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的學生都知道,essay是一種常見的作業形式,而對觀點或看法的論證是一篇論文需要探討的主要內容。這直接涉及到邏輯思維能力。一篇有精巧邏輯的論文獲得高分的機會更高的,剛相反,沒有任何邏輯結構的論文,而缺乏中心思想的內容,最可能會fail。
對許多留學生而言,英語寫作的過程十分痛苦,感覺大腦一片混亂,動筆困難。結果是論文的整體結構混亂,可讀性與通順性較差。論證的過程不完整,缺乏必要的論據與前提等。那麼常見的論文邏輯問題與謬論有哪些?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下面小編給學生介紹一下論文邏輯性結構與邏輯類型,解析常見的邏輯問題並分享幾個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
論文邏輯性結構與邏輯類型
想要寫好一篇essay,除了詞彙的豐富性和準確性,語法表達的正確應用,文章的整體邏輯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兩點,我們可以通過多背單詞,背語法來掌握,但文章的邏輯性則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那讓我們先了解一下essay寫作中有哪些邏輯分類而結構。
Essay寫作中的邏輯性結構主要有四類:
因果關係;
分類提出你的觀點;
以比較方式進行描述;
按照時間和操作的順序進行論述,這一種是在英語論文寫作中的運用比較多的邏輯性結構。
在任何英語論文中都需要運用兩種邏輯:看得見的邏輯和看不見的邏輯。
看得見的邏輯
看得見的邏輯總是只可以用在介紹部分(introduction)的結尾,這是essay寫作中的金規。
例如:It will firstly analyze. Then it will talk about. Finally it will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上面提出例子中的動詞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表達需求而替換,但無論你運用哪個表達方式,在任何essay介紹部分的最後一句,或任何報告executive summary部分的結尾,寫手都需要提供對自己寫作思路的邏輯解釋。一般來說,essay寫作中你寫出的字數越多,需要邏輯解釋的內容也越多,而且需要提供更具體的解釋。
除了介紹部分,或報告的executive summary部分中需要出現邏輯解釋以外,在其他essay中的部分並不應該再出現任何與邏輯相關的句話。下面是錯誤寫作的例子:
題目: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lood
錯:It will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lood to human society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正:The flood can bring us dual attributes. That is to say, on…
已經開始了撰寫正文部分,寫手卻還在解釋邏輯嗎?這並不是準確的寫作方式。每段開頭的第一句話應該提出你的論點,而不是解釋邏輯。
對於看得見的邏輯,當你需要寫出少字數的論文,而每個部分中需要寫的內容都是在要求中明確指定的,並強調介紹部分中不需要提供邏輯解釋的時候,那學生需要遵循論文的要求,嚴格按照原始的要求進行寫作。
看不見的邏輯
看不見的邏輯躲藏在字裡行間,除了學生的大腦裡需要具有明確的思路和論文的邏輯結構以外,其還需要體現在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
英語論文寫作中合理性和邏輯性都是寫手表達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說,當你分析任何論點的原因,需要用到不同的essay連接詞和過渡詞。
比如:Firstly, at the same time, then, secondly, besides, additionally, finally etc.
這寫邏輯的essay連接詞和過渡詞有助於表示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承上啟下,而突出層次。
有些學生在老師強調最好不用大長句以後,修改了用詞過多的缺點,但又忽略了句與句之間的關係,即是看不見的邏輯,這樣就使自己的論文變得像中文散文一樣。雖然這些句子組成一個段落,但它們之間沒什麼連接及邏輯關係。下面是錯誤寫作的例子:
錯:Shanghai is the shipping center of China. Shanghai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China’s continental coastline and has the largest industrial base and foreign trade port. Shanghai port is the main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s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正:The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por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從開頭到這裡已經有三個Shanghai開頭的句子了,這不是中文的排比句, 寫手得適當加一些替換詞或者表示轉折的連詞。
邏輯是英文論文中的寫作主線,其決定論文內容的連貫性、承上啟下。只有明確邏輯結構、用邏輯連接詞的essay能拿到高分數。
常見的論文邏輯問題與邏輯謬論
邏輯謬論,英文譯為Logical Fallacies,是指一種推理性的錯誤,常見於各種英文論文的寫作之中。排除在特定情況下需要出現的推理性錯誤,如果我們在完成英文論文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邏輯性謬論,往往會導致寫作的論文失去客觀性與事實性,給導師和讀者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最終獲得並不理想的論文成績。為了避免邏輯問題的發生,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是為了避免邏輯謬論的出現,我們需要在了解其具體內容的情況下,儘可能地避免。
常見的邏輯謬論包括以偏概全、假性的因果關係、利用權威性、利用公眾性、推導不出等等。具體情況如下:
1. 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概念是指由部分推及到整體,但事實上這種推理並不一定真實,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或者由特定的結論推導出全部適用的情況。
例如:When analyzing Chinese romantic poetry, we found out that poets often described lotus, that’s why lotu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omantic symbols.
第二種是指證據或者樣例不足的情況下,推導出的結論。
例如:Two out of three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green tea before bedtime reported sleeping more soundly. Therefore, green tea may be used to treat insomnia.
無論是上述哪種狀況都屬於以偏概全的情況,我們應當儘量避免。
2. 假性的因果關係
假性的因果關係,也就是指論點與結論之間不存在真正的因果關係。這兩者之間可能只是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的關係,但寫作者卻將他們轉換成了因果關係。
例如:Professor Berger has published numerous articles in immunology. Therefore, she is an expert in complementary medicine.
3. 利用 「權威性」
很多留學生在寫作英文論文時,喜歡引用權威性的觀點或者名人的看法等。這樣的情況通常屬於利用權威性的範疇,我們需要格外注意。因為稍有不慎,便使用錯誤。尤其是當我們只引用了一個名人的觀點或者這位專家並不是這一領域的權威時,訴諸權威性的錯誤便發生了。
4. 利用 「公眾性」
公眾的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但很多學生似乎不以為意。事實上,並非絕大多數人都贊同的觀點或結論便一定是正確的。當我們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引用了絕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但沒有考證其真偽性時,便犯了訴諸公眾的錯誤。畢竟,不久之前,每個人都認為地球是平坦的!
5. 推導不出
你所使用的論據可以推論出某一結論,但這一結論並非所要論證的結論。 當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五種比較常見的邏輯謬論之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的謬論錯誤,比如類比不當、滑坡謬論等等。當我們在了解了這些邏輯謬論之後,最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在寫作中儘量避免這些邏輯的謬論。
ESSAY寫作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
實際上,邏輯思維能力涉及到我們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它的提升是一個需要大量練習與慢慢積累的過程。不過,對於留學生論文寫作中使用到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有一些提升的方式與技巧的,我們下面提出如何可以避免邏輯問題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參考建議:
注意內容方面的邏輯思維順序
內容方面的邏輯順序,主要指以易於閱讀的方式一次性表達一個觀點或描述一個事件。當你拋出了一個觀點或想法後,你需要將其表達或論述完整後,才可以給出下一個觀點或意見。如果一個觀點還沒有說完,就提出了下一個想法,就會出現內容方面的缺失性與不完整,影響到讀者的閱讀思維與邏輯。
英文論文主要是通過論證的方式進行表述的,所以我們在寫作內容時需要注意論證的有效性與完整性。這包括清楚地為每一個論點布置前提,為每個論點提供有效的論據支撐,與結論有密切的關係等。寫作時,我們一定要確保論據與結論之間存在真正的因果關係。換個說法來講,是否由A能夠推導出B,而不僅僅是存在時間上的聯繫。
確認好論點與論據
前面我們提到論點、論據與結論是essay寫作中涉及到的三個方面的要素。為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為了能夠推導出我們想要的結論,我們一定要確認好論點與論據分別是什麼,將兩者對應起來,聯繫起來。
保證論據的充分性
為了避免以偏概全的情況發生,我們建議儘量使用多個樣本或者示例作為論據,即保證論據的充分性。因為當我們使用的證據更為充分後,對論點的證明和結論的總結會更加具有說服力。
辨別公眾觀點或意見的正確性
當你想要使用公眾的觀點時,一定要提前確認好該觀點是正確的。否則,便不要使用。因為公眾的觀點在很多時候並非是完全正確的。
結構方面的邏輯順序(句子、段落的銜接與連貫)
我們這裡所說的結構方面的邏輯順序,主要是指句子與句子之間以及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貫性。英語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語言,留學生論文寫作更是有著嚴格的邏輯順序。英語論文中的句子之間是有著嚴謹的邏輯關係的,段落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係。要想達到這一目標,留學生需要在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使用必要的連接詞或進行必要的語義銜接的,即運用明銜接或暗銜接。
明銜接是指連接詞。暗銜接是指上下文的語義承接。它沒有明顯的表示連接或轉折的詞語,但是需要將上下文聯繫起來,進行一個不明顯的或者說是暗中的耦合。
保證時態與視角的一致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方面之外,時態與視角的一致性也是保論文邏輯通順的方面所在。
時態就是essay寫作中使用的語態,可能是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不論是哪一種,我們都要保證從一而終。即整篇論文使用一種時態。
視角方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稱,即你使用的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留學生論文寫作中比較常用的是第三人稱,即以他人的視角來進行寫作,保證論文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當然有時也會使用第一人稱。不管是第三人稱還是第一人稱,我們在essay寫作中需要保證從開頭到結尾使用的一種人稱。切不可出現在前面的段落中使用的是第三人稱,而在最後的段落中使用了第一人稱的情況。
可靠的權威性
保證引用的權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 引用所述話語的專家的確是該領域或該行業的著名專家,他的觀點眾所周知,有可靠的理論依據。
二、 即使不是該領域的知名專家,但是在論證時表達的是多個名人名家的看法。當然最好的建議便是第一種情況的使用。
有意識地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講,在學校接受教育時,一般都沒有專門進行邏輯思維的練習,這就導致了英語論文寫作中邏輯性思維的缺乏。所以,在平常日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需要進行邏輯性思維的練習,發展好自己的邏輯性思維。常見的邏輯學基本規律有三種即排中律、同一律和矛盾律。運用好這三種邏輯學規律,對於論文的邏輯性大有助益。
大量閱讀,大量練習
真正想要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需要我們進行不斷地實踐與積累。其中最為有效的方式是進行大量的閱讀與寫作素材的積累。中國有句俗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看來讀書或者說是閱讀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寫不出論文往往是因為沒有寫作的素材或者對要寫作的事物並不了解。
通過大量閱讀的方式,不僅可以實現寫作素材的積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從他人的寫作中汲取知識,提高自身對論文的整體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