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長的追捧時,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現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時,也存在先天不足。
■私塾優勢在於多元化
團隊精英化,用優秀的教師去培養最出眾的學生;
課程內容精品化,研發綜合素質能力課程,配合學生的學業課程、藝術課程進行大三位一體組合式教學,讓學生在學業、藝術、能力三方面得到綜合的提升;
複合型人才培養多元化,學習成績的高低並不能體現一個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藝術修為的深淺也並不能代表一個學生社會屬性的比重,這兩者都缺少了關鍵的一環,就是能力教育,學會學習,學會社會生活,從根本上提升綜合能力。
■尷尬也不少
私塾身份不被認可
儘管現代私塾得到一些家長的認可,但不可迴避的是,其身份並沒得到官方認可,地位尷尬。市教委有關人士認為,《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因此,不但這些私塾是違法辦學,送孩子來接受全日制讀經教育的家長也違反了法律規定。這位負責人稱,凡是沒有依法審批許可的辦學行為都是違法的。
即便身在「私塾」內,不少孩子的學籍仍保留在原來就讀的中小學,以備將來升學之用。
重慶(江北)錦揚律師事務所主任倪世鈞認為,家長選擇私塾本身不違背法制精神和法制原則。但按照現行《義務教育法》的具體規定,家長不僅有義務教育孩子,而且應該把孩子送到經許可的教育機構接受正規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私塾仍涉嫌違法。 >>【詳細】
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私塾還承受著來自社會各界的質疑:讀四書五經能否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的人才?私塾的學生得不到官方的認可,也得不到公認的文憑,今後怎麼找工作?
專家認為:現代私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沒有體現循序漸進這一行之有效的教學原則,讓兒童將佶屈聱牙、晦澀難懂、就連專家學者也難以理解的文獻生吞活剝。二是這種對古代經典的過分倚重,排斥全面的現代教育,可能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讓兒童遠離現代社會生活的實際,難以和下一個階段進一步的學習對接,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詳細】
▲相關新聞:為升學「私塾娃」還得回公辦校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