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寶典App】中醫古今書籍在線/離線閱讀 >>>
編者按
時入冬季,荸薺紛紛上市,人們的食譜中又多了一種美味。此時不禁想起明代吳寬的詠「荸薺」詩句:「累累滿筐盛,上帶葑門土。咀嚼味還佳,地慄何足數」。
荸薺是藥食兩用之品,在品嘗美味的時候,您是否了解荸薺的藥用點滴呢?
荸薺的由來
荸薺,俗稱馬蹄,又稱地慄,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慄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慄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慄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慄之稱。
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植物,原產於中國,迄今已有2000餘年栽培歷史。我國長江以南栽培較為普遍,其中安徽無為、廣西桂林、浙江餘杭、江蘇高郵和福建福州、湖北漢口及當陽的雙蓮為著名產地。
荸薺美食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以球莖作蔬菜食用。荸薺的品種較多,著名的如江西南昌馬蹄,個大脆嫩,甜而多汁;蘇州地慄嫩甜爽口,饒有風味;南京地慄肥大甘美,惹人喜愛;廣西桂林四塘馬蹄產自清宰相陳宏謀故裡的相思江一帶,個大皮薄、色澤紅潤、清甜爽口、脆嫩消渣,明清時期曾為貢品;湖南祁東種植荸薺已有二百餘年歷史,所產荸薺以果大、質脆、味甜、汁多而聞名。
荸薺果蔬兼用,為果生吃,或當蔬熟食,皆鮮美可口,風味別致。荸薺生吃肉質白嫩,清脆爽口,甘甜清香;荸薺熟食,可做主料,也可做配料,還可做餡心,葷素皆宜,一經炒、燒,即可烹製成多種美味佳餚。葷者如荸薺肉片、荸薺炒蝦仁、荸薺雞丁,素者如糖醋荸薺、冬筍荸薺等,均鮮美可口。
荸薺在地方名饌中更佔有一席之地,如湖南的「雙麻荸薺餅」,為一品裹餡的甜菜,黃中帶白,食之酥甜鬆脆,香甜可口;浙江的「掛霜荸薺丸」,將荸薺白剁碎,加麵粉捏成丸子,經油炸後,外觀丸子潔白如霜,食之甜脆鮮爽,別有風味;廣州的「馬蹄糕」,以糖水拌荸薺粉蒸製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
馬蹄糕以廣州潘溪酒家最為出名;安徽的「荸薺圓子」,它是將荸薺碎成細末,加炒米花粉和雞蛋清抖和製成外皮,包餡心下鍋油炸而成,色呈乳白,入口香酥爽口,甜鮮宜人;廣東潮州的「甜馬蹄蓉」,清甜爽滑,吊人胃口;溫州的「龍眼馬蹄」,它是將大荸薺煮熟,漂涼,剜成凹形,鑲入蓮子泥,上嵌半顆紅櫻桃,盛於腰盤中,上蒸籠用旺火蒸5分鐘取出,澆以白糖溼澱粉薄芡即成,食之別有韻味。
此外,荸薺經加工可製成罐頭;荸薺幹製成粉,可作糕點的原料,也是老幼皆宜的藥膳佳品。
荸薺的藥用價值
荸薺以營養豐富著稱,汁多味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稱,北方人則視之為「江南人參」。據分析,荸薺含蛋白質2.3%、糖類21%、脂肪0.2%,還含有澱粉、胡蘿蔔素、維生素、尼克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荸薺不僅是佳蔬美果,也是一味良藥。祖國醫學認為,荸薺性味甘、微寒,滑而無毒,有清熱止渴、溫中益氣、行滯導積、消食化痰、清風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麻疹、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陰虛火旺、熱病煩渴、大便結燥等症,還可用於預防流腦。《本經逢原》稱荸薺能「清心降火,補肺涼肝,消食化痰,破積滯,利膿血」。
近年來,醫藥專家發現荸薺中含有一種名為「荸薺英」的抗菌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並可解丹石熱毒,除胸中實熱,為清熱、利尿、降血壓藥。
荸薺雖味美,但食用須注意科學。荸薺生於水田池沼之中,表皮極易帶菌,鮮食前必須充分洗淨和去皮,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荸薺性寒,脾胃虛寒者勿食為宜。
荸薺藥膳方
◎治陰虛肺燥、痰熱咳嗽
鮮荸薺150克,打碎絞汁,加入梨汁60毫升,藕汁100毫升,蘆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
◎陰津虛損便秘
荸薺洗淨去皮,用水煮熟,將水澄清後喝下,再吃荸薺。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吃5-6個即可。
◎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
取荸薺、海蜇(浸泡去鹽)各50-100克,煎湯分2-3次飲下,此即清代名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消積軟堅及降低血壓之效,用於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等症。
◎胃火上炎
鮮竹葉30g、荸薺7-10隻、鮮白茅根30g煎服。對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瘡、尿赤、便秘之症有良效,一般3-5劑即可見效。
◎鼻出血
生藕150克,荸薺250克,白蘿蔔100克,洗淨切片,煎水代茶飲服,可防治鼻出血。
◎痔瘡出血
荸薺500克,洗淨打碎,地榆30克,加紅糖150克,水煎約1小時,每日分兩次服,治療痔瘡出血效果佳。
◎酒齄鼻
取鮮荸薺數個,洗淨去皮後攔腰切開,將切面緊貼鼻患處輕輕塗抹,使白粉堆積在患處。每次擦過後,切莫立即洗臉,以免影響療效,每日早晚塗抹1次。
◎陰虛內熱
鮮藕汁、荸薺汁、梨汁各等量,隨意飲服,可輔助治療痰熱咳嗽、發熱煩渴、津液不足等症。
|作者介紹|
繆士毅,發表過《果中聖品話柿子》、《回味無窮話橄欖》等數篇科普文章。
來源:養生月刊(2015-12)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每個人都可以讀懂的中醫 ★★★★★
人體穴位大全【圖文版】
中醫古籍的劑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這篇就夠了
中國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電影,轉發1次挽救1條生命★★★★★★★★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醫寶典微信公眾號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