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超聯賽結束第十輪的比賽,石家莊永昌在客場1-0戰勝河南建業,拿下了球隊在中超裡的第一個客場勝利。這支中超新軍在少賽一輪的情況下與上海申花同積14分,排在積分榜第八位,距離聯賽第五的富力也僅差一分。這個成績不僅令中超各隊感到吃驚,甚至連石家莊本地球迷也感到意外。這支在賽季前被看做「中超一年遊」的球隊,若按照目前的勢頭踢下去,保級幾無懸念,甚至具備了衝擊聯賽前六名的資格。按這個標準來看,石家莊永昌是一支標準的中超黑馬,因為其年投入的資金額約為億元,與聯賽豪強數億的投入不在一個層次;站在中超新軍角度來看,保級經驗也需要資金來換。永昌卻能在小本經營中保持著球隊的庶民本色,即對聯賽成績不做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切以在中超紮根為目標;重視眼前多於幻想未來。
這支庶民級的黑馬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其成為黑馬?我們還得從石家莊永昌的前世說起。
前世今生篇:一支碾轉而生的球隊
永昌建隊史其實並不短,若追根溯源,永昌隊的前身是福建廈門東嶼行業餘足球俱樂部。東嶼行俱樂部成立於2001年,這支球隊成立後參加了廈門足協、福建足協和中國足協舉辦的各種比賽,當時廈門還有一支職業球隊,即廈門藍獅。藍獅在2000、2006、2007賽季參加了中超(甲A)聯賽,藍獅在2008年底因為無人接手解散;而當時東嶼行俱樂部處於上升勢頭,在2009年奪得福建省足球聯賽冠軍,2010年打入了中國足協舉辦的「業餘聯賽」總決賽;2011年,福建廈門駿豪集團聯手東嶼行等四家公司,以東嶼行隊為班底,參加了當年的乙級聯賽,並更名為廈門駿豪隊,駿豪在常規賽獲得了南區冠軍;在總決賽裡獲得季軍獲得衝甲附加賽資格,通過點球戰淘汰了貴州智誠而打入甲級聯賽。
這支甲級升班馬在2012賽季就展現了黑馬本色,奪得了中甲季軍,但駿豪無心經營球隊,在當年12月底將球隊70%的股份轉讓給河北永昌房地產開發公司,並在次年一月正式更名為石家莊永昌駿豪俱樂部。這是永昌隊史上的第三次更名,這次更名的結果是,此前不論是東嶼行還是駿豪,球隊始終處於不安定狀態,千萬元級的資本進入就能改變球隊的生態,最終,永昌集團的進駐,改變了球隊原有不安定和漂泊的狀態。
在不安定的狀態中,永昌隊的前生也展現出了對於足球的渴望,這種渴望讓他們打入中甲,並在中甲首賽季獲得季軍;結束不定安後的第一個賽季裡,永昌集團希望保持穩定,他們請來了大連籍的徐弢擔任總經理,此前連籍教練徐暉、孫德欣都是永昌教練組成員,但在2013年中期,這個教練組無法承擔更多的壓力。永昌在石家莊的第一個賽季獲得中甲第8位,2013年底12月,曾執教過索菲亞列夫斯基和火車頭的亞森—彼德羅夫擔任球隊教練。
這看起來不是一個大牌外教,亞森在中國二級聯賽裡有過不足一年的效力時間,準確的說他是失敗外援;執教保超也不算成功。但亞森確實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教練,在2014賽季,他率隊衝超成功,他在中甲裡證明了他是一個成功教練。
在中國足球的歷史上,不斷移遷的球隊體現出的特徵,這種球隊具有強烈的不安定感和末日情緒,因為這些球隊得以存在,完全因為其身上有一隻「殼」。這個殼就是中甲或中超身份。這個殼能吸引願意掙快錢的投資人、足球人甚至是騙子來投資或操盤球隊,以完成在一至兩年內最大程度從「殼」中撈錢的目的,如大連長波,這支球隊曾標以「西藏惠通」、「山西陸虎」等多個名字,並隨著名字多次遷移,2007年底,新加坡貪汙調查局對新聯賽裡的遼寧廣原隊進行假球調查,這支廣原隊,就是大連長波最後的班底,包括領隊王鑫和被其挾迫打假球的李雪柏。一隻球隊的殼,是這支球隊能不斷漂泊的原因,因為殼是有誘惑的。
但石家莊永昌的遷移,卻絕不僅僅是一場對「殼」的利用。2014年完成全資收購後,永昌集團開始對所有球員的能力進行評估,以考量他們是否能夠留在球隊;評估完成之後開始考慮引援,接著就是青訓梯隊和訓練基地的建設,時至今日,這一切工作不過也只進行了一年半。雖然球隊的訓練一度只能放到到永昌集團一個樓盤球場裡,但俱樂部的專業態度,卻讓所有球員感受到了誠意。俱樂部能夠按照發放工資獎金,有詳細的規劃,有專業管理,這讓永昌球員們相信,他們可以從這支球隊裡找到他們安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