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烈日炎炎,就算呆在空調房也會覺得腦袋嗡嗡沒有做事的動力。
這時,就需要一種救贖,一種能讓我們身心愉悅,感到冰涼刺激的救贖。
冰淇凌,就是夏季的耶穌,喚醒了每一個疲憊的靈魂。
冰淇凌的歷史
冰淇凌的歷史,要追溯起來可就時間可就久了。傳說亞歷山大大帝就喜歡吃摻著蜂蜜的雪;而羅馬帝國皇帝尼祿甚至會讓手下派人去冰山給自己採冰,拌著果汁和水果吃。
在《詩經》中,就已經有在3000年前讓奴隸冬季鑿冰儲藏給貴族夏季食用的記錄。
而真正的冰淇凌萌芽的出現,是在1000年前的唐朝。那時的冰淇凌名字叫做「酥山」:最下面鋪滿冰,上面覆蓋著奶油、酥油,並插上花為裝飾。
到了後來的宋朝,「酥山」變為「冰酪」:將冰與果汁、湯藥一同進行調配,調配出了各種這樣諸如「雪泡豆兒水」、「砂糖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等等冰飲和甜品。
而後馬可波羅來到中國,覺得十分新奇,便將「冰淇凌」的配方帶到了歐洲,並逐漸發展了起來。
冰淇凌逐漸發展起來,慢慢的花樣就多了。
聖代
聖代生於19世紀90年代左右在美國誕生,是一種由打泡奶油、冰淇凌、果醬做成的甜品。對於聖代的發明人和發明地有很多種爭議,有的說是因為某人偶然發明出來,有的說是因為某人應對「安息日禁止食用冰淇凌蘇打」這個規定而發明出來,有的說是因為某人靈感而發明出來……大多數都跟星期日(Sunday)有關,但由於宗教等各種原因不能用星期日作為冰淇凌命名,所以名稱就變成了「聖代」。
蛋筒冰淇淋
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的蛋筒冰淇淋,應該是大多數人接觸到最多的品種了吧。那它是怎麼誕生的呢?
蛋筒冰淇凌首次亮相於1904年在美國密蘇裡州的世界博覽會。一開始還沒有蛋筒冰淇凌,人們吃完雪糕是要把盛冰淇凌的杯子還回給商家的,十分不方便。但是有人發現了這個需求,就將華夫餅改造蛋筒,與冰淇凌相互結合,這樣就可以讓顧客邊走邊吃了。在世博會蛋筒冰淇淋一亮相,馬上迎來了火熱的追捧。而蛋筒冰淇凌的專利,在1903年已經被Italo Marchiony 公司所申請了。
棒冰
發明棒冰的是美國人弗蘭克·艾伯森。1905年,有一種飲料,是將粉狀原料和水攪拌而製成的。那一年艾伯森11歲。冬天,他飲料不小心遺忘在了室外。結果第二天,發現飲料已經被凍成了冰,而攪拌棒立在其中。於是他用攪拌棒拿起冰品嘗了一口,發現味道還挺不錯的。
十八年後,艾伯森將「棒冰」申請了專利並賣出。現在棒冰的專利在美國甜蜜使者公司手中。
而在中國也有類似於棒冰的產品。在1935年的北京,就有商人用鹽、冰、木桶製成了小型冰箱,將裝著糖水和木棍的小鐵桶放進去冷凍,最後小鐵桶裡的糖水就凍成了冰棍。
巧克力冰淇凌
巧克力冰淇凌的發明是在1922年,由基督教徒納爾遜發明。納爾遜在做生意時發現顧客會去糾結是購買冰淇凌還是巧克力,於是他就在構想:能不能把巧克力和冰淇凌結合在一起呢?
於是經過實驗,他終於成功了:他將巧克力加熱到了46攝氏度讓其融化,將冰淇凌放入其中被巧克力包裹。巧克力由於碰到了冰冷的冰淇凌瞬間變冷凝固成了巧克力殼。巧克力冰淇凌就這麼誕生了。
炎炎夏日,沒有冰淇淋,怎麼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