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徐譽寧)近期,連雲港市新聞義工團攜手蒼梧教育旅行社等多家機構和單位,共同推出「青山碧海,愛我港城」公益研學系列活動。5月31日,第一季主題為「花果山下,雲霧茶香」雲霧茶文化研學一日遊活動拉開序幕,19名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來到花果山飛泉村體驗採茶制茶工藝,學習茶禮茶藝,感受傳統文化,度過了愉快而充實的一天。
體驗當小小茶農
感受採茶制茶工藝
當天早上8時許,參加活動的孩子們早早來到集合地點,在志願者的陪同下統一乘車前往花果山飛泉村。9時左右,孩子們到達飛泉村的飛泉橋附近,沿著橋邊的山路開始徒步前往茶園。順著蜿蜒的山路往半山腰上行走時,孩子們被茶山美景迷住,薄霧輕籠山頭,空氣十分清新。遠遠望去,沿著山坡開發的茶園層層疊疊,生機勃勃,很多孩子忍不住與美景合影留念。
在行進的途中,志願者們還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有趣的拓展遊戲。在行走了約3公裡後,孩子們來到了位於半山腰上的飛泉山伏家茶園。在這裡,孩子們拿著小竹簍,系上小圍裙,開始體驗採茶。茶園負責人伏廣慶師傅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採茶,不是把全部葉子都摘下來,我們要採的是一芽一葉。」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當起了小小採茶工,竹簍裡逐漸被新採的茶鋪滿。志願者則穿梭在採茶隊伍間,給孩子們遞水、擦汗,細心照顧他們。
體驗傳統制茶工藝,是本次研學活動的重要環節。當天午飯後,孩子們在伏廣慶師傅家,分批圍到燒旺的鐵鍋前,感受採摘回來的茶葉如何進行殺青、攤涼、揉捻、理條、烘乾等步驟,領略茶人匠心的內涵。當天活動的最後,在美麗的大聖湖畔,孩子們在國家高級茶藝師王夢夢的帶領下學習了茶禮茶藝,理論學習後,孩子們還進行了泡茶實踐操作,將自己泡好的茶有禮貌地奉給老師,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在研學中
感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之前在家裡看到茶葉沒有什麼感覺,體驗採茶之後才知道原來茶農是這麼辛苦。」當天上午,10歲的小路(化名)在茶園裡一邊採茶一邊說,在這次活動中,他體會最深的是勞動的收穫和快樂,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他一直聽得很入神,時不時還會拿出筆記錄著。他希望將這些重要的知識記錄下來,回去分享給同學們。
而對於13歲的小童(化名)來說,當天最深的感受莫過於領略到的茶文化。「原來,一杯雲霧茶的背後有這麼多學問!」在體驗殺青、攤涼等傳統制茶工藝後,小童感慨,大自然真的神奇,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博大精深。特別是學習完茶藝課後,她還主動與老師互動,體驗給長輩泡茶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她表示,回到家後,要將一杯杯代表孝心和敬意的茶衝泡給長輩們品嘗,傳承中國文明禮儀。
在當天的活動中,志願者小甜(化名)也有著特殊的感受。今年17歲的小甜目前正在讀中專,十幾年前,因父親意外去世,她只能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為了幫助小甜,從2012年開始,志願者們每年都會慰問和幫助小甜和爺爺,幼小的她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愛。在這次研學公益活動中,她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一路上照顧弟弟妹妹們,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開展研學活動
豐富孩子精神內涵
在當天的研學活動中,蒼梧教育旅行社負責人焦小龍還為每個孩子準備了研學手冊,在這本小小的手冊上,包含「研學目標」、「研學任務」等豐富的學習內容,在進行採茶、制茶、茶文化課堂等多項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還必須完成研學手冊的學習內容才算圓滿完成任務。不僅如此,當天活動結束後,孩子們還帶走了自己製作的茶葉以作留念。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逐漸成為近年來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焦小龍介紹,研學活動是一種體驗式教育,在此過程中能夠增強孩子的實踐能力,培養協同合作能力,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希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引導和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中來,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
「制茶的過程就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在製作的過程中每一步都很關鍵,否則就製作不出一杯芳香四溢的好茶。」焦小龍表示,在第一季活動中,孩子們近距離接觸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後,希望他們了解到這背後的用意,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人。今後,「青山碧海,愛我港城」公益研學系列活動將持續進行,每個季度開展不同主題的公益研學系列活動,給孩子們創造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豐富孩子們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