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數位化引版權糾紛 三大公益圖書館被訴(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圖書館數位化運營要解決版權問題。

  如今,網民看網絡小說要按字付費、宅女追劇要成為視頻網站會員、宅男玩遊戲要先買激活碼、公眾號轉發文章要獲得授權……破解視頻網站的機頂盒、發布盜版遊戲的論壇、提供盜版連結的下載器、轉發網絡文章的公眾號等都因為侵權頻頻當被告。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連公共圖書館都會因為免費傳播作品而被告上了法庭?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軒慧

  近日,記者從福田法院了解到,今年一月份,他們立案受理了訴訟數量高達300宗以上的數字圖書侵權官司。

  原告是一家叫三面向的版權代理公司,而被告赫然是深圳三家大型圖書館——「深圳圖書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和「深圳大學圖書館」。理由是,圖書館的網站未經授權,把著作權人的作品進行數位化並且上傳,提供給網絡用戶下載,這種行為構成了侵權。

  圖書館竟然因為傳播圖書被告上了法庭,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起因:為用戶提供

  數位化作品被告侵權

  小鍾是一名大學生,在寫論文期間,他經常需要去圖書館查找一些參考書目。他在宿舍的電腦裡打開了深圳圖書館的網頁,點搜索數字資源,便連結進了「深圳文獻港」的網絡平臺,然後輸入搜索的書目名稱,馬上得到了一份書目列表。點開書目名字,網頁會提供一種叫「文獻傳遞」的書目獲取路徑,再點進去,就進入了「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服務平臺」的頁面,頁面顯示「您需要的全文將發送到您填寫的郵箱中,請注意查收 」。小鍾留下了自己的郵箱,幾小時之後,小鍾就在郵箱裡收到了自己需要的參考書目。

  小鍾,是深圳圖書館成千上萬使用者之一,他的使用方法大大節省了上圖書館借書的時間,這也是深圳這座圖書館之城走數位化之路的一個目標。然而,正是圖書館提供的這些「借閱」便利,讓自己坐上了被告席。

  據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月份立案、4月份陸續開審的300多宗訴訟,都是以某一篇涉嫌遭侵權文章(圖書)為主體。

  原告三面向版權代理公司認為,在這一個操作過程裡,用戶可以通過圖書館獲得著作權人的數位化文章。圖書館的網站未經授權,把著作權人的作品進行數位化並且上傳,提供給網絡用戶下載,這種行為構成了侵權。

  記者還了解到,300多宗案件裡,每一宗的索賠數額並不高,都是幾千到一萬元左右,但合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金額了。

  圖書館一角

  各方說法

  版權公司:這是一種新型的侵權行為

  300宗訴訟的原告,是專門打版權官司的北京三面向版權代理公司。自2005年開始,他們先向作者購買作品版權,再向轉載該作品的網站、媒體、企業等索賠著作侵權賠償金,每一宗官司的數額不多,從幾百元、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有,其行為在媒體報導後引發過不少爭論。

  「三面向」深圳的代理律師劉巖表示,圖書館的侵權行為就是一種新型的侵權模式,圖書館機構把版權人的紙質作品轉化為數位化的形式進行網絡傳播,版權人並沒有從中獲益,這是發生在文獻傳遞中的一種侵權行為,所以版權人有權追討損失。

  劉巖說,現在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給人帶來便利,很多網絡媒體、自媒體等都大量轉載他人的文章,很多都沒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肆意侵犯著作人的權利而不承擔法律責任,所以如何保護版權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我們的目的是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和著作權法的尊嚴,這種網絡『免費的午餐』不能再繼續了。」

  圖書館:沒有未經許可數位化版權人紙質作品

  記者多次聯繫了深圳圖書館,他們以案件還在審理為由不願多做回應,給本報全媒體記者做了一個書面答覆。深圳圖書館表示,深圳圖書館秉承公共圖書館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框架下為廣大讀者提供圖書館服務。深圳圖書館從未未經版權人許可數位化版權人的紙質作品,「三面向」所訴不是事實,具體情況由法院依法判定。

  法院:開庭多時仍未判決

  記者從福田法院了解到,這300起訴訟都已開庭,但目前還未判決。因為案件還在審理之中,法院的辦案法官並沒有對案件發表任何觀點和看法。

  記者通過法院工作人員從側面了解到,法院對這一系列案件的判決非常慎重,曾多次進行研討。因為案件的判決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圖書館的數位化之路會直接影響廣大市民的生活。

  【數據】

  深圳是一個圖書館之城。2004年,深圳市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要建設圖書館之城,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627個,其中市級圖書館3個,累計持證讀者208萬人,超過全市常住人口的15%,年度文獻外借量1228.53萬冊次。

  打造數字圖書館,也是深圳圖書館業界多年來的一個目標,深圳還有專門的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

  而深圳文獻港作為一個網絡平臺,集合了深圳圖書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等圖書館館藏。據其公布的數據,2016年,「深圳文獻港」網站訪問量4659.99萬頁次,移動門戶訪問量4204.36萬頁次,同比增長27.4%;為市民提供文獻傳遞服務21.56萬篇次。

  【專家分析】

  焦點在於圖書館是否

  自行數位化他人作品

  圖書館網站、深圳文獻港和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服務平臺都是免費為用戶服務的公益網站,圖書館網站是由圖書館自辦的,深圳文獻港是政府辦的,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服務平臺則是一個全國性的文獻服務平臺,國內很多圖書館都有參與到該平臺裡面來。

  為什麼原告方會認為圖書館傳播數位化作品構成了侵權呢?深圳知名法律評論員張興彬律師告訴記者,按照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圖書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字作品,不向其支付報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獲得經濟利益。

  張興彬說:「此規定為圖書館設定的前提是該作品本身就是數位化作品,且即使該作品本身就是數位化作品,圖書館也只能對身處館舍之內的閱讀者提供,而不能直接上傳網際網路供不特定的公眾閱覽。」

  張興彬指出,圖書館是否自行數位化他人作品,是否超出服務範圍向圖書館外的公眾提供閱讀服務,是原告提起圖書館侵權的依據,也是該案雙方爭執的焦點,最終還是要看法院如何認定這個問題。

  記者查閱該條例發現,對於圖書館將館藏的印刷作品數位化後分享給讀者的行為該條例並無明確規定。

  圖書館數位化運營關鍵要解決版權問題

  隨著著作權越來越被重視,相關法律法規日臻完善,圖書館數位化運營的出路又在何方呢?張興彬認為關鍵還是要解決版權問題。

  作為一名法律類暢銷書作家,張興彬也先後出版過幾部書籍。他說,作為一名作者,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最大範圍的傳播,但是傳播者也需要遵守相關法規,否則就是對作者合法權益的侵犯。解決版權的關鍵問題,規範數字圖書的運營行為,讓讀者養成付費閱讀數位化作品的習慣,就能在作者、平臺、讀者間尋找到最佳契合點,達至共贏。

相關焦點

  • 館藏書數位化引版權糾紛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連公共圖書館都會因為免費傳播作品而被告上了法庭?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軒慧近日,記者從福田法院了解到,今年一月份,他們立案受理了訴訟數量高達300宗以上的數字圖書侵權官司。
  • 國家圖書館新館今日迎客 成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新館今日迎客 成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2008年09月09日 11:55 來源:新京報 至此,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面積將達到25萬平方米,能滿足未來25年至30年藏書需要,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世界第三大國家圖書館。預計9月9日國圖二期接待讀者,開始試運行。屆時,讀者將可以瀏覽60萬冊開架圖書,領略文津閣《四庫全書》真容,享受自助借還書、電子圖書隨身閱讀、網絡互動諮詢等高效便捷的服務。圖為國圖老圖書管理員在查看書架擺放情況。 中新社發 富田 攝
  • 中國國家圖書館開放新館 躍居世界第三大館(圖)
    9月9日,中國國家圖書館新館造型酷似書籍和報章。當日,作為國家「十五」重點文化工程建設項目,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經過中鐵建工集團3年多的緊張施工正式開館。這座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獻收藏基地,同時也將成為國內最先進的信息網絡服務基地。新館開館後,國家圖書館將新增讀者座位2900個,日均接待讀者能力增加8000人次,館舍面積達25萬平方米,成為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莫斯科圖書館的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 古代史: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組成的三館,是北宋最大的藏書機構
    北宋時期開封城內有一個全國最大的圖書館,當時稱為三館」,它是由昭文館、史館、集賢院所組成的。歷代王朝都多次下詔收集圖書典籍,設藏書機構。例如:前漢有金馬、石渠,後漢有蘭合、東觀;隋有觀文殿,唐有集賢書院等等,都是官府藏書的地方,也可說是皇家圖書館。唐代官府藏書以開元時最盛,多達八九萬卷。
  • 美籍華裔藏書家族「澄定堂」寄存 拿破崙身終生執政證書在臺灣
    外傳證書正本全世界僅有一件,臺灣「國圖」特藏文獻組助理編輯杜立中表示,雖然尚未確定,不過「這類型文件通常不會有一件以上」。臺灣「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受限於經費,其實圖書館很難直接在市場上收購這類珍貴的西洋古籍,尤其首刷版都要價不菲,只能依靠捐贈或是寄存。「寄存」是指如果原持有者有需要,未來仍可將書收回。
  • 滬上名醫金明淵,和他的「小脈望館」藏書
    2016年,立倫兄偶然提到,其祖父書房名曰小脈望館,留存有不少藏書。我聽後不覺一驚,因我略知脈望館為明萬曆常熟趙氏父子之藏書樓,不僅所藏古籍精善,多為稀世珍品,且編有《脈望館書目》,成為明代留存之少數幾種供後人考據版本的重要參考依據。而其祖父名其書齋為小脈望館,必有其緣故。丙申歲末,立倫兄示我一部家藏的明萬曆年間馬蒔著《難經正義》。
  • 亞洲最古老的藏書樓打算造一個高科技的書庫(圖)
    這一次,這個亞洲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波瀾來了,而且很大。  昨天,寧波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宣布,將在天一閣現存書庫的北側再建一個古籍書庫。而今年,正值天一閣創始人範欽誕辰500周年、天一閣建閣440周年。
  • 百廿浙圖 典蘊華章 | 浙江圖書館紀念建館一百二十周年特色文獻展...
    中國近代公共圖書館就在這一時期,在西學東漸和中國傳統文化自身蛻變的交雜之中逐步萌芽、誕生。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歲末,杭州士紳邵章和胡煥開風氣之先,奏請知府朱啟鳳核准,在杭州菜市橋旁東城講舍舊址創建了浙江圖書館的前身——杭州藏書樓。之後,擴展為浙江藏書樓(1904),又經與浙江官書局歸併而正式命名為浙江圖書館(1909)。
  • 數字時代 120歲的浙江圖書館如何打造「潮流玩家」?
    近日舉辦的紀念建館一百二十周年特色文獻展,一眾珍貴「家底」向公眾開放,印證著傳承,彰顯著進步。「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陣地。」浙圖黨委書記、館長褚樹青認為,「作為儲藏中心,圖書館不僅要做好文獻的收集、整理、保管,更要做好利用和流通,實現知識傳播的社會功能。」
  • 圖書館數位化如何實現「突圍」
    據了解,其實這個目標實現起來並不需要太多經費投入,因為目前市、區級圖書館藏書目錄都已電子化,只要與網際網路聯通,就可實現互通;而社區圖書館只要添置一臺電腦,也可以實現。  歐盟在布魯塞爾提出的聯合聲明,就劍指國外「文化壟斷」。該聲明強調了加快圖書數位化進程的重要性,認為一國的圖書數位化進程太慢,那麼該國的文化將在未來深受其害。圖書數位化進程事關新一代文化發展的基礎。
  • 天津文化中心圖書館藏書600萬冊 全天候免費求知
    「智慧樂園」 晝夜服務 免費求知  新館能藏書600萬冊 每層各有分工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是由世界知名的日本山本裡顯設計所與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分院聯合設計  文化中心館區設計藏書將達到600萬冊,讀者坐席2400個,日接待讀者1萬人。開館時將達到50萬冊圖書、3500種期刊、400種報紙的初始館藏規模。   365天全天候服務 大眾型服務全免費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實行全年365天不閉館。
  • 魔都又要多一座超美圖書館了!上海圖書館東館海量設計效果圖曝光
    魔都又要多一座超美圖書館啦!上海圖書館東館海量設計效果圖曝光,愛看書的朋友們有福咯!這座複合型圖書館將覆蓋傳統紙質閱讀與新型全媒體閱讀,並計劃於2020年底向公眾開放。接下來,天霸設計誠邀您共賞上海圖書館東館獨特魅力。
  • 嘉興在線丨舊廠房蹦出新概念,王店鎮建成全市首家公益圖書館
    梅裡有為圖書館是全省第二家,也是嘉興地區首家公益圖書館。曾經輝煌一時的海鷗電扇廠是王店人的驕傲,隨著這個品牌慢慢消失於人們的視野,舊廠房和車間漸漸衰敗。2019年,王店鎮與相關社會組織籤約,正式引進「有為」品牌,將兩棟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舊廠房騰空改造圖書館。
  • 韋胤宗丨圖書館、藏書家與批校本——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後在澳門,為維持家計,徐氏將藏書中的精品轉賣給了姚鈞石,即為蒲坂藏書的主要來源。抗戰勝利之後,徐氏子女將所剩藏書,捐贈給了廣東省圖書館和中山大學圖書館。[⑤]因此,徐氏南州書樓的藏書,現在主要分藏於UBC亞洲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和中山大學圖書館。這一點,也可以從三館藏書中的稿本和名家批校本的情況中看出來。
  • 【野溪書話】有一個圖書館叫書呆子莫來館
    【野溪書話】  有一個圖書館叫書呆子莫來館  人的一生,免不了要和圖書館打交道。有人說,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出現在清末鼎革之際,是學習西方的產物,我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儘管中國的藏書文化歷來以宮廷藏書與私家藏書為主流,但保存在數量眾多的寺廟與書院中的藏書,甚至也包括一部分宮廷藏書和私家藏書,都曾經向世人開放,具有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單就這一點,與西方圖書館的歷史演變並無什麼本質的不同。
  • 沙坪垻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顯成效
    沙坪垻區文化委供圖8月1日,沙坪垻區圖書館安妮花分館授牌儀式在安妮花閱讀館舉行,區文化委黨委書記、主任李波向安妮花分館負責人授牌。安妮花分館也正式成為區圖書館第8家社會直屬分館,這是沙坪垻區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中與社會組織共同推廣全民閱讀工作的又一次嘗試。
  • [OCAT研究中心 | 圖書館藏書] Books in OCAT Institute Library
    自2015年開館至今的五年間,OCAT研究中心始終秉持創館的學術堅持和機制方法,圍繞藝術史、藝術理論及其他相關學科,基於自身的價值理念及趣味取向,力圖構建以藝術研究專著為主,同時也包容文化研究等相關人文社科圖書的藏書體系。
  • 杭圖13年建27家主題分館,全國首家以「財商」為主題圖書館今天開館
    主題鮮明藏書滿足多需求開館首日就迎「打卡熱」從盲文分館到鋼琴分館,既可大到幾千平方米,也可以小到幾十平方米;能坐落在大學裡的幽靜地,也可分布在碼頭旁、垃圾山上......杭州圖書館的主題分館,作為杭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收集和組織特定領域的文獻,提供特色化、專業化、主題化服務為主旨,按照「圖書館+主題」的建設理念,「一館一特色、一館一主題
  • 南京圖書館:新開四大閱讀區域
    荔枝新聞訊 (江蘇城市頻道記者/ 高蔡敏 詹驥望)為了全面提升讀者的閱讀環境,目前,南京圖書館首次對外開放四大   南京圖書館距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是目前亞洲第四大圖書館,館藏書總量超過1100萬冊,為了讓書籍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館內的「和暢文苑」「館史館」「多媒體欣賞室」以及「國學館」4個「館中館」首次正式對外開放。其中,以原古籍閱覽室和民國閱覽室的藏書為基礎的國學館是「館中館」項目中佔地面積最大、專題資源最豐富集中的藏閱區。
  • 鄭州金水區圖書館藏書,由市民說了算
    鄭州市金水區圖書館館藏哪些圖書,由市民說了算,所選圖書由圖書館買單,讀者享有首次優先借閱權。這項服務真是便民、惠民,讓市民點讚。為加強圖書館與讀者的溝通互動,更好地為讀者服務,讓讀者在圖書館閱讀到喜愛的書籍,有效提高館藏圖書的針對性和利用率,11月23日上午,金水區圖書館及下屬文化志願服務隊開展「你選書我來買,我的閱讀我做主」圖書薦購有禮活動。活動現場氣氛異常熱烈,吸引了來自社會各界的不同年齡段近千名讀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