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愛電子: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

2021-01-15 貴安新區官網

工人在福愛電子生產車間忙碌。

福愛電子自動化生產車間一角。

  1月8日,記者走進位於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南部園區內的福愛電子(貴州)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自動化加工生產線正不斷地輸出產品。在這裡,一批批成型的汽車零部件走向世界市場。

  當天,在福愛電子的研發區,該公司工藝工程師王大軍正在進行一項新產品製造工藝的開發研究。

  據介紹,福愛電子(貴州)有限公司於2015年在貴安新區註冊成立,是一家高效內燃機核心部件及系統的集成製造商,落地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同年,即將大學畢業的王大軍通過招聘,成為第一批福愛電子員工,來到了貴安新區。

  作為一家主張智能研發與低碳環保相結合的企業,福愛電子的成果展示廳裡,陳列著100多項發明專利證書。王大軍告訴記者,這些發明專利都是他們團隊進行的製造工藝開發。其中,一項名為「FAI」技術體系的產品發明,更是我國汽車製造業的首創。

  「FAI」技術體系是一種新型的液體精細霧化定量噴射技術,利用套筒代替柱塞運動計量液體,使產品的能耗大幅度降低,精度等性能指標大幅度提高,成本成倍下降。該技術對實現低碳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而且顛覆了已應用100多年的柱塞計量泵概念。目前,只有福愛電子和日本的MIKUNI公司擁有該技術體系的智慧財產權,且福愛電子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自入駐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以來,福愛電子先後在發動機管理系統(電噴)、發動機後處理SCR噴射系統、柴油機後處理DPF再生系統、無人機靈活燃料發動機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技術成果。截至2020年4月,福愛電子共申請專利23件,其中,發明專利13件;有效專利數累計達12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

  「這些專利為公司發展形成了一個技術壁壘,也為產品銷往全國及日本、美國、歐洲等市場鋪平了道路。」王大軍說。

  近年來,以福愛電子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入駐企業,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搶佔先機,催生發展新動能,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有效推動了新型工業化發展,不僅讓企業快速發展,還讓貴安新區的製造生產工業站上了「微笑曲線」兩端,助推貴安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紮實開展工業產業規劃工作,優化產業布局,全面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合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同時,通過加快探索新型產業用地(M0)、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等方式,有效破除用地束縛,推進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產城融合互動發展。」貴安新區產業發展局綜合科科長郎偉說。

相關焦點

  •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2020-12-18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習近平時間|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要求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調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學習新語」人民日報: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要求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調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 【範文】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文字+音頻)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堅持創新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助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廣闊的藍海。
  • 李彥宏:依託人工智慧創新 催生新發展動能
    (原標題:李彥宏:依託人工智慧創新 催生新發展動能) 8月28日上午
  • 催生新動能 持續煥發革新美
    催生新動能 持續煥發革新美  五論貫徹縣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暨縣政府十六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實踐充分證明,改革創新是桐廬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驅動力,助力桐廬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 發展壯大新動能 創新當頭「新新不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發展壯大新動能」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智能產業,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紛紛聚焦這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為聚集新動能、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當今中國,「新」字當頭。
  • ...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
    我國已步入工業化中後期,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應該看到,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落後產能過剩嚴重,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逐步顯現,傳統發展動能的支撐力量在消退。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了大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我國加快轉型升級、增強發展主動權提供了重要機遇。
  • 多維創新激發石英砂行業新動能禕禾科技實現逆勢高速增長
    原標題:多維創新激發石英砂行業新動能禕禾科技實現逆勢高速增長「成立三年來,公司資產已經增加了三倍,年銷售收入增加了幾十倍。」作為一家專注於新型矽基材料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禕禾科技的高速增長業績格外引人矚目。
  •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2021-01-08 0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
    ,強化制度創新,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造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模式,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奠定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發展新動能正加速壯大
    ,有力推動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動態監測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採用定基指數方法,測算了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並根據最新資料和口徑修訂了2015—2018年歷史指數數據。
  • A5301 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
    A5301 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
  • 天融信加入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
    近日,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在北京成立,通過聯合國內一流的網絡安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網絡安全企業、國資國企等單位,打造優勢互補、融合創新的
  •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新基建」催生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在論壇上分享了電子科技大學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情況,介紹學校推動人才發展治理體系改革的實踐,包括構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體系、設立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的特色崗位、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等方面的制度設計。   曾勇在會後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新基建」催生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落地應用與快速發展;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融合進一步深化,跨界成為創新的必然。
  • 蘭溪科技創新催生企業新動力
    專利授權「開門紅」 申請增幅全市第一| 蘭溪科技創新催生企業新動力 專利授權「開門紅」 申請增幅全市第一|
  • 創新高地是如何煉成的?《經濟日報》專題解讀潼南高新區創新強勁動能
    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催生了新產業和新模式。巨科環保公司技術總監黃鬱琳告訴記者,巨科環保電鍍工業園採用「入園企業只排汙不治理、汙染物由園區統一治理」的第三方治汙新模式,並通過再生資源利用帶動了新材料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他首先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重要貢獻的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衷心感謝。在與大家交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體會,並深入分析我省「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後,吳政隆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胸懷「兩個大局」,增強憂患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髮展的主題主線、根本動力、根本目的,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
  • 三水大塘鎮:產城融合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大塘鎮肩負著打造三水北部強中心的使命,積極搶抓機遇,奮力追趕,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工業園區發展態勢良好,城鄉面貌持續改善,「產業強鎮」「水韻名城」「幸福家園」的藍圖加速落地成景。面對新機遇要有新作為。
  • 佳兆業向港科大捐贈2億 締造灣區科技教育發展新動能
    這是佳兆業集團響應「科技強國」戰略,助力國家產業升級成立佳兆業科創集團以來取得的「技術型」突破,助力佳兆業科創集團成功以高校、科研院所為科技源頭,以產業園區、產業新城為創新載體構建全鏈條產業科技研發與孵化生態圈。同時,為佳兆業集團深度參與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