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成功大學發射新型混合火箭 射高9公裡臺媒稱「亞洲第一」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功發射發布會,稱這一擁有1噸推力、設計飛行高度20公裡的火箭突破了重要關鍵技術,並已走出實驗室成功發射,達到了9.11公裡的高度和16.39公裡的射程,「進入可實用階段」。
-
臺灣發射新型混合火箭射高9千米 自稱亞洲第一
射高9公裡臺媒稱「亞洲第一」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功發射發布會,稱這一擁有1噸推力、設計飛行高度20公裡的火箭突破了重要關鍵技術,並已走出實驗室成功發射,達到了9.11公裡的高度和16.39公裡的射程,「進入可實用階段」。
-
臺灣成功大學團隊發表新型混合火箭 推力破紀錄
摘要: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發表「成大Ⅲ型混合火箭」,1000公斤級推力成功發射。成功大學9日上午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發射成功發表會,由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趙怡欽帶領的團隊發表成果。
-
臺灣成功大學宣布歷經10年混合火箭發射成功
環球網10月20日消息,位於臺南的成功大學昨天(19日)宣布,由成大航空太空科技中心混合火箭團隊研發的「成大II型1號」歷經10年,已於13日在屏東海邊發射成功。「成大II型1號」混合火箭成功升空的新紀錄。
-
4062公裡每小時,飛行高度25900米,這款大國重器至今世界頂尖
導讀:4062公裡每小時,飛行高度25900米,這款大國重器至今世界頂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中國研發空天飛機,30噸推力,兩臺發動機,直接進入軌道!
千百年來,人類羨慕鳥兒和魚兒,隨著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發展,最近100年已經超越了鳥兒和魚兒,飛機實現了人類的飛行夢想,而潛水艇則實現了潛水的想像,隨著飛機的發展,逐漸遇到瓶頸:噴氣飛機升限大多在20公裡,超過20公裡空氣過於稀薄困難重重,如何突破大氣層,殺入太空,甚至走向外星球,最終這個願望由中國發明的火箭擺平
-
臺商業火箭「飛鼠一號」試射失敗 稱是風大導致系統信號異常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清晨6時一到,垂直發射架緩緩放下與火箭分離,現場近千民眾及媒體屏氣凝神,緊盯著發射架上的火箭等待點火升空。但13日雨勢持續不斷,只見工程人員不時在發射架下檢查相關設備,直到6時57分現場警鈴聲大作,民眾歡呼聲四起,準備拍下歷史性的一刻。不過,聽到點燃火箭發出的聲響持續20秒後,火箭卻未能升空,最後收起發射架。
-
SpaceX火箭再次實驗:騰空高度超千尺 懸停技術成亮點
去年9月份,Space X研發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火箭蚱蜢號(Grasshopper)在德克薩斯州試驗場第一次發射,騰空高度為2米,去年12月份,蚱蜢火箭第三次發射,騰空高度為40米。而在今年6月份,蚱蜢號再次發射,騰空高度為325米(1060尺)並準確返回到地面的發射臺。SpaceX上周末公布了其測試視頻:(看不到視頻的點這裡)除了騰空高度的大幅度提升外,6月份的火箭發射在空中懸停也是一個亮點,雖然很多火箭都配備有定位的傳感器,但是這些傳感器的精確度無法達到蚱蜢號的要求。
-
超燃!廈大成功發射火箭!研究目標是:兩小時全球民航直達!
廈大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廈門大學成功發射火箭!這是第一所可以發射火箭的中國大學嗎?應該不是第一個,但是,應該說,能夠發射火箭的大學並不多,特別是對於廈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來說。為什麼廈大非得發射火箭不可?這個模型此前已經過了理論設計、數值分析和地面試驗,例如風洞實驗等等,需要把它放到火箭上運送到指定高度和速度,在真實的飛行條件開展空氣動力學測試。他說,因為真實「飛行」獲得的數據總量,會比地面實驗豐富!這個研究項目是要做什麼?
-
SpaceX可以將Starship原型火箭飛到最高高度,但不會著陸!
在周三的一次試飛中,SpaceX在德克薩斯州的天空中將其下一代星艦火箭的原型機飛行到最高高度,但未能保持著陸狀態,飛行器著陸時爆炸。該車由三臺主發動機驅動,在墜毀降落到地球之前,升空了近8英裡(12.5公裡)。
-
迄今為止最大渦槳飛機,可飛行1萬公裡在全球部署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是航空研發領域的領頭羊,其軍方擁有的多款運輸機也一直是世界頂尖水平。然而,至今為之,運輸機領域中的一項記錄卻由前蘇聯所保持。這款被譽為人類迄今為止研發製造的最大渦槳飛機,可以飛行1.1萬公裡,它就是大名鼎鼎的an-22運輸機。儘管時隔多年,它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但這一驕人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這次幸虧沒飛起來,飛錯方向後果很嚴重
2月13日,也就是今天,被臺灣各界寄予很多希望的飛鼠一號火箭終於在臺東達仁鄉南田部落點火——但是,但是,火箭沒有起飛,因為發動機沒點著!從現場照片看,火箭已經加注了燃料,並且嘗試點火。但是我們看到火箭尾部只有一點微弱的火焰,然後就熄滅了。
-
臺媒:臺灣自造火箭「飛鼠一號」今晨因天氣原因終止發射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臺媒稱,臺灣自造的火箭「飛鼠一號」,2月13日清晨發射終止未升空。據臺灣「中央社」2月13日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原計劃13日清晨試射自造火箭,飛行高度預計250公裡。報導稱,但是,13日早6時過後雨勢不斷,工程人員每隔15分鐘放一次氣球測風向和風速,但都無法達到最佳狀況,最後在6時56分點火,但未見火箭升空,控制中心宣布終止試射。不過,報導指出,已完成該有程序,預計1個半月至2個月間再度發射。
-
人類能否以接近光速飛行?
據媒體報導,今年7月,一輛由德國學生研發的電動汽車的測試結果顯示,從0加速到62英裡/小時僅需1.779秒,創造了全球電動汽車最快的加速度紀錄,而此前技術最先進的特斯拉Model S從0加速到60英裡/小時需要2.8秒。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今年6月報導,美空軍透露,他們希望在2023年前研發出5倍多音速的高超音速飛機。
-
看看目前正在研發的八款不同電動飛行計程車
目前正在研發的電動飛行計程車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並且處於不同的研發階段。這些飛行計程車將採用電力推進和自主導航系統,無任何汙染排放,並且會產生最小的噪音。如果這類飛機變得普遍,這將是城市運作方式的根本轉變。
-
中科院教授講解「高超聲速飛行技術」
大洋網訊 9月25日,由廣州市科協和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在增城一中舉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德良教授,以《一小時內到達全球——我國高超聲速飛行技術》為題,向學校師生介紹了我國在高超聲速飛行研究方面的情況。「高超聲速飛行技術最關鍵的兩項指標是速度與高度。」
-
中國首枚民營火箭發射成功 貼上了南京兩高校的校徽
本次與「重慶兩江之星」一同首飛的,還有10所國內航空航天類頂尖高校校徽,以及「飛行聯盟」的標誌。 重慶兩江之星火箭型號是OS-X,長度約9米,重量500千克,以自研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推力350KN,飛行速度0-20馬赫,箭身主體塗裝文字「重慶兩江之星」和代表長江、嘉陵江的曲線圖案。
-
臺灣三軍飛彈裝備一覽表
彈長4.63米,彈徑344毫米,翼展910毫米,彈重522千克,飛行速度0.9馬赫(倍音速),射程130公裡,採用中段慣性、末端主動雷達導引的制導方式,飛彈飛行末段採用掠海飛行彈道,能同時根據所攻擊目標的位置選擇多種攻擊航路。全武器系統包括載機和飛彈兩大部分。
-
歐空局爆出黑科技,研發出使用空氣微粒作為燃料的電動推進器
所以,科學家們就想,既然普通電推發動機工作受到攜帶工質的限制,那咱就研發一個工質無限的電推!你別說,這個「白日夢」還成真了!近日,歐空局的工程師們最近研製出了吸氣式電推:並成功實現吸氣式電推發動機的首次點火!這是世界首例。
-
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大練兵!空軍大校:保持高度戒備
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戰區部隊組織的巡邏和訓練活動,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戰區部隊將時刻保持高度戒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回擊一切製造「臺獨」、分裂國家的挑釁行為,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