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學校:在追趕世界前,你需要先認識自己

2020-12-23 鳳凰網讀書

「人生學校」歡迎你來做客

學校裡教給你許多知識,卻從沒教過你怎麼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怎麼獲得美好的愛情。你從大學畢業了,卻依舊迷茫:在處理為人處世之道,和為日常實踐提出解決方案方面,為什麼還是會手足無措的像個新人?

2008年,一個名為「人生學校」的知識付費項目在英國興起,並在倫敦街頭設立了總部。它致力於將哲學、心理學和文化等融入於生活之中,幫助人們提升修養和情商。

項目成立的十年間,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臺北等12個城市都成立了分校。每一家分校都與總部有著一樣的核心課程,有些還會有著自己的特別設置和活動,吸引了全球粉絲廣泛參與。

「人生學校」的活動豐富多彩,不僅設立了線下課程、研討會,還展開一系列專門的活動和體驗項目。當然,如果你只是想找個人談心、疏導情緒,也可以嘗試店裡提供的心理輔導。

除了有教育意義的線下課程外,「人生學校」還開發了一系列短視頻,在Youtube上有高達380萬的訂閱量,和超過3.4億的總觀看量。

380萬人訂閱,3.4億觀看量的全球"知識付費"項目"教"什麼?你可能會很驚訝。是教你"好好生活"。

這些線上課程分為流行文化、文學、社會學、情感關係等十餘類,涉及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哲學、心理學方面,引領你認識自己,更好地生活。

除此之外,如果你看到「人生學校」的出版物和文創產品,一定會驚訝於它的設計感和超高辨識度。書封均採用鮮明的顏色,搭配簡潔的標題內容和象徵符號,讓人眼前一亮,心情也跟著明朗起來。

文創產品多樣且富有創意、有遊戲卡牌、行李牌、幫你做決定的骰子等,每一件物品都耐人尋味,讓人駐足流連。

「人生學校」的"校長"是誰?

創立這所世界範圍內大受歡迎的人生學校的,正是英倫才子型作家,阿蘭·德波頓。他寫作的關於愛、旅行、建築、文學等主題的散文集,文字優美,睿智且充滿哲理。

這一系列散文書籍被譽為是"蘊藏在生活中的哲理"。

他還先後兩次被TED邀請,發表關於溫和的成功哲學,以及無神論的演講,僅在TED網站上就有超百萬的觀看。

阿蘭·德波頓的演講總是引人入勝的,看過演講的人無不被他的熱情、智慧所折服。

「人生學校」又有哪些名家老師?

「人生學校」不僅有名人校長,更是邀請了權威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探討心理學、哲學、流行文化等大眾關切的哲學命題。

閱讀療法《小說藥丸》的作者,在「人生學校」建立之初就參與其中,在倫敦的項目中,他們以書籍作為藥方,不論是線上、線下給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送去治癒的解藥。

Huffington郵報的聯合創始人Arianna Huffington,美食評論家、2000年英國圖書獎得主Nigella Lawson,美國演員、精神健康倡導者RubyWax,還有哈佛大學教授、《紐約時報》供稿人等諸多業界大咖也都紛紛加入到項目中來。

「人生學校」十周年特別驚喜與你見面

2008年至今,「人生學校」已經走過了十年曆程,使全球百萬粉絲受益。

正值人生學校十周年,未讀·生活家重磅推出《人生學校:阿蘭·德波頓的生活哲學課》套系圖書5冊,包括《人生學校:理想的工作》、《人生學校:愛情的真相》、《人生學校:平靜的力量》、《人生學校:微小的幸福》、《人生學校:美好的品格》,全新書系首次引進國內出版。

書中探討了工作、愛情、情緒、幸福、道德這五項困擾當代人的重要命題,而這些正是普通學校課程中不曾交給你的。

翻開這套書,你很快就會沉浸在優美的文字之中,有一種愜意悠然的感覺,就仿佛阿蘭·德波頓在為你解除困惑,把這些生活中的哲理娓娓道來。

如何獲得理想的工作?

回想一下你在工作最煩亂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過"為了錢,這些我都能忍。"的想法?但是,壓制自己對工作的情緒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在《人生學校:理想的工作》一書中指出:理想的工作是存在的,它不僅是你的生活來源,更應該是熱愛所在。

想要依靠自己的天賦和喜好賺錢,最為關鍵的是從自我出發,找到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同時認清現實。

為了幫助你了解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每一處尋找理想工作的關鍵步驟下,都配有引導性的練習,幫你理清思路,找到適合你的工作。這是那些毫無參考價值的職業興趣測試,無法做到的。

除此之外,書中還貼心地考慮到每一位求職者會遇到的各種障礙和顧慮:如何糾正父母的思想?怎樣避開完美主義陷阱、責任陷阱?等等。

學會用真切而實際地方式熱愛工作,你也可以重新認識到工作的魅力。

如何擁有美好的愛情?

如果你只是憑著感覺認為自己找到了"對的人",那麼你可能已經陷入了浪漫主義的誤區。

翻開《人生學校:愛情的真相》,你會發現,成熟的愛情是要用一生去學習的技能,而非依靠直覺能夠完全掌控。

浪漫主義給人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很多,比如它讓我們鄙視金錢、住房等現實因素,或是認為真愛無需改變,要接受對方的一切……

一旦我們忽視了這些事項,爭吵總是在所難免。

了解親密關係中的難題、愛與被愛、愛與責備,甚至是家務瑣事在一段感情經歷的作用,才能引導你找到更好的愛情故事。

如何保持平靜?

快節奏的生活更容易使人陷入焦慮之中,不論是為了生活更舒心還是工作更有效率,保持平靜都尤為重要了。

《人生學校:平靜的力量》中明確地指出:焦慮是無法根除的。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出發,提升保持平靜的能力,來對抗焦慮。

情感關係、他人和工作等方面都有可能是焦慮產生的源泉,了解了其中緣由,你才能獲得內心嚮往已久的平靜。

如何發現微小的幸福?

你還在苦苦的尋找幸福嗎,別忘了那些微小卻善良的瞬間。這些微小的瞬間裡,也能引發你對生活宏大主題的思考。

《人生學校:微小的幸福》中準備了52個幸福的瞬間,海鮮店、一件舊衣服、失眠、無花果的滋味……這52件幸福的小事,就像是一年中每周的甜蜜禮物,給你驚喜。

細心觀察,原來生活中有著這麼多令人著迷的小事。

把日常生活放在放大鏡下,就能探尋到我們究竟因什麼而觸動、又為什麼而展露笑顏。

如何重拾善良?

在充滿荊棘的世界裡,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善良?

《人生學校:美好的品格》中提醒我們,善良仍是人類崇高的品格。它與許多品質緊密結合,如善良且富有、善良且勇敢,它們並不矛盾。

同時解答了人際交往中許多微妙的小問題:太過友善會導致什麼問題?如何克服害羞?為什麼善良的人總說謊?

了解善良的重要命題、學會善良並不是你取得成功的捷徑,但它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人生學校」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x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前任館長索菲·霍華斯共同創立

4大洲12家分校

提供課程、短視頻、書籍、心理學服務

全球超過500萬人受益的生活哲學

套系書籍重磅上市!

未讀·生活家《人生學校:阿蘭·德波頓的生活哲學》

 

相關焦點

  • 真正的人生,從認識自己開始
    文 | 張輝來源 | 輝哥奇譚(ID:huigeshow)過去兩年,都寫了文章紀念這個日子(註:作者生日),今天也不例外
  •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我承認我平凡,但我始終在拼命追趕
    最近剛看完一本書,是另維的《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這本書是一本很勵志的書,因為作者就是一個很勵志的人。作者另維,18歲只身前往美國讀沒有任何門檻的社區大學,後來考到了名校華盛頓大學,用18個月實現「學渣」到學霸的逆襲,秉著「既然鳳毛麟角存在,為什麼不能是我」的信念,成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 用聲音認識世界 這支盲人樂隊找到了自己的「音樂人生」
    &nbsp&nbsp&nbsp&nbsp他們用聲音認識世界,貴州這支盲人樂隊找到了自己的「音樂人生」&nbsp&nbsp&nbsp&nbsp請緊閉雙眼,去聆聽,去歌唱,去感受沒有畫面只有單純演奏不一樣的音樂感覺。
  • 一個人 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幾個階段
    從出生到結束,不到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自己作為一個個體,跟外界發生各種關係的總和,我們稱之為人生。人生就是一個人的生活及其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這些事情,究其本質,具備一些共同性。這些共同性有很多,我們將這些共同性中的一個,拿出來說一下。我們這裡要說的這個個共同性是,認識!
  • 哲思|真正的人生,從認識自己開始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人生,處處是結束與開始的學問,若要用心生活,人生處處都是神來之筆!4〔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孩子,你究竟是誰呢?」充實的人生,本就不需要太多外在的東西加持。真正的人生,從五十歲開始五十歲,知天命的年紀,也是人生最好的年華。
  • 魔獸世界8.3披風腐蝕抗性追趕機制
    魔獸世界8.3披風腐蝕抗性追趕機制 發布時間:20-06-26 13:34 來源:NGA 作者:
  •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你需要先弄懂自己
    比如你手頭上的事情很多,時間又很緊迫,就容易產生較大的情緒壓力。這個時候如果別人來問你:為什麼這件事沒有完成?然後對方可能會幫你分析其中原因,做出一個方案,列出時間表,但此時如果你的情緒壓力還是沒有減少,就會依舊沒有動力,也就仍然解決不了問題,表面看好像已然形成了一個死局。其實換個思維,凡事都有解,我們不妨就先論人,再論事。討論人,其實往往就是在討論人的心態。
  • 寫作:是為了認識自己!人生感悟
    寫作寫作,是寫也是作,你的堅持,加上每一份努力,你的付出,加上每一個認真,都是時間的拷貝,都是對自己的認可,堅持自己,認識心情,表達自己的世界。小事堅持,大事看看,多問問,多想想,多說說,等一個目標,認識一個簡單,看出一個複雜,對自己的世界,對別人的世界,打開自己的心門,認識自己的路,做好自己,認識自己的思維心情,態度,情緒。
  • 申請前你需要先看這個
    二、自我綜合素質 這裡提到的實力,包括自己的學習能力、對問題的認識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有的家長和學生不顧自己的實力,盲目堅持要進名牌大學,反而適得其反,因為學習能力不足,適應不了大學的教學要求,最終達不到留學的目的。有些學生認為出國前日語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給自己過高過短的定目標,一旦失利挫敗感很強。
  • 構建你自己的人生地圖(一):先定一個小目標
    你有沒有邁出人生的第一步—立即去做呢?我想一定有朋友按照這張圖的方式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踐行。當你找到你的人生目標或者我們說你的夢想之後。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夢想也好人生目標也好,總離你很遙遠。難以實現。這個時候,我要引用一位名人說的話:「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先賺他一個億。」
  • 微信頭像,人生需要方向,而自己是唯一的領路人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超級油輪,我們自己就是唯一的掌舵手,也是唯一的領航者,想要不在海上翻船,成功到達人生終點的彼岸,需要我們自己把握好自己人生航行的方向。隨著慢慢長大,到了進入校園學習知識的年紀,在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下,我們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這個時候我們的人生領路人,就是傳授我們知識的老師,在他們的諄諄教導下,我們對世界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不止認識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還從歷史中認識到了社會的發展,知道了人類如何一步一步的從荒蕪走向繁華,從落後走向了進步,認識了我們生長的地方除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有一個外太空
  • 人生要思考,我們也可以重新認識一下自己!
    1,當你心若旁鶩,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態積極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不去刻意掩飾自己,不去勢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個簡單真實的自己時,就會無所謂得與失,就可以坦坦蕩蕩、真真切切、平平靜靜、快快樂樂地生活。
  • 真正的人生,是要先找到真實的自己
    有了人生的目的就會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夠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長久。生活啊,就是平淡的幸福,我們是四季裡那個坦然行走風景的人……對人生,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闡釋,能夠簡單快樂就好。愛這個世界吧,我們行走從容。有些時候,我們考慮的太過深刻,對很多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當你注意到晚上跳舞的人群,晚風中奔跑的孩子,還有有著節奏的音樂,甚至自己都想扭動起來!
  • 人生最好的擺渡人,就是自己
    人生,沒有捷徑可走。01.「你的夢想是什麼?」這句話,或許並不陌生。心如果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兒都是流浪。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個夢想,才有一個理由去堅持。這個世界從不缺偉大的夢想,缺的是實現夢想的那份堅持和勇氣。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認識你自己。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另一種獨特的實體。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
  •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比比教TA認識這個世界重要100倍!
    爸爸媽媽需要重視和關注孩子的情緒,以便使孩子發現、熟悉、發展自己的情緒世界,而不是一生滯留和壓抑在自己的情緒迷茫之中。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這要比教TA認識這個世界重要100倍! 認知情緒,首先需要給情緒命名。出生後的第一個6年裡,發展情緒比發展認知更重要。因為它會幫助兒童建立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幫助兒童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兒童也需要藉此得出他內在世界對外在世界的反應。
  • 推著嬰兒車去旅行,認識世界,不需要年齡限制
    帶孩子認識世界,不需要年齡限制。姚小妖2歲開始全國各地玩,4歲開始出國旅行。很多人說,2歲的孩子,懂什麼?能記住什麼?但在我看來,不同的年齡段出行,都有屬於那個年齡段的驚喜。如果你不帶孩子出去走走,她就會以為她看到的就是世界。而旅行,不但能夠挖掘孩子深藏的潛能,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擴展她的人生廣度。
  • 小屋思考:你需要怎樣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人生,很多人對這個沒有什麼直接的概念,我理解的是人一出生,你的人生就開始了,嬰兒期,你的人生基本上是父母主導,上學之後,你開始為自己以後的人生鋪路,這時候你慢慢開始主導自己的人生。無論你現在是處在人生的任何階段,我們都需要努力,要規劃自己的人生。那麼如何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呢?首先,你要知道你現在處在什麼階段,就像一個東西知道它應該處在什麼位置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好比你如果現在在讀書夢想著很快變成土豪,這真的只能是在做夢。
  • 認識情緒,認識你的內在世界
    認識情緒,認識你的內在世界。每個人都擁有兩個世界,一個外在的,一個內在的。外在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太陽、星星、月亮,湖泊、森林、山嶺,桌椅、電燈、汽車、房子,還有金錢、名譽。 而內在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高興、憤怒、悲傷、害怕,難過、興奮、嫉妒、愉悅、內疚、孤獨和愛。
  • 人啊,認識你自己
    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以至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火花的卻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在學校裡沒有人能教給他們這些,他們必須教會自己。他們來到了人生中的一個關鍵時刻,知道自己必須學習新東西,要麼學習再造,要麼承認自己不能充分表現自己。如果你能接受這一切,就像那些管理者們一樣,要做的就是對自己和自己的教育負起責任,在通往自我認知的道路上推卸責任和歸咎於他人是主要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