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採茶、炒茶,享受過程,喝的是快樂

2020-12-23 傳媒鳥

歲月的指縫裡總有一些可以閃光的東西,讓人沾沾自喜,聊以自慰。寂寞的內心深處藏著一段江南情結,暗戀那裡的漫山遍野的茶樹,還有那嬌綠的茶葉,早上,那茶葉尖上掛著晶瑩剔透的露珠,在朝陽下熠熠生輝。老幻想著採茶,炒茶,與茶共舞;幻想著自己能炒出與眾不同的香。

朋友在沂山有片茶園,種的是龍井43號,這茶似乎與沂山有緣,不到兩年的時間,居然長得有模有樣,去年秋天的時候還採了一批茶,炒制出來送我了一盒品嘗,那茶有股特殊的香,就像在南方的女子生在北方,骨子裡的生就的柔情似水,又被北方文化同化的落落大方。

朋友幫我圓了這個心願,他安排茶場的工人一大早給我採茶,那天實在是熱,兩位大嫂在太陽出來之前就開始採,一直感到上午八點半,累得汗流浹背,用了近四個小時採了一筐子茶,採的咋這麼慢?看看那茶葉就知道,採的多是芽頭,捧起一把,一股清香襲來。

(剛採的嫩芽,自帶清香)

(一筐子鮮葉,那是用汗水換來的芬芳)

自己炒茶也有歷史了,去年炒制了50多斤野生茶,不管炒制的水平如何,一兩也沒有剩下,全部被朋友喝光,算是人緣好吧,大家還是很給我面子的。對炒茶的技術自有心得,這次還是用家裡烙餅的鍋來炒。

殺青、揉捻、炒青,一樣不落下,一股茶香在廚房瀰漫,掩蓋了那裡的油煙的味道,於是廚房也變得文化範兒十足了。

手燙紅了,胳膊烙傷了,這一切都不及茶炒出來後散發的陣陣清香。空調製造了涼爽,獨坐書房,翻開一本老書,泡上一杯新茶,不時嗅一下這淡淡的香。

相關焦點

  • 採茶,茶是簡單的生活,嫩綠而又青澀,味道在採摘的過程
    採茶,茶是簡單的生活,嫩綠而又青澀,味道在採摘的過程將話語說給茶葉,將心思炒進茶中,日後品味,簡單卻又幸福詩話:都說人生如茶,慢慢品會有百般滋味。佛曰茶禪一味,品茶亦是一種修行。但是品茶的人,是否知道茶生長的樣子呢?在茶園生活,自己採摘自己炒制,不需要儀式隨意品味,茶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嫩綠而又青澀。肅竹的詩歌《採茶》寫的是和家人一起在自家茶園採茶以及自己炒茶的經歷和感受,沒有太多的人生大道理,也沒有所謂的禪心佛語,只是簡單的生活,清清淡淡,卻又幸福氤氳。
  • 採茶季8旬老茶師古法收徒 120度鐵鍋肉掌炒茶術瀕臨失傳
    採茶季8旬老茶師古法收徒 120度鐵鍋肉掌炒茶術瀕臨失傳 2016-03-22 20:38:44  當天,以古法進行的拜師儀式,數十名年輕的制茶師手捧新茶向師傅黎志遐老人敬茶,然後集體誦讀唐代著名《詠茶十二韻》的詩篇。  正值採茶季節,在位於中山陵園核心位置的生態茶園,幾十位背著小背簍的採茶女正在茶園間忙碌,採摘鮮葉,為南京地方名茶雨花茶的製作提供新鮮、高標準的原材料。
  • 好茶是這樣炒出來的,原來做法這麼簡單,看一遍就學會了
    一晃三十幾年過去了,今天又一次來到茶園採茶體驗區,看著這些鮮嫩清香的嫩芽,就忍不住動手想把它們摘下來,小小的嫩芽兒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讓人流連忘返,不是導遊催促我還真是捨不得走呢。一回到家,立馬搜索炒茶做法,自己動手炒了一鍋新茶,剛剛出鍋,看起來還不錯哦。
  • 漸行漸遠的手工炒茶技藝
    文/圖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施娟村裡第一個綠茶種植戶陳立迎是團山子村人,他也是村裡第一戶自己創業種茶的人。「那時候個人種茶基本沒有,都是集體種植。」說起自己創業的初衷,陳立迎笑了笑說:「很小的時候喝過綠茶,很好喝,希望自己也能做出這樣的味道。」陳立迎今年54歲,從1987年開始,他開始種植茶園,自此便與綠茶結緣。
  • 摘茶炒茶滑草
    歡歡老師帶著大家,來到了水雲山谷農場,孩子們自己親手摘茶,又自己親手揉茶,最後在工作人員的幫忙下,給爸爸親手製作了一泡茶葉。另外,孩子們還有家長一起玩了七彩滑草,尖叫聲、笑聲響徹水雲山谷。採茶把孩子們帶到大自然的環境中去,一直是媽咪HOME有營養帶娃的理念之一。
  • 在茶鄉現場目睹一次綠茶炒制過程,每一步都決定著茶的品質
    整齊的茶田留下深深的印象對於喝茶之前經常泡著黃山毛峰喝,雖然說不懂茶,每年春天也經常去杭州龍井那邊的茶田徒步,但對於在宜都潘家灣呂家坳村這邊看到的整齊茶田還是自己頭一次,從車子沿著鄉道緩緩駛進村子開始,道路兩旁和遠處山頭的的一壟一壟的綠色茶田就深深吸引了我
  • 休寧裡莊村採茶季最後一天,見證炒茶流程賣茶場景
    四、炒茶,工藝流程有講究茶葉採摘回來,就是立刻炒茶加工了。我正好趕上炒茶的最後兩天,於是粗略的參觀了一下他們的炒茶設備和炒茶過程。炒茶設備炒茶的流程都差不多,我看了一下,炒茶都是用柴火炒,有五道工序。炒茶記帳
  • 公益研學系列活動開營 孩子體驗採茶制茶感受傳統文化
    5月31日,第一季主題為「花果山下,雲霧茶香」雲霧茶文化研學一日遊活動拉開序幕,19名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來到花果山飛泉村體驗採茶制茶工藝,學習茶禮茶藝,感受傳統文化,度過了愉快而充實的一天。當天活動的最後,在美麗的大聖湖畔,孩子們在國家高級茶藝師王夢夢的帶領下學習了茶禮茶藝,理論學習後,孩子們還進行了泡茶實踐操作,將自己泡好的茶有禮貌地奉給老師,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在研學中感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前在家裡看到茶葉沒有什麼感覺,體驗採茶之後才知道原來茶農是這麼辛苦。」
  • 防疫採茶兩不誤 線上銷售無接觸 宅家就能喝到雲霧茶
    在大溪鎮方山雲霧茶的茶園裡,30多名採茶工戴著口罩,間隔3米以上,採摘品質上乘的茶樹嫩芽。方山雲霧茶是溫嶺的「浙江老字號」產品,早在1956年時就走向了市場,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方山雲霧茶被種植在海拔300多米的地方,由於氣候條件適宜,茶園又面向南方,總能比別的茶早上市20多天。
  • 那座茶山那片茶
    每天都在喝茶,看著細碎的茶葉在滾燙的水中翻騰舒展,感覺到一種從心底升起的快樂,也許孤寂了許久的茶葉是渴望開水的沸騰,和二八的女子渴望愛情是一樣的心情吧。隨著沸水的注入,絲絲縷縷的香味便瀰漫了開來,在空氣中輕輕飄蕩,淡淡環繞,喝到口裡微覺苦意,幾秒鐘之後一股濃濃的香甜便在舌尖嘴角慢慢蕩漾開來,於是便有了說不出的滿足!
  • 採茶春光下,在穆陽獅子巖體驗採茶的田園生活
    因為在穆陽獅子巖後山自己也種了幾畝茶田,所以也去體驗了一下採茶之樂。穆陽獅子巖採茶當然採茶是一件辛苦的細活,起早貪黑,天剛蒙蒙亮就要起來去爬上山上,爭分奪秒,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採茶。穆陽獅子巖採茶這個就是今天要採的白茶的茶芯。以前不知道是怎樣採茶的,今天終於得到了實踐。
  • 明前固軍採茶去
    十指尖尖採茶忙,顧不上給郎補衣裳。」悠悠採茶民歌,在春耕的農人們吆喝著牛的聲音裡,在布穀鳥「播谷、播谷」的催種聲裡,在四處瀰漫著野花燦爛的芳香裡,在藍天白雲下,我高高興興地採著嫩綠嫩綠的約一寸長的鴉雀口形狀的青茶。回家土製炒好後裝在笆簍裡,掛在房間柱頭上,一年四季招待客人,現在想來那才是真正的好茶。九株綠茶樹冬天開出的茶花潔白無瑕,我和母親又會採回在鐵鍋裡蒸好後曬乾,再泡起喝,鮮香可口。
  • 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藝 我的掌心 你的茶香
    他們用親手炒制的茶,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記憶。掌心與茶香的溫柔繾綣一口鍋、一捆木柴、一把鮮葉、一雙手,炒茶就可以開始了。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味雖清香高雅,卻也離不開煙火氣。日照茶起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南茶北引」,炒茶的技術也從南方傳來。
  • 普洱:「探索古陶文化 尋覓普茶幽香」——思茅七小研學活動
    觀一株花,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秘,捉一隻蟲,能有無限樂趣,參加一場研學活動,孩子們能感受到無窮無盡的快樂。近日,在普洱市思茅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思茅七小組織64名同學到雲縵房車營地開展了「尋覓普茶幽香,探索古陶文化」主題研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參加活動,寓教於樂。
  • 親,嘗嘗這杯龍井茶!
    在喝龍井時,我最喜歡聞香氣。這種香氣一經熱水衝泡,自然渾發,有種沁入心扉的甘香味。儘管喝龍井茶是種享受,但聞這種香氣,是我喝龍井茶最大的享受。泡茶,不是我們想像的是開水。每種茶需要的水溫也是不一樣的。浸泡的時間也不一樣。正常衝泡龍井茶,水溫最好保持在85度C左右,衝泡1分鐘後飲用。但我時間更短,一般在10秒鐘左右。
  • 望城最新採茶攻略出爐,這些茶園已連成綠海,再不出發就晚了……
    帶上小孩,踏青採茶賞滿眼翠綠,品自然醇香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別有一番樂趣小編為您快馬加鞭奉上這份望城採茶地圖你還可以現場過一把「炒茶癮」看似簡單但溫度、手法都極其講究又或是傍窗而坐泡一杯新茶如果你嚮往慢節奏的田園生活
  • 湖北金雷茶葉公司銷售的英山雲霧茶,源自「森」呼吸
    茶,作為國飲,已經成為款待客人,自家共品的貴重飲品,不可或缺。節日飲茶,最明顯的作用,剔除因多吃美食而過量積聚的油膩,減輕臟器分解的壓力,控制脂肪的生長,防止身體肥胖。這種飲茶帶來的健康作用,非別的飲品所能比擬。快樂的節日,有淸茶相伴,更有品味。我國是一個重茶的國度,飲茶源遠流長。
  • 信陽老茶人手工炒茶30餘年 茶葉賣到北上廣
    本報記者 周濤一個人,一雙手,一口鍋,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傳統手工炒茶的真實寫照。如今,隨著機器制茶時代的到來,除了採茶需要人工參與外,所有過程均可實現機器流水線操作,手工炒茶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初見伍德軍時,他正在自己的茶廠裡炒茶。「現在這道工序是殺青,也就是茶葉在經過攤青後,我們要把茶葉內依然還有60%-70%的水分進一步做幹。」伍德軍指著眼前的一口鐵鍋告訴記者,「這鍋底中間最燙的地方得有230℃以上。」說完,只見他手掌朝下,快速地將青葉在鍋底劃出一個美妙的弧度,然後瞬間撩起一捧青葉手掌一翻,青葉如雨點般簌簌落回鍋裡。
  • 湖北發布16條茶文化旅遊線路 採茶賞花正當時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吳堅 李文宇 通訊員陳丹)3月30日至4月1日,湖北省旅遊委、省農業廳在湖北宣恩縣伍家臺茶園啟動了2017年湖北茶文化旅遊活動暨宣恩伍家臺貢茶文化旅遊推廣活動,現場發布16條春季湖北採茶旅遊線路,把鄉村採茶、制茶、品茶、賞花等農事活動與茶園觀光、休閒和茶文化體驗活動等相結合,培育湖北茶文化旅遊品牌,引導遊客前往湖北各地茶鄉享受鄉村茶文化之旅
  • 茶文:非常有意思的茶諺語,原來茶中流傳著這麼多的諺語
    民間流傳的茶諺語,都是與茶葉相關的容易記住的有關茶的俗語。在茶葉的生產實踐和品飲過程中,被人們總結而來。茶諺語,為我國茶學和茶文化學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也為茶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字證據,同時,從創作或文學的角度講,茶諺語,又是我國民間藝術中較為另類和趣味化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