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吃鹽防輻射很荒謬 過量吃碘可引起癌症

2020-12-24 騰訊網

受日本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社會上出現多種傳言,此外由於含碘物品可預防核輻射,造成部分地區民眾盲目搶購囤積碘鹽。

記者昨天了解到,網上的謠言有不少版本,最常見的就是海鹽汙染以及碘鹽預防兩個傳聞,而記者昨天也請教了南京眾多權威醫學、海洋以及核技術方面的專家,他們對這些傳聞一一作出了回應。

□快報記者 謝靜嫻 劉峻

【醫生提醒】

碘鹽中防輻射的碘化鉀含量很少,起不到迅速充滿甲狀腺的作用。所以日本政府是給可能接觸大劑量核輻射的人發放碘化鉀片。這種方法只能短時間使用。而且,如果長期吃碘鹽,可引起甲亢等甲狀腺疾病,鹽攝入過多對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不利。

汙染海洋?稀釋、衰變後幾無影響

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核技術系的陳達教授告訴記者,如果放射性物質順著雨水或者通過沉降等方式流入海中,對海水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海納百川,海水容量如此之大,很快放射性物質就會被稀釋掉了,這就如同把一盆髒水倒入河水中,髒水很快就被稀釋衝走。另外,放射性物質本身也會衰退,比如碘131的半衰期就是8天,也就是說,8天後就只衰減成二分之一,再過8天就只剩四分之一,依次類推。

南京理工大學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系主任唐雙凌也表示,海洋體積那麼大,即便是有一點汙染物流入,經過強勁的稀釋後,濃度極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核輻射目前對中國沿海的影響可以忽略。」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汪亞平教授告訴記者,所謂海鹽汙染的傳言經不起推敲。海洋佔到陸地面積的70%,包容稀釋的能力是無比強大的,而所謂的核汙染物質,量級非常小,即使混在海水裡,也不具有危險性;放射性物質都有半衰期,而日本距離江蘇,直線距離有三千公裡,就算假設能漂到這裡來,碘131也衰變得差不多了。

汙染的海水漂過來?只會往北走

很多市民認為,日本核電站附近的海水,會漂到中國海域。汪亞平說,特殊的海洋環境,決定日本海域,即使有核汙染物質,也很難往南前進。「海洋是一個大的流動的活水,不流動的話,就是死水一潭了,而海洋流動的動力,就是洋流,而推動中國東海、黃海領域的洋流則是黑潮,這是一種自赤道就發起的洋流,徐徐由南向北推進,所以我們這裡的海水是緩緩向北走的,從這個角度考慮,日本即使海域有汙染,前進的方向應該是更北的地段,比如俄羅斯以及北極。」

他告訴記者,如果一定要說地球海水是流動的,有無可能最後來到中國海域,那也只有理論上的可能,日本海的物質,從北冰洋然後到赤道,再經黑潮,「推」到我國海域,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兜圈子,但經過這麼大範圍、長時間的轉移,汙染物質也被海洋消化殆盡了。

專家說,也有傳聞說,汙染物會隨風飄落,變成雨水直接汙染,這個問題就可以用第一段的理由來解釋,海洋能夠稀釋,而且我國領域主要是西風帶,目前看,從空氣途中,影響更大的應該是美國等國家。

南理工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系副主任顏學武表示,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的部分機組灌入海水進行冷卻,但是這部分海水並沒有再次排入大海中。即便有少量放射性物質通過降水或其他方式落入海水中,影響到食鹽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洋流的流動有一定的規律,從日本會先到北美海域,不會對東亞海域有太大的影響。

碘鹽預防輻射?一次要吃兩公斤

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柳衛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他們算了一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單次劑量需要攝入100毫克的碘,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輻射。現在南京市場上的鹽,大約1公斤裡面含有20毫克至50毫克的碘,也就是說,一次性吃兩公斤的鹽才能達到這樣的量,才有一定程度的預防作用。「而且也不是吃一次就夠了,如果真的出現了汙染,那還要連續吃的,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含碘鹽與碘片的含碘量差太多了。」

昨天,陳達院士也同意這樣的算帳,他說,市民每天要吃進兩三公斤的碘鹽才相當於吃一片碘片。

「研究核近50年,我都不吃碘片」

陳達還告訴記者,目前也就是受到核汙染的區域才需要吃一些碘片,預防人體受損。但目前中國並沒有受到核輻射的影響,所以壓根沒有吃碘片的需要,更沒必要拼命吃碘鹽了。「我已經在核技術研究領域從業將近50年,先後參加國家40餘次重大核試驗,我平時都不吃碘片,沒必要啊!」陳達解釋,對普通百姓而言,每年接受1毫希的輻射沒問題,而核相關的職業人員每年可接受的是20毫希的輻射,所以普通百姓不需擔心。

唐雙凌說,核輻射和汙染根本沒有影響到中國。碘鹽吃多了,不見得是好事,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人就不適合大量服用,比如甲亢患者。柳衛告訴記者,而且現在也沒有異常的情況,如果單純為了預防多吃鹽,一是容易造成鹽攝入過量,對心臟以及血壓都不太好;第二是容易造成碘攝入過量。醫學界前不久還在討論,補碘是不是過量了,因為現在有的地區出現了甲狀腺功能的疾病,甚至甲狀腺癌症也與攝碘過量有關。

相關焦點

  • 吃鹽防輻射,一次你得6斤
    面對四起的「謠鹽」,權威部門相繼發布消息。  環保部昨天公布了當日全國省會城市的環境輻射水平檢測情況,表明我國環境輻射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衛生部則表示,如果想通過吃碘鹽達到預防輻射的效果,成人一次需要攝入約3千克,這遠超出人體承受極限。
  • 專家:日本核電站事故對甘肅沒有影響 吃碘鹽無防輻射作用(圖)
    碘鹽未有防輻射作用 過量食用有害  對於吃碘鹽能否預防放射性碘的攝入等公眾質疑,省疾控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科副科長、副主任醫師王燕玲告訴記者,食用加碘鹽不會對防止輻射起到作用,反而過量食用會造成高血壓等一些相關疾病的發生,群眾應正確認識碘鹽
  • 專家:吃鹽防輻射?不靠譜!-山東美食-中國網絡電視臺
    而省疾控中心專家亦表示,吃食鹽能防輻射一說不靠譜,市民請勿信謠言。      讀者報料:超市斷鹽,商家趁機抬價     家在西村的王先生昨天向本報報料稱,他傍晚接到自己的老家茂名的親戚打來電話,讓他在廣州幫忙買些鹽,親戚說當地已經沒有鹽賣了。「我聽到之後很震驚,晚上7時我來到西村的好又多,超市裡已經沒有食鹽賣了。
  • 日本核輻射引發「搶鹽風」 食用鹽能防輻射?
    超市斷鹽,商家趁機抬價廣東多地出現搶鹽現象個別商家趁機提價一包鹽賣到10多元,而政府規定的普通食鹽零售價為1.3元一包。隨後來自茂名、陽江、湛江、佛山、南海、東莞、清遠等地的群眾也都向記者反映出現食鹽搶購。食用碘鹽真能防輻射?
  • 河北食鹽供應充足 專家提醒:食用鹽防輻射不靠譜 切勿盲目跟風
    闢謠:食鹽供應充足,食用鹽防輻射不靠譜        受日本大地震影響,自3月16日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地區開始出現食鹽搶購現象,一些商家趁機提價。針對近日有的地方出現「食鹽要漲價」的傳聞,中國鹽業總公司總經理慶國表示,中國完全有能力確保食鹽的供應,群眾可以隨時就近買到放心鹽。
  • 衛生部:含碘食鹽不具備抗輻射功效
    昨日,西直門的鹽業公司門口,市民排隊買鹽。多個部門表示,北京食鹽庫存充足,碘鹽無助防輻射,搶購沒必要。本報記者 秦斌 攝北京疾控北京輻射水平沒有增加北京市疾控中心放射衛生防護專家婁雲介紹,目前,我國北京等地環境監測和放射防護部門對空氣的實時監測表明,我國各個地方環境空氣的輻射劑量均在天然本底水平,並未監測到環境中有任何輻射水平的增加。因此,居民沒必要盲目服用碘片和儲備含碘食鹽。
  • 部分城市出現搶購食鹽 專家稱鹽對防輻射意義不大
    多位專家指出,食用含碘食鹽對防輻射基本沒有意義,希望民眾消除恐慌心理。  中國多地出現搶購食鹽現象    受日本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近來,網絡上盛傳「補碘可以防止核輻射」,加之擔憂海水可能受核汙染,「今後產的鹽不安全」等謠言,廣東、浙江等多地發生集中購買食鹽現象。不少超市的食鹽售罄,一些不法業者則趁機哄抬價格,牟取暴利。
  • 怕有輻射傷害寶寶?學會這些,孕婦輕鬆防輻射!
    二、輻射對孕婦的影響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很大,不僅僅影響到孕婦自身的健康,而且對胎兒的生命安全也構成威脅。經常受到輻射影響的孕婦,胎兒有可能會出現發育畸形或者流產的現象。此外,經常受到輻射的孕婦,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都會比較差,甚至誘發癌症。
  • 到底多大才能吃鹽?80%孩子吃鹽過量,看到理由很無奈
    鹽無疑是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調味品,但是寶寶能不能吃鹽卻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今天給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一歲內寶寶不需要額外吃鹽。首先,從生理角度來講,我們為什麼要吃鹽——為了補充鈉。況且寶寶如果過早或者過量吃鹽,還會產生不良影響:
  • 上班族可以多吃哪幾種水果能更好的防輻射!
    橘子之所以有非常有效的抗輻射作用,是因為橘子含有大量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可以說這兩種營養成分都是抗氧化維生素,而且抗氧化活性強,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防電腦輻射的作用,另外還可以緩解過氧化反應。 但是,吃橘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橘子性熱,吃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然容易上火。專家建議,任何人每天吃的橘子都不能超過兩個。
  •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排名前10的癌症
    10大高發癌症怎麼預防?肺癌——防「五氣」胸外科專家介紹,「肺癌是一個被「氣」出來的病」,重點防好「五氣」!胃癌——忌辣忌鹹消化專家介紹,胃癌主要是「吃出來」的,尤其是過分吃辣、過多食鹽對胃部傷害很大。吃鹽過多會損傷胃黏膜,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而加工肉製品(如醃肉)和醃製類食品(如酸菜)等都含較多食鹽,製作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過多攝入會對腸胃造成損傷,甚至誘發癌前病變。
  • 鹽吃多了會怎麼樣 竟然會引起這些疾病
    鹽是生活必備的東西,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了不好,卻說不清楚鹽吃多了哪裡不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科普一下,鹽吃多了會怎麼樣?會導致哪種嚴重的後果?鹽吃多了會導致發胖嗎?在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食物,有哪些含鹽量較高的食物,我們應該少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你。
  • 每天長時間對著電腦,常吃這些食物,可以防輻射!
    ,整天裡抱著手機電腦,就除了睡覺那幾個小時安分一點,我冤枉呀,明明都是為了工作,但是不好跟老媽爭論,畢竟她也是為我好,嘮叨歸嘮叨,每天夜晚下班回家,老媽都會做幾個防輻射的菜給我吃,老媽的手藝自然是沒得說,至於是不是防輻射,真不敢保證,但總歸對人體是沒有壞處的。
  • 準媽媽用電腦如何防輻射?8種食物防輻射
    西紅柿——減少皮膚輻射損傷 科學調查發現,長期經常食用番茄及番茄製品的人,受輻射損傷較輕,由輻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較低。實驗證明,輻射後的皮膚中,番茄紅素含量減少31%~46%,其他成分含量幾乎不變。番茄紅素通過猝滅侵入人體的自由基,在肌膚表層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界紫外線、輻射對肌膚的傷害。
  • 寶寶什麼時候能吃鹽?早吃鹽危害真不小,北京協和專家幫助你
    網友2:我家寶寶什麼都吃,只要大人吃什麼,他就吃什麼。網友3:醫生說孩子吃鹽過多容易感冒,抵抗力會變弱。網友4:孩子不要太嬌慣了,以前的嬰兒哪個不吃鹽,還不是照樣長身體。雖然說網友的看法各異,但是家長在給孩子吃鹽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 長期吃醃肉更易患癌症?雖深受人們喜愛,但三點毋庸置疑
    不過,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食健康,許多人開始對醃肉敬而遠之,認為長期吃醃肉會導致癌症的發生。那麼,長期吃醃肉與癌症有關係嗎?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果單純認為長期吃醃肉可引起癌症,其實並不科學,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表明吃醃肉一定會導致癌症的發生。不過,醃肉確實與癌症有一定的關係,長期吃醃肉會增加癌症發生的機率。有研究表明,長期吃醃肉的人,其患上胃癌、食管癌的機率較普通人要更高。
  • 木糖醇能防齲齒 專家:過量食用會使血脂升高
    木糖醇能防齲齒 專家:過量食用會使血脂升高 2008年10月09日 11:31 來源:四川在線   於是很多朋友從吃木糖醇口香糖開始,在心理上認為木糖醇熱量低,所以在吃其他木糖醇食物的時候沒有節制。但是實際上,木糖醇吃多了也會發胖。而且從理化性質來講,木糖醇是偏涼的,它不被胃酶分解,直接進入腸道,吃多了對胃腸會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適、脹氣、腸鳴。由於木糖醇在腸道內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腸壁積累,易造成滲透性腹瀉。
  • 油、鹽、糖過量攝入易影響健康 日常烹調應減少用量
    過量攝入油、鹽、糖有何危害?  《羊城晚報》提醒,與豬油、黃油相比,烹調油多數是植物油,但一樣會含有較多的脂肪。而過多脂肪攝入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如果鹽的攝入量超過標準,又會怎樣呢?
  • 飲食習慣差 小心吃出癌症-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報紙今晚看...
    專家指出,「吃」是維持人的生命必需,飲食上若不注意、不講究,「吃」也可能成為一些癌症的誘發因素,導致「癌從口入」!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侯阿貴 27歲胃癌女孩愛吃外賣愛熬夜 不久前《東南早報》報導,兩三個月前,福建泉州27歲的小希因胃痛一個多月到醫院就醫。
  • 孕期防輻射,這14種水果蔬菜要多吃
    因此適量吃些大蒜有助於減少輻射損傷。3、黑木耳:清胃、滌腸、防輻射黑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及放射性物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防輻射的作用。4、西紅柿:減少皮膚輻射損傷科學調查發現,長期經常食用番茄及番茄製品的人,受輻射損傷較輕,由輻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較低。實驗證明,輻射後的皮膚中,番茄紅素含量減少31%~46%,其他成分含量幾乎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