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英語教室創始人彭蒙慧:基督徒要起來在全世界更勇敢地傳福音

2020-12-13 基督教資訊平臺

說起華人英語教育,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彭蒙惠。這位現年已經89歲的老奶奶,是一個在臺灣教英文教了半個世紀的美國奶奶,這位電臺英語老師的的《空中英語教育》、《彭蒙惠英語》也是中國內地許多英語學習者的日常首選資料之一,

對於這位英語學習者來說很熟悉的這位親切溫暖的美國奶奶,她數十年的辛苦耕耘使她成為全臺灣人的英語老師,而給所有的中國人當英語老師是她的終極夢想,曾經在2008北京奧運訓練英語人才是她實現夢想的一小步。

彭蒙惠有許多令人矚目的頭銜,比如臺北市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創辦人和總會長,三本英語雜誌的總編輯、有好幾個榮譽博士學位,她在教育上卓越的貢獻也讓國際職業婦女協會把2004年度風雲女性的燭光獎頒給了她。

在《鳳凰周刊》152期中,《愛不後悔——『空中英語教室』與『天韻詩班』創始人彭蒙惠博士》的文章中讚嘆說:「如果要歸納出一個彭蒙惠最強烈的特質,那就是快樂,還有一種中國老奶奶少見的天真爛漫,像一朵不凋謝的花,人生如果不快樂就沒有意義了。她說,整個人看起來就像要跳舞的樣子。而快樂的定義十分複雜,對彭蒙惠來說,快樂就是給予,就是張開雙臂擁抱人與被擁抱,就是分享。」

而她如此的活力和生命與她的基督信仰息息相關。這篇《鳳凰周刊》的介紹說:「用中國人的說法,彭蒙惠與臺灣、與中國大陸結有深緣,也許她上一輩子是一個中國書生或高砂族;用基督徒的觀點,是上帝把彭蒙惠送給了臺灣。有一頭金髮的Doris Marie Brougham1926年出生在西雅圖,是布容家的第六個孩子,Doris(桃樂絲)意為上帝的禮物,她下面還有兩個弟妹,布容家食指浩繁,非常清苦,卻是一個信奉施比受更有福的典型基督教家庭,有一年桃樂絲還把她熱愛的新洋娃娃送給了沒有半個娃娃的鄰居小孩,自己留下舊娃娃玩。如果沒有宗教和中國,桃樂絲應該進音樂學院,成為某個樂團的首席小喇叭手,然後戀愛、結婚,生一大群孩子,但她的命運卻在12歲那年參加的一次暑期聖經夏令營中轉變,一個來自中國的布道家計志文牧師把中國放進了桃樂絲的腦子,牧師講述中國種種,然後問:有誰願意去中國,去幫助那裡的人民?只見桃樂絲舉起了手,也只有她一個人舉手,她強烈感受到中國的召喚,不明所以。」

《愛不後悔——『空中英語教室』與『天韻詩班』創始人彭蒙惠博士》裡面談到,彭蒙惠1947年就來到上海,後來1951年輾轉來到臺灣服事至今已經約有60多年。她在臺灣落地生根,吃烤地瓜,講中文,建立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為了留在臺灣服事,彭蒙惠放棄了音樂,永遠錯過了父親和母親的葬禮,還有兩個男人,一個不想和她到中國,一個希望和她離開臺灣回到美國。但她並不感到後悔。
她最主要的服事之一就是湊夠1962年創立了《空中英語教室》等英語廣播,之所以這樣做,是她希望分享神的愛,並且她希望分享給臺灣人更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她一直很認真的思考「英語教學」的意義所在,在她看來語言是一門藝術,是抒發感情和溝通的工具,而不是科學,但她發現臺灣人學英文太像科學了,只是看外面的單詞、句型、語法,而忘記了語言背後的文化,所以她希望把「正統的英語」帶進來。而她所創辦的廣播受眾以,雜誌也是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約翰。

而在這些的背後,是她對於耶穌的愛和傳福音的熱情。在上月臺灣教會舉行的「教會青年國是論壇」中,彭蒙惠也到場分享,激烈教會要更多地關注年輕人,並且基督徒要更加勇敢的在全世界勇敢的傳福音。

該論壇是超過2000多名教牧同工就「校園工作」、「新媒體」、「流行文化」等許多重要話題進行討論,尤其是舉行了多場關於「新媒體」的經驗分享,呼籲教會要重視新媒體。

據Jesus Fashion官網報導,1951年就來臺灣以英語教育宣教的彭蒙惠對在臺灣貢獻超過半世紀、用英文讓無數學子認識耶穌,她對這樣的活動十分讚賞:「這樣的活動(教會青年國是論壇)需要多一點,讓基督徒在全世界能更勇敢地傳福音。」

彭蒙惠接受臺灣的Citynews訪問時說,「並不是我們要教英文,是神要我們教。空中英語教室是『Your friend for life』,是帶你認識『Friend for eternity』(永恆的朋友),就是耶穌。」

她接受Cheers專訪時曾說,「我一生什麼都沒有,身上的衣服、項鍊都是人家給我的,但是我很快樂…如果要給年輕人一句話,我會說,活著要有方向,為世界創造不同。Think bigger than yourself(不要只想你自己),我們活著,才有意思。」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商人分享如何更好地傳福音:用生命影響生命
    新約聖經《使徒行傳》裡記載,耶穌復活升天后,門徒們去往各個地方傳福音,方法多以「傳講」為主。但現今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福音的方式也開始變得多元化。傳福音不再單單只是定型於「用口傳講」這一方面。一位工商團契的Z弟兄表示,他所認為的傳福音方式就有兩種:一.用生命影響生命。例如有一個人別人見證他為人友善,喜歡幫助別人,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名基督徒。基督徒的特點是什麼?
  • 空中英語教室(雜誌+音頻)
    該雜誌的創始人美國籍傳教士彭蒙惠(Doris Marie Brougham)由於該原因,專門在臺灣的廣播電臺中開辦了一個英語教學節目:空中英語教室,並由彭蒙惠親自播音。林語堂聽後曾稱讚她的發音。為配合聽眾學習,她發行了印有教學內容的單頁講義。1974年,《空中英語教室》雜誌正式發行。
  • 空中英語教室
    空中英語教室英文編輯與老師    空中英語一路走來    1962年,該雜誌的創始人美國籍傳教士彭蒙惠(DorisBrougham)在臺灣的廣播電臺中開辦了一個英語教學節目——空中英語教室,並由她親自播音。為配合聽眾學習,她發行了印有教學內容的單頁講義。    1974年,《空中英語教室》雜誌正式發行。
  • 一位日本基督徒講述日本福音現狀:道德是他們的神
    「他們的道德就是他們的神,他們的道德標準非常的高,當他知道你是一個基督徒,他會非常非常的尊敬你,但是之後他什麼都不會問的,更不要說給他傳福音了。」一位來自日本的基督徒講述著他們國家福音現狀。
  • 《空中英語教室》大玩「空中蒸發」
    這幾天,在一個叫「空中英語」的QQ群裡,大家都在焦急地討論集體被騙的事情。QQ群的成員是來自湖南20餘所高校負責《空中英語教室》校園代理的學生,他們最近發現,自己把雜誌徵訂費數十萬元打進指定的帳號後,《空中英語教室》湖南工作站的負責人卻「人去樓空」了。
  • 使徒行傳丨彼得受聖靈啟示,率先向外邦人傳耶穌基督恩惠的福音
    從五旬節聖靈降臨,至使徒彼得見異象,期間有十一年的時間,猶太門徒只向以色列民傳耶穌基督的福音或神恩惠的福音,福音並沒有傳給外邦人。主復活後給使徒的命令是從耶路撒冷,然後是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教會在耶路撒冷被聖靈建立後,門徒司提反被猶太的宗教領袖們用石頭打死,主借撒但對門徒的逼迫,使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分散向外邦人普傳福音。
  • 央視開始傳福音了?
    正如有基督徒學者指出的,這部片子根本沒提到耶穌復活,而這是傳福音的關鍵。這反映了當前很多信徒的一種心理,為了傳福音罔顧事實。但這個只是從足球的角度,而非為了傳福音。正如有基督徒學者指出的,這部片子根本沒提到耶穌復活,而這是傳福音的關鍵。
  • 基督信仰傳的是天堂的福音還是天國的福音?
    過去10年,觀察中國教會、華人教會,甚至全世界的教會,比較重視的是家。我們天天講的都是家裡的事,說的也是家裡的話,但不太關心國,很少有人會考慮公共設施等問題。另外,在整個福音信息的領受上,特別是大陸教會,其實信的是天堂的福音,他們講得最多的就是信耶穌進天堂,不信下地獄。很多人傳福音都是這個路徑。
  • 這麼多年了,我還欠《空中英語教室》一期雜誌費
    前段時間,吉林省《空中英語教室》雜誌社和我取得了聯繫,我像是遇到了老朋友一般,多年前的記憶浮上眼前,同時又感覺很不好意思,那些年在網上下載了空中英語教室那麼多期節目,學了很多英文,但都是盜版的,從來沒有付過費。
  • 聽一聽這些勇敢的基督徒帶來的信息
    古滕堡聖經1455年在德國梅因茲首次印刷,這開啟了印刷業革命,進而逐步導致我們時代迅即溝通的文化。 正是在這些海嘯般的變化當中,改教家們力圖思考兩個基本問題: 第一,我如何知道上帝是要幫助我而非與我作對?換言之,我如何找到一位恩慈的上帝?又或者用《使徒行傳》16:30獄卒的話說:「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 提姆·凱勒:美國文化中推進著無神福音,主日學校對基督徒兒童還不...
    Erika Giraud 紐約救贖主長老會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 in New York City)的創立牧師提姆·凱勒(Tim Keller)警告說,現代世俗文化正高歌猛進地衝著基督徒和主日學校傳福音
  • 怎樣向不信主的親人傳福音?
    給有這樣思想的人傳福音面臨很大的挑戰。包括在家庭之中,成年的孩子沒法管,不信主的丈夫沒話說,再多說兩句就會被反駁:「你信耶穌都沒管你,為什麼要我信,我們互不幹涉,相安無事不是很好嗎?」這還算是很好的溝通了。若遇到脾氣暴躁的,一言不和,就要拳腳相向了。對不信主的世人傳福音難,對不信主的家人傳福音就更難了。
  • 獨家專訪基督徒歌手孫佳歡 走進《中國好聲音》只為傳福音
    但你也知道我們這次並沒有在這個舞臺上繼續走下去,因為我的目標已經達到了,我在這個舞臺上就是要給大家唱福音歌。我相信神的歌是超越宗教,超越語言,超越文化的,讓人聽起來是很釋放很舒服的。我的任務完成了,所以至於下面的PK啊,我想神也不喜歡我去給別人爭搶,你把我擠下去我把你整下去的。
  • 《空中英語教室》
    雙方將聯合推出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產品  本報訊 很多學英語的人都知道臺灣的《空中英語教室》,其標準的語音和豐富的節目常常為人們津津樂道。2月20日,具有50年發展歷史的「空中英語」與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今日消費》周刊在鄭州舉行合作籤約儀式。今後,河南人在身邊就可以跟著「空中英語」學習了。
  • 漫談:傳福音不應該成為一種口號
    近些年教會對傳福音尤為看重,因為傳福音是教會的出路,是每個基督徒當具備的責任。展望當下的教會,不得不發出「傳福音不應該成為口號」的感慨。或許我們常會聽到講道人傳達的傳福音信息,並且呼籲每個人去做,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要把傳福音的事放到第一位。無論在行路、購物、坐車、散步、旅遊,我們總有機會去傳福音,總有機會把基督的愛活在更多人的面前。危機的是我們逐漸在社會中被同化,對福音的工作失去了敏銳和負擔,我們開始注重自己的得失,對別人是否接受福音不理不睬、不管不問。
  • 傳福音當合乎中道,避免「高級黑」反而阻礙福音發展
    當然在教會中,也存在著類似高級黑的現象,但除了某些非信徒蓄意製造,抹黑基督信仰外,有些極端信徒的一些言論(尤其是傳福音上),確實也達到了高級黑的效果,導致好心辦壞事,令人對福音敬而遠之,甚至引來強烈的批判。七年前,南方某城市發生公交車燃燒事故,有十幾人死於這場慘劇,第二天很多人都在群裡討論此事。
  • 你所傳的福音合乎聖經嗎?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清楚地告訴我們,福音來自於上帝的啟示。有些弟兄姊妹所傳的福音,不是從上帝而來,都是從某某人而來,異端邪教就是這樣產生的。異端邪教所傳講的只是人的體會,而非從上帝而來的福音。他們只說如何做人,如何愛人,最後說到人要自救。《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自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犯罪,人就活在罪的轄制中。罪的終結只有死,人是救不了自己的。
  • 安徒生:用童話傳福音
    情急之下,他想起了馬可福音裡耶穌愛孩子,再忙也要為小孩子按手祝福的故事,他理直氣壯對管家說:你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耶穌所愛的孩子嗎?管家舉起的手頓時放下不說,還給了安徒生一點錢。安徒生本人,則早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在教堂接受了「堅信禮」,也就基督徒所熟知的「決志禱告」。成年之後,安徒生對上帝的愛,有增無減。這一點,他的童話作品是最好的註腳。安徒生一生創作了童話作品168篇。
  • 牧者談:傳福音不應該成為一種口號
    近些年教會對傳福音尤為看重,因為傳福音是教會的出路,是每個基督徒當具備的責任。展望當下的教會,不得不發出「傳福音不應該成為口號」的感慨。或許我們常會聽到講道人傳達的傳福音信息,並且呼籲每個人去做,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要把傳福音的事放到第一位。無論在行路、購物、坐車、散步、旅遊,我們總有機會去傳福音,總有機會把基督的愛活在更多人的面前。危機的是我們逐漸在社會中被同化,對福音的工作失去了敏銳和負擔,我們開始注重自己的得失,對別人是否接受福音不理不睬、不管不問。
  • 《空中英語教室》首位榮譽專家授予「中國雅思教父」劉洪波
    日前,《空中英語教室》宣布,授予學為貴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洪波榮譽專家稱號,以表彰其在英語教學和推進華語社區文化多樣性領域的卓越成就。這也是《空中英語教室》創建56年來首次頒授此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