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降分 福建可能「慢半拍」一直較保守

2020-12-11 莆田東南網

製圖 郭航

把大量精力花在學習英語上,究竟值不值?

廈門晚報訊 高考改革,多地拿英語考試「開刀」,福建是否會跟風而上?我市業界專家普遍表示,高考改革是肯定的,這是大趨勢,英語學科作為高考改革突破口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福建要怎麼改、何時改,目前還未聽到風聲,按照福建過去高考改革的步子,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日。

「近幾年,福建高考英語基本比較平穩,沒多大變化。」雙十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王慶華說,福建高考英語改革一直「慢半拍」,其他省份英語聽力考了好幾年,我省才開始考。現在高考英語改革全國各地還在探索階段,我省暫時不會有大動作。

福建省中學英語教學研究會理事、 廈門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孫巧平說,相比北京、江蘇等地,福建在高考改革上是比較保守的。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佔據了先天優勢,可以走快一些,但福建山區與沿海城市水平相差很多,即便改革也要考慮客觀實際,步子不可能邁得太大。

今年初,教育部下發了《關於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文件提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包括:研究提出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實施辦法等。

背景

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要點

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學150分不變。此外,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參加多次考試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高一已考了100分的,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語。

觀點

七成網友支持英語降低分值

針對高考英語改革,目前主要存在兩種思路:降低英語分值,或改為一年多次考試。昨天,新浪微博發起一個在線調查「你支持高考英語降低分值嗎」,截至今天7點33分,反對者佔20.6%(7056人),支持佔74.8%(25617人),不好說的佔4.5%(1552人)。

記者採訪發現,教育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如果高考的招生、錄取制度沒改革,只在考試上下功夫,未必有多大成效。

支持

英語「權重」太大,影響大學招生性別比例

英語成為高考改革突破口,廈大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教授認為是有道理的,因為現在英語科目在高考中處於一個過度重要的地位。

英語的「超級地位」導致的結果是,花在英語學科上的時間過多,擠佔了其他科目,而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模式是3+1,即語文、數學、英語外加文綜或理綜。這樣,三大主科中有兩門屬於語言類學科,根據國外研究證實,語言類學科相對比較有利女生,這會影響大學新生的性別比例。據悉,近兩年廈大等高校新生已呈現女多男少的態勢。

另外,劉海峰還認為,中國學生花在學習母語上的精力反而不如英語,對於傳承和發揚中國文化都是不利的,母語地位受到英語威脅。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上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應當根據當下的需要和長遠的發展適當減弱英語權重,在高考和各級各類考試中,增加對於掌握傳統文化尤其是國學的剛性要求,「每一個中國學生必須學好語文,不必須學好英語」。

支持者中,理科男生是一大主力。一名男生用近乎「咆哮」的口氣說:最好高考取消英語,大學也不要有英語!有個學機械製造的男生「控訴」自己當年的遭遇:第一年高考,理綜250多分,數學考了140分,語文也超過100分,但英語只考了50多分,上不了心儀的大學,無奈選擇復讀。

讓人意外的是,不少英語老師也是支持者。「分值降低了,對老師來講是喜訊,壓力不用那麼大!」一名高中英語老師坦言,高考指揮棒下,老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英語能脫離高考這片苦海,那是再好不過。

反對

沒學好母語,不代表都用在英語上了

「我不贊成降分。」廈門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孫巧平是少數明確持反對意見的人之一。他認為,英語應該和語文、數學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說,我們花了這麼多力氣,為什麼英語還是學不好?這涉及兩個問題,力氣有沒用到點上,力氣是否真的足夠。」孫巧平說,如果去學校實地調研,可能發現很多學生每天花在英語上的時間並不多。

對於「母語沒學好是因為被英語擠佔」的說法,孫巧平不認同。他說,母語沒學好不代表那些精力都用來學英語了,在母語學習上更讓人憂慮的是「不閱讀、閱讀量少」。

孫巧平還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考試分數降了,老師雖然輕鬆,但地位也必定會降低。他更贊成的改革方式是一年多考,取最佳成績納入高考總分。

聲音

全民學英語已走向極端

社會上已經有很多人批評,中國現在是全民學英語,大量時間花費在學習英語上。雖然英語確實用得著,但全民學英語已經走向極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花了那麼多時間,效果不見得就好。更重要的是,全民學英語會造成一系列問題。

——廈大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教授

單憑調整考試難以改變現狀

有的人說學英語用不上,即便你大學讀的專業跟英語直接關係不大,但當你進入一個領域,需要去了解國外的研究水平,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用到英語。學英語應該是為了掌握技能,而不是為了高考,但現在的情況已經變成:為了高考而讀英語。即便高考英語分值降了,學生上大學不是還得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單憑考試改革並無法真正改變高考現存的問題。

——廈門一中辦公室主任、省英語學科帶頭人謝凱靈

兩三歲開始學英語沒必要

目前英語學習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越早學習越好,上培訓機構才能學好。這些都是被商業炒作出來的,有些培訓機構開設幼兒英語班,提出兩三歲就開始學英語,我認為沒必要。學英語熱還有一大群體是打算出國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往往英語成績一般,為了出國到培訓機構衝刺、補習,但實際上,如果高中階段好好學英語,藉助老師教的方法,不需要參加培訓班也能通過雅思、託福考試。我的學生中,就有人沒上培訓班,就達到了出國留學要求的語言水平。

——雙十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王慶華

網友

對陣

正方

小徐徐v:去秀水街看看攤主們就知道英語該怎麼學了。英語就不應該進入高考科目,你見過美國高考考中文的嗎?

小寧是個潮媽:支持高考降低英語分值,舉雙手贊成。從小學至大學十幾年都在學英語,真正走上社會能夠用上英語的有幾人,特別是近幾年,大學畢業學生中文水平急劇下降,如果不降低英語分值,漢語就廢在當下。

薛進軍:英語需要有人學,所有人都精通就沒必要了。只學工具學不到精髓就捨本逐末了。降低英語的比重不等於閉關鎖國。我們需要學習的是人家的契約精神,平等自由博愛的社會思想,民治民享民有的政治思想。英語是工具,當然也很重要,但不是精髓。

幸福吉米888:為什麼不能自主選擇一門外語學習,把相關評價證書作為評價依據,而非得將一門外國語言神化。

故事為誰而唱:支持,現在工作三年,發現文筆功底差的出奇,當年都花時間在英語上了,高考英語140,至此一點兒用也沒有,跟老外普通交流看美劇足矣,外語僅僅可當興趣,喜歡英語,德語,法語之類的,依自己特色去發展。

這年頭啊v2:請問現在的英語教育 有幾個學生能在上大學後用英語跟老外流利交流?只為考試的英語寧可不要

昧愛cherish: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英語成績啦!SO EASY!

淡定的山人:那些不支持英語變選修的人多半是英語老師。這裡是中國又不是英美,自己國家的語言不重視,讓別國的語言決定自己下一代的前途就是愚蠢,你有需要自己去學就好了,幹嘛要拖上別人跟你學他不需要的東西。

反方

墨痕Aaron:降低英文要求將是個倒退,×二代們會去國際學校,其他人為了更好的英語要花更多課外輔導的錢。大學和業界國際化降低,影響競爭力,最致命的是學術界,中文文獻的總體質量實在是太差了。

-貓亂爬-:不學英語,國人就和世界脫軌啦,不就是現代版的閉關鎖國嗎!目前教育制度的弊端造成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狀態,降低英語的分數會給學生主觀上的錯覺,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會更差。不變動英語分數比重不代表要求所有人精通英語,即使國內英語高分的學生也算不上什麼精通,分數只是檢驗,只是中國式教育下衡量一個人英語水平的標準,積極面對就好。

NZPN94:不支持,英語是國際語言,學習很有必要。如果中國想在國際扮演更重要地位,必須更多人說英語。

鹽鹽_做個有夢想的吃貨:選項太框架! 感覺這個改革純屬吃飽撐的瞎折騰。降低分值的意義在哪裡?

李海濤濤哥:強烈反對,坑了我們幾屆學生就這樣改了?繼續坑下去,我們才平衡。

不明不白的查理:正是因為從小學英語,讓我們出國不用導遊;正是因為從小學英語,讓我們能有限地了解國外,用我們自己的雙眼讀懂,而不是專家們的翻譯。所以英語不可撤,只能加強。

中原金蘋果:此增彼減的遊戲!觸及不到高考選拔制度的改革,都是流氓式逗你玩……

相關新聞

高考加分政策調整

不流汗的競賽

高考不加分了

廈大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說,高考加分政策設計初衷,是為了鼓勵有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有特長的學生,還有就是扶持弱勢群體,比如少數民族。但這麼多年實行下來,在很多地方已經變味了。

明年的高考加分政策,有不少省市進行了「瘦身」。具體到我省,最主要的變化是在奧賽和部分科技類競賽上:在高中階段,參加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應屆畢業當年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不超過10分向高校投檔,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的學生,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和高考加分資格。

從2014年起實施,加分項目體育只保留八項,跑步、跳高等都還有,但是圍棋、航模等「不出汗」的項目取消了。此外,大大減少加分分值。

(記者 郭文娟)

奧賽分值「大瘦身」

家長求老師

「勸」孩子別學

明年起,奧賽獲獎不再享受我省高考保送待遇。消息一出,家長急了!有家長找到老師,求老師「打擊」自家孩子,讓他放棄。

一名負責學科競賽的老師說,家長想讓孩子退出學科競賽隊伍,以免分散學習精力。對此,這名老師認為家長功利心太強,「孩子如果有興趣參加競賽,應給予他選擇的權利。如果不分緣由打擊他,會讓孩子有很大的挫敗感」。(記者 郭文娟)

相關焦點

  • 福建高考改革一直較保守:英語降分可能慢半拍[1]- 中國在線
    高考改革,多地拿英語考試「開刀」,福建是否會跟風而上?廈門業界專家普遍表示,高考改革是肯定的,這是大趨勢,英語學科作為高考改革突破口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福建要怎麼改、何時改,目前還未聽到風聲,按照福建過去高考改革的步子,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日。「近幾年,福建高考英語基本比較平穩,沒多大變化。」
  • 「慢半拍」的英國抗疫:一個文化的解讀
    英國的抗疫帶有典型的「慢半拍」特點,但又最終採取了與各個疫情國相似的更為有力的措施。這是由於,所有國家面對的是同一個未知而可怕的病毒,防疫措施必然會出現某種一致性。就慢半拍而言,英國的「慢」,太過顯眼。
  • 高考英語降分利大於弊
    高考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其作為我國最具權威化的官方考試,旨在選拔人才並給考生以學習導向和反映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英語降分是一項政策是針對於英語這一學科考生一年內可以進行兩次考試且可以重複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同時其滿分從150份降至100分。
  • 北京市教委:「高考英語降50分」的額度可能有變
    此外,小學一二年級將取消期末考試,此前「高考英語降低50分」的額度也可能有變。  推優特長逐步壓縮  昨天市教委擺攤現場人氣很高,前來詢問的代表、委員都很關注小升初政策。市人大代表徐嫩霞關注小升初推優特長派位比例變化。對此,付志峰介紹,推優特長入學比例的趨勢是逐步壓縮。特長生今年將維持現有規模,以後比例逐漸下降。
  • Advantage of Slow Half Beat 慢半拍的好處
    有時候,慢半拍會給理性留出時間,做出對的事情。一個叫李磊(化名)男孩,他追求西方藝術來到巴黎,不久他就和一個叫歐麗婭女郎墜入愛河,不能自拔。果然,李磊和歐麗婭相處一段時間後,由於文化和性格不同,兩個人分了手,而李磊非常懊悔和李梅分手的事,這時王強把他壓下來的信拿出來交給了李磊,使得李磊喜出望外,破泣為笑,他重拾起了丟掉的愛情。可見,慢半拍也有它的好處。
  • 英語降分是高考改革的理性探索
    英語降分是高考改革的理性探索 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重點高中名額向一般中學傾斜等成為方案的亮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的專家組成員、教育體制改革專題組組長孫綿濤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全國都將進行高考改革,教育部也即將出臺高考改革方案。」雖然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未出臺,但隨著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和江蘇高考改革的消息,全國高考改革將進入一個「集中期」。
  • 行動支付卡位戰 臺灣為何慢了半拍?
    行動支付卡位戰 臺灣為何慢了半拍?行動支付時代的來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生態體系,移動業者、零售商、銀行、第三方支付業者等都想搶食這塊蛋糕,但是以一向頗以科技業為豪的臺灣,卻在支援行動支付服務方面慢了許多。  據媒體報導,大陸遊客習慣使用手機支付消費,「跨境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消費模式開通後,一年約含600億元新臺幣的商機。
  • 高考英語降分的價值取向
    高考英語降分的價值取向   語文的分值由150分增加到180分,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其中聽力5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
  • 評論:高考英語降分是一種倒退
    評論:高考英語降分是一種倒退   北京市教委21日透露,2016年高考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學生一年可以考兩次試,將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到高考總分中;2016年高考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學150分不變。
  • 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不影響培訓市場
    原標題: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不影響培訓市場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趙宇寧)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3日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式前對記者表示,自己支持高考英語降分,降分不會對新東方培訓市場構成威脅。
  • 英語尖子調查:多數不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英語尖子生:多數不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百餘名英辯選手論英語降分,高考改革成英辯賽辯題  近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公布,英語學科有諸多改革措施,將2016年高考英語分值將從150同時,考生一年可以考兩次,學生可以參加多次考試,將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到高考總分中。此前,山東省公布2014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外語考試科目中的聽力考試暫不納入夏季高考統一考試內容。  一場關於高考英語"該不該降分、降分意味著什麼"的爭論就此展開。正值第十七屆"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行,全國各地高校共有104支隊伍赴京參賽。
  • 孩子慢半拍 ?聰明媽媽這樣做
    趕緊畫鼻子,那邊怎麼沒有顏色,趕緊圖上顏色...」孩子一聽,很是不高興,把畫筆一扔就跑了本來一件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孩子很樂意做,可是我們的家長不停的催促,孩子的興趣點蕩然無存,即便是再做下去,也是慢半拍!
  • 高考英語降分是進步還是倒退?
    北京市教委21日透露,2016年高考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學生一年可以考兩次試,將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到高考總分中;2016年高考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學150分不變。  儘管這一方案要到2016年才能實行,但該方案還是贏得喝彩無數。
  • 感情上總是慢半拍的這四大生肖,還很受歡迎!
    感情上是一個相互吐露心跡的過程,如果有一方跟不上腳步,那麼可能很容易錯失本該兩情相悅的愛情。每個人對愛情的感知力都敏銳。有部分人,在相處中不知不覺愛上對方,可自己卻不知道,只能在糾結和迷惑中錯失和對方在一起的絕佳機會。
  • 高考英語分值或降至120分 專家:不等於弱化
    2017年的高考,英語有望一年多考,分值也將降為120分……教育部考試招生總體方案不久將面向全國徵求意見,其中英語成為此次改革當頭炮。一年多考,降低分值,由社會機構承辦等引起廣泛關注。  高考英語分值擬降至120分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認為,英語分值以120分為宜。也就是說,在教育部考試招生總體方案中,關於英語的分值建議是120分,各省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英語分值。根據「三年早知道」原則,英語改革將和高考其他改革方案預計從2017年高中畢業生正式實施。
  • 心理學:那些回應慢半拍的人,他們並沒有在認真聽你說話
    所以不管是你講不講,對方的回應慢半拍或者回應與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成合作意向。而那些沒有談成的,而在自己介紹的途中,也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自己在全部講完之後,對方才在自己的提示之下,說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 福建部分院校可降分錄取!僅限今日填報
    該次徵求志願將有機會降分錄取。2020降分錄取政策除涉外合作辦學項目(含涉港澳合作辦學和國際課程項目,下同)、閩臺合作辦學項目外的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其他專業,第二次徵求志願錄取後生源仍不足的,經批准,可在本科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在第二次徵求志願有填報該院校專業志願的考生中,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
  • 寶寶總是「慢半拍」?可能是存在聽力障礙,家長別不當回事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很多家庭有時會覺得自家寶寶「慢半拍」,尤其是在淘氣的時候,怎麼喊都不聽。寶寶總是「慢半拍」?可能是存在聽力障礙涵涵是個三歲半的小女孩,家人曾一度懷疑她聽力有問題,每次大人說話都仿佛反射弧太長一般,根本聽不到指令。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發現聽力沒問題才略略放下心來。
  • 以平常心看待高考英語 英語降分不要非理性「圍觀」
    以平常心看待高考英語 英語降分不要非理性「圍觀」 2013-10-29 09:50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劉海峰 張麗軍 顧駿
  • 北京高考英語降為100分 一年考兩次
    北京高考英語將降分                  四川教育專家:英語被過分看重,北京高考改革具有標誌意義華西都市報:昨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英語分值降為100分。北京高考改革英語降為100分昨日,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了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提到,將於2016年實施的新高考方案中,將降低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據公布,2016年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點是調整考試內容、試卷結構、考試科目的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