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15日 05版)
【編書者說】
要想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藝術,了解中華民族祖祖輩輩創造的藝術瑰寶,就必須加強國際交流,最根本的是要以最好的藝術珍品奉獻給世界,不能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國際上有那麼多專家和對中國哲學、歷史、文化、藝術有研究的學者,他們都關注著中國已發生和正發生什麼。
——黃胄 1985年語
文藝高峰如何鑄就?是我們思考創造中國文藝高峰、凝聚精神力量的時代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為中國文藝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以總結中國文藝光輝成就和比照世界文藝發展經驗的宏闊眼光,精闢地指出:「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這個論斷把文藝創作繁榮的根本課題提到了文藝工作者面前。古往今來,在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都是文藝創作高峰湧現的時期,以文藝名家和經典作品為代表,閃耀著時代精神的光華。今天,時代精神就蘊含在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之中,文藝工作者有責任也有能力創作出聚焦新時代、反映新生活、展現新風貌的優秀作品。
《日夜想念毛主席》(1976年) 黃胄繪 黃胄美術基金會藏
黃胄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他終生獻身藝術,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表現生活作為文藝創作的唯一源泉,走出「小自我」,投身「大時代」,他的作品體現了深刻的社會關切、現實關懷和思想追求,至今仍是廣大藝術工作者學習的典範。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把優秀作品送往國際藝術的主流平臺,讓世界看到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與文化氣象,應是當今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己任。中英文版《中國當代繪畫大師——黃胄》一書由炎黃藝術館和普林斯頓美術館聯合出版發行,書中收錄了黃胄先生創作的部分反映新生活、展現新風貌的優秀作品。筆者認為,該書是弘揚與發展中國優秀民族文化,奉獻給中外讀者的一本經典之作。
一
中國藝術在近幾十年中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傳統的中國水墨畫藝術時常不再用來表現現實中的人生,反映現實中的時代,因而缺乏來自生活在一線勞動者的心聲和當代人物的精神風貌;同時,由於對西畫藝術法則的狂熱追求和受到近年來「前衛畫派」的影響,熱捧西方藝術而數典忘祖,從而忽略了民族傳統的精神內涵,遠離了對水墨人物畫的本體語言的研究與探索,忘卻了自己的根本和傳統。
《中國當代繪畫大師——黃胄》 鄭文慧 馬欣樂 主編 炎黃藝術館、普林斯頓美術館 聯合出版
筆者旅居美國20年,曾經走遍北美和部分歐洲國家,通過講學、舉辦畫展,深深感受到西方人對中國繪畫的了解可謂微不足道。中國人大多都知道梵谷、馬蒂斯或者畢卡索,而西方人少有知曉20世紀中國繪畫大師諸如徐悲鴻、齊白石、李可染和黃胄。因為西方博物館大多展示的是一些中國古典繪畫作品,他們的學者們也熱衷於研究和出版古代大師之作,而有關陳述和介紹近現代中國繪畫方面的書籍卻寥寥無幾,更沒有將其置於一個新的高度來認識。
而且,研究和學習黃胄的藝術具有非常的必要性。當年的大師黃胄是帶著創造性的眼光去拓展、去表現、去為創造時代特色的中國畫而奮力前行的。他是發揚傳統、承前啟後的一代大師。他以熾熱的情感、奔放的線條、優美的人物造型,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通過水墨大寫意所迸發出的個性張力,為當時日漸沉悶僵化的中國畫壇吹來了一股強勁的春風,從而開創了中國人物畫的新境界。他對中國畫特別是中國人物畫的復興有著深刻的思考和睿智的遠見。他對中國人物畫在畫史上的傳承與開拓,為中國畫壇留下了寶貴的創作經驗,對中國當代文化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且影響將與日俱增。
黃胄是個天才型的畫家,他畫風豪放,繪畫題材極為廣泛,無所不能。他曾經生活和工作在新疆維吾爾族、藏族地區,也經常寫生於白族、彝族和海南漁民之間,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並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他深入生活、堅持寫生,大量的創作實踐使他在繼承中國幾千年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勇於開拓,以速寫式的線條結合中國畫的墨韻,充分發揮中國筆墨和宣紙的特性,直接揮灑,形神兼備地表現了熱情、健康、善良美麗的人物形象。他堅持在生活中感受人物的人性美、平凡性和樸素感,堅持在生活中錘鍊技巧,以酣暢淋漓的大寫意直追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氣韻生動」。他以熾烈的激情將中國畫線條的輕重、疾徐、粗細、剛柔、疏密、虛實組織成一幅幅線的交響樂,極大地增強了視覺的感染力,豐富和發展了中國人物畫的本體語言。從構圖、觀念和技法等方面都開創了自己獨有的繪畫風格,其新穎、鮮明的個人風格,既與傳統拉開了距離,更與西方拉開了距離,同時也與他人拉開了距離,這正是黃胄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
二
黃胄先生也是謳歌宇宙生靈的畫聖。他畫筆下的毛驢為廣大人民所喜愛,牛、馬、鷹、雞等生靈在他的筆下皆賦予鮮活的生命和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當我坐在電腦前敲擊著鍵盤,黃胄老師熟悉的身影不時浮現眼前,他曾多次對我諄諄教導說:人生經歷、繪畫技巧和創作熱情對一個藝術家是至關重要的,缺一不可成大器,勤奮和努力更是必不可少的硬道理。他的話語我一直銘記在心,猶如盞盞明燈照亮我的藝術之路。
黃胄不僅是個偉大的畫家,更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事業家。他為國家輕工業部創立工藝美術研究所,為文化部創立中國國家畫院,在全國創辦第一所民辦公助的炎黃藝術館,為中國藝術的保護、研究和發展鞠躬盡瘁,耗去他寶貴的生命!1964年毛澤東主席在接見國際友人時談到中國的藝術大師,從清代揚州八怪談到齊白石,又談到徐悲鴻和黃胄,他尤其指出:「黃胄是新中國自己培養出的、有為的青年畫家,他能畫我們的人民。」然而筆者認為,當今美術界對黃胄先生的評價還遠遠沒有到位,他是中國藝術之林的一棵大樹,一座豐碑,是東方藝術群山的一座高峰。
此次中英文版黃胄畫集的出版,讓更多的西方大眾從一位優秀的中國大師的藝術歷程及其作品中了解當代優秀的中國傳統繪畫,了解黃胄對藝術的奉獻和他對人民的情感融入畫作的那種執著的愛。我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作品將會越來越廣泛地受到東西方人士的關注和愛戴,他的藝術之光將會更加燦爛奪目。
(作者:馬欣樂,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