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智慧化匯聚的龍興、高新元素聚集的水土、現代產業聚集的魚復,形成了兩江新區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它們位於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的三大槽谷地帶。
圖源:兩江投資集團
縱觀三大槽谷地帶,兩江城市副中心位於中部槽谷,龍興、魚復構成的龍盛位於東部槽谷,是主城都市區的中心城區;水土則聯動蔡家、悅來、中央公園等成熟版塊,是兩江新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橋頭堡。城市戰略發展帶來的機遇,兩江工業開發區在三駕馬車的帶動下,正經歷由「園」到「城」的發展階段,坐擁「三區疊加」的戰略優勢,未來這裡將是百萬人口規模的重慶現代城市組團之一,龍盛、水土正崛起。
三大園區進入功能開發的新階段
兩江工業開發區規劃面積238 平方公裡,山水綠地及公共設施用地約122平方公裡,產業及城市開發用地約116平方公裡,總體呈現「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格局。
圖源:兩江投資集團
龍盛片區自西向東打造盛唐大道產業發展軸、兩江大道城市發展軸、御臨河生活文旅創新發展軸。水土片區沿竹溪河兩岸打造方正大道高新發展軸、悅復大道創智發展軸。圍繞城市軸帶布局產業、商業、住宅和功能配套項目,實現了城市空間與產業空間縱向適度隔離、橫向有機互動,既保障辦公及居住品質,又實現「產城景」融合發展。
瞄準成為重慶未來城市建設的標杆,兩江工業開發區確定了低密度的城市建設原則,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5以內,商品住宅建築高度原則上不超過40米,制定出臺規劃導則,為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打下了基礎。
御臨河 梁長炯攝
投資建設方面,截至目前,兩江工業開發區累計完成自有投資2517億元,年均251.7億元,累計建成道路502.5公裡、樓宇881萬平方米、建成水廠3座、配氣站6座、汙水處理廠5座、變電41 座,遷建各類管線3800餘公裡。三個園區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從基礎開發進入功能開發的新階段。
龍興:崛起的產城融合文旅大城
兩山庇護,一河環繞,龍興自古「龍興」之地。
透過600年宗祠的雕花窗,看龍興歲月翻轉,繁盛興衰幾經輪迴。地處兩江新區核心,城市發展高地的龍興,撥開歷史煙塵,正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龍興隧道施工現場 梁長炯攝
圖源:兩江投資集團
今年3月5日,包括龍興隧道、六縱線、寨子路三期等多個市級重點項目復工。龍興隧道完成總進度90%以上,通車後,從龍興園區穿過隧道15分鐘就可快速通達江北機場。
軌道交通方面,軌道交通4號線、8號線、14號線、15號線,將龍興與主城無縫聯接。「四軌、六道、三橋」集公、鐵、水、軌等立體交通方式為一體,打通「任督二脈」的龍興正駛上發展的快車道。
作為產業新城,必然要走「產城融合」之路。如今的龍興片區,已扎堆了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中新產業、中韓產業園也相繼建成,龍興的產業特色逐漸形成,產業規模再度升級。
「功能驅動、產城景融合、一半山水一半城」是龍興的發展理念,作為城市重點功能區,龍盛片區正在加速「文教體衛商」各項功能的完善。
浪潮雲計算中心 劉德良攝
兩江國際影視城 潘光俠攝
4號線施工現場
龍興從來不缺文化。漫步龍興古鎮,觸摸時光痕跡,建文帝雖蹤跡難尋,龍藏寺香火仍旺。600多年歷史的厚重,留下深厚的宗氏文化、祠堂文化、民俗文化。展示「民族記憶、重慶鄉愁」的兩江國際影視城以及際華園,每年吸引著各方遊客前來,未來龍興將成為重慶市民娛樂休閒的重要選擇。
隨著文旅配套不斷成熟,一個集文化、旅遊、體育等於一體的文旅大城正在崛起。
水土:高新產業新城
今年3月8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中,兩江新區憑藉近年來在大數據領域的出色表現成功入選。
水土高新城馬路一角
兩江協同創新區
重慶龍興足球場效果圖
此次獲批示範基地的區域範圍包括水土、照母山兩個片區,其中水土片區主要培育數據存儲與管理產業集群,集聚了聯通、浪潮等龍頭企業,為政務、金融等產業領域提供數位化服務。
截至2019年6月底,水土共招商項目536個,已引入川崎重工、騰訊、阿里巴巴、康寧玻璃、京東方、紫光集團等11家世界500強和9家中國500強企業。為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創新高地、打造智慧城市、展現水土魅力注入了強大的底氣。
水土片區產業集群次第開花,開放高地正在成型。伴隨水土高新園大開發、大建設熱潮,水土的基礎設施正在全面加速,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四縱六橫」「井字型」路網密布全域。外環高速、渝廣高速通達園區。東環鐵路、黃茅坪支線鐵路以及軌道正布局建設。其中,重慶軌道6號線國博支線二期預計將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水土將正式進入「軌道時代」。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龍灣森林公園 圖源:兩江景觀公司
預計到2020年,水土高新城區域人口將達到20萬人。按規劃,未來,水土常駐人口30萬,就業人口60萬。
隨著水土片區產業集群次第開花,開放高地正在成型,人氣日漸聚集,一座高新產業新城正在嘉陵江畔冉冉升起。
產城融合:「文教體衛商」資源完備
不建城市孤島,不造無人空城。兩江工業開發區功能配套方面,實施「文教體衛商」專項提升行動,籤約引進知名中小學,成功申辦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開建龍興專業足球場,規劃打造兩江足球小鎮,規劃建設多家綜合性醫院,引進建設龍湖天街、國瑞天街等商業配套,高端配套成為全市關注焦點。
作為兩江新區三大創新戰略平臺之一的兩江協同創新區,現已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27所國內外重點院校已經籤約落戶。
萬名博士入駐、100個省部級以上的科研平臺、100餘家科技孵化企業……來自全球的高端產業人群,將為龍興發展打入強心針。
御臨河濱江景觀帶 圖源:兩江投資集團
竹溪河
水土板塊共規劃建設10所知名幼兒園,中小學校24所,其中包含西大附中兩江校區,江北中學思源校區等名校,目前水土小學、思源小學、復興小學、江北中學等已建成。中科院大學重慶學院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除教育資源強大外,水土片區的醫療資源也完備。除目前區域已有的復興醫院、水土醫院,還有三甲醫院的北碚九院分院即將落戶水土,目前正在籌備建設之中。
水土堅持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內在品質,努力促成城市活力和發展生機的和諧統一。
人居環境:崛起產業生態之城
為了進一步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商」的高品質生活地,兩江工業開發區實施「景觀升級」「河流整治」等行動,完成幹道綠化、邊坡整治等綠化景觀項目265餘個、826萬平方米,完成兩江大道、一橫線、悅復大道等幹道景觀品質提升工程,建成公園14個,在建18個,「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新城形象日益顯現。
龍興擁有御臨河、明月山、銅鑼山等天然生態優勢,學習新加坡花園城市、濱水城市理念,沿御臨河打造十公裡景觀帶、龍灣森林公園、高洞河濱水景觀帶等多個城市公園。
長安汽車 陳力行攝
水土雲計算中心 秦延富攝
御臨河大壩景觀開放面積達23萬平方米,一個以濱河休閒為特色,集河道觀光、市民休閒、科普教育、濱水遊憩、生態保育為一體的城市綠心已經成型。
水土擁有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兩山、一江、兩河、十公園"構成山水交融的生態環境。
水土高新生態城圍繞天然竹溪河打造的景觀和依山而建的城市主題公園,已形成環繞的公園景觀群落。其中圍繞竹溪河約11公裡河岸線打造的約3700畝竹溪河濱河公園,將成為水土的中央景觀帶。
目前,水土已建成入高速發展時期,正在建設公園、步道長廊分布於園區的各個區位,覆蓋了人居範圍。「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成為水土這座山水之城的一道道靚麗風景線。
產業:三臺「發動機」釋放新動力
今年上半年,兩江新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60.5億元,這一數據全市領先。取得這一成績,兩江新區工業的主戰場——魚復、水土、龍興三大園區密不可分。
在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導下,瞄準兩江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目標,狠抓產業轉型升級、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開放型經濟,三大園區在新區開發十周年之際加快「換擋提速」,三臺「發動機」為兩江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新動力。
今年2月份,魚復園區協調供應長安等整車企業的配套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促進產業鏈全速運轉,推動兩江新區汽車產值增長8%。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增長5.4%。「生物醫藥產業」加在水土園區加速成長。
同時,水土園區還同步加速建設雲計算中心,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石。如今,水土園區已經匯聚10大數據中心。
未來,水土園區還將以「芯屏器核網」「雲聯數算用」及生物醫藥為招商重點,以支柱產業補鏈、提質、增量為抓手,打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國際數據港產業集群,同時引領帶動永川、廣安、南充等毗鄰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加速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