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點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2021-02-23 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倪勤奮

班主任工作中到處是雞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無論是面對「問題」學生,還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處的化被動為主動,就只有不斷積累經驗,增長隨機處置的能力,增強教育機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藝術水平。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關心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我是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樣的。老師偶爾一句關心的話,關切的問候,都會使學生牢牢記在心裡,特別是當學生的身體有不適,或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最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到老師和他們是平等的。其次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我班的王澤寧同學,性格孤僻、少言寡語,學習成績一般,課上不會聽講,做題不認真,而且他的字寫得很差。有一次,上寫字課,王澤寧一節課只寫了一張字,這足以看出他的認真和耐心。我當時及時的表揚了他,並為他豎起了大拇指。從他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他內心的高興。從此我試著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與態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教育他,後來他真的變了,變得喜歡與同學玩,課上聽講專心了,特別是字體有了很大的長進。

對待那些偶爾出錯、無意犯錯的學生,可能老師的溫言細語就能有所收穫,但是對待那些屢次犯錯,專找空子的學生恐怕還是震撼的效果要好一點。

我不是陽光,但我會用自己全部的愛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到陽光的沐浴,讓他們在陽光下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我們的教育煥發勃勃的生機!

相關焦點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所以交流和做事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求獲得最好效果。
  • 說話的藝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論語》中有: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持之以恆,學之以恆,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那麼其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什麼意思呢?用感情來打動別人的心,用道理來使別人明白。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脅之以威
    對於怎麼都不肯順從的下屬,則要脅之以威律師中坊公平曾說過:「領導對自己的下屬,要能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脅之以威。」意思就是說,對下屬要在道理上進行詳細的說明(曉之以理),偶爾也要發表富有感情的講話(動之以情),但是對於無論怎麼都不願意順從的下屬,必要時也要以「解僱」來進行威脅(脅之以威)。我對中坊君的觀點舉雙手贊成。
  • 習近平七一講話:黨的建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我們要對黨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對黨員曉之以理,以案例教學警醒全體黨員。據報導,6月6日,國家開發銀行原監事長姚中民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6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一方面,伸手必被抓。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
  • 說服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說服他人要動之以情動之以情是說服別人時極為常用的說服方法。這一方法要求我們在說話時以事比事,將心比心,運用自身或熟人的經驗教訓,再加上感情色彩濃厚的語言,進行繪聲繪色的訴說,這樣的說話方式易令人感到親切可信,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為接受道理掃清障礙,鋪平道路。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何讓你的文章深入人心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8個字,不知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樂爸爸自己還在滿地打滾玩泥巴時就聽過。這話的出處大有來頭,下面的內容來自百度:出處:《論語》原文: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持之以恆,學之以恆,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有人認為,「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你怎麼看?
    2018北師大新傳考研真題745 論述題:有人認為,社會化媒體時代,在社會溝通和輿論引導方面,「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答題思路 本題有三個關鍵點,一是題目背景為社會化媒體,也叫社交媒體;二是社會溝通與輿論引導;三是對於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在解答本題是就要圍繞這三個信息點所圈定的範圍作答。本題的難點在於對「曉之以理和動之以情」背後所代表的理性引導與情感共鳴關係的理解和解讀。
  • 班級「問題學生」轉化——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我覺得愛更是教和育的基礎。在「說你說我班會課」及任何情況下,對待那些頑劣、壞習慣較多的同學,我採取的教育方式總是耐心的用故事進行啟發和教育。 對每一位學生的教育都力求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因為我始終相信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學生。」最後我發現這個學生其實還是比較懂事,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該學生都沒有遲到。
  • 牢記:批評別人,動之以情比曉之以理更見效
    我們常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讓對方放棄錯誤觀點接受你的正確建議的時候,「動之以情」往往比「曉之以理」更見成效。原因已經講過了,那就是人的情感普遍多過理智。這個事例講的是,一位售貨員通過動之以情的溝通方式,促使一位順手牽羊者良心發現,主動停止非法作業,從而也使得售貨員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和飯碗。故事發生在英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到處都是失業人群,一位年輕姑娘費盡周折找到了一份在珠寶首飾店賣貨的工作。聖誕節前一天,店裡來了一位不尋常的客人。
  • 旁敲側擊、巧妙暗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衡之以利」,這是勸導說服別人的最根本原則。以理服人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讓人從你講的道理中領悟到其正確性,從而接受你的意見,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需要注意的是勸導說理要對準要害,出言有據,事實確鑿,對方的觀點就會不攻自破。曉之以理,就是講道理。
  • 【班級管理】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實際上也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一招,對高年級同學比較好用。          記得一個周四的早晨,我班上英語早讀課,每次早讀我都例行提前到班裡轉轉,這一次也不例外。教了你們快半學期了,可是還沒把你們教育成班主任在與不在一個樣,這說明大同學的能力還不夠強,方法還不夠多,對班幹部的管理水平還不夠高呀!所以,面對你們今天早讀的表現,我要鄭重地對你們說一聲抱歉,孩子們!」今天還要請同學們每人寫一封批評老師的信,讓我讀後有所進步,對今後的班級管理能有所警示。第二天一早到教室,小隊長各自把信交給了我,我回到辦公室後細讀了起來,許多孩子在信裡誠摯地道歉。
  • 湖南臨武:疫情期間執行幹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執結一起交通...
    湖南臨武:疫情期間執行幹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執結一起交通事故賠償案 2020-04-26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淮濱:派出所民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調糾紛
    調解中,民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在所長和民警的耐心協調下,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 不要對一個背叛感情的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很多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以後,因為想要挽回,卻又束手無策,所以就會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試圖「教育」那個背叛自己的人,希望ta能夠念及多年夫妻感情,為家庭和孩子考慮,放棄外遇,回歸婚姻和家庭。
  • 石湖淨雁:做群眾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作者:石湖淨雁  人們常說,做好群眾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確,黨的優良傳統就是密切聯繫群眾,做群眾工作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耐心細緻、有針對性的宣傳發動、教育引導,讓群眾自覺自愿、心服口服的接受黨委政府的決策決定。
  •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靈活應對嚴格執法
    帶隊的市生態環境局橫瀝分局副局長劉東升冒著危險對企業經營者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企業經營者心情逐漸平復,並籤收了《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送達回執。執法人員到達該廠檢查時,該廠已停止生產,執法人員向經營者劉某闡述《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的內容並提出對其作出的總處罰金額為二十萬零二百元。
  • 學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批評方法
    這裡就筆者感觸最深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批評原則談點看法。  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必須是既有情又講理。人是有感情的,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這個道理。對被批評的人要有深厚的感情,要用真誠的愛去溫暖他,感動他。光有感情還不夠,還要用科學的道理去說服他,使情理交融相通。這樣就會取得被批評人的信任,消除其逆反心理,敞開心扉接受批評。  批評要有說服力。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起工傷賠償糾紛化解了
    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派出所王教導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勸說,向他們宣傳法律法規,經過幾輪的相互磋商,最後雙方就賠償金額均作出幅度不等的讓步,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書,糾紛自此終結。切實將矛盾化解在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地維護了外地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確保了轄區社會大局的穩定。今後,毛尖山鄉將全面完善社會治理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新品牌。
  • 安撫情緒曉之以理 親情調解動之以情
    齊魯法制網5月26日訊(通訊員 梁磊 孔德耀)近日,泗水法院妥善化解了一起排除妨害執行案件,執行法官打好親情牌,拉近雙方距離,化解雙方隔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析之於法,促成本案申請執行人撤回申請,雙方達成和解,取得了案件事了人和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原標題: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柴雪峰   不久前的一個早上,我剛到單位,就看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辦公室門口。他看見我,連忙把手中的幾張信紙遞給我,說:「柴主任,這是我母親補寫的受處分人員思想認識,她讓我代她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