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生育福利很好,生個孩子獎勵幾十萬,為何還是很多人不願生?

2020-12-22 騰訊網

前言

生孩子究竟有什麼意義?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生娃是為了養兒防老,有的人只是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完整,有的人又是為了維護家庭關係等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喜歡生娃的趨勢也在逐步上漲。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壓力太大,寶寶出生之後你肩上的負擔就更重了,從小開始要負責吃喝拉撒,還要將他教育好,操心他的學業,防止他不被坑蒙拐騙,總之生了娃之後都得圍繞著娃轉,這些都不只是錢的問題,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為了生育設置獎勵,生個孩子就可以獎勵幾十萬,但最後的情況卻是依然沒有多少人生娃,這個國家是哪個呢?都有這麼好的政策了為何還是很多人不願生?

沒錯這個國家就是德國,德國的生育率一直都是偏低,而從全球來看,一個國家需要發展,其人口數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生育率必須要達到2.1以上才算是正常。而在德國卻一直低於這個數值,並且在1994年達到了最低值1.15,所以提高生育率成為了德國的重中之重。事實上,德國為了保護生育率也做了不少的努力。

二戰時候為了保住人口,德國推出了《生育保護法》,確實起了一點作用,可是後來德國很快就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出生率再一次下降,於是於1986年德國又再次提出了《聯邦養育津貼法》出顧名思義就是對生育家庭給予補貼,其中包括產前6—8周可以不工作,但是照樣可以拿工資,工資的幅度和平常正常上班沒什麼區別,這確實也挺受人們喜歡,但是最後的生育率也只有1.3—1.5。

後來又在2006年出臺了《聯邦父母津貼和父母養育假法》,設置了父母津貼制度,但是願意生娃的人也依然很少,生育率依然是低於2.1,後來專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又在上面加了父母津貼計劃,最後的生育率終於衝到了1.59。

根據1986年出臺的這個政策,除了6-8周可以領薪水之外還可以領到一個額外的補貼,也就是新生兒父母中的一方可以每個月領取300歐元,一共可以領十個月,也就是合計3000歐元,到了1988年的時候就變成了可以領十二個月,1998年的時候又可以領二十四個月。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領取這個額外補貼,對工作還是有一定的要求,其限定也是為了這些父母能夠多在家裡帶娃,讓收入少的人在家好好看娃,但不用多說都知道,一般都是母親在家裡照顧自己的娃,父親在外面工作。

到了2007年的時候生育津貼就出現了大的改革,也就是在孩子出生之後的14個月可以領補貼,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總共有五個,第一個就是必須居住在德國半年以上,還要和自己的孩子住一塊兒並且照顧他,稅前收入不超過50萬歐元或者是沒有工作,這些條件都很容易就能夠達到。如果是生的多胞胎,領的錢還可以翻倍,沒多一個孩子增加300歐元,如果是第二胎第三胎等等,就可以在原來的津貼上增加百分之十,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是幾十萬的生育獎勵,但就算是這樣好的生育福利,為何德國還是很多人不願生?

結語

其實原因也就那麼幾個,首先那些津貼有個限制點,意思就是說不能一邊工作一邊領取津貼,意味著生娃就要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就是丟掉工作,人們心中就會進行一些取捨,而更多的人是選擇了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生娃。就算是女性,在德國一般都是有工作的,沒工作的女性很少。人們也不想因為每個月幾百歐元的收入而失去了對社會的貢獻,放棄自我價值,而且就算生娃之後再重新找工作,也未必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人想生娃了。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國家,生一個獎勵60萬元,但當地人卻不願生
    這些方面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三個方面發展起來,國家才能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才能讓百姓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當然了,國家的發展,也離不開每一個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勞動力對於每個國家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只有擁有了勞動力,才能夠快速的發展經濟,勞動力就是國家進步的保障。在人口數量調整這方面,我國做得還是非常到位的。
  • 生孩子獎勵60萬,為何德國女性依然不想生,背後原因錯綜複雜
    尤其是歐洲已經成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地區,而其中的德國生育率在歐洲處於墊底的角色。甚至有人一度推測,如果生育率問題得不到解決,在經歷12個年代,德國人或許就會消失。德國屬於發達國家,社會福利也特別好,但生育率卻逐年下降,儘管政府出臺了多種政策來鼓勵女性生育,卻依然很難改變出生率下降的現狀,甚至為了提高人均生育率,德國政府提出了聯邦養育津貼法,還出臺了各種關於兒童的福利政策。據了解,如果生一個孩子,政府會獎勵60萬人民幣。
  • 「生一個孩子獎勵60萬!」儘管如此,這裡的年輕人仍然不願意生
    生一個孩子獎勵60萬,卻仍不願意生孩子的國家——德國雖然說有些國家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是德國的鼓勵政策顯然更誘人,這和德國目前的國情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德國的福利好,所以很多的德國人都非常注重精神享受,他們養老之餘就是去週遊世界,即便沒有孩子在身邊,他們也不會感到孤獨,所以,政府為了鼓勵國民生育,提出了一個很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生一個孩子,政府將獎勵8萬歐元,約折合人民幣60萬元。
  •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國家德國,生孩子獎勵豐厚,為何當地人卻不想生?
    給錢都不生,這得有多任性。雖然德國對於生育的補貼非常高,但是很多德國人並不想要孩子。主要是因為觀念上的問題。 對於生育的補助,德國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最早的政策是1986年出版實行的養育津貼政策。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德國政府發現養育津貼政策並不在適合當下的社會,於是在2007年又重新出版了父母津貼政策。
  • 「最缺」孩子的國家,生孩子獎勵豐厚,為啥當地人卻不想生?
    近年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大多數國家的生活水平都比以前高了很多,特別是發達國家,那裡經濟發達,福利制度很好,當地的生活壓力相對較小。然而近年來,發達國家面臨著一個問題,即生育率低。一個地區的經濟水平發展後,人們的生育意願不會增加,反而會降低。即使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對有孩子的家庭給予獎勵,也沒有辦法提高生育率。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國家是德國,德國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經濟在歐洲最好,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洲第一。
  • 世界最缺孩子的國家,生個男孩獎60萬,為何還是沒人生?不是美國
    ,產婦生產前擁有3個月左右的全薪產假,頭一年還可以每個月拿300歐元的津貼,生女孩的津貼則要比生男孩多一些。 有人計算了一下,從婦女懷上女孩到女孩長到12歲左右,不計算種種社會福利的情況下,家庭一共可以從國家領取約合人民幣62萬元的獎勵,而男孩則是60萬左右。可是即使是國家如此大力度鼓勵青年夫妻生育,德國很多國民依舊沒有太高的生育熱情,德國的生育率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一直是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也被稱為最缺孩子的發達國家。
  • 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你生不生?
    一直呼籲獎勵生育的人口學家梁建章日前撰文指出,要有效地提高生育率,至少要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到5%來補貼和獎勵生育,這引發了人們的熱議。GDP的5%大約是4萬億元,每年4萬億元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按梁建章的說法,這4萬億元分配到2億多孩子身上每人每年只有1萬多元,只有這樣大的財政力度才能使一部分人改變想法,多生一個小孩。
  • 這個國家生娃獎勵60萬,明明有這好事,他們卻不想生
    一、德國生娃福利高,當地很少人生在中國很久之前會有實行計劃生育,但是因為後來控制人口又開始鼓勵多生二胎,但是在國外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國家政府都會補貼生孩子的家庭,並且多多鼓勵他們生孩子來推動國家的創造力。
  • 德國生孩子獎勵豐厚,為何當地人卻不想生?
    就像疫情期間的美國一樣,許多人為了自由不顧各種隔離措施,甚至為了自由上街遊行示威反抗,這就是觀念的不同。德國也一樣,這個國家的人們其實也十分崇尚自由。在他們許多人看來生孩子其實是一種束縛以及負擔,雖然德國政府給出了許多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是他們卻並不想要。
  • 積極「鼓勵生育」的發達國家,生一個孩子就獎勵60萬,還免贈國籍
    導語:全球最「缺人」的發達國家,生一個孩子就獎勵60萬,還免贈國籍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追求也有所改變,這一改變體現在婚姻上就是很多人更喜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起早早地生育、撫養孩子,現在的人更喜歡享受兩人的生活
  •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國家,生孩子獎勵豐厚,為啥當地人卻不想生?
    在我國都有一個想法,養兒防老,很多人為了要一個男孩真的是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現如今這種情況少了很多,但是個別農村還是有的。但是這個在德國,很少有傳宗接代的思想,完善的福利讓他們不用養兒防老,捫心自問,換作是你,還會選擇生孩子嗎?不僅如此,給錢都不生,這得有多任性。雖然德國對於生育的補貼非常高,但是很多德國人並不想要孩子。
  • 最缺孩子的國家德國,生孩子獎勵豐厚,為何當地人卻不想生?
    德國人口稀少,土地相對廣袤。德國人對生孩子這件事也是比較上心的,那為何德國人生孩子的意願依然不高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了解了解德國人對生孩子這件事,到底有哪些豐厚的獎勵?一、德國人生孩子,有哪些豐厚獎勵?
  • 德國人出生率低不願生,移民卻靠生娃「致富」,網友:福利太好
    為了改變這種格局,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出臺相關福利,鼓勵生育。那這樣真的有效嗎?以低生育率的德國為例,政府為了鼓勵人口增長,推行了很多生育福利。比如根據家庭中孩子的數量實行梯度補貼,孩子越多,每月的補貼也就越高;孩子出生後,父母可以在享受育兒假期的同時向政府申請補貼;孩子的生育和保險、兒童建房補助等統一由國家支付。
  • 現在生育二胎有獎勵,為何大家還是不想要二胎?專家總結了5點
    從前計劃生育的時代,人人都想多生幾個孩子,甚至有些人因此交了罰金,丟了工作還要生。而如今國家順應時代發展,開發了二胎政策,卻有許多人都不想再生了。不僅是城市居民如此想,許多農村居民對二胎也是敬謝不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小張是一名進城務工人員,他老婆也在城裡找了個工作,賺點錢養家餬口。最近小張夫婦聽說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夫妻倆有點心動,父母也說再生一個不礙事,家裡也熱鬧些。
  • 獎勵生育政策來了,你願意生二胎嗎?
    細讀該《規劃》,發現最大特色在於提出要「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對此,一位剛生完「二孩」的網友表示,獎勵生育的政策必須具有相當的力度,才有可能促使原本糾結生不生二胎家庭下決心。在她身邊,不少同齡人連一胎都不願意生,如果只是泛泛的政策鼓勵,很難改變年輕人原有的生育取向。
  • 若在農村生二胎獎勵五萬,生三胎獎十萬,會不會迎來生育高峰期?
    從目前各地二胎生育開放以來,發現許許多多地區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簡單,社會效果並不盡人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育齡夫婦社會壓力巨大,經濟壓力增大,思想觀念的改變,寧願只生一胎,不願二胎和三胎去吃苦受窮。~~首先是社會壓力巨大。現在青年夫妻倆深知,生育一胎,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壓力比較小。
  • 義大利式生育困境:福利缺位時,女性只好選擇少生或不生
    而義大利從歐洲生育率最高的國家滑到最低,如此大的反差背後則表明,當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缺位時,無助的女性只好選擇自我保護,那就是少生或者不生。汪洋:義大利和瑞典確實對比非常鮮明,兩個國家都在歐洲,但差別還是挺大的。瑞典是政府社會福利「大兜底」。而義大利因為經濟狀況不好,老齡化嚴重,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做得就不夠,沒有從上到下的推動力量,導致很多事情落到小家庭身上。義大利男人本身家族觀念比較重,這樣養孩子肯定就要仰仗老人幫忙。
  • 最著急生小孩的國家,日本都比不上,這個國家生一個獎勵60萬
    而除了日本之外,還有一個國家對於生育的補貼力度非常大。這個國家就是德國,德國的國土面積有35萬平方公裡,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但德國的人口只有8000多萬,並且德國的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而國民的生育意願也不是很高,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
  •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推薦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物質方面也有了極大地改善。按理來說,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在生育方面應該是「能生則多生」,但是沒想到現實卻恰恰相反。
  • 二胎政策放開,很多城市對生育二胎給予獎勵,很多人為啥卻不生
    而多生要進行罰款,所以很多家庭會選擇偷偷的生,在有人來進行檢查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附近的親戚朋友家裡去躲一躲,要是被發現就只好乖乖的交罰款,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幾十年過去之後,人類的壽命在逐漸延長,以前活到七十歲都算是活得久的了,而現在很多都能活到八十多歲,甚至是九十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