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2020-12-2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京津走廊之上,津城「北大門」敞開著懷抱。

&nbsp&nbsp&nbsp&nbsp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上,綠地集團與 34個國家和地區的68家企業達成採購意向籤約,累計意向採購金額超過12億美元。會後,這些來自全球的商品將入駐綠地集團在全國各地的貿易港。去年落戶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將成為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

&nbsp&nbsp&nbsp&nbsp2016年,「天津市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北辰區北部68.29平方公裡範圍納入示範區建設,其中包括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高端裝備產業園,以及大張莊鎮、雙街鎮兩個市級示範小城鎮。

&nbsp&nbsp&nbsp&nbsp四年光陰,彈指揮間。如今,「三橫三縱多中心」縱橫交錯的空間網,架起了示範區快速發展的橋梁。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朝亞大數據、SMC氣動元件、長榮科技、蘇寧雲商等40餘個項目落戶於此,總投資達350億元,大數據、智能製造等高端產業聚集、蓬勃發展;示範鎮建設如火如荼,高品質住宅、國際學校、星級酒店、大型綜合商業體等配套設施和服務不斷完善;郊野公園、綠堤廊道等宜人景觀繪製了生態底色,一座產業聚集、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高質量發展新區已初具規模。

&nbsp&nbsp&nbsp&nbsp以產促城──聚人

&nbsp&nbsp&nbsp&nbsp在產城融合示範區5.9平方公裡核心區,總投資50億元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正在加緊建設中。這裡將成為集展覽展示、採購交易、商貿服務、消費零售等於一體的北方最大全球商品貿易基地,也將是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眼下,貿易港展示中心已建成並對外開放,首批來自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和地區的120餘種特色商品集中亮相。

&nbsp&nbsp&nbsp&nbsp「整個項目分三期,建有物流倉儲基地、貿易展示中心,以及商務配套的酒店、辦公樓、綜合商業等,預計2024年全面開放。屆時將展出40至50個國家和地區的萬餘種商品,直接與間接貿易額預計達20億至30億元。」綠地控股集團天津區域公司總經理張雪峰說。

&nbsp&nbsp&nbsp&nbsp不久前,總投資60億元的朝亞(天津)數據中心項目一期正式啟用,預計每年收入可達2.77億元。作為國際頂級的數據中心,朝亞數據中心將為開發區企業和落地項目提供安全、高效的雲服務,為開發區建設「智慧園區」提供有力支撐。開發區也將以此為契機,著力打造雲計算數據中心園區。

&nbsp&nbsp&nbsp&nbsp除此之外,示範區核心區還聚集了蘇寧雲商、濱海聯創、北科建等一批好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北辰區結合自身產業優勢,謀劃將示範區內10平方公裡的發展備用地打造為現代生物醫藥(中醫藥)產業園,未來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nbsp&nbsp&nbsp&nbsp隨著大項目相繼落地,企業發展後勁強大,稅收增長穩定。據統計,示範區2019年GDP完成123.6億元,佔全區GDP的2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億元,佔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25%。財政收入完成12.18億元,佔全區財政收入的20.6%,是北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重要的「好牌」。

&nbsp&nbsp&nbsp&nbsp以城興產──留人

&nbsp&nbsp&nbsp&nbsp來自山西的辛花是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的一名設計師,在天津已經生活了7年。她和愛人都在示範區內的企業上班,平時通勤工具主要是班車。最近,她琢磨著把家搬到示範區內,看中了公司附近的高品質樓盤,辛花覺得在這裡生活既便捷又舒適。

&nbsp&nbsp&nbsp&nbsp「前幾年,公司周圍很荒,除了廠房就是工地。沒有公交、餐館,打車都費勁。現在企業多了,商品房蓋起來了,配套也完善了,人氣越來越旺。最期盼還是公司對面正在建的學校,明年就能送孩子去那上學了。」說到心儀的學校,辛花臉上洋溢著笑容。

&nbsp&nbsp&nbsp&nbsp為了滿足企業職工子女就近入學,示範區著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就在辛花的公司對面,由天津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光華集團聯合辦學的高水平國際學校即將竣工,可提供2700多個學位。

&nbsp&nbsp&nbsp&nbsp圍繞「創新以人為本的就地城鎮化體制機制」的主要任務,示範區持續推進雙街、大張莊兩個示範鎮建設,京津城市群「微中心」已初具規模。

&nbsp&nbsp&nbsp&nbsp盛景五星級酒店、綠地繽紛城等生活服務設施逐步豐富;北辰模範小學、第二模範小學、辰風小學、北辰實驗二幼以及大張莊鎮和雙街鎮的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均已投入使用;一批藍領公寓、人才公寓陸續建成,高端人才預留定居項目持續推進,區域內常住人口已達20萬人,高端人才聚集區初具雛形……隨著京濱城際鐵路的修建,京濱城際北辰站將成為連接京津的重要交通樞紐,更加凸顯北辰的區位優勢。

&nbsp&nbsp&nbsp&nbsp「通過提升產業來聚人,通過城市完善來留人,從而實現產城共融的宜人狀態,打造在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新城區發展模式。」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副總經理李亮說。

&nbsp&nbsp&nbsp&nbsp產城共融──宜人

&nbsp&nbsp&nbsp&nbsp產城融合,核心在「產」,根本在「城」,關鍵在「融」。作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北辰區先行先試,摸索出了一條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發展之路,走出了具有北辰特色的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道路。

&nbsp&nbsp&nbsp&nbsp示範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總長14公裡的北辰郊野公園依偎盤繞;北運河、永定新河等河道縱橫交錯;棲鳳國際健康養老居住區、運河國際生態居住區初見端倪;2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區內匯聚了萬畝葡萄種植基地、萬源龍順度假莊園、雙街花卉博覽園等特色景點……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營造了宜人舒適的環境。

&nbsp&nbsp&nbsp&nbsp作為京津黃金走廊,北辰區將示範區建設作為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戰場」和「突破口」,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聯動、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升級,加快塑造示範鎮的城市功能,促進融合發展、職住均衡,努力構建「產城融合、城鄉一體、雙樞紐聯動、多片區發展」的城市格局。

&nbsp&nbsp&nbsp&nbsp藍圖徐徐展開,示範區「一帶兩鎮四園」的「四梁八柱」已經築牢。以京津黃金走廊和郊野公園觀光旅遊為帶;雙街、大張莊為兩個新市鎮;京津產融智創園、高端裝備產業園、國際物流貿易港、京津智慧科創園協調布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大綠野趣的北部新區正在向我們走來。

&nbsp&nbsp&nbsp&nbsp「即將開啟的『十四五』,北辰區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科技創新和振興實體經濟為立足點,以改革開放為根本動力,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目的,加快產業向高端轉型、城郊向都市轉型,在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打造精緻品質城市、深化改革開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生態綠色發展、改善民生服務水平、創新社會治理體系上實現新突破,建成繁榮富裕、文明和諧、宜居美麗的新北辰。」北辰區委書記馮衛華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相關焦點

  • 「人城產」融合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四川省成都市對於公園城市理念的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芮國強:常州初步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新樣本
    會上,蘇州大學紀委書記、常州大學原副校長芮國強教授介紹了常州「產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建設實踐與特色。芮國強表示,常州「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宜居宜業、融合發展」的改革發展定位與實踐,較為成功地實現了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和價值融合,推動產業、城市和人的良性互動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初步形成了獨特經驗,成為了其他城市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的學習樣本。
  • 三水大塘鎮:產城融合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當前,大塘鎮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堅持以產促城、以城興產,推動產城高度融合、聯動發展,加速產業提檔升級,發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優質公共服務,在城市三水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中展現大塘擔當。
  • ...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原標題: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五年,放諸時代長河只是一瞬;五年,投射城市年輪不過一環。
  • ...先行區」將是怎樣一種體驗?聽聽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
    在這場規模宏大的動能轉換「變奏曲」中,濟南承擔著先行先試的使命。3月29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終於揭開面紗。先行區下一步將如何發展?如何體現出新舊動能轉換的特色?對此,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主任宋衛東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暢談先行區發展藍圖。
  • 定義美好生活 紫光海闊助力成都建設「公園城市」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孫蔚)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與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落實「雙城」發展布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先行先試探索新路 廈門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先行先試 探索新路  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我市充分發揮獨特對臺優勢,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做出示範作為對臺工作的「試驗田」「排頭兵」,一年來,我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獨特的對臺優勢,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致力於對臺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廈門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做出示範。
  • 全力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示範區系列報導(二): 優化教育配套資源 提升「產城人」融合發展軟實力
    近年來,漳平市在城市升級發展過程中,將教育作為重要的配套環節。優質的教育教學條件,也成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砝碼」,成為助力「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最強軟實力。今天播出全力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示範區系列報導第二期《優化教育配套資源 提升 「產城人」融合軟實力》。
  • 寶能城發:產城融合,共建城市美好生活
    匠心布局,寶能城發與城市共美好寶能城市發展建設集團(下稱「寶能城發」)成立於2016年12月,秉承寶能集團「發展產業 回報社會」的企業使命,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自覺圍繞城市發展的總體目標和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寶能四大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將產業地產與城市發展相結合。
  • 富業集團攜手產城創投為中山產業注入新動能!
    市委書記賴澤華提出:「中山發展的基礎在產業,重點在產業,出路在產業,突破口也在產業!」伴隨著城市發展,灣區大動脈的不斷升級,中山城市骨架逐漸拉大。由過去的「單中心」跨入「多中心」時代。西區是中山市較早興起的區域,但經過多年的城市變遷,無論是交通、配套層面都面臨著後起之秀的挑戰,傳統發展模式轉型成為必然。
  • 深讀丨西江產業新城:產城融合,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探路者
    產業新城掛牌以來,立足園區原有產業基礎,結合臨空經濟產業的外溢效應,陸續引入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彰顯發展活力。以新能源行業為例,日前投產的廣東泰極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膜電極組件總成產品及配件生產基地項目就是典型代表。該項目首期於6月投產,達產後年產值約為6億元。作為高明發展進程的新動力源,西江產業新城正成為支撐全區新一輪發展的強力引擎。
  • 敢為人先探索新路——福州市晉安區全方位推動福興經濟開發區高...
    30年來,福州市晉安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推動開發區走產城融合、改革創新的新路,率先轉型建設晉安湖「三創園」,致力打造三創產業「示範園」、現代產業「生態圈」、產城融合「新樣板」,全方位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超越。
  • 深論| 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論 | 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12-10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開區亮出「十三五」產城融合成績單
    回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年奮進歷程,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產業建城」「科技強城」「服務立城」「文化興城」的產城融合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貢獻亦莊力量。五年來,經開區優先布局智能製造重點產業,以智能製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探索出以自動化、數位化、網聯化、智能化等相關技術與製造業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亦莊路徑。包括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大健康、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佔全市比重逐年上揚。
  • 高灘茨竹新區打造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園
    在重慶市、四川省「雙城辦」搭臺組織下,渝北區與廣安市深入交流探討,著力深化在規劃統籌、政策協調、協同創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合作,加快將高竹新區打造為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園,合力推進毗鄰地區融合發展邁向新階段。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川渝高竹新區從「新」出發 你期待嗎
    1月4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的批覆,渝北區、廣安市攜手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產城景融合發展等新路徑,將把川渝高竹新區打造成區域協作樣板。
  •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先行先試 福建涉臺司法創新發展  涉臺司法先行先試,已經成為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一大亮點。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負責人27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福建法院在涉臺審判組織機構設置、涉臺案件審理、司法互助網絡建設等方面走在大陸前列。
  •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積極推動「港產城人」高質量融合發展
    機場做大,空港才能做強,今年7月,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未來過億人次的客流、上百萬噸的貨運,將為西安國際樞紐建設注入新的動能,同時也將拉開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新一輪發展序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空港還聯合海關、機場、空管、公安等16家單位成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新冠肺炎疫情聯合防控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