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大塘鎮:產城融合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0-12-20 佛山在線

在大塘鎮永平路與大興大道的交叉路口北側,佔地1.14公頃的「城市客廳」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建成大塘的「入戶花園」,成為市民休閒、漫步、觀景的好去處。

近年來,大塘鎮肩負著打造三水北部強中心的使命,積極搶抓機遇,奮力追趕,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工業園區發展態勢良好,城鄉面貌持續改善,「產業強鎮」「水韻名城」「幸福家園」的藍圖加速落地成景。

面對新機遇要有新作為。當前,大塘鎮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堅持以產促城、以城興產,推動產城高度融合、聯動發展,加速產業提檔升級,發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優質公共服務,在城市三水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中展現大塘擔當。

產業提檔升級

工業園區蓄後勁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大塘工業園便是大塘鎮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2002年開發建設至今,大塘工業園發展勢頭迅猛,落戶企業有350多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住商肥料、安博物流,以及佳利達環保科技、瑪格家居、德國司馬化工等一批知名企業。

目前,園區開發面積達1.3萬畝,產業集聚效應越發凸顯,形成了紡織印染、精細化工、塑料皮革、五金機械四大優勢產業。

大塘工業園為何會吸引如此多優質企業落戶?究其原因,是園區內工業配套設施完善,實現了統一的集中供氣供熱以及集中汙水處理。「廣東可持續發展園區」「廣東可循環經濟園區」「廣東省綠色升級示範工業園區」等多個金字招牌,更是為其增添了強大的吸引力。

大塘鎮新城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大塘鎮供圖

歷經接近20年的發展,大塘工業園在土地資源供給、基礎配套服務等方面已處於日趨飽和的狀態。

園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轉型升級正當其時。

一方面,大塘鎮近年來利用好現有儲備用地,瞄準大項目,開展大招商、招大商,並優化土地、環保指標等要素資源,優先傾斜給園區優質項目,幫助其在大塘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並利用好「工業上樓」項目,嚴格二次招商準入,力爭引進一批成長性強的企業。

「招商引資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為了提升發展後勁。」大塘鎮鎮長徐昕表示。

除了外引活水,大塘鎮還將通過推動產業轉型、企業技改等方式,不斷挖掘園區發展潛力,激發園區發展新動能。

「大塘鎮將依託紡織印染產業集群,積極推動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力爭建設集中的織造平臺,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徐昕說。大塘鎮還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力爭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市級以上工程中心,幫助園區內企業實施技術改造。

優化公共服務

打造人才聚集地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要吸引人才服務產業升級,大塘鎮還必須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優秀的城市品質。

近年來,大塘鎮新城區的公共服務資源不斷集聚:新汽車客運站,辦稅服務廳,區不動產登記北部中心,交警指揮中心,三水區人民醫院大塘醫院升級改造一、二期工程陸續完工並投入使用;中心廣場、城市便捷酒店開業運營,時代、恆大、金地等開發商的高端樓盤拔地而起……

一個明確的方向是,大塘鎮將不斷加快配齊優質服務配套的步伐。

6月1日,「城市客廳」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建築工人忙碌不迭。「城市客廳」位於永平路與大興大道的交叉路口北側,佔地1.14公頃,總投資近900萬元,將建成唐式風格的城市共享空間。據悉,「城市客廳」的整體建設將在月底完成,成為大塘鎮的「入戶花園」。對市民而言,這裡無疑是休閒、漫步、觀景的大好去處。

目前,大塘鎮還在加快望崗湧城區段的提升改造工程。望崗湧貫穿大塘新城區,日後,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即景,閒時沿河道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的生活願景將成為現實。

不僅如此,位於大塘鎮新城區的山頂公園、新城區幼兒園、實驗小學、體育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建設也在推進,城市基本功能逐步配齊。市民將來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上學、就醫、健身的便利。大塘鎮還投入4000萬元在城區的重要區域安裝公共視頻,通過「雪亮工程」建設打造平安城市。

「大塘將積極培育研發、總部、金融、休閒娛樂等城市配套,多層次、寬領域地提升大塘的城市業態,不斷豐富新城區的內涵,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安心落戶大塘,共同繪製大塘的美麗畫卷。」大塘鎮委書記張宏標說。

未來,大塘鎮打造成北部公共服務中心,將有力吸引聚集人才。可以預見的是,大塘鎮新城區的人才聚集,又將服務於區域內的產業聚集,從而真正實現以產興城、以城促產。

發力城市建設

宜居新城展新顏  

作為企業發展重要載體之一的產業園區,如何建立滿足不同時期發展需求的園區配套服務體系,是影響產業園區競爭力持續提升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大塘鎮大手筆投入完善園區道路及市政配套,加快推動興唐路、開元路等多條道路建設,啟動工業園休閒公園建設,推進化工區治理整頓,強化園區日常管理,持續提升園區品質。

大塘鎮還加快推進園區天然氣分布能源站投入運營,大力推動園區汙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零排放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大塘變電站擴容,及早謀劃永平變電站擴容和新城區變電站建設,為園區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

大塘工業園迅猛發展,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對大塘鎮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正視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薄弱環節,加快新城區開發建設,才可能真正實現產城互動。

路網是基礎設施的骨架,也是一座城市的動脈。它們的建設和完善,讓城市空間的格局不斷優化,承載力不斷提升。

大塘鎮堅持構築內優外聯的路網格局,無縫對接粵港澳高速路網。目前油金大橋Ⅱ標段建設工程有序推進,廟崗路、永平路、錦塘路南延線將建成通車,大興大道、半島東路、建設路加快升級改造,逐步完善「四縱三橫」新城區主幹路網,加速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大塘新城區建設也在不斷向內涵式發展,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景觀提升等系統性城市升級工程,推進「城市客廳」、山頂公園、體育文化藝術中心、新城中心小學等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大鴻制釉片區「三舊」改造,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最近,大塘鎮內不少地方都能看見工地圍擋,相信圍擋打開之時,大塘的新面貌會讓人眼前一亮。」接受媒體採訪時,徐昕用「待放的花苞」來形容如今的大塘新城區。

原標題:產城融合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大塘鎮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加速邁向三水北部強中心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何豔純 通訊員三宣、餘德偉、李敏君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煙臺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煙臺大學聚焦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內容,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快跟小編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 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朝亞大數據、SMC氣動元件、長榮科技、蘇寧雲商等40餘個項目落戶於此,總投資達350億元,大數據、智能製造等高端產業聚集、蓬勃發展;示範鎮建設如火如荼,高品質住宅、國際學校、星級酒店、大型綜合商業體等配套設施和服務不斷完善;郊野公園、綠堤廊道等宜人景觀繪製了生態底色,一座產業聚集、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高質量發展新區已初具規模。
  •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2020-12-18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愛電子: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
    當天,在福愛電子的研發區,該公司工藝工程師王大軍正在進行一項新產品製造工藝的開發研究。  據介紹,福愛電子(貴州)有限公司於2015年在貴安新區註冊成立,是一家高效內燃機核心部件及系統的集成製造商,落地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同年,即將大學畢業的王大軍通過招聘,成為第一批福愛電子員工,來到了貴安新區。
  • 全力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示範區系列報導(二): 優化教育配套資源 提升「產城人」融合發展軟實力
    近年來,漳平市在城市升級發展過程中,將教育作為重要的配套環節。優質的教育教學條件,也成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砝碼」,成為助力「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最強軟實力。今天播出全力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示範區系列報導第二期《優化教育配套資源 提升 「產城人」融合軟實力》。
  • 芮國強:常州初步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新樣本
    會上,蘇州大學紀委書記、常州大學原副校長芮國強教授介紹了常州「產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建設實踐與特色。芮國強表示,常州「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宜居宜業、融合發展」的改革發展定位與實踐,較為成功地實現了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和價值融合,推動產業、城市和人的良性互動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初步形成了獨特經驗,成為了其他城市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的學習樣本。
  • 城市三水發出人才宣言:以工匠精神引領高質量發展
    開欄語三水將召開2018年淼城英才暨淼城工匠命名大會,屆時,將分別對淼城英才、淼城工匠命名及為勞模頒獎。這是三水首次高規格開展此類命名活動,是城市三水向外界釋放出重視人才、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 深讀丨西江產業新城:產城融合,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探路者
    適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選址規劃加快推進的重大歷史契機,西江產業新城將朝著打造「灣區西部新型樞紐產城」的目標,再次邁出堅實的步伐。03發展提速:完善交通格局 加快產城融合產城融合,交通先行。今年5月初,疫情之下沉寂數月的西江產業新城,一口氣開通了7條道路。
  • 「學習新語」人民日報: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要求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調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 三水大塘鎮永豐村文化活動中心啟用
    三水大塘鎮又多了一個家門口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昨日上午,在大塘鎮永豐村委會辦公樓隔壁,煥然一新的永豐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正式啟用,村民可以在該中心看電視、聊家常、習書畫……今年,大塘鎮投入約150萬元,完成永豐村委會、六一村委會、大塘社區三個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的升級改造,並對圖書館文化館大塘分館和三個服務點以及各村(居)健身設施進行了提升。
  •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積極推動「港產城人」高質量融合發展
    機場做大,空港才能做強,今年7月,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未來過億人次的客流、上百萬噸的貨運,將為西安國際樞紐建設注入新的動能,同時也將拉開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新一輪發展序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空港還聯合海關、機場、空管、公安等16家單位成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新冠肺炎疫情聯合防控指揮部。
  • 在追求卓越中 書寫「城人產」融合發展的至美篇章
    在追求卓越中 書寫「城人產」融合發展的至美篇章 2020/04/22 07:52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2788
  • 習近平時間|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要求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調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長江首城...
    曾朗攝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城」的四川宜賓責無旁貸。2200餘年的奮鬥與榮光,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積澱出茶馬互市、水陸交匯、貿易四達的繁華和「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而乘上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東風,這座佇立於長江之頭的城市,將千年積澱化為破繭成蝶的力量。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它是以特色小鎮促城鄉融合的典範,更是三水走城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路徑過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三水踏上城市發展新徵程,具備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基礎。
  • ...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原標題: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五年,放諸時代長河只是一瞬;五年,投射城市年輪不過一環。
  • 新思維,新動能,新業態,從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看疫後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防控常態化階段,距離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僅剩半年時間,各行各業正開足馬力,推進復工復產,加快經濟復甦的步伐。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曾表示,經此一「疫」,旅遊業正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需求品質提升、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多期疊加的影響。
  • 【範文】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文字+音頻)
    人才引擎」【範文】講好脫貧「好故事」  唱響攻堅「好聲音」【範文】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用好法治「硬核武器」【範文】上網訪民情 下網解民憂【範文】為高質量建設數字中國插上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堅持創新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助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廣闊的藍海。
  • 三水大塘:加大教育財政投入,打造三水北部教育高地
    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當天上午,三水區大塘鎮召開慶祝2020年教師節座談會,表彰先進個人,共話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推進大塘教育高質量發展。會上,大塘鎮黨委委員杜蓮英通報了大塘鎮教育的工作情況和下一步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