的支持,中國品牌的機會越來越大。我相信對科技更大的投入,會有更長遠的前景,也能實現中國品牌「科技當自強」。
記者:那麼在這個新的消費環境下,匹克是如何將自己塑造成「科技新國貨」品牌的?
許志華:自從2018年底,我們通過研究消費者休閒和運動不能兼得的「痛點」,推出了自主創新的黑科技態極智能自適應科技以來,我們又陸續推出了搭載輕彈科技、3D列印科技、澎湃科技等眾多全新科技。這些科技新品也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和喜愛,這給了我們堅持「科技新國貨」定位的信心。
現在我們的理念就是每天都要進步。將匹克打造成什麼樣,這是消費者來定義的。過去的三十年,匹克堅持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十年一巨變的模式,並且我們的商業模式與十年前也完全不同了。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變化,我們需要具備足夠快的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如果你講的內容如此高大上,但是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一切都是0,「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我們的使命。消費者一個小小的變化,我們後臺的組織結構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有具體的例子來講述下這種變化嗎?
許志華:按著我們傳統的產品訂貨邏輯和出貨邏輯我們需要18個月,可是現在18個月黃花菜都涼了。前段時間非常火的「櫻花」,它從設計、生產、上市僅有了三個月的時間。因為有這種迅速變化的體制,才能滿足消費者快速的變化。大家都喜歡呆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按部就班的工作。 如果你提出改變,大家都要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工作,甚至有很多人都會變軌作業。設計團隊開始著手準備時,產品、技術、生產、採購也要同步準備。但是這種變軌作業也有造成浪費等相關問題。我們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風格都很難改變,何況一個組織,還要得到所有人的共識那是更難的。但是我認為變化是真理和永恆,沒有不變的東西。
記者:聽說在態極1.0plus、態極2.0上市後我們舉辦了徵集用戶吐槽的活動,當粉絲吐槽時產品,您會不會難過?
許志華:當時態極1.0出來的時候,我們拍了一個自黑的視頻。拍視頻的時候,面對很多的批評,我們設計師都哭了。對於顏值方面我的觀點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我們還是要有能力去支配不同的需求,不斷有新材料、新功能的研發,讓這個能力領先全球,而不是跟著別人的後面。從目前的銷售來看,科技含量越高,大眾接受度越高的產品設計銷售量是最高的。
記者:匹克是如何持續建設自己的「科技新國貨」品牌形象?又是如何讓「匹克絲」和匹克品牌共同成長?
許志華:匹克絲對於我們來講不僅僅是消費者或營銷對象。我們希望匹克絲能夠參與到我們決策的全過程,能夠在決策全過程與我們進行互動。我們也希望通過匹克絲的力量能夠生產出更多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我們推出了設計互動平臺,之前我們將終端的店長、買手找到來解決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但是很多買手並不是真正的消費者,就會出現偏差。現在我們將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匹克絲參與進來並且提出意見。傳統企業中,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都會找領導。可是領導年齡層級很大,離消費者很遠。很多時候設計師和產品經理來找我時,我都明確表示我不決定,讓他們在社群裡聽聽大家的意見。對於我來講,只要運動這個基本定位不偏,其他都可以讓匹克絲來參與決定。
與此同時,我們將在現有的北京創新研發中心、125創新工場和西安新材料研究基地的基礎上,建設一個運動科學實驗室,廣泛研究並接受運動愛好者、運動員對運動產品的需求,研發出更多像態極科技這樣具有創新性、突破性的科技,持續推陳出新,並將這些新科技運用到新的產品當中去,為運動愛好者提供更好的運動體驗,甚至幫忙他們提升運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