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千年的私塾,品賞現代的學堂

2020-12-16 大可走讀西安

私塾,中國特色,世界僅有,一種獨特的教育機構,它萌芽於唐,興盛於宋,延續於元,全面普及於明清,清末改制為新式學堂,延綿1000餘年,對我國古代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品賞中國私塾與學堂的故事,尋找那些留給我們的歷史記憶。

小私塾 大文化

穿越千年的私塾,成為人才培養的搖籃

《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育,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私塾,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教育體系中佔有幾近主流的地位,以儒家思想為中心,書法、作文、唱歌、彈琴、跳舞、遊戲、武術、農耕、醫學、棋藝無所不學,誕生了諸多非常知名的私塾。

【長沙】嶽麓書院——千年私學文化的代表與結晶

在這座弦歌千年的學府,傳統庭院式建築掩映在青山之中。史書上那些聲名赫赫的人物曾在這裡學習、生活、成長,而後獨善其身或者兼濟天下,從一個少年變成一個傳奇。

【無錫】東林書院——舊時江南人文薈萃之地!

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並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顧憲成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家喻戶曉。

【杭州】萬松書院——五百年創造勃勃生機文脈

書院中大量出現石刻,作為一種實物史料而彌足珍貴,它與文人墨客對萬松書院所創作的詩詞歌賦一樣,不斷加深著這份文化歷史的保存。

新式學堂,現代教育

啟迪多元學科的基石,成為素質教育的開始

1905年,光緒皇帝下詔廢科舉、興學堂,於是,全國各地先後開始廢除封建儒學,興辦新式學堂。

從私塾科場到新式學堂,傳統社會的政教相維格局,開始新的變革,素質教育萌芽初現。

京師同文館——中國近代第一個新式學堂

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譯印了一批西方近代科技、世界歷史和外國法典等書籍,培養出一批通曉外語和各類自然科學知識,並具有專業理論與技能的新式應用型人才。

北洋大學堂——光緒帝批准建立第一所官辦高等學府

以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兩所大學為藍本,學制側重西學,其開設的許多課程都是中國工程教育史上的首創,為中國近代高等工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北洋水師學堂——中國第一所具有國際水準的海軍軍官學校

將西學知識和教育方法初步移植到課堂中來,不啻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在此畢業的學生很多成為北洋海軍的骨幹,不少人在甲午海戰中為國捐軀,有的成為後世名人。

回顧今天的全民教育,私塾與學堂功不可沒

傳統的教育之美

傳統私塾教育不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家校關係、教育的社會效益等方面達到了當今中國社會教育所無法企及的高度。

現代的教育之美

全民教育從九年義務教育,再到高中甚至走進大學,不僅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也對國家的經濟、文化、科技、國防等全方位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教育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內涵,學習是人生進階的第一需求。

相關焦點

  • 原標題 [中國現代「私塾」學堂悄然興起]
    中國部分家長對目前教育體制度感到不滿,把子女送到現代私塾學堂學習儒家經典。在深圳東部的鹿鳴學堂,老師們每堂課都以同樣的話開場: "孩子們,跟我讀" 。  學堂所用課本是九部儒家經典,學生們認真跟隨老師逐行朗讀那些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古文。在旁還有兩位老師協助,確保學生們連貫誦讀,不會中途停頓。
  • 蒙齋孔子學堂創始人陳麒妃:不完全復古式的私塾學堂
    大學畢業後,在短暫的成為一名英語老師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來到了蘇州唯一一家傳統私塾,系統的了解了國學的內涵及如何運營一家學堂。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立了吉林市唯一一家傳統式私塾,蒙齋孔子學堂。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除了學堂之外,還成立了孔子研究會、其本人更身兼中國古琴協會吉林藝術中心主席,並於2011年成立了以整合旗下資源的麒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他懷揣著一個夢想,要將延續了2500年的中國私塾教育的精華揉合到現代教育中去,不讓它因為五峰私塾朱執中老先生的封館棄教而走下歷史舞臺。
  • 「現代私塾」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們猜,你肯定不是第一次在媒體上看到「現代私塾」這個詞了。根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目前分布在各地的學堂、私塾、書院超過3000家。早在2013年8月,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調研報告就顯示,在中國大陸約有1.8萬名學生不在學校上學,選擇「在家上學」。和教育部「高度關注」相對應的,正是「現代私塾」與在家上學現象的愈演愈烈。
  • 中國現代私塾:遊走在「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中新社成都1月6日電 題:中國現代私塾:遊走在「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作者 殷櫻  「媽媽,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論語課,我在圖畫課上還畫了一隻蝸牛。」9歲的蛋蛋(化名)放學後,跟媽媽分享起學校裡的經歷。  蛋蛋在位於成都溫江一個偏離市區的現代私塾上學。
  • 另類學校引關注:現代「私塾」豈能替代學校教育?(圖)
    這是出現在海南省第一家現代「私塾」海口孔子學堂的場景。據悉,這裡的孩子最小的僅2歲,最大的10歲,讀經誦典是他們最主要的學習任務。孩子們拜孔子畫像,讀四書五經,打太極拳。  這種家長和媒體眼中的現代「私塾」,其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有個別家長放棄學校教育、選擇「私塾」教育?現代「私塾」是現代教育的補充還是古代教育方式的簡單複製?是教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
  • 全球讀經私塾/學堂匯總 山東省(隨時更新)
    為了方便全球讀經教育學堂、私塾、書院、家長相互之間的聯繫、溝通、交流和讀經學生的就近入學,在此,北京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北京季謙教育諮詢中心)官網把讀經界同仁收集到的全球讀經教育私塾學堂通訊信息向讀經教育界公布。同時也非常的希望還沒有收集到此通訊錄的讀經學堂、私塾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把您提供的通訊信息與大家分享。感恩您為讀經教育推廣做貢獻!
  • 玖如私塾書畫學堂——
    2019,玖如堂私塾遷至銳創國際中心B座710……2021,玖如堂私塾又遷至銳創國際中心B座1221>……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歷經十餘載……玖如私塾學堂於2009年起對外招生教學,招生對象多為書法高考生,所教學生如今都已考入本科或研究生。
  • 江西南昌「私塾學堂」 四歲學童熟背《老子》
    【解說】四歲學生熟背中華傳統經典的《老子》,這在江西南昌的一所私塾學堂內屢見不鮮。9月9日,記者就走訪了這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的私塾學堂。  學堂的大門古色古香,門前並掛有「孝悌忠信嚴律己 謙恭禮讓常修德」的牌匾。走進學堂,一副孔子的畫像擺掛在正中央。朗朗的讀書聲傳來,循聲而去,上至二樓,便見得一名先生手拿一本《孝經》領著8名四五歲大的小兒學習朗讀。
  • 私塾學堂最重要的實務——面試家長
    所以辦私塾以後會遇到困難就是這種困難——怎麼樣讓家長都安心。家長安心了孩子沒問題,所以辦私塾幾乎不必選孩子,但是要選家長。假如她真的很困難,背後壓力很大,或說父母的觀念還不很清楚,還有很多疑問,我勸你最好先不要接受這樣的學生,以免後患無窮。是這樣的,對家長左右搖擺的這些要求,是你辦私塾最大的麻煩所在。
  • 古代私塾是如何授課的?漫談古代私塾辦學模式的現代價值
    私塾教育一、古代私塾的變遷和教學內容《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術有序,國有學"。西周時期私塾的重點不是教育,而不是大門兩側的大廳,人們可以坐在那裡品嘗新鮮的成熟水果。二、私塾辦學模式對現代教學的價值和影響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古老的私立學校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直到消失,因此,現代人對古老的私立學校的印象更多地來自現代教科書,影視戲劇和文化風景。
  • 課寵學堂總部會堂開辦的《語言變現私塾課》圓滿成功
    4月30日,課寵學堂創始人、語言變現研習社開創者吳英緒導師親授為期2天的語言變現私塾課,於深圳海濱大梅沙的課寵學堂總部1號會堂圓滿結束。來自安徽、山東、湖北、浙江、江西、廣東、香港等地的20位學員齊聚課寵學堂,認真學習,收穫滿滿,給出了100%的好評,直呼還沒有學過癮,下次還要來復訓學習。語言變現私塾課為小班制,在這一期學員人數限定在20人內,總報名人數26人,後來報名的6人他們自動轉入下一期的語言變現的課程學習。
  • 逃離學校去私塾讀經就能造就大師?
    梧桐山下讀經郎     10餘所私塾裡最大的一家是鹿鳴學堂,在坑背村租了4棟農民房作為學生的課堂和宿舍,有百餘名來自各地的兒童在這裡接受全日制的讀經教育,年齡小的只有3歲,大的也不過十幾歲。     6月30日午後,在一位學生家長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鹿鳴學堂的一間教室。
  • 現代「私塾」:體制外的教育
    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長的追捧時,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現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時,也存在先天不足。儘管現代私塾得到一些家長的認可,但不可迴避的是,其身份並沒得到官方認可,地位尷尬。    重慶(江北)錦揚律師事務所主任倪世鈞認為,家長選擇私塾本身不違背法制精神和法制原則。但按照現行《義務教育法》的具體規定,家長不僅有義務教育孩子,而且應該把孩子送到經許可的教育機構接受正規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私塾仍涉嫌違法。
  • 「追夢火焰藍」探尋千年古剎的現代「防火秘籍」
    記者跟隨「追夢火焰藍」網絡主題採訪團探尋千年古剎的現代防火秘籍,一支社區志願者救援隊——光福彩虹救援隊給出了答案。圖為西昌市消防救援大隊正在進行防火演練。李玉素 文 光福彩虹救援隊供圖光福彩虹救援隊有固定救援隊員20人,機動救援隊員100人左右,是響應政府社區自救政策的一支社區志願者救援隊,他們閒時生產,災時自救。圖為光福彩虹救援隊隊長魏東在講解,其背後的器材架上擺滿了各式消防裝備。
  • 「現代私塾」取代不了義務教育
    回到現實,這非法「現代私塾」(以下簡稱「私塾」)辦學到底是在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偏激地讓孩子走上了脫離現代社會之路?正文01 個體與群居私塾就是以小眾教育形式為主,一個班也就是十幾個孩子。02 四書五經能否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都已經向太陽系以外去探索。再說世界已經從皇權過渡到契約社會,「私塾」依然選擇教給孩子以國學為主的知識,靠死記硬背一些「四書」「五經」等,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嗎?
  • [3月25-30日、4月7日]2020廣東教師資格考試中小幼私塾學堂直播課
    [3月25-30日、4月7日]2020廣東教師資格考試中小幼私塾學堂直播課
  • 孫敬學堂古私塾登陸央視 演繹魅力中國城市新風貌
    在孫敬學堂古私塾,學童們探索和重拾久違了的生命氣象――是豁達大氣,是天清地曠,是情真意切,是自強不息。這也得以讓從這裡走出的學童們,朝氣蓬勃、昂首邁步,雙腳踏在先輩們以熱血守護、以精誠滋養的厚重土地上,讓「立德、養正、樹人」學堂校訓釋放出更加光輝的人生華彩!
  • 湖南平江:鄉村私塾為何還能存在
    誰在讀  讀老書的學生大多是13歲到20歲這個階段的青少年,主要是那些平時沒有好好學習,失去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而進入社會年齡又較小的學生,家長便把他們送進私塾學堂。  學堂一般是先生們為學生準備的。離學堂比較遠的學生就住在先生的家裡,不過晚上也得讀書。
  • 湖南平江仍有私塾教古書 - 網易教育頻道
    小朱亮這天要去的可是真正的「學堂」——他要到本村的私塾裡,在教書先生的指導下,學習一整天的古書。  出門前,小朱亮沒有忘記帶上私塾學習的文具課本。上私塾用的筆不是鉛筆,也不是原子筆,而是一支墨跡斑斑的毛筆。私塾裡的課本也不是什麼語文、算術書,而是兩本古書:《增廣賢文》和《幼學故事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