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伴」制度惹議 媒體:留學生不宜樣樣「特殊」

2020-12-16 中國網新聞中心

原標題:別腦補「學伴」制度,但留學生也不宜樣樣「特殊」

高校應認識到,要真正提高學校對高質量留學生的吸引力,根本還要靠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而非「特殊」優待。

近日,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學伴」制度再引爭議。

說是再次,是因為早在2016年,山東大學就啟動了該制度。截至目前,山東大學官網上還有相關信息。雖然校方稱其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質疑。

但山東大學並沒有因此取消「學伴制度」,在繼續推進之外甚至有所「升級」,即: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制度採取了「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這讓輿論譁然,並再次引發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的爭論,不少人更將其解讀為是討好留學生,還腦補了某種曖昧色彩。

我認為,對於這種學伴制度應理性對待、實事求是,而不應該任由情緒裹挾,對此進行過度解讀。

首先,山東大學的「學伴」制度並不特別針對留學生。通過公開信息可知,該校不僅有「留學生學伴制度」,也有針對中國學生的「學伴」制度。

比如,今年6月,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就下發了《關於舉辦學伴計劃第四期幫扶計劃的通知》,表示即將開展題為「『相伴成長』學業幫扶共進專項」的項目,活動內容主要是「學習成績較好幫扶掛科同學」。也就是說,山東大學其實是把「學伴計劃」「學伴制度」作為其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學伴就是結伴學習、相互促進,而這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實在正常不過。

當然,此次風波中,也有人認為即便學伴制度切實可行,設置異性學伴也不妥當。

網曝表格顯示,該校針對學生「參加活動的主要目的」設置的調查問題中,一個選項為「結交外國異性友人」。有人據此指責學校是在有意無意促進男女學生間的交往。

實際上,設置調查環節也是為了了解情況,以便推進計劃,由此對其加以演繹和指責,有失偏頗。

儘管如此,但事件所折射的民眾對一些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的不滿情緒,也值得認真對待、理性分析。比如,一些學校讓留學生住條件更好的宿舍,就屢引國內學生不滿。因此,我認為,不論如何,正視並從根源上解決「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才是此次事件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不可否認,在留學生政策發展過程中,我國一些高校為了招生政績,確實存在利用各種優待措施來招攬留學生的現象。當然從辦一流大學的角度看,重視留學生招生並沒有錯。畢竟,攻讀學位的國際生所佔比例也是評價一流大學的一項基本指標。世界一流大學這一比例大多超過20%,而我國大學則普遍還很低。

但特殊對待之下,從留學生的來源國和攻讀學位情況看,其整體質量並沒有收穫水漲船高的效應。這也正是國內輿論對「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不滿的原因。而高校也應認識到,對高質量留學生的吸引力根本還是要靠學校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而非其他。

此外,我認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學更應將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的精神落實到日常管理中。比如,對於留學生不應再配專門宿舍、進行專門集中管理,而是當成普通學生的一員。這樣恐怕無需特殊招募學伴,留學生們自然就融入了學校生活當中。畢竟,發展留學生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促進大學多元文化建設,而這首先就應消除對留學生生活方面的特殊對待。

回到此次「給留學生配三個學伴」事件,雖然有過度解讀的成分,但是,民眾的憂慮也值得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如何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如何讓留學生無縫融入國內高校的學習與生活,恐怕需要更多創新工作要做。

相關焦點

  • 別腦補「學伴」制度,但留學生也不宜樣樣「特殊」
    全文2096字,閱讀約需要4分鐘近日,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學伴」制度再引爭議。說是再次,是因為早在2016年,山東大學就啟動了該制度。截至目前,山東大學官網上還有相關信息。雖然校方稱其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質疑。但山東大學並沒有因此取消「學伴制度」,在繼續推進之外甚至有所「升級」,即: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制度採取了「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
  • 山大「學伴事件」:在華留學生緣何總有「特權」
    近日,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學伴」制度引起輿論爭議。「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結交異性」、「匹配」等如婚介廣告般的曖昧宣傳,再次引發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的爭論。點擊播放 GIF 1.5M(外籍留學生違反交規推搡民警)(網友爆料)在全網輿論的聲討之下,很多山東大學的學生為「學伴制度」辯解,
  • 「學伴」為契機,反思留學生管理
    本來,在7月7日的回覆中,山東大學對「學伴」項目力陳正確,並且指出全國還有大學有此項目。而直到今天,7月12日,山東大學面對著越來越多的輿論爭議再次回應,一方面繼續主張該項目,因為深受學生歡迎;另一方面也表示將進行「全面評估」,不斷改進工作。 對留學生安排「學伴」,這本身無可非議。
  • 山大"學伴"事件後現歧視黑人留學生言論?耿爽回應
    在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臺灣媒體的記者提問稱,山東大學「學伴事件」過後,網上出現一些歧視黑人留學生的言論,中方會不會擔心這種言論會影響中方和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耿爽表示,首先,你提到的這些針對非洲留學生的言論,我沒有看到過。
  • 國際「學伴」項目到底是什麼?
    在7月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臺灣媒體稱,山東大學「學伴事件」,網上出現一些歧視黑人留學生的言論,中方會不會擔心這種言論會影響中方和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沒看到過針對非洲留學生的言論。
  • 考研英語時文賞讀(104):高校應該為留學生安排學伴嗎?
    在中國東部山東省的一所高校為每位留學生「分配」三名學伴的新聞被報導後,有關留學生在中國享受「特權」的爭議再次引發了中國社交媒體的關注。   近日,一則報導在新浪微博上瘋傳,據稱山東大學在2018年為47名留學生分配了141名學伴,其中學伴大多數為女性,而留學生都為男性。
  • 山大學伴風波,一群烏合之眾的狂歡
    近日,山東大學身陷輿論風暴,一個留學生配三個學伴;辛巴威留學生受傷,20多個學生輪流照顧;留學生免費用電度數比本科生多數倍……一個又一個大瓜,
  • 山東大學「學伴」項目:讓洋垃圾和違法留學生滾出中國去吧
    近期,山東大學「學伴」項目備受質疑,有人稱這是以前「學伴」項目的升級版,即一個留學生配3個校內女生針對炒的沸沸揚揚的山東大學「學伴」事件,教育部出重拳推進中外學生趨同化管理。這個新聞讓我想起以前中國進口的「洋垃圾」。外國人認為的洋垃圾進入中國境內,比如舊衣服,上面沾滿大量細菌。還有電子洋垃圾,這些洋垃圾中都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的物質,其中一臺電腦顯示器,洋垃圾鉛含量就達1000克還多。
  • 外國留學生有學伴,國內大學生偷盒飯,是教育的悲哀?
    去年山東大學學伴事件到現在才一年,教育行業內風起雲湧。先是美國制裁國內大學名單,暴露出清北大培育出來的學生令人大失所望。最近發生一件大學生偷飯盒事件,引起國內軒然大波,引發強烈熱議。我國向來對外來留學生是十分優待的,為了吸引留學生,也為了某個院校排名,我國大學推出了各種留學生優惠政策。我查了一下,世界排名前十所大學,美國佔了8所,英國佔了2所。世界前20所大學,美國佔了17所。而我國的嗎,所謂名校,也不知道排名到了什麼角落。
  • 風波平息之後,再看山東大學「學伴」事件
    事件爆發於2019年的7月,但其實早在2016年,山東大學就啟動了該項目,官網曾發布了一份《關於學歷生報名「學伴」項目的通知》,內容為:留學生辦公室可以為你介紹一位「學伴」,你可以和「學伴」一起學習生活,一起參加活動……校方當時給出的理由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
  • 留學生政策應與時俱進,適時取消外國留學生的特殊待遇
    我國長期以來一直給予外國留學生以超國民的特殊待遇,遭屢國人詬病,媒體也曾多見反對意見,但目前看來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對來華外國留學生的待遇問題,本質上是屬於國民待遇的範疇。我國由於長期堅持對外開放的需要,對來華留學生基本上是給予超國民待遇的,這些政策措施的實行對外國留學生也是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使得來華留學生的數量逐年大幅增長。
  • 山東大學校方正式回應留學生學伴項目:對引發不良影響深表歉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7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邢婷)面對近期成為輿論熱議焦點的留學生學伴項目,山東大學校方今天下午通過其官方微博正式發表回應稱,由於審核把關不嚴,在相關報名表格中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
  • 留學生自述:學伴爭議之下 有沒有享受「超國民待遇」?
    留學生如果有男女朋友是中國人,他們願意教你漢語,普通朋友也沒有那麼大興趣。 編者按: 「學伴」爭議仍未過,來華留學生群體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關注,在一些輿論看來,這一群體享有「超國民待遇」。
  • 留學生自述:學伴爭議之下,有沒有享受「超國民待遇」?
    (視覺中國/圖)南方周末編者按:「學伴」爭議仍未過,來華留學生群體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關注,在一些輿論看來,這一群體享有「超國民待遇」。2019年7月20日,教育部表示將進一步推動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管理和服務趨同化,既對中外學生一視同仁,也要看到留學生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存在差異。
  • 山東一高校要求中國學生為留學生打掃宿舍?校方回應如下!
    無獨有偶,早前在山東大學也同樣發生過這樣的事件:山東大學「學伴」項目被曝出,要求一個留學生配三個學伴,從2017年的一對一配對,改革為2018年的每個留學生配三個健康學伴,形成三人學伴小組,落選學伴則列入學伴庫。然而此事,至2019年才被爆出。
  • 「學伴」事發一周年:各高校應該感謝山大,是它默默扛下所有的雷
    提起山大,人們的第一印象除了齊魯頂級學府這個光環外,恐怕還有「學伴」這個標籤吧。去年7月,山大「學伴」制度正式見了天日,走進人們的視線,到現在有已經一周年了。其實,各個高校應該感謝山大,因為是它,默默扛下了所有的雷。
  • 【辣評】假如這些中國留學生也有「學伴」的話,慘案會不會發生?對外國留學生應尊重,但不能屈膝!
    在著名的山東某大學,一個留學生竟然能申請三個學伴
  • 「你有3個異性學伴,我卻要交3倍學費」 |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有啥...
    最近,山東大學「一個留學生配三個異性學伴」的事件,引發了網友熱議。雖然山大已經道歉,承認在報名表格中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不當,並且澄清報名學伴的男女生都有,不存在一個留學生配3個女學伴的情況。還有參加過學伴項目的山大學生出來澄清,表示學伴項目很「清白」,沒有大家想得那麼不堪。
  • 高校為留學生招「學伴」宣傳大比拼:哪個更撩更深入人心?
    很多高校為了促進文化交流,讓留學生更快融入到新環境中,以高校或者校內社團的名義紛紛公布了招「學伴」的通知。宣傳語也是一個比一個撩。究竟哪個更撩更深入人心呢?下面就帶你領略一下。短短42字,便為「學伴」們或者準「學伴」們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藍圖:他來自異邦,他年輕俊美,他真情實意。是的,這個舞會不是一般的舞會,是「學伴」們從灰姑娘到白天鵝的天梯!山東人很實在,寫詩也很實在,撩得很樸素,也很直接。
  • 山東大學給一個留學生配三個異性學伴的隱情是什麼?
    山東大學在 2017 年開展了為留學生配學伴的活動,2017 年是 1 對 1,2018 年變為 3 個中國學生為 1 個留學生做學伴。  這本來沒什麼,但做學伴的學生,多為女生。  學伴報名表中,特別強調學伴的性別,將「結交外國異性友人」列為選項之一,在表頭用紅字註明:「請同學們儘可能詳細認真的填寫,以便為你匹配心儀的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