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國門生物安全,助力構築生態家園

2020-12-23 網易新聞

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威脅和挑戰日益複雜多元,既有硝煙瀰漫的傳統戰場,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傳統戰線,國門生物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一、什麼是國門生物安全?

所謂國門生物安全,是指海關在國家對外開放的口岸,對國際貿易物流、國際交往人流實施檢疫監管,防止外來生物隨著物流、人流傳播,因此國門生物安全是防範外來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二、生物入侵又是什麼?

所謂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經自然的或人為的途徑侵入到另一個新環境,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人類健康等造成經濟損失或生態災難的現象或過程。

三、生物入侵有什麼危害?

(一)危害生態系統,破壞生物的多樣性。

外來生物入侵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頭號敵人,入侵種被引入異地後,由於其新生環境缺乏能制約其繁殖的自然天敵及其他制約因素,其後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擴張,形成優勢種群,並與當地物種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和空間資源,直接導致當地物種的退化,甚至被滅絕。

(二)危害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我國是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確認我國外來入侵生物有544種,其中,有意引進的外來入侵生物種數仍佔49.80%,無意識傳入的種數佔49.38%,自然擴散的種數僅佔0.82%。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中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生態和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三)危害人畜健康,威脅人類安全。

外來生物入侵會因其可能攜帶的病菌、病毒等,對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如40年前傳入我國的豚草,其花粉導致的「枯草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飄散的7-9月,體質過敏的人便會發生哮喘、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嚴重的甚至還會死亡。

四、外來有害生物有哪些?

(一)入侵植物:比如,水葫蘆、加拿大一枝黃花、薇甘菊。

水葫蘆——紫色惡魔、「世界十大害草」之—

我們熟知的水葫蘆,它又稱鳳眼蓮、水浮蓮。原產地在巴西東北部,1901年從日本引入臺灣作花卉,20世紀50年代作為豬飼料引入推廣種植演化為入侵物種。堵塞河道,影響航運、排灌和水產品養殖;吸附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死亡後沉入水底,構成對水質的二次汙染;覆蓋水面,影響生活用水;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

薇甘菊——植物殺手

薇甘菊,也稱小花蔓澤蘭或小花假澤蘭。原產地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現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成為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可以纏繞在喬灌木植物,重重壓在植物的頂部,通過競爭或他作用阻礙被附身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繼而導致植物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有害生物之一。

(二)入侵動物:比如,巴西龜、福壽螺、食人鯧。

巴西龜——生態殺手

巴西龜即巴西紅耳龜。原產美洲,目前已經擴散到整個美洲大陸,而且在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各國成功入侵,甚至北到丹麥、加拿大的野外都有多處發現它們的蹤影,成為國際著名的「外來入侵生物」。但是在中國許多寵物市場上都能見到巴西龜在出售。巴西龜可能導致本地龜滅絕、還可以傳染病菌。

食人鯧——危險寵物

食人鯧亦稱作水虎魚,又名食人魚。為南美洲河流內的一類雜食性淡水魚。但是,它們並不是吃人而是咬人,主要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因其鋒利的牙齒以及瘋狂的食肉慾而為人們所知。2012年7月,有媒體報導稱廣西柳州柳江附近發生了一起食人魚襲人事件。

(三)入侵昆蟲:比如,美國白蛾、紅火蟻、馬鈴薯甲蟲。

美國白蛾——樹木殺手

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原產於北美洲。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對園林樹木、經濟林、農田防護林等造成嚴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自1979年在我國境內首次發現,短短30年間,從東北邊境到中原腹地,從寥寥數隻到動輒上萬。它們所到之處,樹葉被啃噬殆盡,只留葉脈,造成樹木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最終死亡。

紅火蟻——可怕小生物

2004年9月廣東吳川報導發生紅火蟻,2005年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地均有發生。紅火蟻可以吃掉作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給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通過競爭、捕食,減少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數量,破壞生物多樣性;人體被紅火蟻螯針刺後有灼傷般疼痛感,可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膿包,敏感體質人群出現局部或全身過敏,甚至休克、死亡。

(四)入侵微生物:比如,狂牛症病毒、伊波拉病毒、施馬倫貝格病毒。

狂牛症

食用被狂牛症汙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羅伊茨費爾德—雅各布氏症,典型臨床症狀為出現痴呆或神經錯亂,視覺模糊,平衡障礙,肌肉收縮等。病人最終因精神錯亂而死亡。

五、這些造成巨大危害的生物又是如何入侵的呢?

一是引種。盲目地引進,結果如大米草、水葫蘆、福壽螺、海蟾蜍、歐洲椋鳥等物種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泛濫。

二是貿易。老鼠、菜豆象、天牛等外來有害生物分別藏在運輸工具、貨物以及木質託盤中,國際貿易給了它們可趁之機。

三是人為攜帶。出國了,帶點好吃的水果分給家裡人,結果四紋豆象、桔小實蠅、地中海實蠅等等就被帶進來了。

四是自然擴散。馬鈴薯甲蟲等外來有害生物,依靠自然條件進行傳播。

五是跨境電商。跨境電商、海外直郵等新形式不斷變化,海關正從中截獲越來越多的非法進境動植物產品。

隨著全球範圍國際貿易、旅遊和交通的迅速發展,為外來物種跨過千山萬水進行遠距離遷移、入侵、傳播與擴散創造了條件,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險性正在日益增加。國門生物安全形勢嚴峻。我國進出境旅客人數和郵快件數量呈井噴式增長,跨境電商、海外直郵等新形勢不斷變化,海關從中截獲越來越多非法進境的動植物產品。這些境外動植物疫病疫情風險極高,大多是入侵的有害生物,一旦傳入我國,對生態安全的影響往往無法挽回。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期待更多堅定的身影。請大家嚴格遵守國門生物安全法律,增強生態安全意識,不斷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力量,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我們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創建美麗生態家園
    為了守住國門生物安全,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力提升口岸核心監管能力,在全省各口岸全面推進動植物檢驗檢疫規範化建設,加大口岸檢疫基礎設施、初篩實驗室建設力度,在出入境旅客攜帶物和郵件監管中全面運用「檢疫官—X光機—檢疫犬」三位一體的綜合查驗模式,提高現場查驗工作能力和效率。
  • 外來生物入侵!他們這樣保衛「國門生物安全」
    30多名大學生走進常平海關,零距離接觸海關日常生活和業務監管工作 主辦方供圖  近日,30餘名在校大學生走進黃埔海關隸屬常平海關,零距離接觸海關日常生活和業務監管工作,通過知識講座、倡議書籤名和現場參觀等形式,深入了解海關維護國門安全的努力和決心
  • 質檢總局局長: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
    國門生物安全屬於非傳統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一、切實擔負維護國門生物安全歷史責任國門生物安全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課題。
  • 阿拉山口海關加強動植物檢疫保障國門生物安全——站好口岸崗 把牢...
    近年來,阿拉山口海關全面開展提升動植物檢疫防控能力、示範口岸創建工作,構建了以海關為核心的國門生物安全防線,織密生物安全防控網,打造堅實的「國門之盾」。  構建內外一體防控體系  國門生物安全,是指海關通過在出入境口岸設置防線,對出入境貨物、人員、運輸工具等實施檢疫查驗,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避免和減少對我國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屬於非傳統國家安全,也是國家安全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
  • 錢江潮評 | 構築網絡安全呼喚「守護的姿態」
    9月的第三周,又一個網絡安全周雷打不動如期而至。網絡安全周已走過五屆,今年是第六屆,梳理發現,儘管每一屆的主題不盡相同,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激發全民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全民防護技能,共同構築網絡安全,讓網絡空間日明月朗、風清氣正。
  • 阻止多種外來生物入侵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央廣網重慶4月15日消息(記者 吳新偉)今天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今公布近年截獲外來有害生物信息,呼籲關注國門生物安全。  據統計,去年該局從3125批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中截獲真菌、雜草、昆蟲等有害生物448種,2942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3種,201次。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還致力於制度建設,促成建立「一帶一路」檢驗檢疫國際合作機制;牽頭長江經濟帶檢驗檢疫一體化,實施長江經濟帶出口直放、通關單無紙化;跨境電商質量風險監測管理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初見成效。
  • 守衛國門的「白色陀螺」
    守衛國門的  緊接著,在機場、碼頭等重要口岸,各聯檢單位的青年突擊隊和來自全國高校的青年志願者和同事、前輩們一起,守在國門前,他們身穿防護服,像一隻只白色的陀螺在國境線上高速旋轉。  戰疫陣地逐漸轉移,築起一條固若金湯的國門防線變得尤為重要。  3月23日,5架國際航班分流天津。前一天夜裡,國航天津公司號召黨員、團幹部、班組長,機關和後勤保障等各個崗位的員工127人組建青年突擊隊。
  • 國家質檢總局動植物檢疫監管司司長李建偉:堅決維護國門生物安全防線
    截獲的種子種苗達到2.7萬多批次,重量93.2噸,並從中截獲有害生物達到2.3萬批次。在這項工作中,除了日常的加強監管之外,做了兩項基礎工作。一個提升執法保障能力,為重點口岸旅檢郵檢查驗現場配備了CT機和一體化的查驗設備,總投資1.5億多元,同時會同國家發改委、農業部、林業局共同發布了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規劃,未來幾年我們在進出境動植檢方面再投資15億元,進一步提升把關能力。
  • UiBot Store:構築RPA生態運行重要一環
    通過整合優質RPA機器人資源,為優秀RPA開發者建立展示渠道,將其開發的UiBot機器人快速變現,助力RPA更廣泛地落地;為廣大RPA需求者提供機器人的採購、對接、定製平臺,讓每個人都能用上安全好用的RPA機器人。
  • 部落戰爭題材微信小遊戲《家園守衛》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款全新的部落戰爭題材微信小遊戲《家園守衛》。讓我們為了部落而戰,發展科技迅聯強兵,一起守護我們的部落帶領強兵徵戰吧!微信掃一掃下方小程序碼馬上開始遊戲  《家園守衛》微信小遊戲也與一般的部落戰爭題材遊戲一樣採用合成的玩法。無論是士兵還是建築都需要一級級合成更高的級別。
  • ...參與實施20個國門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裝修改造工程項目
    格隆匯5月7日丨*ST雲投(002200.SZ)公布,為快速實現開展國門邊境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防控工作,切實加強境外疫情輸入防控,雲南省衛建委前期啟動了「雙提升工程」國門疾控中心試驗室改造及設備購置工作。
  • 綿陽打造「綠彩綿州」建設生態家園
    該布局具體為:西北部龍門山山地區重點構建生態屏障,保障區域生態一體發展;東南部低山高丘區重點是發揮森林多種效益,實現生態、產業均衡發展;西南部低丘平壩區,重點是保護生態用地數量,建設綠色家園;在城區綠化上,重點是增加城市三維綠量,促進城市生態環境改善。
  • 科技賦能 生態協同 海爾生物首創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
    作為海爾集團「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孵化出的新物種,海爾生物在集團「人單合一」模式和鏈群合約機制的引領下,經歷了技術創新、產業全球化和物聯網轉型三個階段,從一個創業的製冷小微變身為行業低溫存儲龍頭,目前已成長為基於物聯網轉型的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轉型升級。去年10月,海爾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青島市首家登陸科創板企業。
  • 「中國綠髮會東方白鸛保護地·高郵」成立(CCAfa167 )|助力生物...
    「中國綠髮會東方白鸛保護地·高郵」成立(CCAfa167 )|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2020-12-09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亞鹿港溪山構築「海綿」 建設生態家園
    7月,位於三亞下洋田社區的鹿港溪山小區因背靠的下洋田嶺出現滑坡現象,小區開發商近日按照海綿型小區建設模式對滑坡部位進行了生態修補,其已開發區域則按照可滿足生態、景觀、遊憩等功能建設成為「海綿」生態家園。
  • 2021國考申論範文:構築詩意棲居 完成生態詩篇
    然而生活並不是都可以如我們所願:生活在城市飽受大都市的城市病之苦,面臨環境、交通讓我們的苦不堪言;在另一端的鄉村也是如此,產業凋敝,生態惡化、鄉風惡化早已成為了常態。故此,要再次吟詠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就要在構築詩意棲居上苦下功夫。構築詩意棲居,耐下性子,細細打磨,為生態詩篇積底氣。
  • 萌娃上國門安全第一課
    為深化《國家安全法》在少年兒童中的宣傳普及,佛山海關在這個開學季開展了少年兒童國門安全第一課系列活動。在佛山海關駐順德辦事處,30餘名小學生到該辦技術中心接受國門生物安全和進出口食品安全教育。
  • 致敬逆行者:優居美家為平凡英雄助力 以愛守護家園
    誰能想到,2020年的開端我們會以「戰疫」這個詞開場新型冠狀病毒突然襲擊前方戰「疫」告急許多「白衣戰士」馳援武漢更有數不清的警察、交警和社區服務者恪盡職守,堅決捍衛社區安全
  •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
    設立生物多樣性法,更符合時代需求今天大會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主題,從自然科學來講,生物多樣性是多元的,包括生物安全領域的內容。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什麼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是什麼關係?人類歷經了三個文明,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今天的工業文明無以為繼,必須要改變,這也是國際上很多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共同的結論。
  • 首創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 海爾生物加速數位化轉型
    與此同時,隨著《生物安全法》的出臺,生物安全被正式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國民健康、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催生了一大批致力於以科技創新解決民生困局的生物安全企業。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海爾生物以物聯網科技賦能健康生態圈構建,引領數位化轉型駛入生物安全賽道。