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假如這些中國留學生也有「學伴」的話,慘案會不會發生?對外國留學生應尊重,但不能屈膝!

2021-02-12 滄海傳播

在著名的山東某大學,一個留學生竟然能申請三個學伴?這條新聞近期引爆朋友圈。

學伴申請表

當然,我們也要從正面來看:學校考慮到中外的文化差異,讓外國友人們打開交際圈,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接觸地道的中國環境,這個出發點毋庸置疑,是從國際主義、人道主義出發的考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禮儀與尊重,無可厚非!

但實際操作中,這些好的想法走歪了,表現出來的現狀大相逕庭,令人倒胃!對待外國留學生,我們可以熱情,可以施以援手,可以提供幫助,可以提供人文關懷,但有些大學的官方態度以及出臺的不平等政策,將尊重上升到特權和優遇,傳遞給廣大群眾的是」崇洋」的畸形心態,讓人感覺醜態百出。

比如,在山東某濱海大學,國內學生要住六人間,要去公共澡堂,宿舍沒有空調而且限電,但同在一個校園的外國留學生公寓裡,洋學生們卻住著二人間,且房間內有空調,從沒有門禁,房間內有著獨立浴室,隨時可以洗澡。在地處八桂大地的廣西某高校,外國留學生住著新樓,新樓內陽臺、落地窗、單間、熱水、小廚房一應俱全,但同一校園的中國學生還在老樓房內的八人間、上下鋪上煎熬;再比如蘇南某著名學院疑似強迫學生搬到條件較差的舊宿舍,把好宿舍「讓」給外國留學生;再比如福建某外國留學生暴力抗拒交警執法,僅被行政處罰。而如果換成是中國男子,後果不堪設想。。。。。。這些亂象,就是中國高校的態度嗎?


留學生公寓(來源於網絡)

中國大學生公寓

不僅如此,國內有些高校為了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讀書,降低門檻甚至不惜零門檻並且重金打造外國留學生超高水準的校園生活環境;而國內的學子們,高考過獨木橋,十二年寒窗苦讀換來的大學校園卻在資源和機會上向那些僅僅是面孔不同、素質不齊的外籍人士傾斜。這是何等的不公平啊?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校園差別對待已是由來許久,「三個學伴」不過是因太過出格才引發的非議。所有這些,是不是證明我們已經習慣了沒資格?沒公平?

活動照

如果教書育人的校園都讓我們認為國內學生便低人一等、配不上同等的待遇,將觀念深深刻在國內學生的行為中、骨子裡,那中國人的脊梁還能挺得直嗎?自信從何談起?

校園學習是辛苦的,但外國留學生在中國校園內卻過著皇帝般的生活。反觀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現狀,多麼令人痛心,先不說遭遇的種族歧視還屢屢發生慘案、命案。在美國留學的章瑩穎,獨自一人前往租房機構管理人員約定地點途中被克裡斯滕森帶走並姦殺,至今屍骨無存,家人崩潰。如果她有學伴陪同和照顧的話,一定不會這麼慘吧?章瑩穎痛苦、無助的時候,她的學伴在哪裡?


2017年,有5名在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相繼失聯,後來查明是偽造綁架現象的詐騙,如果此時有學伴在他們身邊告知經驗、及時匯報學校,就不會引發這麼大的恐慌吧?可惜的是中國留學生去外國留學尤其是發達國家留學,從來沒有學伴這種變了味的「保姆式」照顧,而國外的治安水平又遠遠低於中國。那些被殘害的中國留學生啊,如果有來世,請一定要選擇不同的國籍被人供奉,而不是留學任人宰割。

發展留學產業,是打造多元文化交流互見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國家的一種方式,首先要樹立的就是文化自信。希望教育者們擺正態度,量力而行,在擴大學校影響力之前安頓好本國學生,切勿本末倒置。可以尊重,但不能屈膝。對有些洋學生的屈膝,不僅僅是自卑的表現,更是低看了中國文化的吸引力,還有歧視的意味存在。

何為文化自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就是文化自信,中國人一定要樹立文化文化自信。

隨著時代在變,「國際化」的內涵也在不斷改變,當今中國就是國際化的國家。中國人也應該明白,外籍人士紛紛選擇來到中國,是因為中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大放異彩。我們歡迎他們,熱情地對待他們,給他們提供幫助,這些都是可以的,也是必須的。但是不能變味。對那些表現好的外國留學生要表揚、褒獎,對他們不聽話的、違法亂紀的行為要嚴懲。

   滿清時代獲13個博士學位。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辜鴻銘先生曾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裡的辮子是無形的。」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華民族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保持自己、吸納外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立,不卑不亢、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也被人尊重。

作者:滄海、句號

編輯:田欣

本公眾號法律顧問:山東鑫士銘律師事務所 曲雯 律師,專業領域:政府法律事務、公司治理與併購、刑事辯護與代理。電話:0535-6632531。

相關焦點

  • 留學生自述:學伴爭議之下 有沒有享受「超國民待遇」?
    據教育部通報數據,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9萬的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留學,其中學歷生總數25.81萬人,佔來華留學生總數52.44%;研究生人數為8.5萬人。 這一群體是否享受到了「超國民待遇」?南方周末記者邀請6名留學生,自述其在華生活。其中既有輿論標籤下的自辯,也有公眾未曾關注的細節。
  • 留學生自述:學伴爭議之下,有沒有享受「超國民待遇」?
    據教育部通報數據,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9萬的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留學,其中學歷生總數25.81萬人,佔來華留學生總數52.44%;研究生人數為8.5萬人。這一群體是否享受到了「超國民待遇」?南方周末記者邀請6名留學生,自述其在華生活。其中既有輿論標籤下的自辯,也有公眾未曾關注的細節。
  • 「學伴」制度惹議 媒體:留學生不宜樣樣「特殊」
    雖然校方稱其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質疑。但山東大學並沒有因此取消「學伴制度」,在繼續推進之外甚至有所「升級」,即: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制度採取了「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
  • 別腦補「學伴」制度,但留學生也不宜樣樣「特殊」
    雖然校方稱其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質疑。但山東大學並沒有因此取消「學伴制度」,在繼續推進之外甚至有所「升級」,即: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制度採取了「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
  • 山東大學「學伴」項目:讓洋垃圾和違法留學生滾出中國去吧
    針對炒的沸沸揚揚的山東大學「學伴」事件,教育部出重拳推進中外學生趨同化管理。這個新聞讓我想起以前中國進口的「洋垃圾」。外國人認為的洋垃圾進入中國境內,比如舊衣服,上面沾滿大量細菌。還有電子洋垃圾,這些洋垃圾中都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的物質,其中一臺電腦顯示器,洋垃圾鉛含量就達1000克還多。
  • 「學伴」為契機,反思留學生管理
    本來,在7月7日的回覆中,山東大學對「學伴」項目力陳正確,並且指出全國還有大學有此項目。而直到今天,7月12日,山東大學面對著越來越多的輿論爭議再次回應,一方面繼續主張該項目,因為深受學生歡迎;另一方面也表示將進行「全面評估」,不斷改進工作。 對留學生安排「學伴」,這本身無可非議。
  • 山大「學伴事件」:在華留學生緣何總有「特權」
    近日,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學伴」制度引起輿論爭議。「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結交異性」、「匹配」等如婚介廣告般的曖昧宣傳,再次引發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的爭論。稱:做學伴是學英語的好機會。(某位參與「學伴」項目的山大女生)針對此事,紫光閣發文稱「要讓留學生成為中國大學校園中的普通一員。」人民網更是痛批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為留學生找學伴,不是自卑就是自作多情》。
  • 外國留學生也有本中國體育經
    原標題:外國留學生也有本中國體育經   到了周末,馬原會去教小學生習武,但指導鬧騰的孩子,對中文還不夠流暢的他來說,既是機會,更是挑戰。當馬原認真地示範踢腿的時候,兩個扎著辮子的小女孩在身後揪他的衣角,他一愣,又好氣又好笑,「或許我的中文不太好,所以覺得他們好像不太尊重我。」而幾個孩子則嘰嘰喳喳地告訴菲力,他的語言能力還要提高。
  • 外國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確實無奈,讓你了解真實的留學生現狀
    Youtube上有一個視頻,是一個外國留學生在蘭州和北京,採訪了來自兩所大學的6名中國學生和6名外國學生後拍成的,短片叫做:《一個國家,兩種宿舍》。外國留學生可以免費入學,還可以免試入學,人人可以獲得高額的獎學金,可以住得好(空調、冰箱、淋浴、獨衛等),玩的好,還隨意勾搭中國女孩(easy girl 問題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著重介紹)、可以肆意的曠課、掛科,破壞大學正常秩序,對比國內學生十年寒窗考大學、一個學院的幾百學生去爭只有幾個名額的獎學金,住六人、八人宿舍,努力學習爭取不掛科,真是太悠哉了,即使是黑人,在國內也是那麼的自信
  • 山大"學伴"事件後現歧視黑人留學生言論?耿爽回應
    在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臺灣媒體的記者提問稱,山東大學「學伴事件」過後,網上出現一些歧視黑人留學生的言論,中方會不會擔心這種言論會影響中方和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耿爽表示,首先,你提到的這些針對非洲留學生的言論,我沒有看到過。
  • 外國留學生為何有超國民待遇,詳細解析國內大學招收留學生的原因
    山東大學的「學伴」計劃更是火爆網絡或者說跌破眼鏡,此計劃於2016年開始實行,2017年開始為該校留學生一對一配對學伴;2018年,這一制度再升級為一對三,即一名留學生配3個學伴。網上流傳著一份山東大學的尋找學伴申請表,分類細緻,從專業、性別、性格,到交友目的(例如: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且調查表上寫到「…以便為你匹配到心意的學伴。」類似的新聞多不勝數,北京某大學校區的遊泳館區別待遇問題、某大學要求安空調卻優先留學生公寓、某大學留學生聚眾吸大麻而學校處理不當問題等。
  • 一個留學生配三個中國女大學生,尊重還是沒自信?聯誼會照片曝光
    不過,最近一個大學裡爆發的關於外國留學生的消息,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留學生真的很厲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留學生成了稀有動物,尤其是對待外國留學生,更是像國寶一樣——「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唯恐怠慢了外國留學生,給外國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的話扎心了
    所以在許多中國人看來,這些能出國留學的孩子必定吃過別人不能吃的苦,一定是堅強聰明受人尊敬的樣子。但讓國人一直喜歡與推崇的留學備受歡迎與喜愛的優秀的留學生們,在外國教授眼裡卻是另一幅樣子。二、 教授話語引深思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一位從事多年對中國留學生教學的外國教授對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
  • 留學生政策應與時俱進,適時取消外國留學生的特殊待遇
    是會進行擇優錄取,不會降低招生門檻,外籍學生是需要達到申請條件才可以有資格申請。儘管官方已經給出回應,但是,許多國內學生還是難以接受這樣的回答,畢竟筆試也是測試大家能力的一種表現,就這樣取消了,真的是挺不能接受的。政府或高校給予外國留學生一定的資助,的確是一種國際慣例。但是,這一慣例的實質,是對本國、外國學生一視同仁,而絕不是「厚外薄內」。
  • 外國留學生有學伴,國內大學生偷盒飯,是教育的悲哀?
    去年山東大學學伴事件到現在才一年,教育行業內風起雲湧。先是美國制裁國內大學名單,暴露出清北大培育出來的學生令人大失所望。最近發生一件大學生偷飯盒事件,引起國內軒然大波,引發強烈熱議。我國向來對外來留學生是十分優待的,為了吸引留學生,也為了某個院校排名,我國大學推出了各種留學生優惠政策。我查了一下,世界排名前十所大學,美國佔了8所,英國佔了2所。世界前20所大學,美國佔了17所。而我國的嗎,所謂名校,也不知道排名到了什麼角落。
  • 看完對留學生的優待,我不淡定了,外國留學生難道真的高人一等?
    你可能想像不到之前網上鬧出的某地留學生學伴事件,也是才是真正讓整個留學生的怒火徹底引燃事件,所謂的學伴,指的是學校公開向學校的普通本科大學生招聘,那些能夠伴讀留學生的一些女大學生,要求顏值高,身材好,還要外語優秀,能夠陪伴外國留學生儘快的熟悉中國文化,促使他們快樂學習?
  • 非洲留學生:在華讀書的待遇比國內好,但部分中國人對我們不友好
    儘管進入這個世紀以來,非洲留學生來中國留學的門檻一再的提高,但是仍然有非常多的非洲黑人通過各種方式來到中國的土地上,數十萬的黑人學生素質不可能都那麼高。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廣州有大量的非洲移民。所以想想就知道,這群黑人勞動素質比較低,工資自然不會很高,而很明顯,收入低又沒有社會保障的人,會對社會治安造成一定的威脅。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要學會尊重
    對此,韓國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申光英(音)指出:「要學會尊重和理解文化差異,消除對中國人的偏見和誤解。同時,應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報導稱,對於「嫌惡中國學生」現象,比如在課堂小組作業中,中國留學生往往語言不通,韓國人會儘量避免與他們一組做課堂發表。
  • 首都師範大學的遊泳館,只允許外國留學生入內?回應來了...
    學校為留學生提供便利是沒錯,但是大家不舒服的點在於,為什麼能為留學生提供的,不能為本校學生也提供?誠然,實在想遊泳,是不必非到學校去遊的,但是,學校既然提供了遊泳館,那我作為本校學生,為什麼不可以去遊呢?不過,仔細分析一下,這位網友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或許並不能「怪罪」於他。
  • 山東一高校要求中國學生為留學生打掃宿舍?校方回應如下!
    近日網傳有關「學院要求中國學生打掃留學生宿舍」事件,起因源於有網友在青島濱海學院的超話中發布帖子稱,自己被學校要求清掃外國留學生的宿舍,骯髒的宿舍環境令其感到厭惡。並且發帖者質疑,「我們有義務幫外國留學生打掃宿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