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早晨醒來後發現身體水腫,特別是睡覺前大量喝水或吃太鹹食物時,身體水腫原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通過水腫部位可以了解患有哪些疾病。
如何通過腫狀看出患有哪些疾病?
1、下肢水腫
當肝臟合成血漿蛋白能力降低時,可引起下肢凹陷性水腫和腹水。此類水腫會從下肢向上蔓延,一般上肢和頭面部不會出現水腫問題。下肢水腫時需警惕慢性肝炎或重型肝炎,也有可能是肝腫瘤或肝硬化等引起的肝源性水腫。
2、腳水腫,活動時易累
心源性水腫的主要症狀是下肢水腫,起初發生在腳踝部位。合併腎臟病時,水腫會發生在臉部和眼瞼,且伴有呼吸困難,心慌,稍微一活動就勞累,也有部分患者伴有肝腫大和頸部靜脈變粗等症狀。去醫院做心臟檢查時,可發現心臟擴大和器質性雜音等。引起心源性水腫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和右心功能不全。此外甲亢性心動過速、心腎症候群和心肌病等也會引起腳部水腫。
3、早晨起床後腫眼泡
早晨起床後照照鏡子發現眼睛腫脹,排除昨晚沒喝太多水,需警惕腎臟問題。腎臟水腫一般是凹陷性水腫,用手按壓後有一個坑,需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除了眼瞼腫脹外,臉部和下肢也會水腫且伴有尿蛋白和小便量少。需警惕慢性腎炎和腎盂腎炎,也有可能是腎衰竭和糖尿病腎病。
4、面部和四肢水腫
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的水腫,常常發生在四肢、眼瞼和面頰,主要表現為黏液性水腫,此類水腫比較堅實,不容易按出明顯凹陷。此外,也有可能是腎上腺激素分泌太多和醛固酮增多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
5、先消瘦再水腫
水腫前有體重減輕或消瘦的表現,水腫是從腳部開始,然後蔓延到全身,說明是營養不良導致的水腫。吃得太少、長期腹瀉或消化功能減退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常常伴有營養缺乏。長期營養不良會減少血漿蛋白,降低膠體滲透壓而引起身體水腫。
6、水腫和月經期有關
特發性的水腫一般出現在腳部,好發於中年女性身上。此類水腫跟隨月經周期發生變化,月經前7-14天眼瞼、手部和腳踝部有輕度水腫,月經結束後會逐漸消退。另外站立時間太長、過度勞累後也會引起腳部水腫,只要多注意休息就能有所緩解。
溫馨提示
先找出引起水腫的原因,然後針對性緩解。期間要多注意休息,睡覺前不能喝太多水。平時可以對全身按摩,通過按摩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緩解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