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為「記錄者」做的記錄

2021-02-26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隨著2020年11月1日最後一場「上海開放經濟論壇」落下帷幕,我校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順利結束。除了還有幾篇專題稿正在撰寫中,海鷗們也逐漸從「前線」回歸到了日常的學習工作中。

把相機放回防潮櫃,脫下黑色的小馬甲,打開電腦或者用手機翻閱官方微信——校史館開館、大師劇《裘劭恆》首演、舉行上海開放經濟論壇、外灘亮燈宣傳、推出校慶文創產品、校慶文藝晚會、校慶紀念大會、校友會會長論壇順利舉辦……歷數與校慶相關的每一個專題,幾乎都有海鷗們參與其中的身影。他們是現場的記錄者,有時也是活動的參與者。他們用鏡頭、文字、創意、責任向大家傳遞了校慶的信息,記錄了校慶中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海鷗!」這是最近海鷗們調侃最多的一句話。

有幸能參與到「記錄海鷗」的這個專題,去記錄「記錄者們」的故事,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些微不足道的付出,做好特殊的工作總結,留下海鷗們飛行的痕跡。

作為浦東正大廣場亮燈點的主拍攝影師,胡晨威提到:「17點02分時,我們小組在正大廣場主屏正下方觀察了三分鐘還沒有看到貝貝的宣傳海報,在和指導老師溝通後,我們現場把拍攝計劃調整到更精確的方案。「

經過計算,學校校慶元素在正大廣場的亮燈頻率是每12分鐘亮一次,每次亮大約10秒(2張圖各停留5秒鐘)。回想那天的天氣,陰雨綿綿,海鷗們都只穿著校慶短袖和一件透明的薄雨衣,亮屏間隙需要設計造型、測光,並趕往不同地點拍攝。另外,相機的外置閃光燈每次拍完照片都需要4-5秒充能,這使得短短10秒亮燈時間非常寶貴,真是要分秒必爭

海鷗們趕緊設計好兩套動作,準備在每個10秒亮燈裡出至少2張照片。第一套拍完之後模特立刻換造型、場務遞道具、待閃光燈充能完成之後立馬拍攝第二套照片.

讀者們可能看到的是鏡頭下的陸家嘴流光溢彩,官微推出後閱讀量迅速到達10萬+的宣傳效果,但其中單就拍攝環節的複雜程度並不是隨意「咔嚓」幾下快門就可以做到的。這個細節只是海鷗通訊社的學生記者參與校慶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

「甲子崢嶸、共譜華章」,海鷗們承擔了學校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中大量的攝影工作,他們也記錄下校園內外濃厚的宣傳氛圍。只要你翻一下隨便某個海鷗的照相機,都能看到不少校園美圖或活動照片。另外,大量的微視頻、GIF動圖,甚至無人機視角作品的剪輯,都需要強大的「後期組」來保障完成。

攝影師的底氣就是對攝影工作的一往無前和精益求精,他們勇敢地衝在前線,他們有能力拿出優秀的作品,他們默默奮鬥在深夜。可喜的是,團隊裡有很多這樣的海鷗。

「身為上經貿大人,我們都有一份責任、榮耀與擔當。海鷗是學生也是記者,既是上經貿大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上經貿大歷史的創造者與傳承者。」龍怡霖參與了校史館開館專題採訪後,感慨頗深。

喜迎六十華誕,今年學校對校史館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10月11日下午,作為校慶系列活動之一,校史館開館儀式暨校史、口述史發布會在校史館舉行。龍怡霖和專題組的小海鷗一同認真採訪了負責校史館項目的老師,並在開館活動現場採訪了第一批參觀者。從老師那裡可以了解到校史館建設以及兩本書的編撰過程中的故事、難點和細節;現場的參觀者則提供了第一視角的觀感和感受;志願者講解團那裡也非常值得挖掘,可以從側面豐富採訪的內容。

當晚,大師劇《裘劭恆》首演成功。散場後,小海鷗們也不失時機地抓緊採訪。社長郝婧在採寫這個專題時感慨道:「通過對大師劇劇組的採訪,我發現劇組和我們通訊社很像,本質上我們都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專注於自己熱愛的『事業』並不是一種精神上的消耗,反而是一種滿足。」要做好一次採訪不容易,海鷗們必須提前準備採訪提綱,充分了解活動背景,與不同的採訪對象進行深入交流,挖掘素材中的亮點,然後組稿、統稿。在這個過程中,校慶活動在腦海中又復盤了一遍又一遍。

所有與文字相關的專題,都需要潛下心來細細打磨。寫得不好,就推倒重來。從校史館到大師劇,從「綻放奇蹟」文藝晚會到「10萬+」亮燈,還有一個個返校校友的故事……比起用視頻和相片記錄的影像檔案,海鷗們還需要在電腦屏幕前建立起有價值的文字檔案。

記錄者的使命是講好屬於上經貿大人的奮鬥故事,而把故事講好的同時,海鷗自己也成為了故事的一部分。

在海鷗通訊社,有句戲謔:「DDL是第一生產力。」其實參與活動越多的海鷗的真實體悟是:「熱愛才是第一生產力。」熱愛也有不同的體現方式。從今年五月起,官微君每天都要更新推送,至少一天一篇,多的時候一天推送五六篇。這其中,有對校慶系列活動的信息預告,有關於校慶文創產品和吉祥物的發布,也有海鷗們大開腦洞製作的各種專題。刷爆朋友圈的推送背後,攝影、文案、排版、校對環環相扣,離不開海鷗們的齊心協力、默默付出。

回憶起外灘亮燈,大師劇的學生領隊計雯婕感慨道:「當時看到推送當晚就能出來,我們整個劇組都在稱讚海鷗速度,這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 尤其面對像外灘亮燈、校慶紀念大會、校慶文藝晚會這一類時間緊、任務重的推送製作時,指導老師通常會在活動前期就做好詳細的分工安排。海鷗們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忙而不亂。所有重要活動的推送,必須提前策劃、組織文案、排版預覽。這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因忙亂出現紕漏的可能,同時有效合理分割時間,把主要精力聚焦到各項活動的最難點上,保證完成連續的、高強度的推送任務。一個個專題,就是海鷗們打贏的一場場硬仗。

儘管已十分追求效率,但踩著宿舍區門禁的時間點「下班」,對海鷗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官微小編的手機相冊中,有不少凌晨時分的校園夜色。月色下的思源湖、燈火將熄空無一人的文匯路、辦公室中來來往往的忙碌身影,這些也都是專屬於海鷗們的獨家記憶。

指導老師對宣傳工作負責任的態度和長期的嚴格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著小海鷗們。同學們耳濡目染,也漸漸形成了嚴謹的工作態度,培養起敢於嘗試、「骨頭專挑硬的啃」的挑戰精神。

越是高強度、有挑戰的工作越能磨礪人。辛勤的付出終會帶來回報。最近半年來,官微推送中有62篇閱讀量超過5000,其中20篇突破1萬+,一篇突破10萬+,這些數字較往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大量與校慶相關的推送獲得了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

我們的故事,細微卻不瑣碎。

我們的付出,沉默卻不孤單。

我們的收穫,簡單卻不平凡。

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次學校60周年校慶工作中,SUIBE海鷗通訊社參與校慶宣傳工作的學生記者共有72人,參與活動的海鷗總人次達350餘次。他們珍惜每一次活動的鍛鍊機會,也在工作中切實提升了能力,發揮了作用,收穫了友誼和成功的喜悅。

作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60周年校慶

的親歷者、記錄者和傳承者,

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在自己的熱愛裡。

記錄SUIBE的每一天,

祝所有「記錄者們」記者節快樂!

全新視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視覺形象識別系統(VI)正式發布!

從武漢來,到進博去!這對00後雙胞胎「小葉子」把人逗笑也讓人淚目...

相關焦點

  •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傳統文化記錄者一行開展傳統文化遊學活動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河北訊(記錄者:張立國)2020年1月8日到13日。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傳統文化記錄者孟令娜和小記者吳卓潤以及陳彥妮,馬蘊韜,鄭佳琳,梁恩澤,孟鼎寒等一行以記錄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把握正確方向,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走進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三星堆遺址、武侯祠等地進行一系列的傳統文化遊學活動。據了解,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 人物|葉文銳:我只是一個觀察者和記錄者
    葉文銳在社交平臺上的網名是「流浪阿葉」,因此,大家都喜歡稱他為阿葉。由於疫情的關係,這次採訪由原本約定好的線下改成了線上。在交流中,對於自己拍攝的這一段記錄短片,阿葉認為「一個城市的特殊時期需要有人為它做一段有意義的記錄,不被後世所忘「。
  • 《時間的記錄者鐘錶》金錢豹子-協助拍攝
    按國際慣例,機心直徑超過80毫米、厚度超過30毫米的為鍾;直徑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稱為懷表;直徑37毫米以下為手錶;直徑不大於20毫米或機心面積不大於314平方毫米的,稱為女表。手錶是人類所發明的最小、最堅固、最精密的機械之一。
  • 小小年鑑記錄者採風活動在滬啟動 上海通志館接受捐贈
    「尋初心,伴成長——小小年鑑記錄者採風活動暨上海通志館接受捐贈儀式」今天在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舉行。這些感人而珍貴的歷史記憶,除凝固在古蹟舊址外,都被記錄在上海地方志書中,載錄於百科全書式的《上海年鑑》裡。小小年鑑記錄者採風活動旨在充分利用好地方志系統的平臺優勢與資源優勢,立足自身親歷親見與親聞,「講活紅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更好地把青少年的培養戰略融入到身邊的「四史教育」之中。活動邀請100位青少年參加,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在校學生。
  • 招商銀行App7.0: 做美好生活的記錄者
    或許,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你的手似乎剁的可爽,是心潮澎湃,一不小心就花掉一年積蓄,還是淡定理智,做一枚冷靜的妹紙。招商銀行App7.0的用戶,有自己的打法,為自己的「雙十一」定製了個性化帳本,「花貓方丈購物剁手」「小可愛要剁手」「剁手警示」「吃土剁手帳本」是用戶給自己的帳本起的有趣的名字,80000元、5000元、3000元、1300元,是用戶給自己規劃的剁手預算,而一筆筆自動計入帳本的支出,則是招商銀行App7.0為用戶所做的智能記錄。
  • 教師節 記錄者見證孩子為老師頒發「手繪獎狀」
    2020年9月10日上午8時,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泰州工作站記錄者見證江蘇省泰興市振宇幼兒園教師節的感人場面。平時我們經常看到老師給學生頒獎,但是學生給老師頒獎卻是少有。今天是教師節,泰興振宇幼兒園的孩子們就別出心裁地以「發獎狀」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辛勤教育的感恩之情,用這種溫馨的形式迎接第36個教師節的到來。
  • 《尋找平山團》作者程雪莉:做一個忠實的歷史記錄者
    而後,用不倦的筆,以55萬字的長篇,記錄和禮讚一個個非凡而普通的人民子弟兵。她用真情和真誠,挖掘了崇高、悲壯、英雄、慷慨的偉大民族精神內涵。」近日,河北省青年作家程雪莉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尋找平山團》獲得第六屆徐遲報告文學獎。記者面前的程雪莉清秀溫婉,她滿懷深情地講述了《尋找平山團》的創作緣起,以及在追尋英雄足跡中無數的震驚和感動。
  • 以史為鑑 以實為先 「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即日啟動
    據光明網訊,11月13日,由團結出版社主辦,「特寫」APP、光明網承辦的「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正式啟動。該活動面向全體公眾徵集文章和短視頻,記錄生活中的珍貴經歷,展現不一樣的人生精彩。徵集作品將擇優在光明網活動官網等各大媒體平臺陸續展播,部分優秀作品有機會結集出版。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內容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加。
  • 圖文:做忠於時代的見證者記錄者傳播者
    「作為新聞同行,我們應以他們為榜樣,用腳步和心靈去記錄時代變遷,努力做忠於時代的見證者、記錄者和傳播者,為建設全國一流黨報集團、講好湖北故事奉獻更大力量。」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副總編輯韓少林在總結報告會時表示。  盲人朋友的「獎狀」最踏實  北京電視臺新聞主播 曹一楠  曹一楠一邊觸摸盲文來信,一邊為大家朗讀。
  • 小小年鑑記錄者訓練營開營暨上海通志館接受捐贈儀式舉行
    在7月29日舉行的「尋初心,伴成長——小小年鑑記錄者訓練營開營暨上海通志館接受捐贈儀式」上,徐匯中學、12歲的吳沁珥同學這樣對記者表示。活動邀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等各階段的在校學生,充分利用地方志系統平臺優勢與資源優勢,為孩子們提供了「四史」基礎知識、年鑑市情介紹,以及創意軟文、圖片攝影、史料加工編輯等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與形態。活動時間2個月。
  • 精品課例:《跟課文學特寫鏡頭》
    (運動會)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精彩的瞬間,大多數人會選擇用攝影的方式來記錄這些精彩瞬間。但如果我們要用文字來呈現這個瞬間,該怎樣寫呢?今天,鄧老師就要帶領大家認識新聞中常用攝影式手法來記錄瞬間的體裁——特寫,這節課我們將來學習特寫鏡頭的寫作技法。    ②課件展示:八年級上冊第1講:跟課文學寫特寫鏡頭    2.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 團結出版社上線媒體融合產品「特寫」APP
    12月29日,由團結出版社打造的媒體融合發展的代表性產品——「特寫」APP在京舉行上線儀式,「特寫杯」非虛構寫作大賽頒獎活動同期舉行。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宣布「特寫」APP上線,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人民出版社社長蔣茂凝等共同啟動「特寫」APP。
  • 新手入門:局部、特寫拍攝小常識
    其實在日常的拍攝中,不一定要將畫面中全部景物或人物都記錄下來,只需要拍攝主體的其中一部分,就能夠擁有比完整拍攝主體更好的效果。首先是拍攝主體的選擇,以日常的街頭拍攝為例,通常情況下,在進行街頭拍攝時,街道中或拍攝一組有趣的人物時,總是會不經意地將鏡頭對準人臉,將人物以半身或全身的狀態記錄下來。但直接將人物作為畫面的主體往往使畫面趨於平淡,這時可以嘗試「反客為主」的拍攝方式。
  • 羊城晚報第二十五屆手抄報創作大賽啟動:「2020 我是記錄者」!
    同時,活動現場公布了今年大賽的主題——「2020我是記錄者」,並邀請特別記錄者作客分享,及組織觀禮學生開展了創意讀書互動,分享閱讀成果。 本屆大賽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少先隊廣東省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旗下「百旺」複印紙冠名,並連續5年提供戰略支持。
  • 自然記錄者王辰:耳聽鳥鳴 腳蹤獸跡
    ,用鏡頭記錄下了山中野花那內外兼修的美麗,並且完成了一本名字叫做《青藏高原野花大圖鑑》的植物科普圖書。鳳凰衛視5月8日《與夢想同行》,以下為文字實錄:許戈輝:各位好,歡迎大家繼續《與夢想同行》,今天我接著來為您講述王辰的故事。
  • 攝影記疫|林宏賢:生活萬歲,做一個坦誠的記錄者
    作為像素筆記團隊的創始人,在新冠疫情暴發後的幾個月內,他和同事們堅持影像記錄,將鏡頭瞄準在疫情期間社會眾生下普通人的生活。作為一名已有十年拍攝經驗的攝影師,不同身份的群體,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林宏賢見證過各個階層的人物,職業的身份早已讓他的內心變得堅韌。但面對這次疫情下那些為了生活而奮鬥的普通人,他卻依舊為之動容。
  • 攝影中拍好局部特寫的技巧
    拍攝前,可先視現場情況與構圖安排,將畫面橫切或直切為三等分,然後預留2/3處做留白處理,僅保留1/3的畫面放置主體重點;又或是把畫面切成九宮格,再將影像焦點安排在井字的四個交叉點上。只要好好運用這種極簡留白的構圖法,就能拍出水平之上的局部影像,值得玩家嘗試看看。
  • 如何用英語高效地做好會議記錄(進階篇)
    在昨天的分享中,我們聊到了如何做一個高效的會議記錄者。要成為一個高效的記錄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快速的記下發言者說的話,而這一切都要從速記開始。在你擁有了出色的速記能力之後,你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甄別發言者的講話中有哪些內容是應該記錄的,有哪些是不必要記錄的。
  • 家庭歡聲笑語的記錄者—Baby Home
    Baby Home多功能畫板書桌,即可當書桌又可當畫板,為您節省了不少的地方,可謂一舉兩得,多功能畫板書桌採用歐洲EN71級板材和實木製作,結構穩定,採用環保無毒漆,健康環保對人的身體無害,寶寶可以放心的使用。
  • 「武漢日記」記錄者:告訴朋友家中密碼 失聯一天就過來看看
    紀實視頻從《武漢封城日記》更名為《武漢日記2020》,如今已經更新到了第十集,成為許多人了解武漢當下境況的一個窗口。 在武漢一直生活了37年的他,一開始他只是憑著心中攝影的愛好,單純地想記錄特殊時期下的家鄉。隨著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蜘蛛越來越想用實際行動幫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