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常生活引發的焦慮心理

2020-09-05 江西格天心理諮詢中心

焦慮是對本人或者周邊人跟事的生活,學習事業中等的過度擔憂而產生的一種焦躁心情。其中含有焦急、牽掛、憂慮、慌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殆狀況和難以預測、難以對付的事情有關。情隨事遷、焦慮就可能解除。有人並無客觀緣由而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常常無緣無故懼怕大禍臨頭,擔憂患有病入膏肓的嚴重疾病,致使呈現坐臥不寧、惶惶不安等病症,嚴重者也可形成心情、情感障礙.

生活中的瑣事,逐漸影響著人的心理健康發展,久而久之,逐漸成疾,難以抒懷,今天江西南昌格天心理諮詢中心就為大家帶來一個關於焦慮的真實案例。

心宜(化名)女,33歲,2015年2月跟老公結婚,育有兩個女兒,老大4歲,老二1歲8個月,最近她總是脾氣很大,老是控制不住打孩子,兩個孩子都是她一手帶的,所以跟她比較親近,其他人都帶不住,孩子跟家裡其他的人也很難親近,她每天從早上6點半起床後,要忙兩個孩子的事,收拾東西,換洗衣物,衝奶粉餵飯,打掃衛生等瑣事,大概忙到8點多,然後還要下去做早飯,吃完早飯,然後要幫家裡做事,中午想午睡一下也很難,有點時候要洗完衣服,然後又要接著帶孩子,稍有點時間,還需要幫家裡忙生意的事,家裡是開農家樂的,所以一有時間,她還需要幫助收拾桌子,洗洗碗啊之類的,忙碌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不知不覺就到晚上10點半。就算是夜晚,有時候還需要忙著帶小孩喝奶或上廁所,時間一直壓著她喘不過氣,稍微一點動靜她需要起來忙,睡覺也不踏實。

平時公公婆婆也挺忙,每天他們兩個加上老公都需要管家裡的生意,所以很少家裡人能真正體會到心宜的不容易,他們做完事,至少中午還能休息一會,但是心宜白天是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的,而且純粹的工作在她看來還算舒服,除了做家裡的事同時管兩個孩子,孩子是特別耗精力的一個事,她是體力和精神雙重壓力。

談起心宜的感情經歷,她結婚前有過一段比較艱辛的過往,那是一個已婚男人,騙她沒結婚,然後跟她戀愛,到後面那個男人對她的激情沒有了,也玩膩了,開始始亂終棄,還嘲笑她傻,這時候的她才知道,她在不知不覺成為了一個小三,破壞人家家庭的小三。這段經歷也讓她極度的不能釋懷。

說起心宜的家庭環境,她在一個原生家庭中,父親中風,癱瘓在床,由母親照顧,父母親一直反對她嫁外地,總拿這個事說她,有時候回到娘家住,懂事的她知道母親這邊壓力也大,所以在娘家住的幾天做飯燒菜,洗碗家務活她通通攬了下來。雖然家裡的兄弟姐妹有4個,可是他們對家裡的事也很少管跟幫忙,心宜還算好一些,幫父親買一些康復儀器,這樣母親照顧起來會比較輕鬆點,但是母親還是會常常抱怨說別人家也是這樣的,都可以走路了。在心宜認為,主要還是家裡幾個孩子都不在身邊,所以照顧上沒有那麼的到位。

患者來的時候,症狀表現有:特別焦慮,流淚,覺得活的沒有意思,精神疲憊,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落。
經過心理治療,現在的她已經能適應婆家的生活了,通過多方的溝通,家裡人也能理解她的不容易,主要讓她管孩子為主,其他的事也沒讓她幹。趁著暑假也帶孩子去娘家待了兩個月,都有2年沒看過父母,這期間也跟父母相處的很融洽。自己的心態也陽光了起來。症狀也基本消失了。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任何機構以及個人轉載

相關焦點

  • 女人更年期與心理健康以及如何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改善焦慮和抑鬱情緒!
    但它們也會影響你的大腦,特別是你的心理健康。在此期間,抑鬱症的發病率加倍。過去曾因抑鬱或焦慮而掙扎過的女性,症狀也可能會重新出現。 經前激素異常(這是一種更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影響情緒)和產後抑鬱症是由體內激素變化驅動的疾病的其他例子——在這些情況下,在月經前或分娩後。這些疾病不是100%基於激素,但女性激素起主要作用。 絕經前期和絕經期的情緒變化通常是溫和的。較輕的抑鬱症狀顯然與荷爾蒙的變化有關。
  • 會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3:心理過濾
    大家好,我們將用幾節課的時間為大家介紹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在這個情景裡,你就用到了心理過濾。從任一情境中挑出一段負面的細節,專注地反覆回味,沉浸在消極情緒中,最後你眼中的整個現實世界都變得暗淡無光。就像一滴墨水染黑了一整杯水,這就是心理過濾。
  • 現在「焦慮」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對孩子操心太多,焦慮越多
    公眾對教育的更高期待,無所適從攀比心理,激烈的社會競爭等等,都在焦慮的教育領域掀起波瀾。至今不少中國人內心深處仍認為孩子是其「私有物品」,想要爭氣爭臉爭面子,自己蹉跎半輩子未曾實現的夢想卻要下一代背負完成。從小到大,比成績比工作比對象、催結婚催生娃催二胎,簡直無休止的輪迴。
  •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緩解焦慮?
    悲觀的人更容易被日常的焦慮所包裹。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各種需要擔心的事情。那些難以預測的危急情況,就好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掉下來。帶著這種骨子裡的恐懼,自然會焦慮不堪,舉步維艱。
  • 一場由酸湯水餃引發的腸胃炎,讓我發現了「焦慮」的好處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你有過輾轉反側、食難下咽、內心滿是焦慮的時候嘛?
  • 焦慮是成年人的常態,但過度焦慮會極大影響生活
    生活有壓力就會產生焦慮,焦慮是正常現象,有的可以成為動力,讓人做起事更加專注全面,在一段時期後自然消退。真正需要改變的情況是長期性並對生活、工作等產生了影響的焦慮。容易產生焦慮的人,其本身就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有風吹草動就擾亂了節奏,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 研究發現:焦慮可能由免疫細胞「臨陣倒戈」造成
    字號:A+ | A- 精神疾病形成機制又露出「冰山一角」你的焦慮可能由免疫細胞「臨陣倒戈」造成本報記者江耘實習生黃齡億通訊員吳雅蘭柯溢能縱然物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現代人內在平和與快樂的情緒並未隨之增長
  • 考試焦慮症 5招心理訓練緩解焦慮心理
    考試焦慮症已經成了大多數學生的一種普遍的心理障礙。面對這種心理的產生我們不要害怕,先了解學生考試焦慮成因,然後再根據成因決定考試焦慮症怎麼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考試焦慮症是一種綜合性的累積的表現,只要我們方法正確,就可以讓孩子們不再焦慮。
  • 築愛心理丨我們這個時代的「社交焦慮」
    但是,廣義的社交焦慮不是一個簡單的全或無的概念,而是一個連續的維度,按照程度上的由輕到重可以劃分為:社交無畏 - 亞臨床的社交焦慮 - 臨床上的社交恐懼。社交焦慮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在現代社會,社交焦慮被視為第三大心理健康問題,有 20%-45% 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慮。
  • 糖尿病由什麼引起 7個壞習慣竟引發糖尿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但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引發身體的疾病,讓您的身體變得不健康,如果您在平時的生活中有這些壞習慣,那就要注意了,這些壞習慣很有可能會引發糖尿病,讓您的身體受到傷害,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糖尿病由什麼引起?
  • 15個日常生活中方便實用的緩解抑鬱、焦慮情緒的方法
    生活不易,工作、學習、社交的壓力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負面情緒。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的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的方法吧。1.深呼吸閉上眼睛,深深吸氣,吸滿後數到5,然後慢慢吐出,如此重複。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這個方法是正念冥想療法的其中一個小步驟,可以很好地緩解各種情緒,讓人平靜下來。
  • 我好焦慮,焦慮的緩解之道 | 1分鐘心理課
    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帶給我們最常見的情緒就是焦慮。焦慮,本質上是我們感覺不可控,是針對還沒發生的事情產生的一種失控感。你覺得可能處理不好這些事情,於是焦慮就產生了。放鬆訓練、轉移注意力或者找朋友傾訴,都可以緩解焦慮,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
  • 心理書籍《工作不焦慮》:壓力無處不在,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焦慮
    現如今處在快節奏生活的人們,焦慮指數卻一直在上升,「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焦慮引發的社會問題越發普遍,值得重視。前段時間由黃軒、佟麗婭主演的電視劇《完美關係》引發了關於焦慮症的討論,一向擅長處理他人危機的金牌危機公關人衛哲長時間受焦慮症的困擾,幸好他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修通了自己。最近看了一本好書,是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和工信出版社出版的《工作不焦慮》,作者關於焦慮的看法直達要害,提出的應對焦慮的方法,讓作為讀者的我受益匪淺。
  • 心理書籍《工作不焦慮》:擺脫焦慮,開啟幸福人生的4步法
    現如今處在快節奏生活的人們,焦慮指數卻一直在上升,「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焦慮引發的社會問題越發普遍,值得重視。前段時間由黃軒、佟麗婭主演的電視劇《完美關係》引發了關於焦慮症的討論,一向擅長處理他人危機的金牌危機公關人衛哲長時間受焦慮症的困擾,幸好他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修通了自己。
  • 負面新聞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加重抑鬱與焦慮情緒
    它的調性越來越感性,它的媒介越來越直觀和令人震驚,它的評論也越來越消極和充滿焦慮。所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負面新聞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焦慮、抑鬱和應激反應的增加。數字時代在改變新聞報導的性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我們在做什麼,手機上的應用都能讓我們與世界保持直接的聯繫。
  • 心理學:掃除焦慮,抑鬱的六種有效方法,日常生活中要做起
    文/林舒心圖/網絡焦慮,抑鬱我們除了藥物治療加輔助心理治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預防起,階段中得努力保持陽光的心態,積極的應對這種病症,從這6種簡單且堅持有效的方法去實行,掃除焦慮,抑鬱症狀。則過度焦慮的人內心會消極,出現一些災難性的想法,例如:我是不行,他人能夠做的事情,我是做不到的,我開車不太會開,技術不嫻熟,害怕出車禍,在沒開之前,我會產生極度的焦慮心理,這可怎麼辦?曬太陽。在明亮的光線下,人看待事情內心是積極向上的,處於陰暗的光線下,看到的事是消極悲觀的。在秋冬季節人很容易患抑鬱症,因此,要多曬太陽,養形還能養骨,緩解焦慮與抑鬱的症狀。
  • 淺談心理學的「花樣焦慮」
    到了晚期,由於弗洛伊德發現不同的衝動往往產生同樣的焦慮,因此他認為本能衝動並不能直接轉化為焦慮;自我的協調者角色和自我保護功能受到挑戰時,個體就會體驗到焦慮這個由自我發出的危險或是不愉快的信號,並且調動相應的自我防禦機制,因此這種理論也被稱為「焦慮的信號理論」。2.
  • 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如何走出焦慮怪圈?看看這篇文章就懂了
    焦慮症是現代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會出現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及恐懼,除精神症狀外常累及神經、呼吸、消化、循環等多個系統,臨床症狀複雜。不僅幹擾日常生活,而且難以控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上情況,一定要重視,這些是焦慮情緒積壓的表現,應注意情緒調節,通過一些活動來緩解焦慮;若調節不及時,積壓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發焦慮症。
  • 心理學:工作中的成年人如果午餐沒吃好,很容易引發心理焦慮
    不論是在學生時代還是步入社會的職場生活,人們對於午餐吃什麼非常關心,如果定不下中午要吃什麼或是午餐沒吃好,那麼一天下來做什麼事情都會無精打採。但如果午餐吃好了,那麼做事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午餐沒吃好,真的會引發心理焦慮嗎?對於在學校中的學生,午餐是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午餐代表著可以休息,補充體力。所有人都對於午餐吃什麼感到好奇與期待,午餐是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嚮往。
  • 初中生考試焦慮的原因及心理疏導
    一、考試焦慮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考試焦慮的表現考試焦慮是在應試情景激發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與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憂為基本特徵,以防禦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