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按摩師組建樂隊,在音樂世界裡綻放光芒
黑暗裡的追光者
閱讀提示
在貴州一家盲人按摩店內,誕生了一支特殊的樂隊,樂隊成員白天是按摩師、外賣員,晚上則化身主唱、鼓手、吉他手、鍵盤手,在音樂世界裡閃耀光芒。
「我要我的生命綻放光芒,把我的黑夜點亮,有再多的痛也無法阻擋……」
這首原創歌曲《綻放光芒》來自貴州省一支以視障青年為主要成員組建的樂隊——折耳根樂隊。5名樂隊成員裡,陳昌海、楊志、楊林、陳克興都有視力障礙,在盲人按摩店工作,視力健康的彭萬海則是一名外賣員。樂隊取名「折耳根」,意為像折耳根一樣,代表的不只是音樂夢想,更是盲人對光明的渴望。世界一片漆黑,而他們是黑暗裡的追光者。
在黑暗中破土而出
在貴州省貴陽市區一家盲人按摩店內,老顧客因為又一次找不到按摩師楊林發了脾氣:「啷個又去搞音樂了。」
被顧客「點名批評」的按摩師楊林正是折耳根樂隊的成員之一,他們白天按摩,晚上則一起做音樂。作為樂隊中唯一一個「專業選手」,會吹笛子的楊林受到大家的羨慕和尊重。有視力障礙的楊林從小就喜歡音樂,在盲聾啞學校跟著老師學習吹笛子時才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笛音一響,他便深陷其中,笛子拿起來,就不再放下。「以前都是我自己放伴奏跟著吹,沒有現在這種真實的合奏的感覺。」楊林說。
一旁的隊長陳昌海接過話:「樂隊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是樂器與樂器間的碰撞,人與人的磨合。」
遇見楊志,是陳昌海從喜歡音樂到做音樂的轉折點。在貴州盛華職業學院讀書時,楊志的一次舞臺表演震撼了陳昌海:「楊志是全盲,他能做音樂我為什麼不能?」此後,陳昌海便與楊志「玩」到了一起。同樣被楊志一曲《黃玫瑰》震撼到的還有學弟彭萬海,熱心腸的他經常幫助盲人同學,如此一來,三人成了好朋友,經常聚在一起玩音樂。隨後,陳昌海的小學同學楊林也加入進來,並決定給樂隊起名叫折耳根樂隊。
迫於生計的4人東奔西走,分分合合後,樂隊迎來了新的成員陳克興。這些年走南闖北的陳克興接過演出,也為農村的婚喪嫁娶唱過歌。哥哥是陳克興的第一個粉絲,為了讓他學習音樂,哥哥與媽媽吵了一架,最終媽媽答應給陳克興買電子琴並送他去學音樂。但對於貧困山區的農村家庭來說,學音樂的費用太高了,陳克興的音樂夢再次破碎。
15歲的陳克興背起電子琴來到了貴陽。經常到盲聾啞學校碰運氣的他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在那裡認識了楊林。為了說服陳克興加入樂隊,陳昌海幾年裡窮盡渾身解數,終於打動了陳克興。
2020年4月20日,全新的折耳根樂隊成立了。
7.5平方米的音樂夢
隨著各大媒體對樂隊的報導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並喜愛上這支盲人樂隊。在北京、貴陽、揚州,隊員們都有被認出的經歷。
「有一次走在路上,我被一個粉絲認出來了,他問我是不是折耳根的楊志,然後他告訴我,除了許巍,最喜歡的就是我了。」這次的街頭偶遇讓同樣作為許巍粉絲的楊志激動不已。
儘管有了人氣,折耳根樂隊也沒有驕傲,依然在追逐音樂的路上奮力前行。
5個大男孩連同他們的樂器擠在按摩店一間7.5平方米的小屋裡。「現在很好了,老闆給我們提供了固定的場所,以前,我們都是等下班後把按摩床搬開再排練。」回憶曾經「流浪練習」的經歷,一激動,楊志的吉他磕到了牆角,這把1000元的二手吉他有點佔地方,排練時楊志只能斜靠在牆角。
新添置的二手架子鼓讓練習室看起來更加擁擠,陳昌海需要儘快學會它,「手鼓不如架子鼓大氣,把這個練起來,以後上臺效果會更好。」同樣為了樂隊效果更好,彭萬海放下吉他,開始轉練貝斯。
樂隊總在按摩店下班後練習,最晚練到凌晨4點。黑暗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是熬夜總讓身體吃不消。經過討論,大家一致決定利用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排練。如此一來,練習的效率高了,收入卻也少了。
樂隊所有的音樂設備加起來不足一萬元,視力的缺陷、條件的艱苦、生存的壓力以及互相的磨合,種種困難加在一起,卻讓這支隊伍抱團取暖、向陽而生。
音樂和按摩都要繼續
「他們搞樂隊是因為喜歡音樂,我是因為他們。他們有這個想法,我要陪他們一起走。」為了給樂隊一個好的練習環境,隊長陳昌海多方打聽,找到相應組織尋求幫助,只為尋找一個排練的場地。
「我已經成家了,有家庭責任,但樂隊也是家,我也要對樂隊負責。」隊長陳昌海習慣把事情考慮在前面。理想與現實是他經常與隊員們討論的話題,「不能空談音樂,我們也要先吃飽飯。如果想換琴弦了,那最近可要好好上班。」
越來越多人對樂隊的喜愛和了解,成為督促隊員們花更多時間在音樂上的動力。他們並不滿足於自己「盲人樂隊」的身份,更希望能得到音樂上的認可。陳昌海表示:「音樂和按摩一樣,都要追求持久性。我們的內容豐富度還不夠,音樂也還不夠好。」
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3年內做成一張原創專輯……折耳根樂隊定下了屬於自己的小目標。陳克興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最大的瓶頸就是創作,現在的想法少了,寫出來的東西總感覺一樣,只能通過多聽、多體驗來尋找靈感。」
身為殘疾人,樂隊成員深知殘障人士的不易。預想未來,折耳根樂隊希望能舉辦一場全省巡演,給予千千萬萬殘疾人力量,告訴他們不要放棄希望,有夢想就去追。在折耳根樂隊的未來規劃裡,千千萬萬的殘疾同胞總在計劃內,「按摩我們也還要繼續做,條件允許的時候我們也開按摩店,甚至我們每人開一家,帶動更多像我們一樣的殘疾人就業。」說到未來,樂隊每個成員的臉上都閃著光。
本報記者 李豐 本報實習生 明珠
【編輯: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