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 「六個土核桃、粵力粵、Cole可樂」等山寨品牌你聽過多少?農業農村部網站13日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稱,截至今年2月,共查處相關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情形。
消息介紹,2018年12月以來,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截至2019年2月底,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各類市場198萬餘個,查處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移送司法機關479件,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032噸。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問題隱患仍然存在,整治任務依然艱巨。
一、北京偵破多起製售假酒案
2019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組織7個分局相關警種,以假冒低端牛欄山、二鍋頭等白酒為打擊重點,開展打擊農村假酒集中行動,搗毀生產、銷售假酒及包材窩點33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5名,共查獲假酒包材50餘萬個(件),成品假牛欄山、二鍋頭等白酒3萬餘瓶以及列印、噴碼、讀寫、灌裝等加工工具52件,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二、湖南偵破文某等製售假冒品牌瓜子案
2018年12月,根據群眾對農村市場售賣假冒「童年記」品牌南瓜子、西瓜子等食品的舉報線索,相關部門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在長沙縣等地搗毀制假窩點4個,查獲假冒「童年記」南瓜子704箱、葵花子63箱,假冒「旭東」原味西瓜子1320箱,以及假冒「蘇太太白壽南瓜子」684箱,涉案金額數百萬元。
三、貴州偵破製售假冒調味品案
2018年12月,貴州省遵義市公安機關端掉制假售假黑工廠5家,查獲假冒「太太樂」雞精等調味品5500餘瓶,查獲「太太樂」產品外包裝凹版印刷版輥8個以及包裝袋42萬餘個,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
四、福建、四川等地查處多起製售假冒品牌糖果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福建、四川分別查處多起製售假冒品牌糖果案。其中,查獲假冒「徐福記」糖果269箱,查處農村小商店銷售假冒「阿爾卑斯」硬糖、棒棒糖等。目前,已沒收假冒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作出罰款等行政處罰。
五、河北查處兩企業生產「山寨」品牌餅乾案
2019年2月,河北邢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河北馬氏康達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騰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侵權「山寨」品牌餅乾案。經查,兩企業生產並在農村市場銷售名為「粵力奧」和「粵力粵」的餅乾,外觀涉嫌仿冒「奧利奧」品牌餅乾。目前,對庫存435箱涉事產品進行異地查封,並作出罰款等相應的行政處罰。
六、安徽、湖北等地查處多起銷售「山寨」品牌核桃乳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安徽、湖北等地分別查處仿冒「六個核桃」飲料案。其中,查處7個農村小商店銷售「六個土核桃」「六個果仁核桃」等核桃乳飲料,外觀涉嫌仿冒「六個核桃」品牌核桃乳。湖北天門市查處吳某在農村銷售「養生核桃乳味飲品」,外觀涉嫌仿冒「養元六個核桃」核桃乳包裝裝潢。兩地共查獲侵權「山寨」核桃乳1000餘件,案值3萬元。
七、江蘇、寧夏等地查處多起銷售「山寨」品牌飲料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江蘇、寧夏等地分別查處多起農村銷售侵權「山寨」飲料案。其中,江蘇吳江區查處4家農村小商店銷售飲料外觀涉嫌仿冒「椰樹」「特種兵」等品牌。寧夏海原縣查處史店鄉徐坪村路口「志英百貨門市部」等銷售飲料外觀涉嫌仿冒「茶π」「芬達」「可口可樂」「雪碧」等品牌。目前,已沒收仿冒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八、江西、廣西、雲南等地查處多起銷售無標籤食品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江西、廣西、雲南等地查處多起農村小商店銷售無標籤食品案。其中,江西定南縣查處陳某銷售散裝無證無標籤桃酥。廣西浦北縣查處小江鎮燊通批發部銷售冬瓜糖等7種無標籤、標識食品。雲南芒市查處遮放鎮小商店銷售鮮椰粉、肉絲香米乾等無標籤食品。目前,已沒收無證無標籤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九、山西偵破史某製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12月,山西省清徐縣公安機關偵破西谷村史某製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現場查獲工業冰醋酸127桶、勾兌好的成品漢臣牌陳醋2箱、漢臣牌外包裝箱520件、高標10件、瓶蓋300個。經查,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史某,未經許可,在西谷村自家院中將工業冰醋酸與原醋、自來水等勾兌灌裝成漢臣牌老陳醋對外銷售。
十、內蒙古、浙江、陝西等地查處多起銷售過期食品案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內蒙古、浙江、陝西等地查處分別多起在農村銷售過期食品案。其中,內蒙古阿左旗在某農村小飯店查處過期調料156袋。浙江餘杭區查處溪口村某小商店銷售過期方便麵271袋(桶)。陝西米脂縣在城郊鎮、銀州鎮、陶鎮的農村集市查處過期食品120公斤。目前,已沒收過期食品,並對相關違法人員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