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19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2018年12月以來,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六部門聯合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截至2019年2月底,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近167萬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各類市場198萬餘個,查處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移送司法機關479件,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032噸,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主體5578個,吊銷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254戶,搗毀窩點843個,有力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對農村食品市場開展了一次「大掃除」,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問題隱患仍然存在,整治任務依然艱巨,需要久久為功。


近期,六部門對各地查辦的案件進行了認真梳理,綜合考慮案件的社會影響、涉及問題的典型性、案件違法類型、地域分布等因素,篩選出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 「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違法違規情形。為警示違法犯罪分子,提升消費者防範意識,推動加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執法力度,現將十大典型案例向社會公布。


一、北京偵破多起製售假酒案


2019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組織朝陽、豐臺、房山、通州、順義、大興、密雲等7個分局相關警種,聯合市、區兩級食藥監部門,以假冒低端牛欄山、二鍋頭等白酒為打擊重點,開展打擊農村假酒集中行動,出動警力及行政執法力量280餘人,搗毀生產、銷售假酒及包材窩點33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5名,共查獲假酒包材50餘萬個(件),成品假牛欄山、二鍋頭等白酒3萬餘瓶以及列印、噴碼、讀寫、灌裝等加工工具52件,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二、湖南偵破文某等製售假冒品牌瓜子案


2018年12月,根據群眾對農村市場售賣假冒「童年記」品牌南瓜子、西瓜子等食品的舉報線索,湖南省長沙市公安機關偵破文某等製售假冒品牌瓜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在長沙縣等地搗毀制假窩點4個,查獲假冒「童年記」南瓜子704箱、葵花子63箱,假冒「旭東」原味西瓜子1320箱,以及假冒「蘇太太白壽南瓜子」684箱,查獲電腦自動包裝機、封口機、打碼機、假冒「童年記」包材卷膜等制假工具200餘件,涉案金額數百萬元。


三、貴州偵破製售假冒調味品案


2018年12月,根據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線索,在前期縝密偵查基礎上,貴州省遵義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端掉制假售假黑工廠5家,查獲假冒「太太樂」雞精等調味品5500餘瓶,查獲「太太樂」產品外包裝凹版印刷版輥8個以及包裝袋42萬餘個,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查明該團夥2015年底以來大量製售假冒「太太樂」雞精等調味品,主要銷售至農村集貿市場。


四、福建、四川等地查處多起製售假冒品牌糖果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福建、四川分別查處多起製售假冒品牌糖果案。其中,福建晉江市查處磁灶鎮林某加工生產假冒「徐福記」品牌糖果並銷往農村市場,查獲假冒「徐福記」糖果269箱,帶有「徐福記」品牌紙箱520個、包裝膜105.6公斤;四川崇州市、宜賓市分別查處農村小商店銷售假冒「阿爾卑斯」硬糖、棒棒糖等。目前,已沒收假冒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作出罰款等行政處罰。


五、河北查處兩企業生產「山寨」品牌餅乾案


2019年2月,河北邢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河北馬氏康達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騰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侵權「山寨」品牌餅乾案。經查,兩企業生產並在農村市場銷售名為「粵力奧」和「粵力粵」的餅乾,外觀涉嫌仿冒「奧利奧」品牌餅乾。目前,已對兩家企業的生產銷售臺帳、辦公電腦進行扣留,對庫存435箱涉事產品進行異地查封,並作出罰款等相應的行政處罰。


六、安徽、湖北等地查處多起銷售「山寨」品牌核桃乳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安徽、湖北等地分別查處仿冒「六個核桃」飲料案。其中,安徽淮上區、潛山縣、蒙城縣等地查處7個農村小商店銷售「六個土核桃」「六個果仁核桃」等核桃乳飲料,外觀涉嫌仿冒「六個核桃」品牌核桃乳。湖北天門市查處吳某在農村銷售「養生核桃乳味飲品」,外觀涉嫌仿冒「養元六個核桃」核桃乳包裝裝潢。兩地共查獲侵權「山寨」核桃乳1000餘件,案值3萬元。目前,已沒收仿冒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七、江蘇、寧夏等地查處多起銷售「山寨」品牌飲料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江蘇、寧夏等地分別查處多起農村銷售侵權「山寨」飲料案。其中,江蘇吳江區查處4家農村小商店銷售「椰素海南椰子汁」「特攻隊」生榨椰子汁、「海南特種兵」椰子汁等椰汁類飲料,外觀涉嫌仿冒「椰樹」「特種兵」等品牌產品。寧夏海原縣查處史店鄉徐坪村路口「志英百貨門市部」等銷售「果π」「芬迪」「Cole可樂」「可樂ceele」「雪檸」等飲料,外觀涉嫌仿冒「茶π」「芬達」「可口可樂」「雪碧」等品牌飲料。目前,已沒收仿冒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八、江西、廣西、雲南等地查處多起銷售無標籤食品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江西、廣西、雲南等地查處多起農村小商店銷售無標籤食品案。其中,江西定南縣查處陳某銷售散裝無證無標籤桃酥。廣西浦北縣查處小江鎮燊通批發部銷售冬瓜糖等7種無標籤、標識食品。雲南芒市查處遮放鎮小商店銷售鮮椰粉、肉絲香米乾等無標籤食品。目前,已沒收無證無標籤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九、山西偵破史某製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12月,山西省清徐縣公安機關偵破西谷村史某製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現場查獲工業冰醋酸127桶、勾兌好的成品漢臣牌陳醋2箱、漢臣牌外包裝箱520件、高標10件、瓶蓋300個。經查,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史某,未經許可,在西谷村自家院中將工業冰醋酸與原醋、自來水等勾兌灌裝成漢臣牌老陳醋對外銷售。


十、內蒙古、浙江、陝西等地查處多起銷售過期食品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內蒙古、浙江、陝西等地查處分別多起在農村銷售過期食品案。其中,內蒙古阿左旗在某農村小飯店查處過期調料156袋。浙江餘杭區查處溪口村某小商店銷售過期方便麵271袋(桶)。陝西米脂縣在城郊鎮、銀州鎮、陶鎮的農村集市查處過期食品120公斤。目前,已沒收過期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編輯 馬浩歌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原標題:六部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相關焦點

  • 六部門公布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看你家有沒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 「六個土核桃、粵力粵、Cole可樂」等山寨品牌你聽過多少?農業農村部網站13日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稱,截至今年2月,共查處相關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情形。
  • 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曝光,老陳醋竟是用工業冰醋兌的……
    3月13日,農業農村部網站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三無1北京偵破多起製售假酒案2019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組織朝陽、豐臺、房山、通州、順義、大興、密雲等7個分局相關警種,聯合市、區兩級食藥監部門,以假冒低端牛欄山
  • 河北省公布農村食品市場十大典型案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馬彥銘)食用油生產日期隨意更改,用工業鹽加工鵪鶉蛋和鴨蛋,「毒豆芽」屢禁不絕……在近日召開的全省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集中銷毀問題食品大會上,省食安辦公布的農村食品市場十大典型案件顯示,農村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 五部門嚴打農村食品假冒偽劣違法犯罪
    本報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孔德晨)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部署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五部門將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農村食品假冒偽劣違法犯罪。此次專項執法行動的目標是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食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
  • 衡水:公布查處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十起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衡水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保護群眾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大力開展了打擊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專項整治,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綜合考慮社會影響、典型性等因素,篩選出十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 吉安市多部門攜手開展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
    根據江西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有關要求,近日,吉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和市供銷合作社五部門開展為期一年的吉安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   聚焦「一個目標」。
  • 衡水市場監管局公布查處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十起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衡水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保護群眾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大力開展了打擊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專項整治,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綜合考慮社會影響、典型性等因素,篩選出十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 衡水市公布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十起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為保護群眾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大力開展了打擊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專項整治,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現篩選出十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十起典型案例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標籤不合格食品案經查,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躍達特倫經典牧場、麥香早餐果味飲品」、「新初元生態牧場(果味飲料)等食品,產品外觀仿冒其他品牌,標籤標註的食品名稱不能反映產品真實屬性。
  • 鞍山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鞍山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作者:劉家偉 2019-01-11 02:55   來源:遼寧日報     鞍山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  1月10日,記者從鞍山市農委獲悉,即日起,鞍山市農委、市商務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將在全市聯合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 五部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 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委了解到,按照國家五部門聯合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有關要求,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局和市供銷合作總社五部門決定,即日起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天津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
  • 打擊侵權假冒在行動|福建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張文章)12月7日,記者獲悉,近期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海洋漁業局、省供銷合作社等六部門聯合制定印發《聯合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方案》,決定從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福建全省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
  • 全省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11月1日上午,湖南省市場監管局舉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會上發布了今年以來查辦的案情複雜、涉案金額較高、社會影響惡劣、具有警示作用的「十大典型案例」。9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14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為期三個月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
  • 山東強化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監管
    本報訊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等五部門《關於聯合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要求,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畜牧獸醫局和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決定,在全省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
  • 陝西公布十大典型食品藥品典型案件
    3月16日,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查處的十大食品藥品制假典型案件。據悉,去年全省食藥監部門立案查處案件14498件,涉案金額2159.91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72人。
  • 民權縣市場監管局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
    商丘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民權縣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紮實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切實保障群眾舌尖安全。   該局以轄區城鄉接合部、學校周邊、農貿市場、食食雜店為重點區域,以酒水飲料、奶製品、肉及肉製品等為重點檢查品種,嚴查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劣冒優、虛假標識等現象。
  • 疫情當前,竟敢賣假冒偽劣口罩?重罰!廣東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為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要求,保障疫情防控所需口罩等防護產品質量安全,全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違法案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浙江公布2019打擊假冒偽劣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亮劍2019--打擊假冒偽劣」綜合執法專項行動自3月份部署開展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12.3萬人次,檢查經營戶13.7萬家次,查處各類假冒偽劣案件1.24萬件,案值5.34億元,罰沒款1.29億元,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21件,搗毀各類制假售假窩點61個,查扣各類假冒偽劣商品貨值達
  • 專項整治 農村假冒偽劣食品
    本報訊 連日來,清鎮市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違法違規等行為,保障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  整治工作中,清鎮市將階段性專項整治行動和長效執法打擊相結合,常態化開展農村食品市場治理。
  •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9日訊(記者蘇蘭)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部署,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具體指導下,由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會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成立14部門的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全國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查處了一批重大案件。
  • 2017全國食品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湖州涼茶案被點名
    2017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記者自案例名單上獲悉,湖州市場監管部門破獲的「治病涼茶」案件也入選了。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食藥監總局等9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圍繞未經許可生產經營、虛假標識聲稱、非法添加藥物、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等違法行為,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重典治亂,標本兼治,淨化食品生產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