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布農村食品市場十大典型案件

2020-12-18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馬彥銘)食用油生產日期隨意更改,用工業鹽加工鵪鶉蛋和鴨蛋,「毒豆芽」屢禁不絕……在近日召開的全省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集中銷毀問題食品大會上,省食安辦公布的農村食品市場十大典型案件顯示,農村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5月12日,衡水市有關部門對某糧油經營部及其銷售門店進行突擊檢查,一舉摧毀了一個涉及衡水市多個縣市區的製售偽劣食用油犯罪網絡,當場扣押準備銷售的預包裝食用油600餘桶、空桶2000餘個和大量散裝食用油,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

    7月29日,邯鄲市端掉一個位於黃粱夢鎮的假酒倉儲窩點和兩個銷售窩點,查獲大量尚未銷售的假白酒,現場案值達60餘萬元,銷售假酒總涉案價值達300餘萬元。

    8月21日,在保定市南市區陽光豆業院內,執法人員查獲大量用於浸泡脆皮豆腐的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劑雙氧水。

    6月份,相關部門發現滄州青縣徐某、李某某銷售的蛋糕產品鋁含量嚴重超標。經調查,徐某、李某某經營的蛋糕店在生產過程中超量使用了含鋁添加劑。

    7月13日,臨漳縣食藥監局組織執法人員對位於鄴都大街南段路的某純淨水廠進行了監督檢查。經查,該企業無生產許可證、無營業執照,非法生產純淨水7600桶。

    今年5月以來,邯鄲市峰峰礦區、雞澤、武安等地食藥監部門聯合當地公安機關,連續搗毀兩家「毒豆芽」黑作坊,查獲「毒豆芽」5000餘公斤。

    3月22日,樂亭縣工商局查獲該縣樂港路西側趙某某經營無生產日期預包裝食品,沒收146盒無生產日期的「七樹莊」系列蜂蜜麻糖。

    4月21日,張家口市橋西區某食品店被發現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執法人員沒收豬肉乾、棒棒糖食品23件。

    9月10日,執法人員在對秦皇島市海港區北港鎮大旺莊村某食用油廠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廠分裝的原料一級大豆油檢驗報告上保質期為12個月,分裝後產品標籤上保質期更改為18個月。

    4月15日,執法部門對位於邢臺市橋東區南康莊村的張某某禽蛋加工點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該加工點正在用工業鹽加工鵪鶉蛋和鴨蛋,當場沒收無標識鹽150公斤,工業用鹽500公斤,成品鵪鶉蛋25件,鴨蛋20件。

    省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我省將進一步強化監管措施,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嚴厲打擊農村食品違法行為。希望社會各界及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工作,自覺抵制假冒偽劣食品,發現食品違法行為可撥打12331進行舉報。

相關焦點

  • 六部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截至2019年2月底,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近167萬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各類市場198萬餘個,查處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移送司法機關479件,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032噸,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主體5578個,吊銷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254戶,搗毀窩點843個,有力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對農村食品市場開展了一次「大掃除」,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 陝西公布十大典型食品藥品典型案件
    3月16日,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查處的十大食品藥品制假典型案件。據悉,去年全省食藥監部門立案查處案件14498件,涉案金額2159.91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72人。
  • 河北公布第十五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
    摘要:2020年以來,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民生關切,圍繞侵犯商標專用權、房地產違法廣告、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違法銷售醫療器械等與人民群眾生活相關的問題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例。青縣卉宇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罰款5萬元。
  • 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10起食品藥品典型案件(圖)
    長城網 劉昆鵬 攝  長城網1月13日訊(記者 劉昆鵬)13日,河北省食藥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由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稽查局局長貝軍主持,監督檢查處處長張新波通報了2014年第四季度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訊通報了2014年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並公布了10起典型案件。
  • 河北公布第十五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供圖長城網訊(記者 張晨光)12月2日,河北市場監管局公布第十五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案件一:清河縣闊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濾清器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清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清河縣闊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開展調查。
  •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9日訊(記者蘇蘭)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部署,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具體指導下,由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會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成立14部門的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全國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查處了一批重大案件。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市場監管總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發布十大典型案例。社會關注度極高的製售假酒案、製售假劣飲料案、製售有毒有害減肥食品案均被曝光。監管食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在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涉案金額上億的包括:山東省煙臺市偵破製售假酒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1名,涉案金額5億元;四川省南充市偵破製售假劣飲料案
  •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19年侵權假冒十大典型案件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2019年共查處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假冒偽劣案件共計2072件,罰沒款1.3億元,搗毀窩點35個,移送司法機關20件。同時,公布了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十大典型案件。
  • 事關冷鏈食品!瑞安市市場監管局公布9起典型案件
    今年11月初,根據省市場監管局和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工作部署,瑞安市市場監管局啟動進口冷鏈食品專項整治活動。目前,該局已開具責令整改書或行政警告書83份,立案查處違法行為16起。11月24日,瑞安市市監局公布9起冷鏈食品典型案件,希望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
  • 全國文化市場年度十大案件公布
    記者從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獲悉,全國文化市場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近日公布了文化部評出的2015—2016年度全國文化市場十大案件和重大案件。從執法門類分布來看,這些案件主要涉及娛樂、演出、藝術品、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網絡音樂、網路遊戲、文物、廣播電視、網際網路視聽、出版物、著作權等門類;從案件類型來看,主要涉及禁止內容、未成年人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等,也包括部分移送司法機關和吊銷許可證的案件。
  • 河北公布第十六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涉及「茅臺」「劍南春...
    摘要:2020年以來,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民生關切,對侵權假冒產品嚴打重處,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例。滄州市運河區大霖菸酒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白酒被罰款12萬元。
  • 六部門公布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看你家有沒
    農業農村部網站13日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稱,截至今年2月,共查處相關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情形。消息介紹,2018年12月以來,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 亮劍執法,縣市場監管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已查處各類案件128起,結案93起,罰沒款103.62萬元,移送公安機關1起。   現向社會公布2020年十大典型案例,以幫助廣大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督促各經營者嚴格自律,進一步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促進公平有序競爭。
  • 「假洋酒」案等食品違法典型案件公布
    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海泉)近五年食品監督抽檢年均合格率超97%、逾3萬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全年食品相關案件查處立案746宗……近日,中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對外發布《中山市2019年食品安全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公布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
  • 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十大典型案列
    31日,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12331宣傳日活動,推進全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度、關注度和滿意度,同時公布了2016年日照市十大典型案列。  記者了解到,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067件,其中食品案件798件,藥械案件1269件。
  • 查辦食安案件1467件!杭州發布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昨天上午,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安局、教育局、農業農村局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聯合行動取得的成效,並發布了十大典型案例。聯合行動期間,共檢查相關食品經營者17455家,查辦食品安全問題案件1467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7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65人。
  • 東莞公布去年十大典型案件 李庭芳黑社會案最典型
    3月5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向社會公布該市中級人民法院去年辦理的十大典型案件(見右表)。十大典型案件涉及刑事、民事、經濟、行政訴訟等案件領域,其中東莞市首宗涉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案件列十大案件之首。據了解,去年東莞市共受理案件28600多宗,其中審結26000多宗。據了解,去年東莞市共受理案件28600多宗,其中審結26000多宗。
  • 全省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11月1日上午,湖南省市場監管局舉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會上發布了今年以來查辦的案情複雜、涉案金額較高、社會影響惡劣、具有警示作用的「十大典型案例」。9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14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為期三個月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網絡圖保健食品添加處方藥、甜蜜素饅頭、境外疫區凍品……8月10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關工作情況及十大典型案例。自2019年1月至今年6月,溫州兩級法院共受理危害食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171件,審結177件,生效判決被告人306人。溫州地區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以下特點———涉案食品種類繁多,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有的是在蔬菜種植、動物養殖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有的是在饅頭、豆腐、熟食等食品中超範圍、超量添加甜蜜素、防腐劑、著色劑等。
  • 火鍋底料加罌粟殼 湖北警方公布食品打假典型案例
    火鍋底料添加罌粟殼招攬食客  湖北警方公布食品打假十大典型案例  本報記者   劉志月  報實習生 劉  歡  近日,湖北省公安廳發布2018年食品打假「利劍」專項行動成果暨十大典型案例。去年以來,湖北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食品違法犯罪案件915起,其中公安部督辦重特大案件40起,抓獲涉案人員951名。  《法制日報》記者發現,湖北警方通報的食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集中於製售假酒、假煙,引進、屠宰、銷售不合格牲畜及肉製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