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豌豆糕,荷葉烏飯炒元宵。糖粥藕,糖芋苗,桂花酒釀小元宵。豆沙條,馬蹄糕,松子茶糕滿街跑。豆腐腦,火腿粽,揚州春卷加年糕。油炸幹,狀元豆,蛤蟆酥兒和火燒。小刀面,大餛飩,油條水餃蒸兒糕。什錦包,三丁包,各色燒賣和火燒、炸鵪鶉,炸黃雀,葷素水餃炸油條。茶葉蛋,鴨腸湯,五香驢肉老滷幹。熱老菱,熟荸薺,棗泥餡心山藥桃。」
南京的風味小吃全國聞名,明代亦是如此。
具有代表性的有:元宵,夫子廟的元宵,自明代以來一直名冠全國,一方面元宵攤擔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元宵的花色品種豐富。僅小元宵的品種就有十多種,如桂花酒釀小元宵、赤豆小元宵、蓮子藕粉小元宵等等。
瓜子,南京瓜子在炒貨中尤為出眾,它選用上等黑瓜子加鹽幹炒,直炒得粒粒中間朝外膨脹,放到桌上能夠旋轉,吃時先在嘴裡潤一潤,然後輕輕一嗑,一豁兩瓣,嘴嚼其肉,鮮香微鹹,越吃越有味,欲罷不能……據說這種鹽炒的加工方法為明代南京人首先發明。
五香豆,原稱「狀元豆」,源於夫子廟貢院附近,因討口彩「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郎」所以極受士子歡迎。
董糖,據傳秦淮名妓董小宛為其夫冒闢疆所創,《崇川咫聞錄》說「董糖系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歸巢民時,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號秦淮董糖」。
茶糕,南京人夏季早晨喝茶或午後喝茶時進食的點心,明代南京很流行食茶糕:大街小巷皆有敲竹板叫賣的茶糕擔。
南京小吃,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品種已近百。一般來講每種小吃都有一點來歷和相關的趣聞軼事,這就是南京小吃所蘊藏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早就流傳在民間的一首童謠唱道:「臘八粥,豌豆糕,荷葉烏飯炒元宵。糖粥藕,糖芋苗,桂花酒釀小元宵。豆沙條,馬蹄糕,松子茶糕滿街跑。豆腐腦,火腿粽,揚州春卷加年糕。油炸幹,狀元豆,蛤蟆酥兒和火燒。小刀面,大餛飩,油條水餃蒸兒糕。什錦包,三丁包,各色燒賣和火燒、炸鵪鶉,炸黃雀,葷素水餃炸油條。茶葉蛋,鴨腸湯,五香驢肉老滷幹。熱老菱,熟荸薺,棗泥餡心山藥桃。」
雖然已經沒什麼人會唱這首童謠,但是童謠裡的小吃很多直到今天任然還有鮮活的生命力。這些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就紮根在南京的小吃組成的是南京城中濃濃的熱鬧、祥和的生活氣息。那一個個小攤點,成就了一個人的人生,支撐了一個家庭的生活,滿足了一座城市的胃口,醞釀了一種生活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