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曾作為皇室地位的標誌,每年都有大量上貢朝廷。它憑著美味甘醇的滋味,上至皇帝皇后,下至王公貴胄,都在熱情追捧,時常飲用。
到了現代,對於普洱茶的益處,更有了眾多科學研究的有力證明。於是存普洱、品普洱,被越來越多人當作流行。
但是普洱茶你會喝嗎?這3種普洱茶的錯誤喝法,你中招了嗎?
拿過來就喝
普洱茶後發酵的茶葉,特性是「越陳越香」,需要儲存發酵,若立刻喝,難免會有沉悶之感,甚至夾雜有各種異味。所以普洱茶在喝之前,一定要經過醒茶。
醒茶是讓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和水分的接觸甦醒過來,吸收天地人氣,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以便於衝泡飲用的過程。
醒茶方法:將需要喝的生普洱茶拿到開放的環境放大概半個到一個月,但不用撬開,拆茶的時候沿著邊轉著來拆,就是把同時期外面的先喝完然後再喝裡面的。
但是開放的環境容易潮溼,對茶質造成一定的危害。可以將需要醒茶的普洱放入紫砂普洱茶罐中,自然醒茶。紫砂特有雙氣孔的結果,能夠促進空氣交換,又能隔絕潮溼的水汽,是醒茶的利器。
熟普洱茶醒茶的方法就是把茶餅整個撬開,放置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再飲用。其實環境對熟普影響不大,注意不要溼度太大就好,熟普洱茶的醒茶純粹為了跑掉渥堆氣,跟生普洱茶那種喚醒是完全不同的意義。
用手掰著喝
普洱茶是緊壓茶,茶葉一般都壓製成茶餅或者茶磚,喝茶之前要先把茶葉掰開,但是有一些茶友居然是用手掰。
有手掰有很多缺點,很不衛生,還搞得手很髒;容易掰得很碎,很浪費茶葉;茶葉不完整,衝泡出來的茶葉茶渣很多。
高級的茶人會用工具慢慢撬開茶葉,比如茶dao或者茶針,使用起來技術要點比較多,需要一層一層的撬,搞不好容易扎到手。
茶鉗是更好的選擇,茶鉗利用的是槓桿原理,不會扎到手,而且很省力,優雅的女生也可以使用。另外,茶鉗的塊頭都比較大,看起來就比茶針高級。
喝3泡就扔
一些對生活品質要求高的茶人,喝茶就是這麼任性,只喝前三泡,3泡之後開水的衝泡效果下降,茶色、茶味都變淡,於是就扔了。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獲得一泡心怡的好茶不容易,3泡之後開水衝泡效果確實大打折扣,但不表示茶葉中的有益成分沒有了,只是開水沒辦法溶出更多的有益成分而已。
3泡之後,蒸汽煮茶是更好的選擇,蒸汽的溫度要高於沸水的溫度,能夠提取出茶葉中更多的有益成分,茶湯更加香醇。
當水燒沸的時候,在壓力的作用下,沸水和蒸汽通過喇叭形的通道往上衝,將蒸汽和沸水輸送到茶室,茶室中的茶湯又源源不斷地回流到壺體,往復循環,茶湯不斷濃縮,滋味越發醇厚。
親愛的茶友們,你們覺得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