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報業集團駐臺灣記者 趙川 馬強
本周起,臺灣各大學陸續開學。
不過,目前就讀於聖約翰研究所二年級的吳同學卻深感壓力巨大,他說,自己在單親家庭成長,家裡開銷完全依賴開計程車的父親支付,由於家中年收入低於60萬元(以下均為新臺幣),只能求助於就學貸款。自己目前身上的債務已高達50多萬元,預計研究所畢業後,就學貸款將高達60萬元。
像吳同學這樣的例子並非個案。臺灣1111人力銀行13日公布的問卷調查顯示,為了迎接新學期,受訪大學生平均需要準備45478元來應對各項開學支出。在各項支出中,除了學費外,佔較大比例的開銷是購買教科書及課程輔助設備、住宿房租以及交通費。其中高達86.22%的受訪學生坦言,這些支出令人感到經濟壓力巨大。有86%的受訪學生表示這學期會打工賺錢,有意申請就學貸款的更高達64.44%。
根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的資料顯示,自2000年到2009年,臺灣公立大學學雜費上限從51954元上漲為59490元,10年間上漲了14%,學雜費指數漲幅遠同於消費物價指數漲幅。隨著臺灣大學教育的普及,學費支出成了每個青年學子家庭的經濟重擔。於是不少家長選擇以就學貸款來緩解學期初的經濟壓力,這也使得就學貸款人數逐年上升。至本月9日,就學貸款的申請件數已累計超過31.7萬件。
據悉,目前臺灣就學貸款的資格為,家庭年收入114萬元以下的可接受全額利息補助,年收入介於114萬至120萬元的,可接受半數利息補助。不符合就學貸款資格的,也可參加小額、低利率、低門檻的學生微型貸款。
(深圳商報臺北9月13日電)
(責任編輯:new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