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SpaceX計劃再進行火箭回收試驗

2021-01-11 中關村在線

    經歷過幾次失敗之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依然沒有放棄火箭回收著陸試驗,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28日上午10時21分,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獵鷹9號」運載火箭,再次嘗試火箭回收。


SpaceX計劃再次進行火箭回收試驗(圖片來自Orlando Sentinel)

    據悉,「龍飛船」將搭載「獵鷹9號」運載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運送4000多磅(約合1814公斤)的補給物資,包括太空人所需的水、食物以及科學實驗用品。將「龍飛船」送入太空後,「獵鷹9號」會脫離太空船,利用GPS系統按照原定路線返回。

  進入大氣層後,「獵鷹9號」會著陸於大西洋中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回收發射臺上。按照SpaceX的設想,火箭回收後將保持完全乾燥,可以在尋回後24小時內重複利用。今年1月和4月,SpaceX公司嘗試過兩次回收著陸任務,但均以火箭燒毀於地球大氣層告終。

  目前,世界上僅有兩家太空探索公司提出了火箭回收再利用理念,SpaceX是其中一家,另一家公司是由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創建的「Blue Origin」公司。

http://news.zol.com.cn/527/5278273.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527/5278273.html report 835 經歷過幾次失敗之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依然沒有放棄火箭回收著陸試驗,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28日上午10時21分,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獵鷹9號」運載火箭,再次嘗試火箭回收。SpaceX計劃再次進行火箭回收試驗(圖片來自Orlando Sentinel)據悉,「龍飛...

相關焦點

  • SpaceX星船落地時不幸爆炸,馬斯克卻高呼「勝利」
    【新智元導讀】本周三,SpaceX發射了其最新試驗型火箭Starship SN8。火箭在美國德州順利升空,且刷新了Starship系列火箭的最新高度——12.5公裡!但在降落時,卻由於下降速度過快,火箭在觸地後便立刻被火海吞沒。馬斯克以及SpaceX團隊對此表示:「我們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這是一次成功的試驗!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這次的發射任務,是馬斯剋星鏈計劃的第15批「一箭60星」升空。其實大家目前對SpaceX火箭發射、回收早已見怪不怪,但這次發射還是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兩點。
  • SpaceX創造歷史!「二手」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回收
    當地時間3月30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SpaceX用之前回收的助推器再次完成了發射。這也是全世界首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供圖:SPACEX撰文:Nadia Drake這是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發展史中的裡程碑!當地時間3月30日,SpaceX成功把之前回收的獵鷹9號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去年,這個助推器把一個充氣太空艙發射到了太空中。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北美東部時間5月30日,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平臺,SpaceX載人火箭DM-2(Demo-2)任務蓄勢待發,在經歷了5月27日發射取消後,第二次發射讓大家顯得更加緊張。尤其是天氣條件仍然不樂觀,很多人已經做好了明天「再來一次」的準備,不過準備工作依然按部就班進行著,絲毫沒有取消的跡象。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收藏版)
    尤其是天氣條件仍然不樂觀,很多人已經做好了明天「再來一次」的準備,不過所有準備工作仍然按部就班進行著,絲毫沒有取消的跡象。直到發射前1分鐘,聽到「確認發射」的命令,所有人都明白即將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 馬斯克透露SpaceX的下一步計劃
    中國搜索訊 北京時間2月7日,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的「重型獵鷹」火箭發射成功,並成功回收三枚助推火箭中的兩枚,人類現役最強的運載火箭在燦爛如煙花的火焰中橫空出世。埃隆馬斯克的下一步計劃將是什麼?文章編譯如下:剛剛發射成功了現役最強運載火箭,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下一步打算做什麼?下一個焦點:「大獵鷹火箭」在火箭發射成功後的記者會上,馬斯克明確公司仍然著眼於自己的終極目標:將人類送上火星生活。
  • SpaceX放棄獵鷹9火箭二級回收計劃 全力轉向新火箭
    11月18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SpaceX曾經希望儘可能多地重複使用獵鷹9火箭,而不只是重複利用第一級。但現在該公司將改變想法。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SpaceX計劃不再針對可重複使用升級獵鷹9的第二級,而是加快BFR的開發。新設計非常令人期待。令人欣喜的設計,出乎人們想像。」
  • 馬斯克改變世界,中俄歐都跟進馬斯克的星鏈、可重複火箭等計劃!
    而非科班出身的馬斯克,不但認為自己可以造火箭,而且還能像飛機一樣,讓火箭可以重複使用。全球首個可回收火箭獵鷹九號2、全球一小時交通:全球最快的交通是什麼?高鐵?跑車?飛機?馬斯克帶來的變化重複使用火箭:幾年前,世界上對於可復用火箭還是觀望和嘲諷的態度,然而隨著馬斯克搞得風水起,低價「血洗」全球商業航天市場,全球航天風向就變了。現在各航天大國都開始研發可復用火箭,中國、俄羅斯、歐洲等都有了自家可復用火箭的研發計劃。
  • 史上最全SpaceX火箭數據開源,核心、組員艙、起落架、發射信息全都...
    梅寧航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馬斯克用火箭把人送上天,SpaceX粉絲把火箭有關信息貼到GitHub。  3.7k Star,GitHub熱榜,SpaceX粉絲組織r/SpaceX公布了他們的REST API。
  • SpaceX成功 人類史上首次火箭回收是怎麼做到?
    (來自SpaceX官網)  這與2015年11月24日美國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進行的New Shepard火箭回收實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下圖展示了兩次回收的軌跡巨大區別。為了航天發射節省成本,上世紀美國和蘇聯在太空競賽的背景下提出了利用可回收的優勢發展太空梭,然而事實證明由於系統過於複雜、再利用成本極其高昂,太空梭成為一個失敗的科研項目:美國太空梭平均的發射費用達到了瞠目結舌的15億美元,加上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失敗,直接導致項目下馬。而蘇聯人做的暴風雪號,則完全沒有投入實際使用就宣告退役。這種背景下,重複回收火箭被人重新提出。
  • SpaceX載人首飛成功,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怎樣煉成的?
    有些人堅信,馬斯克根本就是不想與這個平凡的世界進行交流,這一點從馬斯克的少時興致能夠驗證。他在9歲時擁有了人生第一臺電腦,這臺電腦附贈了一本「如何編程」的指南,建議學習時間是6個月,馬斯克用了3天就學會了。
  • SpaceX將進行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這份攻略請收好
    原標題:今夜,SpaceX進行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特斯拉助陣!川普、馬斯克圍觀!直播攻略請收好!美國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甘迺迪航天中心一直是見證歷史的地方,它曾在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完成了 13 次 「土星五號」 發射任務。2011 年,美國太空梭時代結束。美國航天局亞特蘭蒂斯號載人太空梭最後一次從佛羅裡達州發射到國際空間站。
  • SpaceX可回收火箭發射成功 回收船未就位
    北京時間2月12日消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今日再次試射可回收火箭,其獵鷹-9號火箭搭載深空氣候觀測臺」(DSCOVR)衛星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但由於天氣原因,接收火箭的海上平臺並未就位,導致火箭回收很可能受挫。
  • 馬斯克給產品經理的忠告:再偉大的產品計劃,也要關注研發能力!
    2018年是馬斯克過得最慘的一年,雖然有50萬輛汽車訂單,但是汽車產能跟不上,很多汽車可能要幾年後才能交付到用戶手裡。這種購買體驗是絕對不可能在網際網路公司存在的,這也提醒產品經理,即使有再偉大的產品計劃,也要關注研發能力,要注意產品迭代速度、版本計劃、產品發布的節奏。
  • 微軟發布「雲上太空」計劃:馬斯克SpaceX星鏈加持,讓雲服務遍布全球
    其中第一個是 Azure 軌道模擬器,許多商業機構和政府組織正在開發數千個互聯衛星星座,這些星座需要進行精確的規劃和複雜的 AI 驅動的編隊協議,以確保網絡連接良好和軌道運行正常。Azure 軌道模擬器可以在進行大規模的衛星星座仿真,這樣就能夠使得衛星開發人員在發射單個衛星之前,對衛星網絡和 AI 算法進行訓練。
  • 發射成功,SpaceX送貨去空間站,將試驗新冠藥物
    每艘升級後的貨運龍飛船2號都被設計為支持至少5次軌道任務,而載人龍飛船已經計劃在4個月後進行首次重複性載人任務。圖:SpaceX使用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將升級版貨運龍飛船送入太空SpaceX自2012年以來就始終在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在之前的20次任務中,該公司都使用了原始版本的貨運龍飛船。
  • 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據說,當時馬斯克為尋找火箭設計師搜索過很多人的資料,而他對穆勒親手製造並測試火箭發動機的經驗及其過往的工作經歷十分欣賞。在TRW期間,穆勒曾主持TR-106發動機研發,這是個超大推力、追求低成本的液氧液氫發動機。  在穆勒的領導下,「梅林」火箭發動機於2003年10月首次試車,但遭遇失敗,經過15個月的改進迎來試驗成功。
  • 馬斯克炸毀價值3.4億的火箭!為何說熱烈掌聲應留給中國?
    、火星探測器發射、「天宮」核心艙發射……一系列宏偉計劃如期進行,中國邁向航天強國的步伐異常堅定,就在萬眾期待中國航天的迸發時,美國搞了個大動作,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的目光。實際上,這本就是一次「豪賭」,「賭徒」就是SpaceX公司的創辦者馬斯克,火箭預設在預定高度爆炸,目的是為了測試載人「龍」飛船的逃逸救生系統性能,試驗結果證明馬斯克「賭」贏了。
  • 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重型火箭是什麼樣的?
    1分3秒後,達到最大空氣阻力點(Max-Q);升空後2分3秒,助推器分離;3分07秒,一二級火箭分離;7分58秒,兩枚助推火箭同時著陸。美國東海岸時間2018年2月6日16點45分 ,在經歷了兩次臨時推遲之後,重型獵鷹攜帶一輛紅色2008款特斯拉Roadster跑車,從卡納維拉爾角的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國家航天中心LC-39A發射工位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重型獵鷹的首次試射 。
  • 馬斯克的SpaceX與美國載人航天的失落十年
    在美國於2004年宣布的「星座計劃」中,曾經出現過替代太空梭的太空飛行器,但是因為沒錢,從小布希在任一直拖到歐巴馬在任,最後歐巴馬把「星座計劃」直接砍了。歷史進程中的馬斯克在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返航後,最近十年,美國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全部仰仗於俄羅斯的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