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發射失敗,民眾失望不已

2020-12-20 海峽導報

晉陞太空科技公司研發、臺灣第一支民間公司自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原本預計今天清晨六點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試射,在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訊號異常,最後終止發射程序,隨後將燃料施放到空氣中,讓上百名專程前來觀看火箭試射的民眾失望不已,而該公司也表示將找出原因後擇期再度進行試射。

晉陞公司在南田部落周邊興建基地試射火箭,消息去年12月曝光,部落居民大表不滿,強烈質疑合法性,更擔憂危及部落安全和環境生態,試射臨時喊卡。後來臺當局出面為法令解套,業者一個多月來也密集與地方溝通。

今天凌晨現場下起暴雨,不過卻澆不熄上百位民眾的熱情,大家專程起大早前來準備欣賞島內首次民間公司試射火箭的精彩畫面,不過卻失望而回,也紛紛趕到圍牆外拍攝火箭的畫面,晉陞太空科技公司表示預計18日凌晨將再度進行試射。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推遲數次,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未能升空
    據臺媒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今天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報導稱,「飛鼠一號」火箭於今天上午6點56分首次點火發射,但點火後火箭卻未能升空。最後,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布了「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信號異常,故終止發射程序」的信息。預計「飛鼠一號」將於18日再度試射。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飛鼠一號」火箭今天早晨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的發射時間是清晨6點至7點,但清晨數次測風向皆不利飛行,最後火箭雖然一度點火,但還是沒能成功發射。
  • 臺商業火箭「飛鼠一號」試射失敗 稱是風大導致系統信號異常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臺灣第一枚民間自製發射衛星用商業火箭「飛鼠一號」,13日清晨試射升空,不過因系統異常導致未順利試射出去,以失敗告終。13日清晨4時許,臺東縣南田部落就擠滿太空迷,希望一睹火箭發射的瞬間。
  • 臺媒:臺灣自造火箭「飛鼠一號」今晨因天氣原因終止發射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臺媒稱,臺灣自造的火箭「飛鼠一號」,2月13日清晨發射終止未升空。據臺灣「中央社」2月13日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原計劃13日清晨試射自造火箭,飛行高度預計250公裡。報導稱,「飛鼠一號」13日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發射時間是清晨6時至7時,吸引了許多民眾。報導稱,但是,13日早6時過後雨勢不斷,工程人員每隔15分鐘放一次氣球測風向和風速,但都無法達到最佳狀況,最後在6時56分點火,但未見火箭升空,控制中心宣布終止試射。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這次幸虧沒飛起來,飛錯方向後果很嚴重
    2月13日,也就是今天,被臺灣各界寄予很多希望的飛鼠一號火箭終於在臺東達仁鄉南田部落點火——但是,但是,火箭沒有起飛,因為發動機沒點著!從現場照片看,火箭已經加注了燃料,並且嘗試點火。但是我們看到火箭尾部只有一點微弱的火焰,然後就熄滅了。
  • 將飛鼠一號失敗原因歸咎於天氣不佳,請問,都過三個月了,天氣一直不...
    2020年2月13日,晉升公司研發的探空火箭「飛鼠一號」原計劃清晨首度試射,但在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發現系統信號異常,臨時終止發射程序。晉升董事長陳彥升解釋當時的情形,將失敗原因歸咎於天候不佳。有關目前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射火箭的進度,陳彥升最新回應,最近沒有新進度,不願多談。 「這個火箭是按了發射鍵後,燒起來了(大概是電路板)冒煙,根本不會動,一動也不動。根本是不能用的東西,騙錢的。」島內民眾揭穿民進黨騙局,紛紛表示:「2月13日再度試射,因天候不佳而失敗。
  • 林佳裡:「嫦娥五號」到月球採樣,臺灣也能嗎?
    不過,臺灣雖然沒有能力登月採集樣品返回地球,但過去發展射過十枚科學研究性質的探空火箭。然而,從中國大陸自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火箭首次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送入太空,以及1999年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的發展來看,可以了解到大陸太空科技發展的重點,是「火箭、衛星、宇宙飛船到探月」面向。當大陸已經走在最終端的探月層次,臺灣仍在火箭與衛星階段,遙遙落後追趕。
  • 00後大學生在家發射火箭,從發動機到軟體全部自製
    「這裡是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某個地方的一片野地火箭發射現場,目前一切正常。」「火箭發射任務完成,下落。」「降落傘釋放。」最終,火箭順利著陸,並成功回收,任務圓滿完成!這不是哪一次備受矚目的火箭發射,甚至不是一次正規的火箭試驗,但卻在社交網絡引起了巨大關注。
  • 臺灣發射新型混合火箭射高9千米 自稱亞洲第一
    原標題:臺灣成功大學發射新型混合火箭射高9公裡臺媒稱「亞洲第一」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功發射發布會,稱這一擁有1噸推力、設計飛行高度20公裡的火箭突破了重要關鍵技術,並已走出實驗室成功發射,達到了9.11公裡的高度和16.39公裡的射程,「進入可實用階段」。
  • 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近日,一條由學生自製,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全過程的視頻走紅網絡。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技能樹」,才最終實現火箭的成功發射。《模型小火箭發射》《小型火箭TVC推力矢量控制器》《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試車失敗》《自製碳纖維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七次測試取得圓滿成功》…… 37個視頻記錄了劉上一步一個腳印的研製過程。
  • 美國SpaceX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推遲,火箭發射還要看天氣?
    1987年3月26日,美國的宇宙神—半人馬火箭在發射美國海軍一顆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通訊衛星時,就不幸遭遇了這種狀況。發射僅僅48秒後,就有強閃電擊中火箭,包括火箭偏航控制元件在內的諸多器件發生故障,火箭在空中自爆,任務失敗。
  • 臺灣成功大學發射新型混合火箭 射高9公裡臺媒稱「亞洲第一」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功發射發布會,稱這一擁有1噸推力、設計飛行高度20公裡的火箭突破了重要關鍵技術,並已走出實驗室成功發射,達到了9.11公裡的高度和16.39公裡的射程,「進入可實用階段」。
  • 臺灣成功大學團隊發表新型混合火箭 推力破紀錄
    摘要: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發表「成大Ⅲ型混合火箭」,1000公斤級推力成功發射。成功大學9日上午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發射成功發表會,由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趙怡欽帶領的團隊發表成果。
  • 00後大學生成功發射自製火箭,網友驚了...
    雲南共青團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近日,一條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達6000多條。從他的視頻簡介中還能看到,他初中階段的作品:無控火箭發射……彈幕不斷地滾動驚嘆:「這個項目,我王多魚投了!」「給大佬獻上膝蓋!」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一枚擁有透明箭體、外形炫酷的火箭矗立在空地上等待發射。隨著「3、2、1」倒計時開始,發動機點火,火箭拖著尾煙升空,飛到高空後化作一顆星,然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視頻還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 臺灣大學研發新型混合火箭:飛行高度超9公裡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發表「成大Ⅲ型混合火箭」,1000公斤級推力成功發射,並突破重要關鍵,證實混合火箭已走出實驗室,進入可實用階段。成功大學9日上午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發射成功發表會,由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趙怡欽帶領的團隊發表成果。火箭長度5.3米,直徑28釐米、重194公斤,於10月28日在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海岸成功發射。
  • 大陸傳來「好消息」,這回,臺灣「眼紅了」
    自2007年嫦娥一號正式啟動,中國的探月計劃正式開始。10多年來,中國一共執行了4次嫦娥計劃,今年嫦娥五號的探月計劃,是時隔44年,人類再度從月球上採集回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大陸太空事業排在世界前沿 臺灣地區太空事業正在發展大陸太空事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十分迅速,而臺灣地區太空事業的發展則受到了很多限制。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發射上萬次探空火箭的相關實驗,很多擁有太空計劃的國家和地區,同樣也擁有探空火箭計劃,例如:中國、美國、日本。
  • 海南文昌:各地民眾海灘熬夜觀賞火箭發射
    駱雲飛 攝   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 (凌楠)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此次火箭發射時間雖是在凌晨,然而民眾觀看火箭發射的熱情,絲毫不減。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早早就到海邊,等待觀看火箭升空。圖為民眾觀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升空。
  • 大陸發了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TW.1」跟臺灣有關?!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
  • 南航「00後」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未來想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高校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並成功發射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這段8分鐘的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設計,到仿真、製造、測試、組裝,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其中涉及的專業軟體與專業設備之多,讓網友們大呼目不暇接。
  • 外國網友評長五發射失敗:第一次聽說中國火箭失敗
    相信很多朋友心中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中國航天在火箭發射方面,擁有極高的成功率。所以聽到一次中國火箭發射失敗的消息,都有那種有生之年的感覺。我們找到了一位外國人,他剛好在網上發了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  他說:至於說到「發動機熄火」,我們並不了解事情的原委,但是火箭與航天是一門科學,並且是一門很深奧的科學。這次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是一個新的組合,出問題的機率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上,失利並不完全是件壞事,甚至說是件好事,因為人們能從中學到新東西,尤其是在發射這麼大的一個火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