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認識世界 這支盲人樂隊找到了自己的「音樂人生」

2020-12-1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他們用聲音認識世界,貴州這支盲人樂隊找到了自己的「音樂人生」

&nbsp&nbsp&nbsp&nbsp請緊閉雙眼,去聆聽,去歌唱,去感受沒有畫面只有單純演奏不一樣的音樂感覺。

&nbsp&nbsp&nbsp&nbsp在貴州貴陽有一支這樣的樂隊——「折耳根樂隊」。6名成員中5名是視力障礙者,相遇於貴州盛華職業學校的他們如今已經畢業,白天為了生活各自忙碌,有送外賣的,有按摩的,晚上相聚排練。鼓手陳昌海、吉他手楊志、主唱陳克興、主音吉他手彭萬海、吹奏楊林、鍵盤手李萬品……

&nbsp&nbsp&nbsp&nbsp他們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人生」。

&nbsp&nbsp&nbsp&nbsp遇見熱愛音樂的你

&nbsp&nbsp&nbsp&nbsp楊志,年幼時因為一場意外,視神經畏縮,雙眼失明。彩色的世界在楊志的生命裡消失,生活因此跌入了谷底。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志接觸到了許巍的歌曲,旋律,歌詞,他被深深吸引住。

&nbsp&nbsp&nbsp&nbsp「我真的喜歡許巍老師的每一首歌,」楊志說,「因為我是從他的歌聲裡、他的歌詞裡重新找回了自信與堅強。」克服視力障礙用去學習吉他,用更專注的聽力去感受音樂的力量,楊志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來。

&nbsp&nbsp&nbsp&nbsp命運總會有最好的安排,在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楊志和陳昌海相遇。陳昌海說,「或許是因為我們都傾向於用聲音去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我們都很喜歡音樂。」

&nbsp&nbsp&nbsp&nbsp尋找更多的人一起唱歌,陳昌海和楊志有了組建樂隊的想法。但不會彈奏樂器,因為視力障礙學習更加困難,陳昌海心裡有些退卻。楊志將自己的故事告訴陳昌海,來自最好「樂友」的故事給了陳昌海極大的勇氣。豁出去了,不留遺憾,給自己一個完美的校園生活。

&nbsp&nbsp&nbsp&nbsp「當時就和學校的老師溝通,看能不能組建一個樂隊,」陳昌海回憶說,「學校不僅幫助我們尋找隊員,還給我們一萬塊的啟動資金,我們的樂隊就成立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折耳根」樂隊演出。受訪者供圖

&nbsp&nbsp&nbsp&nbsp「因為視力障礙,我們都渴望光明,所以最初我們將樂隊取名為光明樂隊,」陳昌海說。隊員有楊志、景其林,還有唯一的一名女生秦瑞。成立樂隊很順利,但是如何使用樂器成了難題。隊裡除了楊志學習過幾年的吉他,其他的幾位隊員對樂器都還是「樂器小白」,加上視力障礙,讓他們的學習更增加了一個難度。

&nbsp&nbsp&nbsp&nbsp「隊裡的楊志是全盲,而我能稍微辨別顏色,」陳昌海說,「楊志和我分享了他的過往,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所以我就鼓勵另外的兩位學員,我們要向楊志學習。」

&nbsp&nbsp&nbsp&nbsp別人用一個小時,他們就用五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樂器。先用最敏感的觸覺去熟悉,再用靈敏的聽覺去感受。經過幾個月的學習與磨合,「光明樂隊」能較為默契的配合。陳昌海說:「那時候我們唱的最多的一首歌叫做《吶喊》,因為它既能表達出年輕人比較躁動的心,也能讓自己很放鬆。」

&nbsp&nbsp&nbsp&nbsp簡單的彈奏和翻唱,他們開始展露於學校大大小小的演出。臺上的動情演唱,臺下的助威吶喊,在音樂中他們找回了自信。「真的沒想到那麼多人會喜歡我們,能站在舞臺上,和觀眾分享音樂,那一段時光真的很美好。」楊志說。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折耳根」樂隊演出。受訪者供圖

&nbsp&nbsp&nbsp&nbsp不舍解散但必須面對現實

&nbsp&nbsp&nbsp&nbsp從校園大門走出,生活不僅僅只有學習和音樂。面對時間、地點、就業等諸多的生活「考題」,畢業後,帶著行囊,「光明樂隊」的成員們奔赴各地,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這支樂隊的美好時光,定格在2014年的夏天。

&nbsp&nbsp&nbsp&nbsp陳昌海說:「因為我們比普通人面對的困難要多,所以在討論解散樂隊的時候大家都比較能從容面對,在一起幾年的時光是真的不舍,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生活。」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陳昌海、楊志街邊演唱。受訪者供圖

&nbsp&nbsp&nbsp&nbsp從2014年到2016年,陳昌海在盲人按摩院打工,每天上班、回家,單調的生活讓他時長響起在大學時的「音樂時光」。「還是想唱歌,還是忘不掉。」陳昌海說,「我和楊志都在打工,所以我們決定去利用閒暇時間去街邊唱歌試試。」

&nbsp&nbsp&nbsp&nbsp工作為了生活,音樂才是生活,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陳昌海和楊志去到貴陽的各個地方演唱,他們依舊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自己對音樂的追求。

&nbsp&nbsp&nbsp&nbsp打算開盲人按摩院,先解決自身收入問題,再讓樂隊重建。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陳昌海通過思考和積累,有了新的打算。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恩師和身邊的朋友,並尋求他們的幫助。

&nbsp&nbsp&nbsp&nbsp「給饒院長和許多朋友說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們對我都是肯定,也正是他們的肯定,讓我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陳昌海說。在朋友和老師的幫助下,2016年,陳昌海的按摩店起步了,楊志也進入到店裡工作。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折耳根」樂隊成員工作。王曦 攝

&nbsp&nbsp&nbsp&nbsp生活「撥雲見日」

&nbsp&nbsp&nbsp&nbsp「折耳根樂隊」成立

&nbsp&nbsp&nbsp&nbsp陳昌海的按摩店步入正軌後,他們開始著手重建樂隊。通過和身邊的朋友聯繫,楊林加入了進來。最讓他們意外的是,在學校學習時喜歡他們音樂的彭萬海在聽到組建樂隊的消息後也加入了進來。

&nbsp&nbsp&nbsp&nbsp「我雖然四肢健全,但真的挺佩服他們面對生活的勇氣,我也想通過加入他們,學習他們如何面對生活,如何面對困難。也希望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多一些屬於自己的快樂。」彭萬海說。

&nbsp&nbsp&nbsp&nbsp2014年陳昌海和楊志在街邊演唱時,偶遇的陳克興也從從外地趕了回來,漂泊多年的他想回到家鄉,也想繼續做音樂,五名隊員聚集成功。2018年「折耳根」樂隊成立,取名「折耳根」,寓意身處黑暗,也要心中有光,生活才會變得更美好。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折耳根」樂隊排練。受訪者供圖

&nbsp&nbsp&nbsp&nbsp時間湊不齊,5個人商量決定,在晚上都下班以後再排練。沒有地方演唱,店裡關門後,陳昌海就把店裡的桌子、椅子搬開,騰出位置來排練,從2018年開始,這樣的排練持續了兩年。

&nbsp&nbsp&nbsp&nbsp在今年年初,一位好心的朋友向他們提供了一間免費的排練室。他們搬到了這個10平方米的房間,親自動手裝上了隔音棉等設備,一間像樣的排練室誕生,新的隊員李萬品也加入了進來。

&nbsp&nbsp&nbsp&nbsp磨合,磨合再磨合,排練,排練再排練。因為視力障礙,他們排練一首歌曲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也正因為這多出來的相處時間,讓大家大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生活慢慢在變好,他們創作的歌曲旋律也從低沉變得歡快。

&nbsp&nbsp&nbsp&nbsp「星期六去彈珠珠,星期天去桌麻雀……」一首講述童年時光,回味童年生活的歌曲,輕快、爽朗。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折耳根」樂隊排練。王曦 攝

&nbsp&nbsp&nbsp&nbsp創作這首歌的陳克興說:「經歷過那麼多,得到那麼多的幫助,遇到這麼好的朋友,我覺得,我的音樂不應該只有悲傷,也應該有快樂,不應該只有吶喊,也應該有那種歡樂和那種讓人能夠記住,一聽就輕鬆的東西,自由自在的那種感覺。」

&nbsp&nbsp&nbsp&nbsp如今已經有6首原創歌曲的「折耳根」樂隊在未來還有一個小小心願,就是希望能再創作幾首歌曲,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專輯,告訴大家即使被命運遮住「眼帘」,但是卻依舊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樂隊故事。

&nbsp&nbsp&nbsp&nbsp加油!「折耳根」樂隊!

&nbsp&nbsp&nbsp&nbsp作者:王曦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視障按摩師組建樂隊,在音樂世界裡綻放光芒
    視障按摩師組建樂隊,在音樂世界裡綻放光芒黑暗裡的追光者閱讀提示在貴州一家盲人按摩店內,誕生了一支特殊的樂隊,樂隊成員白天是按摩師、外賣員,晚上則化身主唱、鼓手、吉他手、鍵盤手,在音樂世界裡閃耀光芒樂隊取名「折耳根」,意為像折耳根一樣,代表的不只是音樂夢想,更是盲人對光明的渴望。世界一片漆黑,而他們是黑暗裡的追光者。在黑暗中破土而出在貴州省貴陽市區一家盲人按摩店內,老顧客因為又一次找不到按摩師楊林發了脾氣:「啷個又去搞音樂了。」
  • 《樂隊的夏天》集結31支樂隊,小編談談自己對他們的認知
    某視頻網站的新綜藝《樂隊的夏天》今晚要播出了,集結31支樂隊,到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場場搖滾的盛宴,一臺臺音樂的博弈。談談小編個人對31支樂隊的認知。1,旺福,最初寫的歌多與動物有關。他們的歌,童趣十足。他們的歌,朗朗上口。他們的歌,詼諧幽默。2,新褲子,早期有較強的朋克風格。
  • 《樂隊的夏天》中3支樂隊將亮相紅珊瑚國際音樂節
    記者 郭萃  今年夏天,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燃起了樂隊的激情。31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青年原創樂隊展開為期3個月的角逐,讓樂隊重新進入主流視野。  在即將舉辦的2019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中,《樂隊的夏天》中的面孔樂隊、葡萄不憤怒樂隊、醒山樂隊將一一亮相,用音樂點燃夏天的激情。
  • 劉燁妻子安娜和萬曉利等組成的這支樂隊,回望自己與音樂的十年
    小河:就是在一個畫廊裡做跟聲音有關的展覽,自己故意跳下去,兩個腳後跟摔碎了,只能躺著。當時跟曉利住得很近,他還經常去看我。這是一個分水嶺。就覺得很多以前對音樂的理解都改變了,開始想為什麼做音樂,音樂對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生命對我來說是什麼,未來應該怎麼做。有點像現在的疫情,時間越長給人類自我反思的時間就越長。
  • 這支融合爵士樂隊想在音樂中撕下標籤
    張舒勳,樂團主唱,視力障礙人士,剛剛以視障生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成為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音樂學專業唯一錄取學生,夢想是成為一名音樂老師,讓更多人能在音樂中找到世界的美。 儘管在合唱團也有學到一些唱歌的方法,但嵐嵐很驕傲表示很多歌,無論是中文歌還是英文歌,都是自己跟著原唱學會的。但她很認真強調:「我不是模仿,我只是學習,因為有自己的唱法很重要。」她舉例自己學rap的時候,先用音樂軟體把歌調成低倍速,慢慢學會了,才逐漸調回正常倍速。但學英文歌確實有點困難,因為她要先把每個英文單詞的意思查清楚了,才能開始嘗試唱。
  • 「聲音玩具」歐珈源:音樂永遠是需要被聆聽的
    時代在變並且不可逆,人也在變,音樂的潮流和趨向都在變,歐珈源說很怕被說成軍已經20年的聲音玩具是「老樂隊」,因為「老」代表了固化和沒有生命力,「我覺得音樂如果是個海洋,最重要的不是說追逐浪潮,而是你在其中的嬉戲中找到樂趣,找到價值,我還想繼續在音樂的海洋中尋找樂趣,20年只是開始,下一段時間還依然能像一個年輕人一樣站在舞臺上」。
  • 河北5名盲人學生用原創音樂衝破黑暗照亮夢想(圖)
    河北5名盲人學生用原創音樂衝破黑暗照亮夢想(圖) 2015-02-07 13:22: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師源 攝   中新網唐山2月7日電(白雲水 胡向明)靠著聲與聲的傳遞,河北唐山5名盲人少年組建樂隊,做起了原創音樂。他們用音樂溫暖社會,也照亮了自己的生命。7日,16歲的樂隊主唱及吉他手韓飛虎告訴中新網記者:「我想做一個可以登上《我是歌手》舞臺的創作型歌手。」
  • 如果時代的聲音來自屏幕,這支北愛爾蘭樂隊就是了
    從「兩門劇院樂隊」(Two Door Cinema Club,以下簡稱TDCC)的新專輯《False Alarm》封面來看,這支北愛爾蘭樂隊是準備走一條新路了。這次他們終於把成員面孔大大方方印在專輯封面上,一掃從前不愛在專輯上露臉的習慣。
  • 用聲音治癒心靈:皇后樂隊和荔枝殊途同歸?
    今年夏天,荔枝致敬的搖滾樂隊,是音樂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主角:皇后樂隊。從2013年公司創立起,荔枝每年都會用一款定製T恤來致敬一支搖滾樂隊或者一位搖滾歌手,從不間斷。
  • 盲人男孩將入學世界知名音樂學府 中提琴半年到九級
    「雖然我看不見這個世界,但我要讓世界看見我的奮鬥」  出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玥    王子安永遠忘不了那個下午,盲人學校的老師用很平靜的語調,向這群有視力障礙的少年宣告:「好好學習盲人按摩,這是你們今後唯一的出路。」
  • 新能量音樂計劃場外故事:感動觀眾的平均律樂隊
    本次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共50支原創樂隊的積極參與,他們帶著自己的作品,帶著夢想,來到了新能量音樂計劃的舞臺。活動首日,風格迥異的25支樂隊為現場及直播屏幕前的樂迷朋友們奉獻了一場盛大豪華的音樂盛宴。在這25支樂隊當中,有一支名叫平均律的樂隊,以其與眾不同的特殊性,吸引了眾多樂迷的關注。
  • 時光膠囊樂隊十周年專場 「用聲音交換世界」
    時光膠囊10周年海報 時光膠囊樂隊 時光膠囊樂隊成員合影 時光膠囊樂隊logo 時光膠囊樂隊主唱 ­  搜狐娛樂訊 時光膠囊樂隊十周年北京專場將於2017年01月07日在北京樂空間舉行,用聲音交換世界
  • 一邊煮茶一邊搖滾,聲音玩具樂隊主唱歐珈源 在音樂世界裡精雕細琢...
    別再用那些無謂的想像折斷我們相愛的小翅膀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 我們能重拾彼此的欣賞我們擁抱舞蹈歌唱中度過動人美麗時光……」——《小翅膀》(2017聲音玩具)因為相對於那些風格化的樂隊來說,聲音玩具的音樂元素過於多元化。而沒有風格,恰恰成了聲音玩具的最大風格。「沒有風格就是不局限自己,就像古龍小說裡最最厲害的劍客,可以做到手中無劍但心中有劍。的確,沒有一個既定的風格,這也可能是聲音玩具的理念跟大多數的樂隊不太一樣的地方。」
  • 《樂隊的夏天2》33支樂隊亮相,我們用33句話介紹清楚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在夏天都快過去一半的時候,《樂隊的夏天2》終於官宣了本季的33支樂隊全陣容。客觀來講,因為《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樂隊文化才得以真正出圈,走入大眾視野。第一季名次不錯的那些樂隊,比如新褲子、痛仰、盤尼西林、#Click15等樂隊,用名利雙收來形容並不為過。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今年估計他們早已在「吸金」的大道上撒歡了。據圈內傳聞,報名《樂隊的夏天2》的樂隊,達到了上千支。也就是說,最終躋身錄製的33支樂隊,概率比考上公務員還要低。
  • 《樂隊的夏天2》20強出爐,五條人返場復活,這支樂隊排名意外
    《樂隊的夏天2》第三組對決結束,6支樂隊晉級20強,加上前2組的12支,共有18支樂隊直接晉級。按照規則,四位超級大樂迷每人可以選擇一支樂隊復活,然後展開兩兩即興發揮對決,最終獲勝的兩支樂隊進入20強。周迅選擇聲音玩具,大張偉選擇Carsick Cars,張亞東選擇達聞西,馬東在傻子與白痴、五條人和法茲三支樂隊中抓鬮選擇五條人。經過超級樂迷現場商量,五條人對陣達聞西,Carsick Cars對陣聲音玩具。即興表演恰好是五條人的強項,他們的很多歌都是即興創作出來的。
  • 山裡樂隊的夏天 貴州海嘎少年搖滾樂隊有了自己的演唱會
    在這座2600米的大山上,海嘎小學最初甚至只有兩間教室十名學生,但三年來,顧亞和校長鄭龍一步步把這裡建設成一所完全制小學,還把音樂帶到了這群孩子中間。憑藉著從朋友圈徵集來的樂器,孩子們奇蹟般地組建了兩支樂隊,靠著短視頻平臺上記錄的排練點滴,樂隊也收穫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歌迷。
  • 尼瑪樂隊:我們堅持用大自然的聲音歌唱
    他們把心底的快樂翻譯成世界語言唱出來流淌進每個人耳朵流淌進每個人心裡他們是,尼瑪樂隊(此處放尼瑪樂隊60S視頻)快樂無國界,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歌唱主唱完瑪三智一直在路上,他曾深入雲南、青海、西藏、四川等多地採風……去了許多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接觸過多種原生態風格的音樂,並從他眾多外國友人那裡,汲取各國音樂元素。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音樂,能夠像快樂一樣,無障礙地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傳遞到每個人身邊。
  • 樂隊的夏天開播!33支樂隊的LOGO長啥樣?
    五條人的LOGO是一個隨風飄揚的塑膠袋上面用無襯線字體寫上「五條人」這三個字簡潔且直觀這是因為他們本身將自己的音樂定義為塑料感用三角形的線條融合英文名形成一個穩定且簡潔的視覺形象這和他們的音樂立意:「不是迎合觀眾,而是要和國際水平看齊來引領觀眾的角色」不謀而合超級斬樂隊
  • 網易雲音樂上線2019年石頭計劃3搖滾季9支神仙樂隊作品合輯《砳》
    合輯包含9支新銳樂隊的熱門曲目:夏日入侵企畫《人生浪費指南》、白日密語《再見,所有時間》、島嶼心情《結束時》、二向箔《Inspire》、Berlin psycho nurses《Air France》、MIGO《媽媽不讓我談戀愛》、葵因《剝離心》、安娜其的故事《你想要的都沒有》、水仙《Sick love》。
  • 很牛的盲人小夥 玩轉葫蘆絲陶笛橫笛還能用針筒吹曲
    小夥名叫吳延甲,從小,上帝就在他的眼前蒙了一層紗,再也沒有揭開過,他的世界是灰暗的,但他的內心世界是多彩的。不僅自力更生創辦了盲人按摩店,還學會了吹奏多種民樂。  開了一家按摩店,他說真誠最重要  吳延甲的店在張同泰邊上的永豐弄裡,門面不大,「精誠盲人按摩」幾個字的招牌倒是很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