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發達國家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人口模式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而低出生率和低自然增長率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增長緩慢。為了改變這種格局,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出臺相關福利,鼓勵生育。那這樣真的有效嗎?
以低生育率的德國為例,政府為了鼓勵人口增長,推行了很多生育福利。比如根據家庭中孩子的數量實行梯度補貼,孩子越多,每月的補貼也就越高;孩子出生後,父母可以在享受育兒假期的同時向政府申請補貼;孩子的生育和保險、兒童建房補助等統一由國家支付。可以說在德國生孩子花銷基本上很少。
儘管如此,德國本土居民的出生率依然很低。相反,當地的一些土耳其移民卻憑藉生娃獲得國家大量的福利待遇,甚至有人以生孩子作為自己的職業,從而走上致富道路。網友表示羨慕:福利太好,也想移民了。
為什麼同在一個國家,家庭觀念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差異呢?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01 根深蒂固的生育觀念影響
德國作為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機械化水平高,沒有發展中國家依靠多養孩子減輕家庭負擔的考量。其中本土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崇尚小而美的優質生活,反對大家庭觀念。因此,很多德國家庭選擇通過工作改善居住環境、開闊眼界、提升生活質量,而不是生育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國家的人口出生率。
而移民到當地的土耳其居民,原本的生活不富裕,文化程度也普遍偏低,有很強烈的生育觀念,所以在國家大力扶持下,自然就會選擇多生孩子。
02 國家養老設施及福利完善
德國是歐洲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的國家,出生率遠低於世界上其他國家。這是因為俾斯麥推行的社會保障法,為德國居民提供了全民醫療保險體系。如今德國醫療衛生體系中,政府為本國人口承擔百分之七十的費用。除此之外,國家為保障民眾權益,推出了廣泛的健康保險計劃,並且鼓勵自營業者和高收入人員參與私人保險。國家福利設施完善,居民不用擔心「老無所養」,沒有發展中國家「養兒防老」的觀念束縛,所以會選擇不生或者少生。
國家的福利措施當地的土耳其居民也享有,但這並不阻礙他們生孩子。多生孩子既可以得到一筆補貼,也讓養老多了一重保障,一箭雙鵰的好事,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03 育兒支出大
雖然生孩子會有很多福利,但是養孩子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德國人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一方面孩子出生後,為了讓他們享有高質量的教育,很多人會給孩子選擇優質的學校。另一方面,很多職業女性生育孩子需要放棄工作,一旦放棄工作做全職主婦,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半的家庭收入來源,社會地位也會隨之下滑,因此德國有很多丁克夫妻。
土耳其移民就不一樣了,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視,認為只要把孩子餵飽就好,所以基本上沒有養娃壓力,於是不停地生孩子,一個家庭4-5個孩子是很常見的。
正是因為文化和觀念不同,導致了同一個國家大家對於生育的態度也不一樣。人們常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我們鼓勵生育的同時,應該做到優生,儘可能保證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