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北大中文系主任,卻因一句謠言被家長誤會

2020-12-14 教育方向盤

說到語文這個科目算是我國從小學開始一直學習並且影響一生的最重要學科之一,就算你數學不好或者英語等科目不好,但是語文很難有人會講看不懂的,畢竟作為各類學科中的基礎科目,語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語文的重視性也成為了教育部門關注點之一,而說到語文教材的編排卻存在了多個版本,比如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西師版等,因為這些教材施教區的不同,所以存在了一定的差異,但是從使用度來看,人教版的最為廣泛,而且很多其他版本的中小學教材也會根據人教版作為範本來進行具體編制。

而在如今的中小學教材制定當中,說到溫儒敏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狀態,他作為中小學語文科目的教材總主編成為了很多人耳熟能詳的人物,在人教版的高中和小學語文科目編排中,溫儒敏起到了重要作用。

溫儒敏今年已經73歲,但依然活躍在教育領域之中,而且還兼任了北大和山大的教授博導等職位,溫儒敏作為當下語文界的泰鬥級人物,他的很多話流傳在了教育界,早年間從人大這所985畢業的他後來考入了著名的北大中文系,在北大先後讀完了碩士和博士,並且憑著自己的能力在北大留校任教。

除了語文總主編的頭銜外,其實溫儒敏曾經還在北大最著名的中文系擔任過系主任,同時在國內的語文學界擁有很多譬如會長所長的稱號。而從十多年前開始,這位大學教授參與到了新課標改革中的語文教材編寫當中,在語文教材的編寫中起到了引領作用,比如編寫的內容框架等方面都是要由溫儒敏來決定的。

也正是如此,使得高考、中考語文的風向標都要以此為依據,語文科目我們都了解雖然很難拉開分數差距,但是想在高考中勝人一籌依然要考出不錯的分數才行,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對語文科目的關注度。因為主編的名字要寫在教材的顯眼位置,所以很多人認識了溫儒敏,但曾經在網上流傳許久的一句話,讓不少家長和考生開始憎恨了溫儒敏那就是「高考語文考試中要實現這個目標,那就是要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做不完」。

雖然這句話看著並不長,但是讓人聽後還是蠻刺耳的,特別是對萬千的家長來講,很多人早已對教育形成敏感性,而這樣的言論招致非議就再正常不過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俗話說三人成虎,以訛傳訛就是指的一件事情經過多人的傳播後,一句話會出現內容的曲解和意思的改變,而溫儒敏也正是遭受了這樣的謠言傳遞最終被廣大中小學家長所誤會。而後來我們才知道,溫儒敏並沒有講上面那句讓人看完以後讓家長和考生膽寒的話,而是曾經說過類似於這樣的話「高考需要有區分度,難度存在很正常,而高考中出現15%左右考生做不完試卷也是一件正常的事」,由此可以看到他所表述的內容與此前被大眾所聽到的言論有很大的不同。

而溫儒敏的觀點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對,我們都知道高考是一類選拔性考試,有難度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無論是在數學還是英語科目上都體現得十分明顯。

雖然語文學科作為大眾都可以接受和不容易考低分的一個科目,但為了能夠在高考中為各類學校和國家遴選出更優秀的人才,讓尖子生和普通生有所區別,因此加大一定難度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高考若特別簡單和特別難都是兩種極端行為,不僅對選拔人才無益,而且失去了高考本身的價值)

所以從溫儒敏因一句謠傳很久的話可以看到,在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一定要辨別信息的真偽,在三人成虎容易言語遭到傳播中曲解和引發謠言的情形之下,還是需要大家更加理性看待問題,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認為大眾對溫儒敏的誤解委屈嗎?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語文教材總主編,他的一次發言為何讓全國家長冒冷汗
    他是北京大學裡一位著名的教授,是中國語文泰鬥,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執行主編及人教版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的總主編,他就是溫儒敏。溫儒敏,197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1978年攻讀北京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師從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的學生王瑤。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之後在北京大學又在職獲得了中文博士學位。之後一直在北京大學工作,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他是當今中國語文教育界的領軍人物,也是絕對的泰鬥級人物。
  • 小學語文教材中chua和ne拼不出對應字?部編本總主編溫儒敏告訴你
    齊魯網10月25日訊 10月24日,微博認證為「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的帳號@溫儒敏 發布微博:近日有人發抖音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如「欻的一下就把那張紙撕了」,「那輛車在他身邊欻就過去了」。Ne則對應「哪吒」的「哪」。這些順手就可以從網上查到。(3)有些方言地區的口語沒有chua這個音,讀起來會有些拗口,可能因此誤認為沒有對應的字詞,斷定是教科書錯了。(4)教材的音節教學採用的是「窮盡式」,拼出的讀音比較全,也比較多,修訂時可以考慮精簡一些,更適合學生學習。(5)教材是公共知識產品,大家都可以批評指正。
  • 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總主編回應:拼音無誤
    網友發抖音質疑部編版教材中拼音chua和ne無對應漢字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總主編:拼音無誤本報訊(記者 林豔)近日,有網友發抖音指責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
  • 「今日名家」溫儒敏:北大中文教授,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編
    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1969年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畢業,曾在廣東韶關基層工作多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研究生,師從王瑤先生攻讀現代文學專業碩士生;1981年獲北大碩士學位,留任北大中文系;1984年至1987年讀博士生,1987年獲北大文學博士學位。
  • 北大中文系的「老主任」楊晦
    但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他可是北大的風雲人物,一位曾有過很大影響的學者。1978年我到北大讀研究生時,先生還健在,常聽到這位「老主任」的故事,比如他「五四」遊行時參與「火燒趙家樓」等等,可惜沒有聽過他講課。近日北京大學中文系舉行楊晦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會,據說參加者不多,他直接教過的學生起碼都八十歲以上了,而現在的學生對楊晦這個名字可能是陌生的。
  •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劇透」高考語文改革方向
    「高中語文特別是高中作文教學,全線崩潰!」「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的話乍一聽有些聳人聽聞。2018第五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啟動儀式現場,100多名對文學充滿理想的名牌大學中文教授和各地著名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擠在北京大學的會議現場。
  • 南科大成立人文社科學院陳躍紅任院長,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南科大成立人文社科學院陳躍紅任院長,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5-09 15:04 來源:
  • 專家談大學教授編中小學教材 籲警惕「居高臨下」
    語文出版社社長與北大中文系教授聯手號脈  怎麼學好語文,怎麼教好語文  編者按:今年高考已結束,有關語文試題尤其是作文的討論,一如既往成為熱門話題。有閱卷老師甚至稱,「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
  • 北大中文系教授一行到訪學而思,竟是忙活這事?
    根據合作,北大中文系將為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的大語文應用研究中心提供堅實的學術資源支撐,為大語文課程內容注入「北大」基因。近日,北大中文系教授們來兌現「承諾」啦!北京大學中文系李宗焜等四位老師蒞臨學而思大語文,與大語文教研團隊一起,對學生們的上課教材進行嚴格審定!
  • 學而思與北大中文系共建素養教育實踐平臺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以下簡稱「北大中文系」)黨委書記金永兵、學而思大語文負責人陳超、學而思網校語文產品負責人石雪峰等嘉賓與現場數百位學員和家長一起見證獲獎選手們的榮譽時刻。本屆「少年語道」活動由學而思、學而思網校聯合主辦,北大中文系全程提供學術支持,旨在為廣大青少年搭建一個深入體驗語言魅力、鍛鍊表達能力、展示自我風採的舞臺。
  • 有人發抖音質疑語文教材拼音出錯了,結果被打臉
    近日,有網友發抖音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
  • 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教材總主編回應:拼音無誤,不要炒作
    近日有人發抖音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
  • 「北大培文愛學習讀寫大會」正式啟動!致力提升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11月18日,愛學習教育集團(原高思教育)與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集團(以下簡稱「北大培文」)達成戰略合作,聚焦讀寫活動,致力於提升中小學語文素養。他表示:「高思教育致力於把更多優質的教育傳遞給所有學員,希望通過與北大培文合作,讓更多孩子能夠享受北大名師教學。」他還透露,愛學習教育集團(原高思教育集團)近期獲得近2億美元D2輪融資,將用於繼續加大科技和教研投入,不斷創新和完善教育產品。
  • 有人質疑小學語文教材出錯,結果...
    今天,一則「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  事件起因是,近日有人在抖音上發布視頻,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並喊話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
  • 教育部公布最新中小學書法教材,由沃興華、曹寶麟等12位專家主編
    2.實施六·三學制地區,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和七、八年級統一使用統編《道德與法治》《語文》教材;七、八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歷史》教材。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教材地區的三年級和九年級使用統編三科教材。實施五·四學制地區,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和六年級統一使用統編《道德與法治》《語文》五·四學制教材,初中歷史課程起始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歷史》五·四學制教材。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全部使用統編法治專冊教材。其他年級,可根據《2018年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變動部分)》(見附件)和本地教學實際,確定使用統編三科教材進度。
  • 新版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彩色高清電子版
    只需點標題下「中小學好資料」關注即可!如果要下載電子版教材。關注後,對後臺對話框回復:教材9月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教材,你知道這些變化嗎?附部編一年級上冊教材完整版!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目前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為什麼要編寫「部編本」?教材內容有何變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為你解答。
  • 安徽中小學語文換教材!變化在哪?本網記者獨家揭秘!
    合肥在線記者 戴小花 文/圖◆ ◆ ◆ ◆ ◆今年秋季開學後,安徽省中小學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學科將在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合肥在線記者注意到,《2019年秋季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中明確,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小學科學,一、二、三年級使用根據2017年印發的課程標準修訂的教材,四至六年級仍使用原選用版本教材。
  • 語文教材又遭指責:「chua」字怎麼寫?72歲主編寫給你看
    近日,有網友在抖音上發視頻指責,在部編本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中:「chua」、「ne」都拼不出對應的漢字,這樣的設置實屬誤人子弟!10月24日,山東大學教授——溫儒敏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對此發文回應。
  • 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大撤退?新教材主編回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闞楓)針對輿論中「魯迅文章在語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言論,新編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28日回應稱「沒那回事」。他表示,新教材中,魯迅作品依然保留了一定比重,不存在「大撤退」的情況。
  • 北大教授一亂呼,又要火了一堆書
    這倒不是因為溫先生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而是他擔任了中小學語文教材的主編之職。他老先生不僅掌握著教材編寫的大權,還直接影響著關乎千家萬命運的高考。他的一句高考語文卷讓「15%的考生做不完」,就使多少考生與家長出一身冷汗!    一個人,多讀書一般不是壞事——當然還得看他讀什麼書,看他會不會讀。溫教授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要讓中小學生「多讀書」,自然有他的用心,有他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