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理想總是為現實所困,在蘇聯解體之後,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就一直飽受經費削減的困擾。和NASA關係頗為密切的私人航天公司SpaceX想出了一個節約經費的好點子——能不能把那些像爆竹一樣用完就扔的火箭改成可重複使用的?
去年9月份,Space X研發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火箭蚱蜢號(Grasshopper)在德克薩斯州試驗場第一次發射,騰空高度為2米,去年12月份,蚱蜢火箭第三次發射,騰空高度為40米。而在今年6月份,蚱蜢號再次發射,騰空高度為325米(1060尺)並準確返回到地面的發射臺。SpaceX上周末公布了其測試視頻:
(看不到視頻的點這裡)
除了騰空高度的大幅度提升外,6月份的火箭發射在空中懸停也是一個亮點,雖然很多火箭都配備有定位的傳感器,但是這些傳感器的精確度無法達到蚱蜢號的要求。之前草蜢號使用的就都是那些老式的火箭傳感器,這次使用了新的技術,使得傳感器的精確度變的更高,確保蚱蜢號能夠準確的計算和地面的距離,保證著落的精準。
蚱蜢號之所以能如此準確的從返回到地面,是因為它的內部有一套非常全面的導航傳感系統,其中F9-R閉環控制飛行程序確保了火箭的精準的著陸,不會再讓火箭在大氣層中燒毀掉。
蚱蜢火箭是Space X基於獵鷹-9型火箭部件和Merlin 1D引擎打造出來的,尾部安裝了四個採用液壓減震器和鋼支撐結構,使用了全新的垂直起飛垂直降落(VTVL)概念,即運載火箭發射後可以自動降落在預定場地。並且在此基礎上Space X研發出可以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而這樣帶來的最直接的改變便是成本的降低。
Space X相關負責人Elon Musk在接受ABC採訪時表示,到2025年,花費不超過50萬美元便可以將一個家庭送上火星,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蚱蜢火箭是Space X未來的火箭的雛形,Elon Musk希望將來的火箭應該是重複利用的,而不是使用一次便當做廢物處理。
對於Elon Musk,想必前段時間Tesla盈利、股價飛漲所帶來一系列的媒體曝光,大家對他已經非常熟悉,不過這位除了致力於將Tesla打造成燃油汽車的革命者以外,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Space X CEO,計劃在20年內帶領人類殖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