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為福利生娃嗎?

2021-02-19 南都周刊

在生育率低迷不振、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日,國家應該向願意生娃的家庭提供可靠的生育福利。

文 | 那五

8月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發報導,題目叫做《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二胎政策莫畫餅充飢》。許多看了標題的網友紛紛吐槽:生不生娃難道不是個人的私事嗎?怎麼上升到國事了?

其實,從生育率、人口結構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的角度來看,生娃還真的是國事。官媒這一次並沒有說錯。一對夫婦生不生娃,生幾個娃,可以說是私事,但是,無數對夫婦的生育意願加總起來,便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與人口結構,而一個國家的生育率與人口結構,又直接關係到這個國家的社會經濟能否保持健康發展,進而又會回過來影響個人的命運。簡單地說,你不生娃不會影響什麼,但若是有三分之一的育齡夫婦都不生娃,這個社會就會出現大問題,並且影響到你的工作機會、經濟收入、養老福利。因此,說生娃是國事,毫不誇張。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次提出「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應該是看到了當前人口問題的嚴峻性:「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已經用完,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大……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家庭自覺,還應該制定更為完整的體制機制。說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國家大事。」

其實,關注人口問題的學者早已多次指出,中國當前的生育率持續低迷,2000年與201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當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22與1.18,經統計部門與計生部門綜合評估與校正,公布出來的總和生育率為1.5—1.6。儘管如此,還是遠遠低於人口更替水平的2.1。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國家放開了二孩生育的限制。

剛剛全面放開二孩時,我曾在《南方周末》上發文提出:「如果中國社會的生育率繼續走低,那麼光『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只怕於事無補,出臺鼓勵生育的政策遲早要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表。」最近,一些省份已經放出了「鼓勵生育」的信號,比如今年6月底,遼寧省提出要「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

從東亞文化圈的經驗來看,幾乎所有持續保持低生育率的地區都會出臺激勵生育的政策,比如中國臺灣2010年的生育率只有0.895,為鼓勵生育,臺北、新北、基隆市對生育的家庭,每胎補助2萬元(臺幣),雙胞胎補助4萬元。臺灣衛生部門還投入近10億元補助不孕夫妻接受人工生殖技術。

新加坡2002年之後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2左右,從2001年起,當局推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措施和獎勵配套,投入的資金從最初每年5億元漲到如今超過16億元(新元)。現在一個新加坡家庭,每生育一個孩子,可得到20,000元的嬰兒花紅,53,000元育兒及託兒津貼,10,000元所得稅減免,直到孩子入讀小學。

日本2012年的平均生育率只有1.41,從2010年4月起,撫養15歲以下孩子的監護人,每月可獲1.3萬日元的兒童補貼。其中高梁市政府還對生育第3胎的家庭給予50萬日元的獎勵。

韓國2010年的生育率低至1.22,早在1996年,韓國政府已開始獎勵生育,包括向低收入的新婚夫婦每年提供5萬套保障性住房,女性可以有1年時間在家養育子女,每月可領取40~50萬韓元的底薪,並保留職位。

這些鼓勵生育的政策雖然不能說沒有收效,但效果非常微弱。比如日本,已經深陷少子化和老齡化的泥潭多年,政府一再鼓勵國民生育,但日本人就是不願意多生育。2013年,負責應對少子化的日本擔當大臣森雅子說,少子化就是日本的「國難」。但這個「國難」還看不到結束的時候,因為2015年,日本總人口推算值為1.2691億,比上一年減少22萬;14歲以下兒童數量為1617萬,比2014年減少16萬,連續34年人口下降。

在中國,雖然二孩政策實施後,按官方數據,2016年的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但是,還有大量育齡夫婦不願意生育,據統計,2017年中國「一孩出生人數減少百分之一二十,掩蓋了增加的二孩出生人數,造成總體出生人口數減少以及總和生育率走低」。

人們為什麼不願意生育?《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導認為,「很多年輕人不敢生孩子,是因為生不起,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有點超過年輕人所能承受的範圍」,「尤其是在城市,生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從出生到上學,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都在不斷上升。孩子在上學之後,一個暑假的興趣班就要花費數萬元。因此,在城市生活的許多年輕人,並不願意要孩子」。因此,《人民日報》海外版提出,「要讓適育夫婦切實感受到政策福利,提高生育意願」;「應健全社會保障,讓『不敢生』變為『敢生』。」

這是官媒釋放出來的一個清晰信號:中國將進入鼓勵生育的時代。

最後,我要申明,我同意「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的說法,並不表示我認為個人生娃的意願可以被強加,或者被剝奪,而是希望,在生育率低迷不振、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日,國家應該向願意生娃的家庭提供可靠的生育福利。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二貨脫口秀|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
    大家好,我是隔壁老羅,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我大多數人一般都是先談戀愛,然後結婚,最後生娃,我覺得不是很多年輕人不願生,而是很多年輕人卡在了戀愛或結婚的階段,這就導致很多年輕人無法走到生孩子的階段,當然也有直接跳過了戀愛和結婚,就生孩子的。
  • 為國生娃,你願不願意?
    據國家統計局調查,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2018年為1523萬,2019年下降到1465萬人, 中國新生兒數量已經連續4年下降。社科院在今年年初發布的綠皮書中指出,中國人口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而2030年起將進入持續的負增長。 出生人口的減少必然對中國未來的方方面面產生深遠影響。
  • 年輕人的潮流:不結婚不生娃,你怎麼看?
    博士育兒:你知道嗎?00後比90後整整少了4700萬,原來咱們國家有計劃生育對吧?只能生一個,現在可好了,越來越多都表示,就算你放開了,讓我說,我都不想生了,甚至還有很多已經結婚生子了的人啊,都表示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自己寧願一個人不結婚,不生娃,一身輕鬆,不用處理一堆堆的家庭問題,教育問題,婆媳問題,夫妻問題,甚至還有很多的出軌問題,婚姻的幸福感去了哪裡呢?養育孩子喜悅感去了哪裡?
  • 「如果來得及,抓緊生二胎」,3個關於生二胎的福利,你領了嗎?
    從2016年我國開放二胎政策開始,喜歡孩子的家庭紛紛響應國家政策,在2兩年內迅速備孕生娃,於是,16年到17年這段時間,我國新增人口出現小幅度上升。但從18年開始,這種「人口驚喜」的熱度好像下去了,每年新增人口數開始下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好像一胎都不想要了。
  • 「如果來得及,抓緊生二胎」,3個關於生二胎的福利,你領了嗎?
    從2016年我國開放二胎政策開始,喜歡孩子的家庭紛紛響應國家政策,在2兩年內迅速備孕生娃,於是,16年到17年這段時間,我國新增人口出現小幅度上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國家提出3項關於生二胎的福利,如果你正在計劃生二胎,或者二胎已經出生,這些福利都是可以享受到的。
  • 為減輕生娃壓力,每月發上千元育兒補貼,有人幫忙養娃你贊同嗎?
    那麼,為鼓勵生二胎,減輕生娃壓力,人大代表建議,每月發上千元育兒補貼,讓國家幫忙養娃你贊同嗎?生二胎花錢是必須的,但也不光是錢的問題之前,總是聽很多寶媽說,家裡老人一直催生二胎,但是生活壓力大,養不起,不想生。
  • 你願意嗎?不,我是不敢
    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規劃?真的為之後做好了準備?或許,是時候好好考慮如何讓自己未來生活有底氣、增加一份保障!有一個話題掛在微博熱搜上好幾天了:#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隨機採訪了辦公室的幾個小夥伴,有人說,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照顧孩子呢;也有人說,自己還年輕,想多自由幾年。
  • 濟南人,你願意生三胎嗎?
    生?還是不生?這永遠都是一個問題!然而在大家還在糾結生不生二胎的時候早在去年就已經有人提議「全面三孩政策」!日前中國郵政官網發布了2019年生肖郵票其中畫的一個歡樂豬家庭——兩隻大豬身前臥了3隻小豬郵票跟生娃有啥關係?
  • 年輕人不願意生娃,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這屆年輕人到底為什麼不願意生娃呢?首當其衝的原因,便是經濟壓力。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孩子就是行走的碎鈔機。」道理其實很簡單,從產檢到生產、再從出生到上學,孩子成長的任何階段,父母都要花費大量的金錢。
  • 「生二胎」還能賺錢?國家新增3項「福利」,生了二胎的就能領取
    自從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家庭都在猶豫,不知道究竟要不要生二胎。因為生二胎,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平衡之下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那麼你知道嗎?針對於生二胎的家庭,國家新增了幾項「福利」,每一項都很誘人哦!
  • 催生迫在眉睫,國家「坐不住」了,年輕人到底怎樣才願意生娃?
    催生迫在眉睫,國家「坐不住」了,年輕人到底怎樣才願意生娃?推薦語:還記得在爺爺奶奶那一代人裡,一對夫妻生個三、四個,甚至五、六個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那代人的眼中,他們普遍認為孩子多是件好事情,至少在將來自己的養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德國人出生率低不願生,移民卻靠生娃「致富」,網友:福利太好
    為了改變這種格局,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出臺相關福利,鼓勵生育。那這樣真的有效嗎?以低生育率的德國為例,政府為了鼓勵人口增長,推行了很多生育福利。比如根據家庭中孩子的數量實行梯度補貼,孩子越多,每月的補貼也就越高;孩子出生後,父母可以在享受育兒假期的同時向政府申請補貼;孩子的生育和保險、兒童建房補助等統一由國家支付。
  • 阻礙了你生娃的原因真的是壓力太大嗎?
    近日新浪微博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了一篇「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的文章引起廣大網友熱議。微博內容中寫道: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
  • 如果男性可以生孩子,男同胞願意生嗎?
    別說男性可以生孩子,男同胞願不願意生就是現在男性不能生孩子,我以後都不想要生孩子那可真是難以想像的疼,是真的把我疼哭了,導致孩子現在五歲了我還沒走出生娃的陰影,以後是不會再生了!我老公後來跟我說,要是男的也能生孩子就好了,男女都能生的話,他生就省的我疼了,哈哈。
  • 這個新生兒醫保政策福利,不管你是剛懷孕還是剛生娃,都要記得辦
    導讀:這個新生兒醫保政策福利,不管你是剛懷孕還是剛生娃,都要記得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個新生兒醫保政策福利,不管你是剛懷孕還是剛生娃,都要記得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順產生娃只能硬抗?這個「福利」既對得起自己,又不傷害寶寶
    醫生聽了小雲的話解釋道:「你這種情況自然生產對你和娃是最好的,如果怕疼,你可以選擇無痛分娩,這樣生娃時痛感要小很多。」大夫表示,無痛分娩針其實是給孕媽的「特殊福利」,有了這個福利就不用怕疼了。生娃時在孕媽腰椎上打上「鎮痛泵」,生娃過程中,孕媽若感到疼痛厲害的時候,可以自己按壓泵釋放麻藥,這樣孕媽生娃的時候感覺得到子宮在收縮,但是不會有明顯的痛感。
  • 生過孩子,男人還願意為你做這些事,說明你嫁對人了!
    生過孩子,男人還願意為你做這些事,說明你嫁對人了! 2、生過娃以後,男人還能很悉心的聽你說自己的心事 男女之間能夠敞開心扉的聊天,或者說一方可以很自然,很體貼地去關心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那麼這樣的男人真的很在意你,至少他會覺得,在這個家裡,雖然有了新的生命,但是你還是從前的那個你,還是從前的那個少女,還是需要被關心、被愛護、被呵護,並且他還願意去這樣花費時間和精力在你的身上
  • 生娃前,我好你就好生娃後,你好我就好
    作者:寶寶知道 朵朵小寶貝生娃前,你蜷縮在我肚子裡,或調皮或安靜;生娃後,你平躺在我枕頭邊,或嬉笑或哭鬧我的生活皆因你的出生而不同,你出生前,我是你的主導者,我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都影響著肚子裡的你;你出生後,你是我的晴雨表,你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左右著守護著你的我
  • 二胎政策冷場了,如果生二胎給獎勵,什麼程度你會願意生?
    70年生的小霞覺得自己沒趕上好時候,當年想生個二胎,卻被當年那些「少生優生,幸福一生」、「想富就要少生娃多種樹」的宣傳語打敗了。還好自己孩子爭氣,雖然就養了這麼一個,小霞覺得自己這輩子也算值了。如今二胎開放,不過小霞表示自己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