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出生率低不願生,移民卻靠生娃「致富」,網友:福利太好

2020-12-12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發達國家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人口模式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而低出生率和低自然增長率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增長緩慢。為了改變這種格局,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出臺相關福利,鼓勵生育。那這樣真的有效嗎?

以低生育率的德國為例,政府為了鼓勵人口增長,推行了很多生育福利。比如根據家庭中孩子的數量實行梯度補貼,孩子越多,每月的補貼也就越高;孩子出生後,父母可以在享受育兒假期的同時向政府申請補貼;孩子的生育和保險、兒童建房補助等統一由國家支付。可以說在德國生孩子花銷基本上很少。

儘管如此,德國本土居民的出生率依然很低。相反,當地的一些土耳其移民卻憑藉生娃獲得國家大量的福利待遇,甚至有人以生孩子作為自己的職業,從而走上致富道路。網友表示羨慕:福利太好,也想移民了。

為什麼同在一個國家,家庭觀念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差異呢?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01 根深蒂固的生育觀念影響

德國作為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機械化水平高,沒有發展中國家依靠多養孩子減輕家庭負擔的考量。其中本土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崇尚小而美的優質生活,反對大家庭觀念。因此,很多德國家庭選擇通過工作改善居住環境、開闊眼界、提升生活質量,而不是生育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國家的人口出生率。

而移民到當地的土耳其居民,原本的生活不富裕,文化程度也普遍偏低,有很強烈的生育觀念,所以在國家大力扶持下,自然就會選擇多生孩子。

02 國家養老設施及福利完善

德國是歐洲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的國家,出生率遠低於世界上其他國家。這是因為俾斯麥推行的社會保障法,為德國居民提供了全民醫療保險體系。如今德國醫療衛生體系中,政府為本國人口承擔百分之七十的費用。除此之外,國家為保障民眾權益,推出了廣泛的健康保險計劃,並且鼓勵自營業者和高收入人員參與私人保險。國家福利設施完善,居民不用擔心「老無所養」,沒有發展中國家「養兒防老」的觀念束縛,所以會選擇不生或者少生。

國家的福利措施當地的土耳其居民也享有,但這並不阻礙他們生孩子。多生孩子既可以得到一筆補貼,也讓養老多了一重保障,一箭雙鵰的好事,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03 育兒支出大

雖然生孩子會有很多福利,但是養孩子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德國人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一方面孩子出生後,為了讓他們享有高質量的教育,很多人會給孩子選擇優質的學校。另一方面,很多職業女性生育孩子需要放棄工作,一旦放棄工作做全職主婦,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半的家庭收入來源,社會地位也會隨之下滑,因此德國有很多丁克夫妻。

土耳其移民就不一樣了,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視,認為只要把孩子餵飽就好,所以基本上沒有養娃壓力,於是不停地生孩子,一個家庭4-5個孩子是很常見的。

正是因為文化和觀念不同,導致了同一個國家大家對於生育的態度也不一樣。人們常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我們鼓勵生育的同時,應該做到優生,儘可能保證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得知真相扎心
    但造成2019年人口出生率創新低還有很多其他得因素,來看看網友們的各抒己見:(1)養孩子壓力大@在文學泉去上班的鐵樹:一線城市,房價房租貴,一個孩子課外興趣班2個起步,花費3到4萬,這都屬於低配,幼兒園公立沒有戶口進不去,環境好一丟丟的幼兒園3千起步,然後各種孩子吃喝玩兒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小冉懷孕晚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建檔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疫情期間收治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婦(後來經核酸檢測為陰性),小冉害怕被傳染,便在孕晚期把建檔的醫院換成了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從一家三甲醫院換到了二甲醫院。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 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有輿論認為,出生率的降低和年輕人的「恐育心理」有關。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菊華告訴記者,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15-49歲育齡女性減少了約500萬人,而20-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約600萬。
  • 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 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小冉懷孕晚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建檔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疫情期間收治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婦(後來經核酸檢測為陰性),小冉害怕被傳染,便在孕晚期把建檔的醫院換成了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從一家三甲醫院換到了二甲醫院。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導讀:前不久,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僅僅只有10.48‰。而且在談論到生孩子的這個問題上,不少的年輕夫妻們都會有出現一些害怕和抗拒的情緒在裡面,相比較於以前,現在很多夫妻都是拖到臨近30了才會生孩子,尤其是一些一二線的大城市,這樣的問題就更普遍,那麼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不願生娃了嗎?其實,並不是他們不願意生娃,而是在生孩子的這件事情上,隨著時代的改變,他們也有了更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並且制約的條件也比老一輩們的多。
  •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推薦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物質方面也有了極大地改善。按理來說,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在生育方面應該是「能生則多生」,但是沒想到現實卻恰恰相反。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一代的中國人都不願生娃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6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即使在2016年開放二胎政策以來,人口出生率也沒有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不願意生孩子了,這是為什麼?
  • 2020年上海出生率再創新低!為國生娃,你願不願意?
    近日,有一組關於「出生率」的數據刷屏了。30年前的199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2784人,而到了 2020年1月1日,上海僅出生156人!?這生育率簡直是斷崖式的下跌啊!事實上,上海的低出生率絕非特殊現象,全國皆是。
  • 2018年新生兒出生率最低,2019也不多,90後女性為啥不願意生娃了
    而且以前周邊根本沒有所謂的「丁克」家庭,現在周邊的朋友中都出現了丁克.應該不止我周邊的人群是這樣,這現在是一個社會現象.看過相關些報導說,人均GDP高的國家,人口出生率越低,那麼中國的出生率受到了什麼影響呢?女性不生孩子的原因?
  • 「人口警報」再度拉響,新生兒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為何不肯生?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年輕人也不太願意生育,即使生了一胎之後也不願意生二胎,和早些年的情況完全兩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年輕人表示,家裡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增加了一項教育、生活、醫療、住房、婚嫁成本,特別是生的如果是男孩,以後光是準備一套婚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的生育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生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
  •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大家多生娃
    原標題: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大家多生娃 限制生育俱往矣, 為國生娃看今朝。 剛剛,那個讓無數國人愛恨交加的生育政策,或將迎來大變。 然而,國人的生育意願,卻低的讓你無法想像! 如今就連官媒都看不下去了,更是發出「為國生娃」的呼籲: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大家多生娃」。
  • 德國生育福利很好,生個孩子獎勵幾十萬,為何還是很多人不願生?
    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生娃是為了養兒防老,有的人只是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完整,有的人又是為了維護家庭關係等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喜歡生娃的趨勢也在逐步上漲。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壓力太大,寶寶出生之後你肩上的負擔就更重了,從小開始要負責吃喝拉撒,還要將他教育好,操心他的學業,防止他不被坑蒙拐騙,總之生了娃之後都得圍繞著娃轉,這些都不只是錢的問題,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 中國迎來「人口危機」:出生率的下滑,年輕人不願生也不敢生?
    但就算如此,人口出生率降低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就連當年那個號稱最敢生的省份的山東,也漸漸不敢生了。02、此前山東一直是中國第一出生人口大省,被稱為中國最敢生孩子的省份。而山東卻出現人口出生率僅為11.77%,那就說明山東那一屆的年輕人不願意生,也不敢生。
  • 德國人之所以不願意生孩子,原因全在一二節
    面對獎金,德國人依然不為所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為什麼德國人不願意生孩子這個話題。01:觀念不一樣,所以做法就完全不同在德國人的思想中,他們和中國人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並沒有傳宗接代的觀念。所以德國的新生兒出生率極低,對於德國的女性來說,如果生了孩子不但要養到十八歲,而且未來還要分家產。而且在生孩子期間又不能出去玩,生完孩子後自己的身材也會走樣,因此她們才不願意生孩子。而且在德國人的眼裡,她們並沒有養兒防老的思想。都是掙一分花一分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非常看重享受。不同於中國人講究節儉,凡事都會做好兩全其美的準備。
  • 這個國家生娃獎勵60萬,明明有這好事,他們卻不想生
    一、德國生娃福利高,當地很少人生在中國很久之前會有實行計劃生育,但是因為後來控制人口又開始鼓勵多生二胎,但是在國外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國家政府都會補貼生孩子的家庭,並且多多鼓勵他們生孩子來推動國家的創造力。
  • 不願浪費丈夫好基因,寶媽13年連生7個娃,網友:生娃機器?
    然而為了不浪費丈夫的好基因,選擇在十三年裡不斷生娃的寶媽你見過嗎?個娃,稱不願浪費丈夫好基因,網友:生娃機器?一段短短的視頻在網友中間傳開了,在這段視頻中一位寶媽將自己的孩子一個個喊過來排隊站好,網友們仔細一數她居然有七個孩子之多。根據這位寶媽自己介紹,雖然她的年紀並不大,只有三十四歲,可是她卻在結婚十三年內,連續生下了七個孩子,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你願意為福利生娃嗎?
    在生育率低迷不振、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日,國家應該向願意生娃的家庭提供可靠的生育福利。文 | 那五8月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發報導,題目叫做《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二胎政策莫畫餅充飢》。許多看了標題的網友紛紛吐槽:生不生娃難道不是個人的私事嗎?怎麼上升到國事了?其實,從生育率、人口結構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的角度來看,生娃還真的是國事。官媒這一次並沒有說錯。
  • 人口出生率3連降,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娃?
    目前我國的出生人口在不斷的下降,人口的出生率更是出現了3年連續下降的情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已經跌破警戒線!總和生育率跌過警戒線!
  • 80後寶媽生娃「有癮」,13年生7個孩子,原因是老公智商高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育兒上的理念有了新的變化,過去講究「多子多福」,如今更希望「優生優育」,儘管二胎已放開4年多,可響應的人群不多,出生率反而年年下降,很多專家呼籲多生娃,這樣才有利於經濟發展。官方也在喊話「催生」,並給出了很多福利,比如說延長產假、工資待遇不少、免費孕檢等,可就算是這樣,也只是那些高齡婦女響應生娃
  • 全面開放二胎後效果不好,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該不生還不生
    「炸鍋了」,雖然了解專家的建議是對國家好,但生孩子這件事卻並不是一件簡單事。但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錢,可這卻是普通家庭的父母最缺少的,現如今養育孩子成本和生活成本太高了,父母根本沒有底氣給孩子好的生活。有多少寶媽有了孩子以後就被各種職業拒之門外,企業的想法能理解,怕寶媽因為孩子而耽誤工作,但確實有些太過不近人情了。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寶媽在家庭地位就會直線下降,到最後真的變成了丈夫,孩子都嫌棄的保姆,這種情況也是如今眾多女性不敢生娃的主要原因。如果說國家能全面禁止寶媽就業的「高門檻」,想必效果會好一些,至少女性對生娃這件事不會太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