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菌 趣科普
人這一輩子,總要跟牙科醫生打幾次照面的。小時候拔乳牙,青中年拔智齒,上了年紀補假牙。雖然這牙齒問題不算是什麼特別大的毛病,但是因為疼痛難忍一直是大家心裡的噩夢。
而牙科醫院呢,雖然治療時候是很舒服的躺著,但是治牙的過程可真就難捱。除開別的不說,單就那些鑽子、錘子、鉗子治牙時候發出的聲音,就能直接把人勸退。
本菌就非常不幸,長了四顆智齒。而且都是非常難搞的那種。在牙科醫院裡,躺上椅子的前一秒鐘我還是笑嘻嘻的,麻藥針管打進我牙齦的那一瞬間,我哭得像個孩子。
雖然是打麻藥,可是那麼粗兩管麻藥用那麼粗的針頭扎進去,還是會感到非常不適。不過這個過程一會就沒了,麻藥起效還是挺快的,大概十五分鐘後,我的臉上又有了笑容。
但好景不長,醫生開始用上錘子的那一瞬間,眼淚還是不爭氣的流了出來。
從小學到現在,牙科醫院帶給我的感受一直都是恐懼。因為口腔和其他五官離得近,所以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嗅覺上,都會放大這種恐懼感。還因為可以特別嘗到血之滋味,所以關於看牙這件事,大傢伙兒難免都會有些抗拒。
但是如果你在牙科治療前或治療當時心跳加快、血壓異常、過度緊張甚至暈厥的話,那就得看看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牙科恐懼症」。
首先,這真的是一種病症。英國《每日郵報》就曾報導過這種病症。一名8歲的小女孩在看牙之後患上了非常嚴重的恐懼症,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疏導和治療,她不肯張嘴吃飯而導致被活活餓死。
而牙科恐懼症的產生,也有多方面的因素。根國外流行病學調查,牙科恐懼症的病因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對牙科治療本身的恐懼。因為部分人對於牙齒刺激比較敏感,醫療器械的使用會讓他們感到非常不適。或者是咽喉部比較敏感、口腔不能儲水,經常有吞咽動作。
這種恐懼就有一些類似恐高症這樣的,處於這樣環境中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產生恐懼心理,克服不了。
第二種就是聽別人拔牙的難受經歷聽多了,就像看了我這篇文章之後,潛意識覺得拔牙好痛苦,雖然沒體驗過,但就是把拔牙與疼痛、嚇人這些關鍵詞聯繫在一起。
第三種是因為從前有過不好的牙科體驗。就比如我小時候拔牙,牙醫故意支開我的注意力,當時遲那時快,一把鉗住我的門牙猛的往下一拽。牙沒了,但做了好久的噩夢。(對不起,又讓大家恐懼了……)
雖然說起治牙經歷大傢伙都有各自不一樣的體驗。因為個人體質不同或者醫生的資質不同,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但是也不用太擔心,緊張可以有,但可以完全放心,我國目前的牙科水平雖然不算世界領先,但是解決絕大多數的口腔問題,還是不在話下的。
但如果想緩解一下看牙的緊張,可以多做幾個深呼吸,充分相信你的醫生,怕痛就申請打麻藥,最大程度緩解不適感,就OK啦。
原標題:《有多少人曾在牙科醫院大門前害怕得瑟瑟發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牙科,牙醫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