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福愛電子生產車間忙碌。
福愛電子自動化生產車間一角。
1月8日,記者走進位於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南部園區內的福愛電子(貴州)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自動化加工生產線正不斷地輸出產品。在這裡,一批批成型的汽車零部件走向世界市場。
當天,在福愛電子的研發區,該公司工藝工程師王大軍正在進行一項新產品製造工藝的開發研究。
據介紹,福愛電子(貴州)有限公司於2015年在貴安新區註冊成立,是一家高效內燃機核心部件及系統的集成製造商,落地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同年,即將大學畢業的王大軍通過招聘,成為第一批福愛電子員工,來到了貴安新區。
作為一家主張智能研發與低碳環保相結合的企業,福愛電子的成果展示廳裡,陳列著100多項發明專利證書。王大軍告訴記者,這些發明專利都是他們團隊進行的製造工藝開發。其中,一項名為「FAI」技術體系的產品發明,更是我國汽車製造業的首創。
「FAI」技術體系是一種新型的液體精細霧化定量噴射技術,利用套筒代替柱塞運動計量液體,使產品的能耗大幅度降低,精度等性能指標大幅度提高,成本成倍下降。該技術對實現低碳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而且顛覆了已應用100多年的柱塞計量泵概念。目前,只有福愛電子和日本的MIKUNI公司擁有該技術體系的智慧財產權,且福愛電子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自入駐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以來,福愛電子先後在發動機管理系統(電噴)、發動機後處理SCR噴射系統、柴油機後處理DPF再生系統、無人機靈活燃料發動機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技術成果。截至2020年4月,福愛電子共申請專利23件,其中,發明專利13件;有效專利數累計達12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
「這些專利為公司發展形成了一個技術壁壘,也為產品銷往全國及日本、美國、歐洲等市場鋪平了道路。」王大軍說。
近年來,以福愛電子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入駐企業,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搶佔先機,催生發展新動能,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有效推動了新型工業化發展,不僅讓企業快速發展,還讓貴安新區的製造生產工業站上了「微笑曲線」兩端,助推貴安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紮實開展工業產業規劃工作,優化產業布局,全面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合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同時,通過加快探索新型產業用地(M0)、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等方式,有效破除用地束縛,推進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產城融合互動發展。」貴安新區產業發展局綜合科科長郎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