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正是春耕好時節。在大溪鎮方山雲霧茶的茶園裡,30多名採茶工戴著口罩,間隔3米以上,採摘品質上乘的茶樹嫩芽。
方山雲霧茶是溫嶺的「浙江老字號」產品,早在1956年時就走向了市場,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方山雲霧茶被種植在海拔300多米的地方,由於氣候條件適宜,茶園又面向南方,總能比別的茶早上市20多天。因為方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鬱,甘醇爽口,這幾年也逐漸被市民接受。「溫嶺人以前都不知道方山雲霧茶,更不愛喝這個茶,認為質量比不上其他茶葉。但這兩年,這種狀況明顯發生了變化。現在有的市民甚至會特地開車到我這茶園來買茶葉,或自己吃,或送人。」茶園負責人黃瑞兵說,如今茶葉的均價為700元一斤,最高的可以賣到1200元一斤,而且供不應求。
「為了保證質量,我這裡的茶葉只在清明之前採茶期採摘一次。」黃瑞兵介紹,一年一次的採茶頻率適宜方山的地理氣候條件,不但可以增強茶樹抗擊病蟲害的能力,也使得產出的茶葉營養更好、品質更高。「我這裡的茶樹從來不打農藥,用的都是有機肥。所以,即使畝產量比其他茶樹少,但質量卻不比它們差,甚至更好。」
這段時間正是方山雲霧茶採摘的時候。「現在的茶葉品質較好,如果再遲一段時間,就會導致品質下降,在市場上也難以走俏。因此,茶園必須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礎上,爭取早日開採。」黃瑞兵說。
幸好,大溪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春耕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耽誤農業生產。在前幾天,鎮裡就派出了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精幹力量,上門服務,幫助茶園完善防疫措施,為採茶工辦理相關手續,讓茶園可以儘早開始春茶採摘。
「我們從2月21日開始採摘,現在已經摘了兩批。為了保證採摘安全,我們還為工人準備了口罩、消毒液等,同時每個進入茶園的工人都要求測量體溫,否則不允許進入。」黃瑞兵說,「最大的困難還是工人不夠,400多畝的茶園,需要100多名採茶工,但現在只有30多個員工。以前一天能採摘三四百斤,現在一天100斤也採摘不到。」
黃瑞兵說,以往茶園的工人除了溫嶺本地的,有不少都來自於溫嶺周邊的縣(市、區),而這段時間外地的工人都進不來,採摘全靠本地人。「因為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找不到工人,又碰上冷空氣,第一批茶葉被凍壞了不少,而且如果接下去人工不跟上,茶葉採摘速度慢了,損耗和浪費肯定會出現,預計這場疫情起碼影響有十幾萬元。」
這段時間,黃瑞兵也在努力找工人。「相信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未來幾天應該能得到解決。」
值得慶幸的是,前幾年,黃瑞兵陸續引進了多臺機械化設備來代替人工。在制茶時,依靠機器,只需把茶葉原料放在機器入口,經過自動化殺青到炒制再到烘乾,不一會就可以從出口處收穫幹茶。「一臺機器,能抵得上至少15個人的工作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對人工的依賴。」
黃瑞兵說,目前茶葉的銷量是不愁的,「我們藉助微信、抖音等線上平臺,採取『無接觸式』銷售送貨模式,下單的客人已經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