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136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復旦附中學霸坦言,學好語文就10個字

2020-08-21 讀者新語文

本 文 約3300 字

閱 讀 需 要

8 min

2020年的高考大抵風煙落盡,各路學霸、學神開始總結學習心得,義務做起「高分傳幫帶」的工作。

這幾年,分享自己「高分學習心得」的優等生變得越來越實在了,相比有些學霸「謙虛」地稱「自己很少刷題」這種話,新一代的學神、學霸們不少都不諱言自己在衝擊高分時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他們的精彩經驗,是刷題的汗水浸泡過的,顯得更加樸實、可貴。

最近,畢業於復旦附中的於念可進入大家的視野中。她剛拿到心儀的北大中文系的錄取通知書,憑藉語文136分的高分,離自己的中文夢想又進了一步。

關於如何學習語文,如何在高考中拿到高分,這位宛若碧玉的女孩分享了10個字,她認為,是這10個字幫助自己比其他同學走得更遠。於念可的這十字箴言是:「功夫在詩內,功夫在詩外。」

01漂亮的履歷,來自享受語文之美

與很多學霸拿到高分之後,對前途略顯茫然不同,於念可堅定地報考北大中文系,就是為了圓自己的「中文夢」的。

給別人介紹自己喜愛中文的緣由時,於念可會強調,自己從小就痴迷語文,這個愛好,也許會讓人覺得不夠「時髦」,畢竟,在功利的環境中,似乎能拯救世界的還是數理化。閱讀和寫作在不少人那裡看著是難題,視若危途,她卻甘之若飴。

上中學時,於念可獲得了一大堆各類讀寫的大獎,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一等獎、上海市古詩文大獎賽一等獎、上海市作文競賽一等獎……僅看她積攢的一大堆獎狀和證書就會明白,在這個秀外慧中的女孩心裡,語文不僅僅是一門應試得分的課程,她在閱讀和寫作中享受到了美好。

跟人談到自己對語文的感情,於念可有兩句話說得特別能打動人,不像出於一個中學生之口,她說:「高考的壓力之下,分數固然要緊,但希望大家還能擁有對語文的真誠、浪漫與愛,語文分數是美麗的,但更美麗的是語文本身。」

02詩詞鑑賞:語文的美,從詩詞開始

瞅著於念可總結的學好語文的十字決,就能看出她對古詩詞的喜愛,在她眼中,學好語文的功夫就在「詩」的兩側。那麼,在她眼中,「詩內」和「詩外」究竟有什麼區別。

到這裡,就能看出這個未來北大中文系才女的實在與智慧了,「詩內」是應對考試的刷題訓練,「詩外」則是課餘的積累。既然離不開詩,於念可聊到高考語文高分訣竅,說得最有心得的還是詩詞鑑賞。

詩詞和古文,是語文高考中失分率很高的兩道題,尤其是詩詞鑑賞。不客氣地講,很多孩子經歷過高考詩詞鑑賞訓練,離開高考考場之後,此生都不會再去主動讀古詩詞了,原因,就是大家被老師教「傷」了。

很多語文老師講詩詞,都在傷害詩詞,睹秋月則傷情,觀春花則悲懷,硬生生要學生把讀詩的審美過程變成生理反應。一位老教師告訴我,這種詩詞鑑賞的方法,都是以不準備讓孩子學會讀詩為基礎,硬湊出一套不會讀詩但勉強能得幾分的套路方法。

一個語文老師如此講詩,是對詩歌的犯罪。

於念可談她讀詩、做詩詞鑑賞的心得,有獨到之處。例如,她從不故作高深地嫌棄做題訓練,但在訓練中,她的方法很值得借鑑。

首先,古詩詞以格律為重,格律、典故之類的基本知識點,一定要掌握好。


其次,有了好的基礎知識,學會使用詩詞鑑賞時的術語和話術,剩下的就是要把握出題人在詩詞中埋好的得分點,或者說詩詞的賞析點了。


最後,一首詩,逐層剝離到此刻,在於念可看來,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走進詩人的內心,與詩人共情。例如,人人會背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兩句詩中,看似沒有人的身影明確閃動,但處處都藏著詩人的有些枯澀的眼神。所謂詩詞賞析,就是要從文字的下遊往上遊追溯,找到文字背後詩人的感情,去體察、感受。

這個過程是美好的,既能訓練尋找得分點,規範答題話術的能力,更要緊的是,學會了這種答題心法,即使在枯燥的刷題中,也能感受到詩詞的美。會刷語文題的孩子,從來都能在這種美感中放鬆自己,讓自己不至於被應試的大潮吞沒。

03閱讀理解:懂套路,會思考

不少苦於語文試題的孩子,可能無法體會於念可在詩詞賞析中的悠然心態,他們很容易放棄這道題,轉而跟分值更大的閱讀理解題較勁。然後,卻常常在這道閱讀量大、分值高的題目面前折戟沉沙,一敗塗地。

尤其這幾年,語文的高考難度逐級增加,題量也不斷加碼,需要讀並理解的字數提升,很多學霸縱橫數理化考場,卻過不了語文閱讀理解這關。

語文136分的高分,標誌著閱讀理解得分不低,談到如果搞定閱讀理解,於念可首先談到的還是「套路」。和很多老師愛總結詩詞的對應關係一樣,高三時候,於念可一樣受到老師總結的閱讀理解答題要點和各類寫作手法。有人厭棄這些套路,覺得這種套路太過枯燥,於念可卻不以為意,她講了自己提高閱讀理解得分的心路。

從高一開始,仗著平時語文積累得好,她做閱讀理解題一直比較隨意,全靠自己很強的理解能力,靠感覺來答題,可能理解的思路是對的,但答題的方式不規範,最終還是容易導致失分。在高考考場上,分數就是命,這種隨性答題的習慣,首先要改變。

於念可的心態調整得不錯,她把這些老師總結的條條框框當作舞臺的邊界,一個合格的舞者首先要能在方寸之間展現芳華,分清、記熟各類標準操作手法的過程,就是庖丁解牛達到至高境界之前磨練技藝的苦修,等到刀法純屬,眼中無全牛的時候,才是一個高手尋找自由的時刻。

於念可也謙虛,說自己不會著意在語文上刷題,但她會認真做完學校發的每一份語文試卷。做閱讀理解題,刀法純熟,熟悉了套路之後,多年積累的理解能力和反思能力就派上用場了。

閱讀很像一場智力遊戲,出題老師和做題的孩子就是隔著一張紙的頭腦鬥士,拿到題目那一刻,頭腦博弈就開始了,這裡面,最好玩的就是思維之間的纏鬥和剝離。

怎樣從這種思維遊戲裡獲勝呢?於念可的竅門就是主動探尋試卷背後出題人的思路,一道題做錯了,是不是自己沒有理解出題人的意圖,自己為何沒有找到這種答題的角度。有人說,這是在固化孩子們的思維,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換個角度,把應試當作一個錘鍊思考能力的過程,一個探尋出題人思路的遊戲,可能就不會如此緊張了。於念可,大概也是找到了這條路徑,才能在枯燥的應試準備中,一樣感受到語文的美。

04寫作:詩外的功夫怎麼練

如果說,這些套路都是詩內的功夫,做題的思路訓練,答題的技巧和話術的規範要求,都要一個孩子能接受套路,那麼,寫作就一定是一場發生在「詩外」的功夫修煉了。

讀詩、讀文章,都是磨練思路。讀後有感,有感能發,發而成文,就能體現一個人素質教育的水平。不少真正懂行的老師,通過看文章水準,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思辯水平和文化素養,就是按這個思路來的。

對於念可來說,寫作真正是一場漫長的修煉,那些保證三兩個月就能提高作文分數的人,逗人玩的性質更多。

可是,繞一個大圈子,想寫好,還是要先會讀,會從閱讀中學會別人高明的寫法和深刻的思想。於念可就很有針對性地推薦了兩本書,據她介紹,這兩本書對她的寫作幫助不小。

一本是《像哲學家一樣思考》,為何推薦這本書,與最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風向有關。像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題,就在引導考生發揮自己的思辨能力,這才湧現出《生活在樹上》這樣看著頗具思辨氣質的神作。

這本書給於念可的幫助是,書裡有不少基本的哲學思維方式,能夠幫助讀它的人深入思考現代社會中的種種問題,寫文章的時候,有這些思維方式襄助,很容易形成獨到的論點。

另一本看上去老套一些,是《古文鑑賞辭典》,這是上海辭書出版社一本年代久遠的鑑賞類辭典了,很少有中學生回去啃這種大部頭書。於念可卻像是找到了寶,這個大部頭書精選了經典古文篇章,不是靠它學好文言文,而是在精到的鑑賞稿中體會作者的筆法和思路,這才是於念可學習古文的秘訣。

除了這些大部頭的書,於念可還為身後的學弟學妹推薦了一些時新的讀物,像《三聯生活周刊》和其他一些關注社會議題的公眾號,如今高考的寫作趨向考察對當下社會問題的思辨能力了,這類讀物,也成為她的選擇。

從讀到寫,從套路到自由,這位馬上就能徜徉在北大校園中的才女學霸,跟我們分享的是一條既傳統——找套路,又紮實——強調語文素養的中間道路,既能享受語文的美,又能獲得高分,而更精彩的是她給更多應考學子的寄語:「語文能將廣闊無垠的人類思想共同體安植在紛繁蕪雜的人間,使超脫時空與自我的禁錮成為可能。

這才是這個從套路中脫離出來,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的才女的語文心得。

-END-

作者 | 吳事生非

責編 | 杜普

編輯 | 鄧茜

實習編輯 | 哥舒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家稿件。

可發布於「讀者·新語文」旗下各大媒體平臺,版權及解釋權歸「讀者·新語文」所有。

個人或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學好語文有方法 學會方法當學霸
    01小學古詩文增加到128篇,增加了87%,初中古詩文也比原來增加了51%,而高中的必背古詩文從14篇增加到了72篇;02以前語文考試卷面大概是7000字,教改後將增加至9000字,而未來可能增加到10000字;03語文試卷中的閱讀量將比往年增加5%-8%,不是題目的數量,而是需要做完的題量;04
  • 復旦附中高考語文高分獲得者席軼群:愛上語文,要和自己好好相處
    全文共2628字,閱讀5分鐘獲得知識升級 課代表的話: 畢業於復旦附中的席軼群,在2020秋季高考中,拿下了語文132分的成績。
  • 高考語文:學者79分,學霸146!學霸這份語文筆記值得收藏
    高考語文試卷如果給重點中學高三語文老師做,能考多少分呢?今年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理科學生唐楚玥語文成績考出了146分!這對於語文單科高考成績來說,應當算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想起這個往事,一者,意在說明語文試題真的繁難偏怪,即使教育專家都只能望洋興嘆;二者,襯託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唐楚玥高考語文能考取146分的高分,實屬難得。
  • 北大學霸劉智昕:曾是北京人大附中第11個狀元,好成績就靠錯題集
    她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2015年高考中她以語文136分、數學145分、英語147分、理綜293分,總分721分的高考成績成功考入心儀的北京大學。在接受採訪時她說2015年高考考題相對比較簡單,而且她「運氣」比較好。
  • 高考語文142分,北大學姐:語文之所以難學,本質上沒理解2點
    在2020年高考中,湖南理科狀元不僅總分高達725分,更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語文成績為146分。在高考中語文142分,總分683分的梁陳最終選擇了北大中文系,從小被認為在語文上剖有天賦的梁陳,曾經還被人開玩笑說以後會當一位作家。雖然還沒有考慮好未來的職業發展,但是對於語文學習上,梁陳還是有自己的看法。在梁陳看來,語文之所以難學,其實並不是所謂的沒有語感或者沒有天賦,主要是本質上沒能理解2點。
  • 復旦附中高考語文高分獲得者席軼群是怎麼學語文的?
    我來自復旦附中人文實驗班,在今年的高考語文中取得了132分。我覺得這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我現在所能達到的水平,但在語文學科上,我仍有一定的進步空間。愛上語文,大約是要和自己、和生活、和文學好好相處,溫暖共振的。——席軼群畢業於復旦附中的席軼群,在2020秋季高考中,拿下了語文132分的成績。談到自己的學習經驗,席軼群坦言:「這一切源於我對語文的熱愛。」不僅高考成績突出,席軼群在作文、古詩詞閱讀等比賽中也拿過大大小小不少獎項,堪稱語文「全能型選手」。
  • 語文146、143分學霸卷面驚豔,這樣的字老師都捨不得扣分
    2020年高考分數剛剛出爐,一眾學霸紛紛亮相,幾乎每一個都是文理兼修,文採出眾,寫得一手好字,比如語文146的湖北學霸唐楚玥,比如語文143分的江西學霸尹天驥。自律人生,無往不勝,種什麼因結什麼果,這實實在在是教育的真相。
  • 快來圍觀高中語文高分學霸的養成記錄!
    雖然語文得分是容易,但是得高分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想要得高分甚至滿分肯定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下面我根據一些學霸的學習記錄學習方法來分析一下學好語文的一些關鍵點。來自金陵中學的張婉鈺同學今年考入武漢大學,在她看來,不論是什麼科目,上課用心聽講專注很重要,張婉鈺說,如果上課漏掉了老師所講的一兩個細節,下課後也會問老師或者向同學請教。
  • 武亦姝:詩詞大會奪冠,拒絕北大考上清華,明白這3點語文不會差
    那些企圖單純地背誦詩詞就能學好語文,是在「假努力」!死記硬背就能拿高分的語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從才女武亦姝身上,我們得到什麼學習啟示?武亦姝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拒絕了北大向她拋出的橄欖枝,憑藉613分的高分考上了清華大學,引來了很多家長追捧:「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
  • 高考語文作文60分,請看考上北大清華的學霸的優秀經驗!轉發收藏
    對於高三的許多同學來說,漢語雖然是母語,但語文卻是一門不易掌握的學科。語文試卷的壓軸題——佔60分的作文,更是眾多學子關注的重點。語文成績想上120分乃至於130分,作文就要上50才行。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我們來看當年考上清華北大的這幾個學霸當年是怎麼走過來的。
  • 高考「最神」狀元,語文忘寫名字,英語竟然睡著,還躺著進北大
    她並不是那種從小就展現出學霸氣質,拿獎拿到手軟的出色學生,而是個活潑得有些過頭的孩子,喜歡爬樹,喜歡旅遊,還學著琵琶,有著長達7年的Q齡,愛上網,愛聊天,愛寫作。直到從初中考入重點高中後,才懵懵懂懂地撞見自己的夢想。有一天她在學校的公告欄裡,看到了一幅復旦大學的簡章海報,立刻被它吸引了。於是暗下決心,將復旦大學定為自己的目標。
  • 河北高考文科第一名,689分考入北大:告訴你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什麼樣的學生能稱之為學霸呢?那肯定不能是死讀書的角色,一定是在頭腦上有高人一籌之處,同時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年的高考過後,網絡上就有各種各樣的學霸層出不窮,很多家長也像嗷嗷待哺的小鳥一樣,等待學霸分享經驗。從中找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新方法。
  • 他是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北大中文系主任,卻因一句謠言被家長誤會
    說到語文這個科目算是我國從小學開始一直學習並且影響一生的最重要學科之一,就算你數學不好或者英語等科目不好,但是語文很難有人會講看不懂的,畢竟作為各類學科中的基礎科目,語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語文的重視性也成為了教育部門關注點之一,而說到語文教材的編排卻存在了多個版本,比如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西師版等,因為這些教材施教區的不同,所以存在了一定的差異,但是從使用度來看,人教版的最為廣泛,而且很多其他版本的中小學教材也會根據人教版作為範本來進行具體編制。
  • 新課標高中語文背誦篇目大增 名師學霸為你「導航」
    名師學霸為你「導航」 琅琅書聲一直是校園氛圍的最濃體現,近日,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並將於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新課標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擺在了突出的位置。
  • 高考總分725分,語文146分,數學149分!
    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理科學生唐楚玥高考成績高達725分,標準的學霸。 班主任範莉(左一)和唐楚玥合影 今年的高考,湖北採用的是全國1卷,也就是我們說作文很難的一卷,即使這樣的情況下,唐楚玥的語文能考到146分、理科數學149分、外語
  • 高中名校攻略之四校系列——復旦附中,通往復旦,這裡最近!
    前陣子火爆朋友圈的「詩詞才女」武亦姝,憑藉著613分的高考成績,成功考入清華大學。而她就是來自上海大名鼎鼎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復旦附中作為上海四大名校之一,有著「北上海第一名校」的美譽,周邊又有復旦、同濟、上財坐鎮,擁有全國一流高材生營造的學習氛圍,江湖地位直逼上中!
  • 北京考生上清華北大很容易?考生:今年沒690分很懸
    每年高考都是很多人熱議的話題,包括高考語文作文、高考狀元、高考分數以及志願報考等。從網絡上曝光的數據來看,今年的高考題目相對簡單,考生的分數也普遍偏高。其中,天津市700分以上人數為241人,雲南省700人以上人數為136人,河北省700分以上人數達到了108人,河南省700分以上人數為169人。從全國範圍來看,今年700分以上人數突破了1000人。
  • 她高考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著了,竟以總分672分考入北大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位比較有特點的高考狀元,她高考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著了,竟以總分672分考入北大。 雖然在平時的學習中,她也是一位學霸。 但是這位同學在高考考語文的時候,因為粗心大意竟忘記了寫自己的名字,因此導致了自己非常焦慮,由於擔心自己的語文沒有分數,於是導致了自己高考第一天晚上沒有休息好。
  • 2020年西工大附中高考錄取結果:87人考入北大清華
    有人說西工大附中只是清華北大的搬運工,不是學霸的製造者。五大只是把全省尖子生集中起來,然後輸送給清華北大。這句話難免有失偏頗,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成績優秀的學生進來也很難有好成績。相信短期內包括高新一中、西工大附中在內老牌名校依舊還會領跑,畢竟從經驗來說,這裡有優秀的教師;從認同來說,每個優秀的孩子中考首選還一定是這裡。
  •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
    原標題: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編者按】在《中華詩詞大會》一口氣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並奪冠的武亦姝火了,包含多首她在節目中背誦的帶「月」字詩句的復旦附中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也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