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私塾」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20-12-16 瀟湘晨報數字報

    對於接受「私塾」等社會培訓機構教育的學生,教育部在日前發布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表示「高度關注」。教育部強調,對於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教育部提出,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

    我們猜,你肯定不是第一次在媒體上看到「現代私塾」這個詞了。根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目前分布在各地的學堂、私塾、書院超過3000家。早在2013年8月,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調研報告就顯示,在中國大陸約有1.8萬名學生不在學校上學,選擇「在家上學」。和教育部「高度關注」相對應的,正是「現代私塾」與在家上學現象的愈演愈烈。

    一些「現代私塾」與在家上學,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經不起推敲。首先,很多時候這都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9年,可以說在這9年內讓孩子離開學校,在私學機構或家中接受全日制教育,都是違法行為。其次,不少「現代私塾」與在家教育,名義上是在提供特色教育,實際上,許多時候他們甚至沒有辦學資質,是在以特色教育名義在行賺錢之實。

    「現代私塾」的問題就在那裡,卻往往難以糾偏。對此,有法官解釋了三點具體的原因,一是孩子年齡小,沒有提起訴訟的能力;二是在我國多以身份、血緣關係為基礎確立的家庭監護關係中,作為第三方的個人或單位很難介入;三是當今社會人口流動量大,對於人戶分離未成年人監管、保護存在盲區。公權力、司法力量和社會力量都難以介入,於是讓「現代私塾」成為一種龐大的存在。

    「不得以現代私塾替代義務教育」,教育部的「高度關注」,就是一記棒喝:「現代私塾」或是對義務教育的一種補充,但用現代私塾替代義務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既違法又充滿功利因素的行為。教育部同時強調,對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緩學。這也是一個政策信號,此前那種擅自離校參加現代私塾的行為,可能將被納入治理。

    「現代私塾」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必要明確,現代私塾從來都不完全等同於個性教育,因為個性教育要建立在合法與合理的基礎之上。當然,最後依舊需要反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現代私塾」與在家教育?在其背後,是不是還有著某種對現實的不滿意?如何在現行義務教育的框架內,傾聽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加入更多個性化教育的內容,也是教育管理部門無法迴避的議題。

    本報評論員王聃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怎能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18年底,浙江新高考實施過程中,連續出現英語、物理考試成績隨意變化的事件,事關廣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真讓人大跌眼鏡,新高考制度難道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014年起,新高考制度在上海、浙江開始試點,2017年首屆新高考後,官方宣布新高考制度取得成功,並將在全國推廣。
  • 電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明日世界總裁胡明:產業鏈打通是難點 行業...
    2018年4月,南京,國內首家電競本科專業學生在擔任電競解說(圖/視覺中國)電競缺乏全產業鏈打通雖然電子競技的概念已經相對普及,但是「電競=打遊戲」這種觀念依然根深蒂固,有從業者認為,要消除人們對電子競技的誤解是一件難事,因而也有一種說法,即「電子競技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現代「私塾」:體制外的教育
    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長的追捧時,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現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時,也存在先天不足。儘管現代私塾得到一些家長的認可,但不可迴避的是,其身份並沒得到官方認可,地位尷尬。    重慶(江北)錦揚律師事務所主任倪世鈞認為,家長選擇私塾本身不違背法制精神和法制原則。但按照現行《義務教育法》的具體規定,家長不僅有義務教育孩子,而且應該把孩子送到經許可的教育機構接受正規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私塾仍涉嫌違法。
  • 「現代私塾」取代不了義務教育
    回到現實,這非法「現代私塾」(以下簡稱「私塾」)辦學到底是在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偏激地讓孩子走上了脫離現代社會之路?正文01 個體與群居私塾就是以小眾教育形式為主,一個班也就是十幾個孩子。02 四書五經能否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都已經向太陽系以外去探索。再說世界已經從皇權過渡到契約社會,「私塾」依然選擇教給孩子以國學為主的知識,靠死記硬背一些「四書」「五經」等,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嗎?
  • 中國現代私塾:遊走在「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中新社成都1月6日電 題:中國現代私塾:遊走在「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作者 殷櫻  「媽媽,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論語課,我在圖畫課上還畫了一隻蝸牛。」9歲的蛋蛋(化名)放學後,跟媽媽分享起學校裡的經歷。  蛋蛋在位於成都溫江一個偏離市區的現代私塾上學。
  • 古代私塾與現代學校有何區別?私塾的學童比現在的學生輕鬆嗎
    私塾教師的文化水平差別很大,既有名師大儒,也有粗通文墨的平庸之輩。私塾在古代又稱「學塾」、「教館」、「鄉塾」、「家塾」等,歷史淵源很早,《尚書》中已有記載,單稱「塾」。西周時期,塾是鄉學的一種。一般認為,孔子創立的私學就應當屬於「塾」。私塾的名稱是近代以來的事,最初人們把私塾分成「蒙館」和「經館」兩類。
  • 另類學校引關注:現代「私塾」豈能替代學校教育?(圖)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家長和媒體眼中的現代「私塾」,其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有個別家長放棄學校教育、選擇「私塾」教育?現代「私塾」是現代教育的補充還是古代教育方式的簡單複製?
  •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而現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父母不滿現有「體制」內教育,也將孩子送進了現代「私塾」,給孩子實施起了「在家教育」,就是想創造一種個性化的教育資源給到孩子,在一線城市已經興起了一批現代「私塾」,也是引發了很多人爭議。
  • 古代私塾是如何授課的?漫談古代私塾辦學模式的現代價值
    私塾教育一、古代私塾的變遷和教學內容《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術有序,國有學"。西周時期私塾的重點不是教育,而不是大門兩側的大廳,人們可以坐在那裡品嘗新鮮的成熟水果。二、私塾辦學模式對現代教學的價值和影響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古老的私立學校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直到消失,因此,現代人對古老的私立學校的印象更多地來自現代教科書,影視戲劇和文化風景。
  • 探尋千年的私塾,品賞現代的學堂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品賞中國私塾與學堂的故事,尋找那些留給我們的歷史記憶。小私塾 大文化穿越千年的私塾,成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育,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私塾,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教育體系中佔有幾近主流的地位,以儒家思想為中心,書法、作文、唱歌、彈琴、跳舞、遊戲、武術、農耕、醫學、棋藝無所不學,誕生了諸多非常知名的私塾。
  • 任人打扮的孩子們
    這孩子的爸爸說自己和中國國際新聞社的郝社長是兄弟,對方十分欣賞女兒的寫作能力,於是便將其招入麾下,現在岑怡諾小姑娘已經是這家雜誌社的副主任了。 這家叫做中國國際新聞社的創始人叫郝江華,自稱是前人民論壇網的主編助理。總編輯則是來自河南的一名廳級幹部。此外,還有自稱是光明日報副社長的王林等一幹媒體大佬為這家媒體撰寫刊名,一起參加活動。
  • 教育:對於現代的社會,開設私塾教育,論其優點和缺點
    教育:對於現代的社會,開設私塾教育,論其優點和缺點近年來,隨著這個國學熱愛讀經熱興起,那麼私塾教育這種方式,似乎在不知不覺當中又回到了我們的視野裡面。有的家長啊或者因為自己本身就國學有很大的興趣,或者是對現在的義務教育機制有所不滿,他們把自己孩子呢又送到了私塾教育。可是問題是這個私塾教育不僅它的理念和現代教育理念有相對的地方,而且私塾教育,這種形式呢也和現今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法規發生了衝突,接下來呢就請朋友們跟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原標題 [中國現代「私塾」學堂悄然興起]
    中國部分家長對目前教育體制度感到不滿,把子女送到現代私塾學堂學習儒家經典。在深圳東部的鹿鳴學堂,老師們每堂課都以同樣的話開場: "孩子們,跟我讀" 。  學堂所用課本是九部儒家經典,學生們認真跟隨老師逐行朗讀那些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古文。在旁還有兩位老師協助,確保學生們連貫誦讀,不會中途停頓。
  • 讓孩子上私塾靠譜嗎?
    成都出現了一家全日制的私塾,這種家庭式的教育模式正挑戰著傳統的教育體制。成都市教育局表示,此私塾違反了義務教育法,涉嫌違規辦學。但叫停聲卻在家長中引發巨大的爭議,家長真的了解私塾嗎?私塾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私塾逐漸消失。私塾有多種:有教師自己辦的教館、學館、村小,有地主、商人設立的家塾,還有屬於用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義塾。
  •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他懷揣著一個夢想,要將延續了2500年的中國私塾教育的精華揉合到現代教育中去,不讓它因為五峰私塾朱執中老先生的封館棄教而走下歷史舞臺。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經歷了2500年的發展至今,其中必有其可取之處,而現代教育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病,張志勇希望將傳統私塾教育之中的精髓好好總結,運用到現代教育之中去。傳統私塾教育形式下融洽的師生關係以及其對社會風氣帶來的一種良性影響讓張志勇感觸很深。  張志勇希望從朱執中手中接過五峰私塾的教鞭,將私塾繼續辦下去。
  • 「在家上學」捧紅「現代私塾」 專家稱此舉違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一提到私塾,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固定的印象。一位先生帶著一群小學生,搖頭晃腦地背四書五經,背不好先生拿起來那叫什麼,戒尺是吧,然後拿著孩子的小手心啪啪就是一頓打。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教育讓私塾成為了沉澱許久的陳年舊詞,總會有人試圖去挑戰主流的神經。  私塾穿越到當代,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在家上學。
  • 具2500年歷史的中國私塾教育終結 湖南私塾封館
    湖南最後一個私塾———嶽陽市平江縣五峰私塾近日正式「封館」,私塾老先生朱執中給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後,宣布「封館棄教」。     據有關部門考證,平江縣部分偏遠地區的私塾是中國最後一批私塾。但近年來,隨著從事私塾教學的老先生的去世,在當地辦私塾的只剩下朱執中一人。
  • 胡適讀私塾學到了真本領,曾彥修讀私塾為什麼收穫寥寥?
    近日讀完《曾彥修訪談錄》,1919年出生的曾彥修先生自稱,「五歲讀私塾。三字經、孔子、孟子、詩經 都要背誦,都不講,讀了六七年,沒什麼作用」。這種死記背背的教學,只是讓曾彥修多認識了一些字,毫無學習的樂趣,他和同學們選擇了逃學,而私塾先生也不管。
  • 夢回古代,古代學子每天在私塾幹嘛?
    &34;,而是以&34;、&34;、&34;、&34;等詞,將&34;和&34;兩個詞連起來一起用,是在近現代才開始出現的。我們將&34;成為古代的學校,是因為這裡是學生啟蒙、學習的地方,不過,雖然我們將私塾稱之為&34;,但是,從兩者的實質上來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至少,在所教授的課程上,兩者就有很大的不同。那麼,當現代的學生在苦兮兮地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試卷時,古代的學子們又在過著什麼樣的私塾生活呢?
  • 湖南岳陽出現多家鄉村私塾 再掀私塾存廢之爭
    近年來,全國各地悄然興起「私塾」辦學熱,隨著上海的「孟母堂」和成都的全日制私塾被相繼叫停,各地想辦私塾的國學愛好者不得不望而卻步。   在湖南岳陽縣張谷英村,有一家私塾卻仍舊書聲朗朗,報名就讀者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